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液压支架立柱、千斤顶
检 验 规 程
立柱、千斤顶检验规程
1 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液压支架立柱、千斤顶制造质量及检验规程。
本标准适用于以乳化液为工作介质的矿用液压支架立柱、千斤顶。
2 引用标准
GB25974.2-2010 煤矿用液压支架 第二部分 立柱和千斤顶技术条件
3 原材料
按照“公司液压支架用材料、采购件检验规程”TMJZ-26-019执行。
4 零部件及工序检验要求
4.1 下料
进入现场的钢材应有计质科开具的准用证;生产单位应对钢材外观、壁厚等进行复验,核对钢材规格材质与图纸相符后方可进行此工序。
下料按照表1项目进行检验
表1
检验项目
验收标准
检验方法
抽样方法
判定准则
外观
切割面粗糙度不超过Ra25.
目测
100%检
有一件不合格加倍抽取,加倍抽样仍不合格,则立即停产整顿。
尺寸
要求
下料长度允许偏差L0+0.0025L,断面与
轴线的垂直度允差±0.5%*φmm
卷尺、钢板尺、
直尺等
每日,按照下料规格、
数量的10%比例抽检
4.2 热处理
按”公司热处理检验规程” TMJZ-26-023执行。
4.3 焊接
4.3.1 焊前检查:按照表2规定项目进行。
表2
检验项目
验收标准
检验方法
抽样方法
判定准则
外观
焊道及焊道边缘必须清理干净,焊道及焊道边缘20mm范围内不允许有油、锈、水、渣等污物。
定位焊缝不允许有裂纹。
接头座等孔应封堵,防止焊接过程污染
目测
立柱100%检查,其他千斤顶按照10%比例抽检
有一件不合格加倍抽取,加倍抽样仍不合格,则立即停产整顿。
组对间隙
无间隙拼装,组对间隙不大于1mm
卡尺、塞尺
坡口尺寸
符合图纸要求
卷尺、钢板尺、卡尺等
4.3.2 焊接过程监控:按照表3规定项目进行。
表3
监控项目
验收标准
检验
方法
抽样
方法
判定准则
焊接工艺参数
预热温度:符合工艺文件要求。
层间温度:符合工艺文件要求。
焊丝型号规格:符合工艺文件要求。
焊接电流电压:符合工艺文件要求。
保护气体流量:符合工艺文件要求。焊接顺序:符合工艺文件要求。
焊接层道:符合工艺文件要求。
目测
红外线测温仪
每日至少3次,对全车间的焊接岗位进行巡检,
发现不合格,立即停产整顿。
4.3.3 焊缝按照表4规定项目进行。
表4
检验项目
验收标准
检验
方法
抽样
方法
判定
准则
外观
裂纹、弧坑、焊缝间断、未熔合、气孔、夹渣等不允许
焊接飞溅应清除干净
目测
立柱100%检查,其他千斤顶按照10%比例抽检
有一件不合格加倍抽取,加倍抽样仍不合格,则立即停产整顿。
焊缝尺寸
1、焊缝余高≤1+0.1B(见图1)
2、焊缝凹度:要求焊平的焊缝可以凹入0.5mm(见图2),其余不允许。
3、焊缝宽度:坡口焊缝两侧盖过母材0~0.5mm;宽度偏差:B≤20时 0~+1.5 B>20时 0~+2.5
图1
图2
目测、
卡尺等
焊缝内部缺陷
裂纹、未熔合、气孔、夹渣等不允许
无损
探伤
立柱按照5%抽检主要承压焊缝,其他千斤顶不抽检。
有一件不合格加倍抽取,加倍抽样仍不合格,则立即停产整顿。
4.4、电镀
按照:“机械公司电镀检验规程”TMJZ-26-024执行
4.5零部件机加工序检验要求
4.5.1缸筒
表5
检验
项目
验收标准
检测方法
抽检比例
外观
一:应清除飞边毛刺切屑等。
二:缸筒外表面无氧化皮,焊缝饱满美观,无焊接飞溅(特别是接头座等处),焊缝尺寸符合图纸。
三:缸筒滚压内壁表面粗糙度不超过Ra0.4,
四:其余表面粗糙度符合图纸要求。
五:不合格件应单独存放并且做好标记
一:目测
二:样块比照
三:用粗糙度测量仪进行检测
四:首件必检
按100%抽检。不合格应立即返修。
尺寸
一:缸筒内壁密封配合面尺寸:偏差不超过H9。其余尺寸及偏差符合图纸要求。
二:缸口是螺纹的要用螺纹塞规止规合通规检测,以通规能通。止规不通为标准。
三:未注公差尺寸有配合关系的符合附表1、附表2中m级要求。
四:没有配合关系符合表中c级要求。
五:不合格件应单独存放并且做好标记
一:用百分表、千分尺、卡尺,每个尺寸测量两处,
二:每处调转90度测量两点
三:用螺纹通规止规.
三:首件必检
立柱100%检查。
各种千斤顶按50%抽检。有一件不合格加倍抽取,加倍抽样仍不合格,立即停产整顿。
形位
公差
一:缸筒内孔圆度;
二:缸筒内壁滑动面与缸口密封面及与导向套配合尺寸的同轴度;
三:缸筒外圆与内壁厚度偏差应符合附表1中m级要求。(图纸标注要求的除外)
四:其他形位公差符合图纸要求。
五:未注形位公差符合附表3,附表4要求。
六:不合格件应单独存放并且做好标记。
一:圆度检验用内径百分表每处调转90度测量两点。
二:同轴度检验在车床上将外圆找正后,用磁力百分表测量内孔相对外圆的同轴度。
三:随机抽查加工过程中的加工方法是否正确合理
四:壁厚检验可用游标卡尺测量端面厚度要多量几处。
五:首件必检
按照20%的比例抽检。有一件不合格加倍抽取,加倍抽样仍不合格,则立即停产整顿。
4.5.2中缸
表6
检验项目
验收标准
检测方法
抽样方法
外观
一:表面无毛刺、黑皮,无焊接缺欠。表面无划伤磕碰变形。
二:缸筒滚压内壁表面粗糙度不超过Ra0.4,三:其余表面,粗糙度符合图纸要求,
四:打加工单位标识
五:不合格件应单独存放并且做好标记
一:目测,:
二:样块比照或者用粗糙度测量仪进行检测
三:首件必检
按100%抽检。
尺寸
一:缸筒内壁密封配合面尺寸:偏差不超过H9。磨前,镀后符合图纸要求。
二:其余尺寸及偏差符合图纸要求。缸口是螺纹的要用螺纹通规和止规检验,螺距规测量
三:未注公差尺寸有配合关系的符合附表1、附表2中m级要求。没有配合关系符合表中c级要求。未注公差尺寸符合附表1,附表2要求。
四:不合格件应单独存放并且做好标记
一:百分表、千分尺、卡尺,每个尺寸测量两处,
二:每处调转90度测量两点。
三:随机抽查加工过程中的加工方法是否正确合理
四:用螺纹止规和通规,螺距规。
五:首件必检
中缸100%检查。各种千斤顶按50%抽检。有一件不合格加倍抽取,加倍抽样仍不合格,则立即停产整顿。
形位公差
一:外圆和内孔圆度;
二:缸筒内壁滑动面与缸口密封面及与导向套配合尺寸的同轴度;
三:未注形位公差符合附表3,附表4要求
四:不合格件应单独存放并且做好标记。
一:用千分尺,内径百分表测量每处调转90度测量两点。
二:同轴度检验在车床上将外圆找正后,用磁力百分表测量内孔相对外圆的同轴度。
三:随机抽查加工过程中的加工方法是否正确合理。
四:首件必检
按照20%的比例抽检。有一件不合格加倍抽取,加倍抽样仍不合格,则立即停产整顿。
4.5.3小柱
表7
检验项目
验收标准
检测方法
抽样方法
外观
一:表面无毛刺、无焊接缺欠及飞溅物。表面无划伤磕碰变形。
二:镀铬区表面粗糙度不超过Ra0.4,其余表面,粗糙度符合图纸要求,
三:进液孔每道工序加工前必须堵上
四:打加工单位标识
五:不合格件应单独存放并且做好标记
一:目测,:
二:样块比照或者粗糙度测量仪进行检测
三:首件必检
按:100%
抽检。
尺寸
一:柱塞头外圆各尺寸轴向各尺寸严格按图纸检查验收。
二:未注公差尺寸有配合关系的符合表12、表13中m级要求。没有配合关系符合表中c级要求。未注公差尺寸符合附表1,附表2要求。
三:磨后表面粗糙度必须符合图纸要求并符合镀前尺寸要求。
四:不合格件应单独存放并且做好标记
一:千分尺、卡尺,每个尺寸测量两处,
二:每处调转90度测量两点。
三:随机抽查加工过程中的加工方法是否正确合理。
四:首件必检
按100%检验。
形位公差
一:外圆圆柱度及同轴度,符合图纸要求。
二:未注形位公差符合附表3,附表4要求。
三:不合格件应单独存放并且做好标记
一:在车床上找正后,用磁力百分表测量外圆的圆柱度及同轴度。
二:随时抽查加工过程中的加工方法是否正确
三:首件必检
按照20%的比例抽检。有一件不合格加倍抽取,加倍抽样仍不合格,则立即停产整顿。
4.5.4活塞杆
表8
检验项目
验收标准
检测方法
抽样法
外观
一:表面无毛刺,无黑皮,无锈蚀,表面无划伤磕碰变形,无锻造缺欠。表面粗糙度,按照图纸要求检验。
二:打加工单位标识
三:不合格的应单独存放并且做好标记
一:目测
二:样块比照或者粗糙度测量仪进行检测
三:首件必检
按30%抽检。有一件不合格加倍抽取,加倍抽样仍不合格,则立即停产整顿。
尺寸
一:镀铬区外圆尺寸应符合镀前尺寸要求,表面粗糙度符合图纸要求。
二:装活塞处外圆尺寸和轴向尺寸要符合图纸要求。二:未注公差尺寸符合附表12,M级。附表13,M级要求。
三:带螺纹的应用螺纹环规检验,并符合止规通规要求。
四:不合格的应单独存放并且做好标记
一:千分尺,卡尺每个尺寸测量两处,每处调转90度测量两点。
二:样块比照或者粗糙度测量仪进行检测
三:用螺纹环规检验。
四:首件必检
按20%抽检。有一件不合格加倍抽取,加倍抽样仍不合格,则立即停产整顿。
形位公差
一:外圆的同轴度,圆度,符合图纸要求。轴向各尺寸符合图纸要求,
二:未注形位公差符合附表3,附表4要求。
三:不合格的应单独存放并且做好标记
一:在车床上找正后,用磁力百分表测量外圆相对轴头的同轴度。
二:随机抽查加工过程中的加工方法是否正确
三:首件必检
按20%抽检。有一件不合格加倍抽取,加倍抽样仍不合格,则立即停产整顿。
4.5.5加长杆
表9
检验项目
验收标准
检测方法
抽样法
外观
一:表面无毛刺、黑皮等缺陷。表面无划伤磕碰变形
二:表面粗糙度,符合图纸要求
三:球头表面应符合图纸要求。不许有凸凹现象。
四:打加工单位标识
五:不合格的应单独存放并且做好标记
一:目测
二:卡尺,千分尺,卷尺
三:样块比照或者粗糙度量表进行检测
四:首件必检
按20%抽检。有一件不合格加倍抽取,加倍抽样仍不合格,则立即停产整顿。
尺寸
一:外圆尺寸符合图纸要求。
未注公差尺寸符合附表1,附表2要求。
二:各孔的位置尺寸及对称度应符合图纸要求。
二:未注公差尺寸符合附表12,M级。附表13,M级要求。
四:不合格的应单独存放并且做好标记
一:千分尺、卡尺,
二:用标准半环检测。
三:随机抽查加工过程中的加工方法是否正确
四:首件必检
按20%抽检。有一件不合格加倍抽取,加倍抽样仍不合格,则立即停产整顿。
形位公差
一:外圆和半环槽的同轴度,直线度,符合图纸要求。
二:槽的端面应垂直于外圆,未注形位公差符合附表3,表4。
三:不合格的应单独存放并且做好标记
一:随时抽查加工过程中的加工方法是否正确合理
二:必要时可用挡套加销轴装在加长杆上检验。
三:首件必检
按照20%的比例抽检。有一件不合格加倍抽取,加倍抽样仍不合格,则立即停产整顿。
4.5.6导向套、活塞
表10
检验项目
验收标准
检测方法
抽样法
外观
一:表面无毛刺、黑皮等缺陷。表面无划伤磕碰变形。
二:表面粗糙度应符合图纸要求。
三:打加工单位标识
四:不合格的应单独存放并且做好标记
一:目测。
二:样块比照或者粗糙度量表进行检测
三:首件必检
按100%抽检。
尺寸
一:内孔及外圆尺寸,轴向尺寸符合图纸要求。
二:未注公差尺寸符合附表12,M级。附表13,M级要求。
三:带螺纹的应用螺纹环规检验,螺纹塞规检验并符合止规通规要求。
四:不合格的应单独存放并且做好标记
一:内径百分表、千分尺、卡尺,每个尺寸测量两处,每处调转90度测量两点。
二:用螺纹环规,塞规检验。
三:外螺纹可用三针测量法。
四:首件必检。
按25%抽检。有一件不合格加倍抽取,加倍抽样仍不合格,则立即停产整顿。
形位公差
一:内孔和外圆的同轴度应一次装夹加工完成为最好。
二:一次装夹完不成的二次装夹加工应符合图纸同轴度公差要求。
三:未注形位公差符合附表3,附表4要求。
四:不合格的应单独存放并且做好标记
一:内径百分表、千分尺、卡尺,每个尺寸测量两处,每处调转90度测量两点。
二:在车床上找正后,用磁力百分表测量外圆相对内孔的同轴度。
三:随机抽查加工过程中的加工方法是否正确合理
四:首件必检
按照25%的比例抽检。有一件不合格加倍抽取,加倍抽样仍不合格,则立即停产整顿。
4.5.7卡键、半环
表11
检验
项目
验收标准
检测方法
抽样法
外观
一:表面无毛刺、黑皮等缺陷。:
二:表面无划伤磕碰变形。
三:表面粗糙度,符合图纸要求。
四:不合格的应单独存放并且做好标记
一:目测
二:样块比照或者粗糙度量表进行检测
三:首件必检
按10%抽检。有一件不合格加倍抽取,加倍抽样仍不合格,则立即停产整顿。
尺寸
一:在未切开时检验内孔及外圆尺寸,轴向尺寸应符合图纸要求。
二:未注公差尺寸符合附表12,M级。附表13,M级要求。
三:切开后不应有大小半现象,
四:不合格的应单独存放并且做好标记
一:千分尺、卡尺,内径百分表
二:每个尺寸测量两处,每处调转90度测量两点。
三:首件必检
按10%抽检。有一件不合格加倍抽取,加倍抽样仍不合格,则立即停产整顿。
形位公差
一:在未切开时检验内孔和外圆的同轴度,符合图纸要求。
二:端面垂直度符合要求。未注形位公差符合附表3,附表4要求。
三:不合格的应单独存放并且做好标记
一:在未切开时检验
二:在车床上找正后,测量外圆相对内孔的同轴度。
三:随机抽查加工过程中的加工方法是否正确合理
四:首件必检
按照10%的比例抽检。有一件不合格加倍抽取,加倍抽样仍不合格,则立即停产整顿。
4.5.8压盘、支承环 表12
检验项目
验收标准
检测方法
抽样法
外观
一:表面无毛刺、黑皮等缺陷。
二:表面无划伤磕碰变形。
三:表面粗糙度,符合图纸要求。
四:不合格的应单独存放并且做好标记
一:目测
二:样块比照或者粗糙度量表进行检测
三:首件必检
按10%抽检。有一件不合格加倍抽取,加倍抽样仍不合格,则立即停产整顿
尺寸
一:内孔及外圆尺寸:符合图纸要求。
二:未注公差尺寸符合附表12,M级。附表13,M级要求。
三:不合格的应单独存放并且做好标记
一:百分表、千分尺、卡尺,每个尺寸测量两处,
二:每处调转90度测量两点。
三:首件必检
按25%抽检。有一件不合格加倍抽取,加倍抽样仍不合格,则立即停产整顿。
形位公差
一:内孔和外圆的同轴度,符合图纸要求。
二:端面垂直度符合要求,
三:未注形位公差符合附表14,附表15要求。
四:不合格的应单独存放并且做好标记
一:在车床上找正后,测量外圆相对内孔的同轴度。
二:随机抽查加工过程中的加工方法是否正确合理
三:首件必检
按照25%的比例抽检。有一件不合格加倍抽取,加倍抽样仍不合格,则立即停产整顿。
表12 线性尺寸的极限偏差数值
表13 角度尺寸的极限偏差数值
表14 圆度、圆柱度
表15 同轴度、对称度、圆跳动和全跳动
5 出厂检验
5.1 液压支架千斤顶出厂检验项目
液压支架千斤顶检验项目见表16。
表16液压支架千斤顶检验项目
序号
检验项目
检验类别
备注
1
外观质量检验
全检
2
主要零部件技术要求检验
全检
3
电镀层质量要求
抽检
4
清洁度要求
抽检
5
空载行程试验
全检
6
最低启动压力试验
全检
7
密封(活塞杆腔)性能试验
全检
8
强度试验
全检
9
阀和安全装置
全检
10
承压焊缝
材料
抽检
抽检
11
材料性能
抽检
注:抽检项目的样品,每次为批量的3%,但不得少于3根。
5.2 液压支架千斤顶检验项目试验方法和性能要求
5.2.1 试验条件
工作介质采用MT 76所规定的乳化油与中性软水按5:95重量比配制而成的乳化液;介质温度为10~50℃,过滤采用120目/英寸或相当于0.125mm精度的过滤器,并设有磁过滤装置。
5.2.2 测量精度
根据精度要求,液压支架千斤顶的测量精度等级采用C级。
测量误差方面:凡按有关标准校验或比较过的任何测量系统,若它们的系统误差不超过表2所列极限,均可用于相当测量等级的实验。
表17 测量的系统误差
测量等级
A
B
C
压力等于或超过2×105Pa表压,%
±0.5
±1.5
±2.5
温度,K
±0.5
±1.5
±2.0
注:给出的百分数极限范围是属于被测量值的,而不是试验最大值或测量系统最大读数值。
直读式压力计精度应为1.5级,压力计量程应为试验压力的140%~200%。
5.2.3 检验的一般要求
送检单位必须提交设计总图及试件出厂检验记录。
千斤顶试验的供液系统及试验设备应符合其设计要求。
被检验的产品应符合图样和有关技术文件要求。
试件的材质、缸筒壁厚、内外径公称尺寸应与被试千斤顶各级缸筒的要求相同,其长度允许缩短,但不得低于表3要求:
表18 被试千斤顶缸筒长度要求 mm
被试千斤顶缸筒长度
>1000
≤1000
试件最短长度
1000
500
5.2.4 千斤顶出厂检验的试验方法和性能要求
千斤顶出厂检验的试验方法和性能要求见表19。
表19 试验方法和性能要求
序号
实验
项目
试验方法
性能要求
1
外观质量检验
目测
1、准配完毕的千斤顶缩至最短位置,将所有进回液口用塑料堵封严。
2、千斤顶表面(活塞杆外表除外),应按图样要求喷(凃)防锈底漆和面漆。涂层应均匀,结合牢固,不得有起皮脱落现象
2
主要零部件技术要求检验
粗糙度检测使用对比样块;
硬度检测使用硬度计测量;
加工尺寸使用相应量具进行测量。
对立柱底阀进行试验时,将立柱伸至底阀开启之前,以供液压力使底阀连续开启,活柱全部伸出,对立柱活塞杆腔进液,立柱缩至最短。通过耳闻和触感检查;其他检查采用常规方法进行。
此项试验可以和空载行程试验同步进行。
各零件加工尺寸、表面粗糙度、热处理硬度符合图纸要求。
底阀开启时,立柱不应出现哨声、震动或爬行现象
3
电镀层质量要求
镀层质量要求按4.2中的相关内容执行,所有镀锌件镀后均应钝化处理。
符合质量要求
4
清洁度
要求
把试验合格后的液压缸拆卸清洗,收集清洗后的溶液以相当于40μm精度过滤器过滤,所得网上物品经烘干称量,其质量为杂质质量。
洗净后网上烘干杂质含量不得超过附表20、21、或23所列值。
5
空载行程试验
立柱、千斤顶在空载工况下,全行程往复动作3次,其速度不大于200mm/min
活塞杆伸缩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不允许有外部渗漏、爬行、涩滞等现象
6
最低启动压力试验
1、千斤顶在空载无背压工况下,分别对活塞腔和活塞杆腔(千斤顶上下腔)供液逐渐升压至使活塞杆伸出及缩回全行程往复运动,分别测定千斤顶伸缩时活塞腔及活塞杆腔的最低启动压力(均在无背压下试验)
2、立柱空载无背压工况下(伸出时上腔敞口,缩回时下腔敞口),分别对立柱活塞腔和活塞杆腔(立柱上下腔)供液逐渐升压至使活柱伸出及缩回全行程往复运动,记录各级缸的上腔和下腔的启动压力。
3、最低启动压力试验可以和空载行程试验同步进行试验。
1、活塞腔和活塞杆腔的启动压力不得超过3.5Mpa
2、立柱在空载无背压工况下,活塞腔启动压力应小于3.5 Mpa,活塞杆腔启动压力应小于7.5 Mpa
7
密封(活塞杆腔)性能试验
(1)立柱缩至最小长度,对活塞杆腔加2MPa和1.1倍额定泵压压力。稳压5min。
(2)千斤顶缩至最小高度,对活塞杆腔(上腔)加2MPa和1.1倍额定泵压压力。稳压5min。
在同温度下液压缸活塞杆腔压力不得不下降和外渗漏
8
强度试验
(1)立柱、千斤顶伸至最大行程,轴向加载为额定工作压力的150%,持续5min
(2)千斤顶处于最大和最小长度,分别对活塞杆腔加以125%额定泵压,保持5min
(3)千斤顶活塞杆固定于2/3行程处,活塞腔加以200%额定泵压,持续5min
不得产生永久变形和破坏
9
阀和安全装置
设计图纸
立柱和支撑千斤顶应装有防止压力超过允许值的安全装置,固定装入的阀和安全装置不应发生意外动作。
10
承压焊缝
液压缸缸筒的承压焊缝全部焊完后,用工作将缸筒密封两端顶紧,缸筒内加压到200%额定工作压力,保压5min.该项试验允许在装配的液压缸上进行。
此项试验可以和强度试验同步进行试验。
承受液体压力的焊缝应能承受液压缸200%的额定工作压力,试验5min不应渗漏。
11
材料性能
表20:
表20 液压支架千斤顶的清洁度要求
表20 单伸缩(包括机械加长段)立柱杂质含量表
缸径/mm
立柱长度/mm
杂质含量/mm
<200
最大长度<2000
40
2000≤最大长度<4000
45
最大长度≥4000
50
≥200
最大长度<2000
45
2000≤最大长度<4000
50
最大长度≥4000
55
表21 双伸缩立柱杂质含量表
缸径/mm
立柱长度/mm
杂质含量/mm
<200
最大长度<2000
60
2000≤最大长度<4000
65
最大长度≥4000
70
≥200
最大长度<2000
65
2000≤最大长度<4000
70
最大长度≥4000
75
表22 千斤顶杂质含量表
缸径/mm
立柱长度/mm
杂质含量/mm
≤100
最大长度≤1000
25
1000<最大长度≤4000
30
>100
最大长度≤1000
30
1000<最大长度≤4000
40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