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大众影评网《煎饼侠 》影评:《煎饼侠》为什么在票房上没有干过《捉妖记》?
《煎饼侠》是今年暑期档最让人期待的一部喜剧片。6月在上海国际电影节电影频道传媒大奖评选时就和《十二公民》在最佳影片的评选上展开了激烈竞争,最终以微弱优势败北。各路影评人在网络上更是一片“撒泼打滚”式的狂赞。
上映后,豆瓣上《煎饼侠》评分7.1,同档的《捉妖记》是7.5。两部影片口碑不相上下,但是《煎饼侠》是一部有着深厚“互联网基因”的影片,大鹏有着巨大的网民基础,而且“巨星云集”,按理说是要比默默无闻的《捉妖记》高不止一个档次。但《捉妖记》上映后却是一路票房高歌猛进,大有创造国产片票房新纪录的势头,与《煎饼侠》的票房也是越拉越大。
那么到底是什么因素造成了这种差距,下面我们就从电影本身和市场层面对《煎饼侠》进行详细分析。
一、电影故事线较弱,网络段子很搞笑
1、 故事主线相对薄弱
故事主线很简单,以大鹏本人为原型,描述了一个志得意满的“屌丝”大鹏因为一次意外事故被媒体曝光导致身败名裂,然后身无分文的大鹏纠结几个“路人甲”要拍一部“煎饼侠”拯救世界的故事。电影在框架结构上没有太大问题,标准三段式。而且剧中人物全部用真人真名。这是电影最大的亮点。
但是纵观整条故事线,无论是人物情感还是剧情铺垫都过于弱化了,导致观众无法酝酿出足够的情感去体验剧中人物的辛酸,很难让人“笑中带泪”。要说“笑出眼泪”可能更贴切一点。
作为一个“段子手”起家的大鹏,在网络剧上越来越高端,但是在创作一部有一定剧情纵深的电影时,明显感觉诚意有余,功力不够。
这种剧情“弱智化”现象在国产片里很普遍,这是中国电影市场长期对编剧不重视造成的恶果。如果说好莱坞大片可以靠视觉特效来弱化故事,那我们的“五毛”特效能给观众一个理由吗?
2、 表演不够专业化
剧中演员大都非专业电影演员,所以在表演上距离电影层面还有一定的距离。特别是主演大鹏以及岳云鹏、“铁岭F4”等,其表演带有明显“网络段子化”痕迹,主要表现为太过于松弛,注意力不够集中。松弛有松弛的好处,但是从头到尾这么松弛下来,缺少张弛有度的艺术展现力,放大到荧幕上就让人感觉电影会缺少一种“弹性”。
举一个小“栗子“:大鹏在用星爷的无厘头手法展示“去夜店“那一场戏时,他正说着话时突然看向了镜头,那个动作就表现得过于生硬和缺少美感。
当然,在互联网时代,大家都习惯了碎片化的“网络段子”审美模式,但是电脑前的观众和电影院里的观众还是有区别的:电脑前的观众注意力是分散的,可以同时做好几件事情,很难做到深度思维;而电影院里的观众只能做一件事情,有着深度思维的可能。
这就需要电影有着更高层次的艺术表现力。
3、 段子笑点非常多(大家先别骂我……)
作为一个阅片无数的电影爱好者,我从来没有在电影院笑喷过,而看《煎饼侠》的时候,笑喷了三次。
第一次笑喷是失业的“狗仔男“对大鹏的表白,第二次是”小岳岳“唱着“五环之歌”闪亮登场,第三次是”铁岭F4“爆笑演出。这三个“段子“对于普通观众来说就值回票价了。
这就是具有“互联网基因“的电影带来的魔力。
4、 融合了韩国电影喜剧风格和周星驰表演元素
《煎饼侠》电影整体的风格趋向于漫画式的,用强烈的蒙太奇镜头营造出了很好的搞笑氛围。影片融合了周星驰的表演元素和韩国电影的喜剧风格。电影中模仿了《功夫》中的片段,还能看到《我的野蛮女友》的影子。
但是,相对于周星驰大师级的无厘头手法,大鹏“喜剧之王“的路还很长。喜剧大师在表演时大都要做到”含而不放“。
总结一下: 电影足够真诚,但故事线的薄弱导致后期口碑没有跟上,消弱了它的市场份额;而天生的“互联网基因“让这部电影会有很大的市场号召力。
另外《煎饼侠》还有一个致命弱点,会让它在未来票房上败给《捉妖记》。这个致命弱点是什么呢?
二、缺少情怀是它最大的弱点
1、早期评价过于高调,观众期待落空
电影在宣传上评价过于拔高,再加上宣传周期过长,这就导致观众的期望值开始积累的越来越高。观影后才发现之前各路影评人“笑中带泪”的评价有点言过其实,这让观众有点失落。所以我们在猫眼上看到《煎饼侠》的“想看指数“在7月17日首映后遭遇断崖式下跌。而《大圣归来》和《捉妖记》却恰恰相反,这就让两部打着“良心“和“情怀“电影彻底暖化了观众的心,成为今年暑期档最大的黑马。
宣传也是一门学问,如果能力不足,千万别去拔高观众的胃口。像姜文的《一步之遥》以及《黄金时代》就是个例子。
2、 “诚意”打动观众一时,“情怀”造就民意澎湃
一部电影最大的卖点是什么?不是明星,是情怀。
《速7》就是靠意外离世的保罗沃克掀起了一股怀念故人的“情怀“。硬是把一部赛车电影搞成了保罗沃克的追悼会。搞得许多本来连保罗沃克是谁都不知道的”圣母教“一下子成了《速7》的铁杆粉。
而《大圣归来》、《捉妖记》除了“诚意“之外恰恰还具备了这种“情怀“的基础。看看这些宣传点:”《大圣归来》八年筹备,良心品质“、”国产动画片抗击好莱坞“、”童年时的美好回忆“、”我们也有自己的漫画英雄“;”一生仗义疏财江老板为电影《捉妖记》赌上万贯身家“、”遭遇主演柯震东涉毒事件临时换主角“……全都是满满的情怀。
而《煎饼侠》虽有“诚意“,但是缺少“情怀”,这是它的一个弱点。
3、 《煎饼侠》没有征服南方,广东地区观众口味刁钻。
以赵本山为代表的东北小品一直就很难得到南方观众特别是上海和广东地区观众的认可。《煎饼侠》也遭遇了同样的问题,我们从排片比例上来看《煎饼侠》在广东地区以及江浙地区的排片比例都是最低的,它在沈阳以及北方城市认可度最高。而《捉妖记》和《大圣归来》则恰恰相反。
通过排片比例可以大致做出这样一个判断:《煎饼侠》得不到南方观众认可是文化差异原因,无法弥补;而《捉妖记》和《大圣归来》在北方遭遇排片比例低,很可能是因为《煎饼侠》在这些地区的强势造成的。因此,后期《捉妖记》和《大圣归来》的生命力可能也要高过《煎饼侠》。
另外通过《大圣归来》、《捉妖记》、《煎饼侠》这三部影片的“受众分析”我们也看到一个可喜的现象,那就是26-30岁观众以及更高年龄层次的观众比例有了显著提高。好片子会越来越有市场的。
最后,大鹏作为一个“屌丝中的贵族“,他本人以及作品都有足够的市场影响力,也赚了大钱,希望在以后的作品中不要仅仅局限于现在这种“贵族中的屌丝”地位。
拯救地球的任务就靠“煎饼侠”了,大鹏老师加油!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