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学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分析检查报告根据教育党工委的统一部署,从11月25日召开转段大会后,我校学实活动正式进入分析检查阶段。学校领导班子严格按照教育党工委对学实活动的要求,结合学校实际,统筹安排,精心组织,扎实推进学习实践活动第二阶段的各项工作。12月初,学校召开了支委扩大会议,班子成员统一了思想、明确了要求;然后进行了座谈和访谈工作,召开了一次座谈会,班子成员共访谈了33名党员和群众(平均每人访谈5人以上)。访谈过程中认真听取大家对领导班子和学校各方面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比如有位班子成员与群众代表进行了长达3个小时的交流,并进行了深入的沟通,这些访谈对于帮助班子成员查找问题、分析原因起到了
2、很好的效果。在以上工作的基础上,会前每位班子成员都撰写了发言材料。12月7日,学校召开了班子民主生活会。校务会、支委会组成的班子成员出席了会议,中层干部、工会委员以及部分党员和教师代表列席会议。会上,每位班子成员针对自身存在的问题与不足进行了细致地自我剖析和自我批评,大家开诚布公地谈问题、找原因、提措施。还就学实活动的三个重要调研课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同志们剖析了问题形成的原因、提出了解决的思路。12月10日,学校召开了党员专题组织生活会。认真引导广大党员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同时,帮助学校查找问题,尤其对于学实活动的重点课题发表自己的意见,为学校进一步完善相关课题出谋划策。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学
3、校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分析检查报告。一、制约学校发展的突出问题学实活动开展以来,我们通过座谈、访谈、问卷等形式共收到各类建议58条,将相同内容进行归并后,共整理出相关建议36条,涉及7大方面,我们将比较集中的意见进行进一步梳理后,形成了制约学校科学发展的三个突出问题:1、关于增强党组织战斗力的问题由于学校长期以来形成了勤奋、踏实、敬业的师风,党员教师在学校整体勤奋踏实的氛围下也大多兢兢业业、任劳任怨,所以近年来,学校一直保持着良好的社会声誉。也正因为如此,学校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教育教学工作上,党员个人也存在疏于个人学习或者以工作代学习的情况。加上以往学校党政班子缺乏人手,所以从整体上学校对党组
4、织建设工作方面还存在不足。主要表现在:班子成员的理论学习、党员的思想学习还不够重视;党组织在学校文化建设、师德建设、教育教学工作中发挥的作用还不够;党员服务联系群众的意识还不强。2、关于提升学校人文环境的问题学校最大的建设是人文环境建设。构建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生生关系,才能让学校成为师生快乐成长的精神家园。学校这些年来虽然在教育教学各方面都取得了较好的发展,被社会和家长所认可,但是由于学校从公办到转制又恢复公办,以及多次搬迁等历史原因,所以到目前还没有形成典型的被全体师生所接受、被社会所普遍认可的人文特征。为此我们需要从规划学校环境、完善管理制度、创建文明组室、推进师德建设、培育教研氛围等
5、方面着手,提炼学校文化的内涵,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为全体教师认同的文化氛围,并以此推动学校形成温馨的人际关系和和谐的校园氛围。3、关于进一步落实素质教育的问题素质教育的本质特征是培养具有健康、丰富个性的创造性人才。目前在老师们的共同努力下,我校的教学质量可以说有口皆碑,但是发展还不均衡。尤其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一部分教师的教学观念还没有跟上二期课改的要求,在调研过程中反映出部分教师课堂的效率不够高、布置的作业量比较多、逻辑思维的训练不够,还有部分教师还存在拖课现象等,离真正以“关注学生身心发展,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目标还有距离。二、对主要问题的原因分析学校班子
6、成员在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同时,对学实活动中梳理出来的影响学校科学发展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这些问题的存在虽然有着客观上的原因,但是同志们更多的从主观上查找了自己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主动学习不够,理论水平有差距。因为平时多忙于事务性工作,班子成员对思想理论学习不够重视。有时为了完成规定的任务而学习,缺乏主动性,使学习变得形式化;有时只注重与业务提高相关的进修、教研活动、科研活动等,使学习变得功利化。造成理论学习系统性不强,深度广度把握不够,没有发挥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导致对有些政策法规学习不深、对有些文件精神领会不透,无法及时将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用于管理之中,影响学校的科学发展。
7、2、深入基层不够、服务群众有差距。作为管理者,班子成员在工作中与教职工沟通不够多,尤其深层次的交流还太少,有时没有及时了解教职工的想法和意见。平时布置任务比较多,主动关心指导比较少。有时没有及时了解更多班级的状况、老师们工作的状况、心理状况,没有更主动地帮助、指导老师们处理班级或教学中的一些难题、更直接地了解老师们的喜和忧。3、以身作则不够,带动群众有差距作为党员干部,不但要高标准、严要求地完成自身的教育教学任务,做到要求群众做到的事情,自己一定首先要做到,而且应该以身作则,增强工作主动性,主动承担学校重担,以自己的行为带动群众、以自己的工作干劲鼓舞群众。在党员、群众中树立典型,起到示范作用。
8、目前班子成员在这方面还需要做得更好。4、创新意识不够,钻研精神有差距工作中往往容易满足于现状,觉得学校能有目前这样的发展已经不错了,缺乏进一步思考、创新的动力;有时发现新问题后容易被以往的经验和习惯做法束缚。没有主动思考影响学校科学发展的瓶颈问题,比如在加强宣传意识、打响品牌意识方面;有时尽管有了创新的想法,但又往往忙于手头事物,缺乏紧迫感,最后有想法没落实。三、主要问题的整改思路和措施学校领导班子在民主生活会上进行批评和自我批评的同时,还将学实活动中梳理出来的三个主要问题作为重点课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同志们不但剖析了问题形成的原因,而且提出了解决的思路和主要措施。1、关于如何加强党组织战斗力
9、第一、建立自主学习的制度。建立中心组学习制度。每两周一次组织教育教学管理中心组成员进行学习。内容可以涉及教育教学管理理念、方法、教育法规、政策的解读、学习的体会以及感受阅读一本好书的读后感等;成立娄山党员文化论坛。邀请文化、教育或学术专家为党员教师作讲座,或组织党员教师进行座谈,或开设网上论坛,引导党员教师开展讨论,通过倾听、探讨、沟通,使大家形成共识,并以此提升党员教师文化素养。第二、提供自主实践的岗位。建立联系学困生制度。党员自主认领学困生为自己的帮教对象。至少每两周交流一次,并将交流情况与班主任沟通,帮助学困生健康成长。建立党员示范岗制度。根据每学期学校的主要工作以及文明组室评比等工作,
10、组织党员自主寻找自己的示范岗位,以与党支部签约承诺的方式,主动在示范岗上实践自己的诺言。第三、创设自我思考的氛围。建立政治生日制度。为每位党员过政治生日,党支部给他送上贺卡,写上入党誓言、送上生日寄语,提醒他自己党员的身份。同时送上购书券,让党员们不断丰富自己的精神内涵。确立民主评议制度。每学年结束前,结合“七一”活动,组织党员进行民主评议,通过党员互评和群众评议,选出表现突出的模范党员。建立宣传表彰制度。通过各种宣传途径,展示优秀党员的事迹,营造表彰先进、学习先进的氛围。通过树立先进党员,来激励人。2、如何加强学校人文环境建设第一、规划学校环境。为将学校打造成在区域范围内有影响力的初中,为社
11、会提供优质教育资源,学校的环境建设不容忽视。目前虽然学校正在抗震加固临时搬迁阶段,但我们已经在规划学校加固以后的校园环境布置、校舍建筑,要将娄山的精神内涵融入其中。第二、完善管理制度。学校将树立以师生的发展为本的现代管理思想,完善学校各项管理制度,形成娄山中学管理制度汇编,通过建章立制提高行政执行力。从体制、机制上形成全员参与学校工作的积极性和有效性。第三、创建文明组室。学校将以文明组室创建为载体,来凝聚教职工、形成相互关爱、相互团结、和谐温馨的校园氛围。让教职工在良好的工作氛围、愉悦的心境中工作、成长、提高。第四、推进师德建设。学校将把师德建设作为关注的重要课题,将师德教育融入日常教育教学过
12、程之中。通过组织教师、学生和家长参与师德论坛、完善学年师德考核方案、结合教师节评选师德先进个人、宣传师德先进事迹等来扎实推进师德建设。第五、培育教研文化。通过建立教学常规流程与制度,保证教学五环节的落实;建立规范的教研流程,保证教研活动的落实;规范研究课开设的流程,提升全体教师的课程执行力;形成系统“教学反思研究制”,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通过教研组教学、科研一体化建设,提升教师队伍专业化水平;建立健全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管理机制,提升教师的课程意识与能力。第六、加强人文关怀。教师的工作责任大,节奏快,学校将关心教师心理健康,帮助教师主动释放压力。通过开设“心理氧吧”为教师提供心理健康知识,扩大视野
13、,增长阅历,借鉴技巧,更好地把握自己的心态,缓解心理压力;开设“心理贴吧”,随时让遇到心理困惑的教师有一个倾诉空间并及时吸收到众人的合理剖析与建议,随时调整心态;开设“心理视吧”,通过相关视频、案例分析、点评,帮助明确心理定势,随时掌控自己的心理情绪,有效促进工作成效;开设“心理书吧”,推荐阳光向上、帮助树立积极心态的励志书籍,鼓励教师树立“心态决定人生的高度”的信念,健全自己的心智,做真正意义上的健康人。3、如何进一步落实素质教育如何落实素质教育?如何让孩子们德育、智育、心理、体育全面发展?我们认为目前状态下最应该下功夫的就是教师的课程执行力,通过提高课堂的效率来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为此我们
14、决定在培育教研文化,提高教学有效性方面进行探索。第一、建立教学常规流程与制度。建立健全教学层级管理体系,带动教学有效实施。在调研、分析本校教学实际的基础上制定符合我校校情、师情、学情的学期教学目标与计划;有效落实教学五环节,保证教学质量的稳定与提高。第二、建立规范的教研流程。建立教研组长、年级组长周例会,备课组长月例会制,在此基础上从学习型教研组的研究规范入手,建立教研组教学“六个一”制度:每学年开展一次学科周活动、每学期至少外出学习考察一次、每月至少有一个备课组开研究课并进行研讨、运用“娄山发展讲坛”安排一次专家学术报告、教师每学年读一本教育方面的论著并交流;教师每月至少交流一篇教学后记。第
15、三、建立研究课开设的规范与流程。每学期,各教研组根据本学科课堂教学实际状况,提出研究主题;每节研究课的开设过程须经历独立备课、备课组研讨、教研组磨课、课堂实践等环节,融合集体智慧,使课堂教学效果达到最优化;聘请专家参与,并以此研究课为案例做研究专题辅导报告,由实践讨论到理论指导,深入研究。第四、形成系统的“教学反思研究制”。鼓励教师对课堂教学进行自我反思,每节课坚持写教后记,教导处统一检查、评价;聘请教研员、专家、本校资深教师听课、评课,进行课堂教学调研;每次检测后,教研组、备课组、教师层层总结分析,并年级总结会共同研究提高教育教学措施;并且各年级及时召开学生大会、家长会总结反思、表彰激励。第五、教研组教学、科研一体化建设。从管理上强化科研与教学的结合,教研组承担科研课题的研究与开发任务,促进科研与教学的紧密融合,使课题从教学实践中产生,研究于教学、作用于教学,提高教学的实效,全面提高教师队伍专业化水平。第六、建立健全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管理机制。按照“基础型、拓展型、探究型”三类课程类型合理安排国家课程与区本、校本课程,形成“重基础、广拓展、多活动”的娄山特色课程体系。建立自主拓展课与探究课的课程申报制与研讨制。定期举行两类课程的研讨会,分专题研讨,共同切磋、相互交流、成果共享。提高教师的课程开发与实施的意识与能力,提高教师的课程执行力,进而提高教学有效性。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