收藏 分销(赏)

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打造大城市总部经济新高地.doc

上传人:xrp****65 文档编号:5705535 上传时间:2024-11-1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打造大城市总部经济新高地.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打造大城市总部经济新高地.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推动总部经济新发展必须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上世纪九十年代,我国开始出现企业总部向大城市聚集的经济现象,各大城市,尤其是沿海地区的大城市,都在大力发展本城市的总部经济。如何更好更快地发展总部经济呢?本文认为,只有通过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才能进一步推动城市总部经济的发展,打造总部经济新高地。 一、大力发展总部经济是大城市重要的战略选择 1.总部经济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着大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总部经济为制造业结构调整提供了一条比较成功的模式——将企业总部保留下来,将企业价值链中含金量最低的生产制造环节转移出去,留住了企业最核心的人力资源,降低了生产成本,最终推动制造业由生产制造向研发、销售等高端环节提升。如世界500强联合利华把集团总部和研发中心放在上海,把生产制造环节转移到安徽合肥;因特尔把芯片生产放到成都,把研发中心和地区总部放在上海。总部经济解决了大城市制造业空心化后的产业替代和产业接续问题——通过聚集各类企业总部(包括制造业和服务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2. 总部需求带动相关服务业发展,推动大城市产业结构升级。总部的功能是战略决策、资源配置、资本经营、业绩管理、研发、创新、市场营销和外部公关这几个职能。围绕总部需求和功能,将形成较为完整的知识型服务业体系,推动当地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比如金融、保险、会计、法律、中介、设计、广告、会展、咨询等行业有相当的发展。根据调查,发现有这么一个规律:大型企业用于现代服务业支出占它们总销售额的十分之一。比如,青岛啤酒一年的总销售额是12亿,同期的广告、会展、会计、法律、咨询等服务,1.2亿元。总部与知识型服务业的发展,又将带动餐饮、商业、物流、娱乐、房地产、物业管理、医疗、健身、礼仪等一般服务业的发展,这样构成了总部经济所附带的一系列的产业体系。 3.总部经济提升大城市的聚集力与辐射力。企业通过总部将大城市丰富的科技、信息等资源辐射到生产制造基地,从而带动生产制造基地及其所在区域的共同发展。例如,长三角以上海为地区总部,以杭州、南京为区域性总部,以昆山、无锡、绍兴等制造业密集的腹地为基地,形成“总部——制造基地”产业链。这一产业链以企业总部发挥其战略决策、资源配置、资本经营、业绩管理、研发、创新、市场营销和外部公关这几个职能为基础,全面布局企业集团,从而达到提升市场竞争力。通过提升总部功能来提升企业集团的辐射力。在这一过程中,就提升了上海作为“一个龙头、四个中心”的聚集力与辐射力,强化了对全国,特别是对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带动功能。 二、现代服务业的良好发展是发展总部经济的必要条件 1.发展总部经济要求大城市拥有高素质的人力资源和科研教育资源,能够使公司总部进行知识密集性价值活动的创造。丰富的人力资本和教育资源,可以满足公司总部知识密集型价值创造活动的特定需要。纽约、香港、新加坡以及北京等城市具备了丰富的人力资本和教育资源,这是其发展总部经济具有的优厚条件。香港良好的人力资本是外国公司亚太地区总部和地区办事处首选的至关重要的原因。因此,要提高大城市的人力素质,制定优惠政策,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到大城市创业发展,这是大城市发展总部经济的重要条件。还需要有针对性地不断培养和引进总部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各类高端人才。 2. 发展总部经济要求大城市必须具有便捷的信息获取以及良好地同异地沟通的信息通道。便捷的信息、网络可以大大节约公司总部与制造加工基地分离导致的空间成本,进而有力地吸引银行、集团公司总部的落户。如三个全球性城市,即纽约、香港、新加坡集中了数量极多的大跨国公司的总部,这与其便利的信息获取和沟通渠道是密不可分的。 3. 发展总部经济要求大城市具有良好高效的法律制度环境,具有多元的文化氛围。发展总部经济,除了城市建设等硬件要达到较高标准,更重要的是在城市管理、文化氛围等软件方面具备良好的素质,要具备适应现代化城市管理的制度。大城市要努力营造一流的投资发展环境,不断提高政府的服务效率,使城市的综合商务成本最低,法律法规要与国际通行规则接轨,提高政府办事效率,增加政府的透明度,为投资商创造良好的法律环境。同时,大城市的社会服务体系、市场秩序、通关秩序、诚信体系、社会治安状况、城市文明程度等等也要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发展总部经济还要使大城市成为世界各国优秀文化的熔炉。宽容的多元文化、多元梦想的城市性格正是一个城市发展总部经济的必备条件。宽容多元的人文环境可以降低企业空间成本,而语言和文化习惯的相同或相近,有助于信息的沟通、情感的交流。 4. 发展总部经济要求大城市逐步形成围绕总部服务的专业化服务支撑体系。与总部经济相适应的专业化服务支撑体系应覆盖金融、保险、会展、商贸、航运、物流、旅游、法律、教育培训、中介咨询、公关、电子信息网络等诸多领域。事实上,国际化程度高、对公司总部吸引力强的城市,服务业在其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都在70%以上,比如香港,它的服务业比重已达到了82%。高度发达的服务业、连贯性的鼓励竞争制度、完整的服务业发展战略,是提高城市经济效益与经济实力的必然选择,也是大城市发展总部经济的重要条件之一。 三、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快发展大城市现代服务业 1.进一步加快现代服务业的体制改革。要加快现代服务业的体制改革,尽快制定有利于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在市场准入、融资拓宽、税收征管、人才激励与培养等方面出台新政策等。 第一,放松管制。贯彻落实国家促进民企发展的有关政策,降低高端服务业对外资和民企的准入门槛。打破垄断,强化竞争,营造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环境,促进高端服务业数量的增长和质量的提升。 第二,改革和完善现代服务业的税收制度。建立符合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税收征管制度,稳步推进增值税改革,扩大增值税的实施范围,并处理服务购入、租赁的抵扣问题。对上海来说,对纳入全市重点发展服务业目录的企业给予适当的税收支持政策。 第三,创新体制。打破体制垄断,打破所有制限制和地域限制,鼓励外资、民资加快进入高端服务行业。深化服务业体制改革,推动服务业国有资本向重要公共产品和服务领域集中,加快竞争性领域国有服务企业股份制改造,使其成为市场化的竞争主体。理顺服务业管理体制,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减少高端服务企业的审批事项和收费项目。强化人才奖励和保障制度,制订住房、医疗等方面对高端服务业人才的激励制度。 2.优化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环境。 第一,优化投资结构,促进社会化民间资本加快发展。注重发挥政府投入对民间资本的拉动效应。提倡政府与民间资本的合作,政府可以通过贴息、补贴、合作等方式与民间资本共同投资项目。在投资领域上,开放民间资本投资领域,特别是金融、教肓、医疗、文化等行业。在融资方式上,加大直接融资比重,发展资本市场融资,加强风险投资、创业投资等股权融资方式对民间资本的引导,加大对中小企业融资的扶持力度。 第二,优化投资环境。优化项目审批流程、减少审批环节,下放投资管理权限,简化投资管理环节,提高审批效率。完善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备案等投资管理制度。 第三,优化创新环境。加快知识产权评估和交易平台建设,完善知识产权的转让、抵押和处置制度。建立健全风险投资机制,对公共利益很强的创新产品提供财政补贴。构建完善诚信体系和信用担保体系。 3.进一步加快现代服务业产业化建设。目前我国许多大城市的现代服务业还没有形成产业体系,现代服务业做得不深、不透,现代服务业企业少有叫得响的牌子。建立现代服务业高地,要实现大城市现代服务业的跨越式发展,就必须培养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有信用、有知名品牌的大企业,才能形成集聚效应和规模效益,首先要明确产业定位,选好重点发展行业十分关键,利用产业政策导向功能,合理配置有限的城市资源。大城市普遍有一个重要优势是制造业发达,因此最值得发展的现代服务业是服务于制造业,也就是生产性服务业,如金融、会计、咨询、中介服务业等行业。要大力发展金融、航运、会展、物流、旅游等集聚、辐射能力强的现代服务业,努力使大城市完成从工厂的集聚到世界及工业管理服务中心的跨越。 4.进一步推进现代服务业载体的高标准建设。发展现代服务业,一个重要的载体就是商务楼宇。有什么样的楼宇,就会引进什么样的企业,就会形成什么样的产业,就会打造什么样的现代服务业。 第一,要引进高资质的投资者,打造高品质的商务楼宇。在商务楼宇的建设中,要积极引进国际高品质的投资者参与开发、建设,提高楼宇群的建设档次和硬件设施水平。上海市南京西路的成功就是一个典型案例。南京西路的中信泰富广场是中信泰富集团投资开发的,中信泰富是实力雄厚的国际知名企业,与世界500强跨国公司有密切联系,它投资开发这一地块,同时就在国际上招租,通过它,一批国际知名企业入驻中信泰富广场,税收也进来了。因此,大城市要通过积极引进高品质的投资者,打造高品位的商务楼宇群,来引进国内外企业集团总部,尤其是世界500强企业总部入住。 第二,要引进CBD建设思路,建设高品质的商务区。上海南京西路能够聚集那么多跨国公司,不仅是几幢楼宇好,不仅仅是几栋楼宇以人为本、时尚有品位,而是整个街区、整个区域都好。因此,要按照CBD中央商务区的标准和要求,加强对规划中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和总部经济集聚区的规划设计。无论是商务楼宇,还是区域内的酒店、停车、交通以及娱乐、休闲、健身等都要遵照以人为本、时尚有品位的原则来打造。 第三,总部经济园区要建成绿色、生态、园林式别墅型园区。总部经济在空间上有两种主要型态:一是楼宇总部经济,二是园区总部 经济。总部经济兴起后,一些园区也看准了这一潮流,大力发展园区总部经济。其中,有些园区在发展中比较注意总部经济这一特殊经济型态对园区的特殊要求,注重建设绿色、生态园区。有些园区则不然,它们在引进“总部经济”这一概念之后,并没有根据企业总部的功能和需要来设计和打造园区,无论是园区的规划、布局、绿化、功能、型态都与“总部”功能不相适应,使得园区与其他的非总部型园区毫无二致。这种情况客观上阻碍了园区的总部经济发展。 企业总部入驻园区后,由于其总部的功能主要是研发、企业策划、投融资、资本运作、营销、公关等,决定了它需要的不是军营式的环境,而是绿色、生态、别墅式园林园区。例如,上海虹桥临空园区就把握了这一特点,很有远见,在宝贵的土地资源上规划设计园区为别墅型、高绿化率、低密度的园林式园区,大力打造“园林式、高科技、总部型”经济园区,吸引了一批又一批国际国内有影响的企业总部纷纷入驻,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8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环境建筑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