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DB3211T1064-2023鳖温室养殖操作技术规程.pdf

上传人:Fis****915 文档编号:570446 上传时间:2023-12-29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508.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3211T1064-2023鳖温室养殖操作技术规程.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DB3211T1064-2023鳖温室养殖操作技术规程.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DB3211T1064-2023鳖温室养殖操作技术规程.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DB3211T1064-2023鳖温室养殖操作技术规程.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DB3211T1064-2023鳖温室养殖操作技术规程.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ICS65.150CCS B 523211镇江市地方标准DB3211/T 10642023鳖温室养殖操作技术规程Code of practice for turtle culture in greenhouse2023-10-30 发布2024-01-01 实施镇江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 布DB3211/T 10642023I前言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镇江大成渔业发展有限公司提出。本文件由镇江市农业农村局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镇江大成渔业发展有

2、限公司、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镇江市水产技术指导站、丹徒区水产技术指导站、镇江市标准化研究中心。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孙爱义、郑尧、雷莹、刘博华、刘俐沙、李全杰、陈兰、卢德胤、蒋亚敏、吴晓东、倪明伟、笪云、宋寅。DB3211/T 106420231鳖温室养殖操作技术规程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鳖温室养殖的环境条件、养殖前的准备、投苗、稚幼鳖培育、成鳖培育、捕捞销售、尾水处理等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温室水泥池、玻钢池等构筑物中台湾杂交鳖、日本鳖、中华鳖的温室人工养殖。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

3、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309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11607渔业水质标准NY 5051 无公害食品淡水养殖用水水质NY 5070无公害食品水产品中渔药残留限量NY 5071无公害食品渔用药物使用准则NY 5072 无公害食品渔用配合饲料安全限量DB32/4043池塘养殖尾水排放标准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温室养殖 greenhouseculture通过修建养殖温室设施,并采用控温设备对整个养殖过程中的水温、空温进行调节,满足养殖品种适宜的生长温度,达到快速生长目的的养殖模式。4分类按鳖的重量进行分类:稚鳖:种苗出壳至

4、50g 以下的鳖;幼鳖:均重 50g250g 的鳖;成鳖:均重 250g 以上的鳖。5环境条件5.1场址选择DB3211/T 106420232鳖温室选址的土质应为粘土或壤土,如是沙质土地,应采取防渗措施。周边水源充足,排灌方便,通风向阳,环境安静。5.2空气养殖区域周边无工业废气污染,空气质量应符合GB 3095的规定。5.3水源养殖水源水质应符合GB 11607及NY 5051的规定。6设施设备6.1养殖温室可采用砖混、混凝土、玻璃钢等材料构建养殖池及温室外框,温室顶覆盖保温材料,保温材料可采用黑色不透光土工膜加保温棉等轻质材料,并具有良好的隔热保温效果;棚顶要求结构牢固,经久耐用;温室应

5、留出通风窗口,通风窗口设置在进门位置的对面处,圆形,直径控制在50cm60cm以内,便于安装排气扇。单个养殖温室适宜尺寸分别为:长50 m70m、宽15 m20m,面积7001000。6.2温室内养殖池单个养殖池面积适宜3080,水深70cm120cm。6.3控温设备温室需配备控温设备,温控设备需保证养殖过程中室内水温32左右。6.4防逃设施池底及池壁应坚固、光滑、无裂缝,如水泥池则表面应采用水泥压光工艺或加贴瓷砖处理;池四周角落、进排水管上方应设置隔挡板;池排水口均应设有防逃网;温室总排水口处也应加设防护栏网。6.5增氧设施单个温室可选配2.2KW4KW的高压旋涡风机或罗茨风机,以满足养殖过

6、程的氧气需求;室内养殖池需配置曝气砂头(每3放置一个)或曝气盘管(每15放置一个),分散布置并固定在池内,砂头及盘管放置于距离池底3cm5cm处。输气管道应无漏气现象,曝气砂头、或增氧盘管应连接牢固,使用中需及时检查有无堵塞并及时进行更换。6.6进排水设施进排水管路应设置合理,便于日常操作;各个仪表、阀门应完好、通畅;热水管还应包裹保温层并需检查有无脱落等;温室内水管应连接牢固且不应有破裂、老化或松动漏水等现象。排水管道设置也应合理安全,未处理养殖污水不应外溢、渗漏。6.7食台设置DB3211/T 106420233每个养殖池应设置一处食台,食台展开面积控制在510以内,食台边框以镀锌钢管焊接

7、、或以木棍等搭建,可采用塑钢瓦、石棉瓦或网布等材料覆盖,设置高度应为预计进水水位下5cm处,同时在养殖过程中还需依据水位高低适时调整食台放置的高度。6.8鳖窼(挂网)设置养殖鳖放养密度较大时,可选择挂网做鳖窼,网片为正方形,直径60cm80cm,网目径0.8cm1cm。挂网片时从网片的正中央用绳子、扎带等将网片系到水面上方的固定物上,每平方米水面挂34个网片,网片露出水面15cm20cm,网片呈倒漏斗状。7养殖前准备7.1温棚熏蒸消毒a)养殖池消毒前,先对整个温室进行熏蒸消毒。b)熏蒸消毒的方法:1 m空间用福尔马林 28mL、高锰酸钾 14g、水 14mL;也可采用固体甲醛(4g/m5g/m

8、),将其放在容器上缓慢加热消毒。消毒时温室应保持密闭 24h,消毒后要打开门窗,通风换气 2d 以上。7.2养殖池消毒新池在使用前先注水浸泡15d以上,可添加醋酸、水杨酸等浸泡作脱碱处理;养殖池可采用生石灰或含氯消毒剂进行池水浸泡消毒,1周后将池水排干,并用清水将池壁和池底残留的氯制剂或生石灰冲洗干净,重新注入新水备用。7.3培水曝气池子消毒后开始注水,首次进水水位不低于35cm,进水后可使用碘制剂、二氧化氯等(如泼洒 2ppm双季铵碘等)对水体进行消毒,然后调节pH值至7.28.0;消毒48h后,开启增氧机进行连续曝气2 h3h,并往水体中泼洒EM原露等生物制剂以接种有益菌;启动控温设备对池

9、水进行升温至适宜温度,待放苗前再次开动增氧机1h2h使池水充分混合。7.4投苗前的试水正式投苗前应检测水体的pH值,并用有机酸、小苏打等进行调节,测定水体的溶解氧、水温以及室温,观察有益菌种的培养效果并少量试投放苗种,观察1h2h后无异常现象再开始正式投苗。8苗种孵化8.1种蛋孵化8.1.1种蛋要求a)种蛋均应来自持有苗种生产许可证的鳖良种场或具有进出口检验检疫手续的苗种供应主体,不应采购携带流行性疾病的种蛋作为养殖对象。DB3211/T 106420234b)种蛋卵粒圆形或椭圆形,受精卵极化明显,蛋体表面色泽鲜亮光滑,无破损、霉变、虫叮等现象;同一批次种蛋大小均匀,种蛋卵径一般为 15mm2

10、0mm,单枚重量一般为 3.5g,孵化周期宜控制在 30d50d。8.1.2种蛋消毒可用2ppm的碘制剂用喷雾器喷洒种蛋,并对孵化用沙子进行消毒处理。8.1.3种蛋孵化用专用鳖蛋孵化箱将种蛋装箱后覆盖砂子集中孵化,砂子需提前拌水均匀,湿度宜控制在25%30%,整个孵化过程需维持室温在2932之间。8.2种苗筛选8.2.1种苗要求躯体扁平,呈椭圆形,背腹具甲,通体被柔软的革质皮肤,无角质盾片,且体表光滑、视觉明锐、无畸形及病伤。刚出壳种苗约重3.5g,背甲直径约1.8cm2.2cm,四肢健壮且后肢长于前肢,前后肢各有5趾,趾间有蹼,内侧3趾有锋利的爪。其中,中华鳖体色基本一致,无鲜明的单色斑点,

11、体色黄褐色,腹部白色松软;日本鳖或其杂交鳖背部具有不规则放射状斑块,体色青褐色,腹部相间有黑色花斑;台湾鳖或台湾杂交鳖体表有不规则芝麻点状花斑,体色黑褐色。8.2.2种苗消毒种苗入池前先将鳖苗放在塑料盆中,用1%的食盐水浸泡1min。鳖苗不宜用高锰酸钾消毒。8.2.3种苗下池在苗种入池前1d晚上将温室空温稳定在30、水温稳定在28左右,待苗入池后在1d2d内逐步升温至水温32、室温34左右。消毒后的小苗缓慢地倒在食台上,让小苗自然散游开,消毒使用的药水不可同时倒入养殖池。种苗入池后第二天需要使用戊二醛2ppm或季胺盐碘等碘制剂3ppm5ppm连续消毒二次,如果水瘦、透明度高等则可视具体情况选择

12、使用氨基酸肥水膏、五倍子煎液、EM菌原露等调水。9稚幼鳖培育9.1放养密度单个池放养种苗多少依据池子实际养殖面积、水深确定,投苗密度宜控制在5060只/。9.2温度控制稚幼鳖培育水温控制在3032内为最佳。当水温高于22时就开始摄食,摄食量随水温升高而增加。室温一般控制在3234以内,尽量保持恒定。9.3水质控制9.3.1总则鳖生性喜净怕脏,良好的水体环境是鳖稳定生长的重要条件。DB3211/T 1064202359.3.2PH 值鳖池可用生石灰、小苏打、有机酸等调节水体PH值,PH值控制在7.08.0之间。可采取小剂量、多批次使用方式进行调节。9.3.3透明度以能见度25cm35cm为宜,水

13、色黄绿色或茶褐色为佳。9.3.4充氧要选择固定的时间段充氧,充氧时间需综合池水水色、养殖温度、放养密度、饲料摄食量等指标合理确定,防止造成氮循环过程中的氨氮或亚硝酸盐等中毒现象。9.3.5水质培养采用微生物制剂培养水体,提高水体的稳定性和自净能力。一般黑暗温室可用乳酸菌或芽孢杆菌等有益微生物制剂调节,阳光温室可采用EM菌复合微生物制剂、光合细菌、硅藻膏等调节水体菌藻平衡。9.3.6排污与换水根据水质情况定期排污、换水。9.4投喂9.4.1饲料选择稚幼鳖专用饲料应该新鲜,采购正规厂家合格饲料,产品质量应符合NY 5072的规定。9.4.2投喂方式分为水上和水下两种投喂方式,软颗粒饲料应尽早采用水

14、下投喂方式。投放苗完毕后应在5d7d内及时开食,可用稚鳖专用料。第一次驯化投喂饲料中最好添加10%15%鲜活水蚤(红虫)或新鲜猪肝。9.4.3投喂量当气温、水环境变化和用药时应及时调整投喂量。一般水下投喂应控制在30min内吃完,水上投喂一般掌握在1.0h2.0h内吃完。饲料一般每天投喂2次3次,每次间隔时间力求一致,日投饲量宜按鳖体重的2%4%干料控制。9.5疾病防控9.5.1总则鳖疾病防重于治,平时应重点做好水质调控,及早发现,及时治疗。9.5.2预防措施主要预防措施包括:a)保证良好的水质环境;b)保持合理的培育密度;c)规范操作,避免鳖体受伤;DB3211/T 106420236d)科

15、学投喂,保证选用饲料的新鲜与营养;e)在各阶段培育期间,有针对性提前对病害采取对应防控;f)检查并捞出病鳖、死鳖,及时开展无害化处理。9.5.3防治重点该阶段主要预防霉菌病、白点病等皮肤病的发生,应增强稚鳖体质,避免机械性损伤。日常消毒以过氧化氢、碘制剂、氯制剂等为主,防治药物的使用和休药期执行NY 5070、NY5071的规定。10成鳖培育10.1放养密度依据养殖池面积、深度及预期销售规格等因素合理调整养殖密度。在中后期可通过间苗的方式去大留小降低养殖密度,中后期养殖阶段宜控制在40只/以内。10.2温度控制成鳖培育水温控制在2830内为最佳。室温控制在3032以内,尽量保持室温恒定。10.

16、3水质控制10.3.1总则良好的水体环境是鳖稳定生长的重要条件,水质调控应坚持定期小量换水排污、定期使用微生物制剂调水、定期通风是养殖成功的关键。10.3.2PH 值鳖池水体要控制在微碱性,可定期全池泼洒石灰水、小苏打等来调节。10.3.3透明度能见度15cm20cm为宜,水色深黄色或茶褐色为佳,水色透亮,防止出现发白、发黑、发红、变清等突发现象。10.3.4充氧充氧要与通风相结合,要选择固定的时间段充氧,充氧时间综合池水水色、养殖温度、放养密度、饲料摄入量等指标合理确定,增氧时间全天控制在15h20h。养殖后期可适当加密。10.3.5水质培养要定期用微生物制剂调水,微生物制剂使用同苗期,适当

17、增加频次。10.3.6排污与换水根据水质情况定期排污、换水。10.4投喂DB3211/T 10642023710.4.1饲料选择成鳖专用饲料产品质量应符合NY5072的规定。10.4.2投喂方式分为水上和水下两种投喂方式。投喂膨化颗粒料中后期还需每月定期添加5-7d的鳖专用多维、保肝宁等中草药,需在每次投喂前10min30min按饲料量的25加水搅拌并晾干软化后及时投喂。可使用成鳖专用料。养殖中后期可在饲料搅拌制作软颗粒过程中适量添加鱼油、花生油或豆油等;需每15d定期停饵12次以达到空腹空肠的目的。10.4.3投喂量成鳖投喂应依据天气、水温、体重变化等因素及时调整投喂量。水下投喂应控制在15

18、min内吃完,水上投喂掌握在0.5h1.0h内吃完。饲料每天投喂3次,早、中、晚三次投喂比例1.10.81.1,每次间隔时间一致,日投饲量宜按鳖体重的1.5%2%干料控制。盛夏高温季节当水温、室温超过鳖最适温度后应适当减少投喂量及投喂次数。10.5疾病防控10.5.1防治措施参照稚鳖阶段实施。10.5.2防控重点该阶段多发病有:腮腺炎、穿孔、疥疮病等。日常消毒以过氧化氢、过硫酸钾、溴碘合剂、戊二醛、含氯消毒剂等为主,防治药物的使用和休药期执行NY 5070、NY5071的规定。11捕捞销售11.1捕捞做好降温换水工作,打开温室所有门窗进行通风,少量多次排换水,逐步降低池水水位,等正式起捕前一次性降排池水后捕捞。11.2销售要求在选定销售之日前,严格执行安全休药期的相关规定,上市前应对产品进行自检或委托检测,合格后方可上市。12尾水处理养殖尾水需进行处理,处理后的尾水应符合DB32/4043规定要求。13生产记录DB3211/T 106420238对生产销售管理过程如实记载,建立生产记录,档案应保存2年以上,记录内容应包含养殖生产记录、投入品购买记录、药物使用记录、销售去向记录等关键信息。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