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论语中的孔子形象孔子是我国最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概括了中国人文的基本思想,建立的独特的信仰体系,他的一生都在用人生道德和基于道德的典范来教育人、影响人。这也正是孔子的政治思想根基。孔子的思想贯穿两千年来于国人的生活和文化至今,对世界范围上的许多人都长生了深远的影响。论语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原著一共二十卷,11705个汉字。是我国古代儒家经典著作之一,是首创语录体。汉语文章的典范性也源于此,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以及孔子的政治思想核心:“仁”、“礼”和“中庸”。论语中通过大量细致的神情语
2、态描写,展示了孔子的人物形象。孔子也正是论语描述的中心,“夫子风采,溢于格言”(文心雕龙征圣);书中不仅有关于孔子的仪态举止的静态描写,而且有关于孔子的个性气质的传神刻画。此外,围绕孔子这一中心,论语还成功地刻画了一些孔门弟子的形象。如子路的率直鲁莽,颜回的温雅贤良,子贡的聪颖善辩,曾皙的潇洒脱俗等等,都称得上个性鲜明,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孔子因材施教,对于不同的对象,考虑其不同的素质、优点和缺点、进德修业的具体情况,给予不同的教诲。表现了诲人不倦的可贵精神。据颜渊载,同是弟子问仁,孔子有不同的回答,答颜渊“克己复礼为仁”,答仲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所欲慎施于人”,答司马中“仁者其言也讱”
3、。颜渊学养高深,故答以“仁”学纲领,对仲弓和司马中则答以细目。又如,同是问“闻斯行诸?”孔子答子路:“又父母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因为“由也兼人,故退之。”答冉有:“闻斯行之。”因为“求也退,故进之。”这不仅包涵了因材施教这一教育方法的问题,其中还饱含孔子对弟子的高度的责任心和挚爱之心。论语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与大学、中庸、孟子、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并称“四书五经”。北宋政治家赵普曾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它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此书在中国古代社会的作用与影响之大。而研究分析孔子的形象,论语更是最好的理论来源和分析依据。以下便是对于论语中孔子形象的
4、几点分析。生活中的每一个人,其性格都不会是单一的,而是丰富而多面的,这一点孔子也一样,因为孔子也是历史上真实存在过的人,而不是文学家们套用某种模式想象出来的,因此孔子也就和常人一样有着爱恨别离喜怒哀乐,他的性格形象也应该是丰富而充实的。通过论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性格非常丰富的孔子形象,他并非一味的道貌岸然正襟危坐,而是一个和常人一样有着真性情的人,而他有具备常人所不具备的作为生日的优秀品质,所以,论语中的孔子不是一个单一的形象,而是一个立体丰富多面的形象,作为学者,他知识渊博,勤学不缀;作为导师,他诲人不倦,因材施教;作为君子,他守礼谦和,执着坚毅;而他却又有着普通人的幽默可爱,平和亲切。一千
5、个人的心中有一千个孔子,大多数人认为的,孔子是一位思想家和教育家,这是毋庸置疑的,他思想的核心即所谓的“仁”、“礼”以及他对于教育的贡献和影响,几乎尽人皆知。但孔子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还应该是一个学者的形象。学者形象也是孔子所有形象的基础,如果有渊博的知识底蕴,孔子未必就会是我们如今所看到的这样。一、学识渊博孔子博学,人皆共识,这也是孔子给予自己的定位“述而不作,信而好古”(述而)。孔子信而好古,对古代知识的了解尤为丰富,孔子熟悉古代的规章典范,对诗、书、易、礼、乐无一不精。论语中多次有孔子对此的论说。孔子中孔子多次谈及诗经,孔子曾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为政)“关雎,乐而不
6、淫,哀而不伤。”(八佾)“吾自卫反鲁,然后乐正,雅颂各的其所“(子罕)”。由此皆可知,孔子对于诗经是深有研究的,同样,孔子的音乐修养也同样深厚,“子谓鲁大师乐,曰:乐其可知也:始作,“翕如也;从之,纯如也,敖如也,绎如也,以成”“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八佾)实际上,诗、礼、乐一直是孔子教学内容的重要部分,孔子认为,大到社会,小到个人诗、礼、乐都可以起到教化开明的作用。“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泰伯)。孔子不仅熟知古代的电机并且往诗、礼、乐往能给予极为精确毫秒的点评从中可以看出,孔子曾对这些古代的典籍加以学习和整理据史料记载,孔子曾编次散乱的诗、书,修葺
7、废坏的礼、乐,晚年更序易传而作春秋,孔子对中国文化史的发展和进步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孔子一生好学不厌,在当时乃至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被看作是几乎无所不知的人。也正因为如此,有许多与孔子同时代的人,包括当权者、名士都曾向孔子请教,而且各种问题也涵盖各门各类。孔子是鲁国人,鲁国王公几乎都曾向孔子请教过问题。“定公问:一言而可以兴邦,有诸?”(子路)“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八佾)“哀公问曰:何为民则服?”(为政),在为政当中还有许多的鲁国当权者都曾向孔子请教过问题,除了本国人,论语中也有着许多其他国家当权者曾向孔子请教的记载。颜渊篇里就曾记载有“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卫灵公礼也曾有“卫灵公问
8、陈于孔子”的记载。而孔子对于这些社会、人生、政治、礼仪、伦理道德灯社会方方面面的问题的品评、理解与判断,以及当权者对于孔子学识的认知,也正是孔子博学多识的最好证明。孔子在青年时期就以博学多闻而著称,不仅时人对他推崇备至,众弟子更是对他崇敬有加,其最得意的弟子颜渊曾说:“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子罕)这是颜渊对于孔子其师学问的高深的由衷赞叹。从论语所见,孔门弟子“问学”于孔子者,有仁、礼、道、知、君子、士、成人、干禄等等,几乎无所不有。孔子皆问有所答,而且更难能可贵的是,孔子并非照本宣科千篇一律,而是结合不同的时间、地点、人物而作出不同的回答,亦足见孔子学识之渊所知之博。二、
9、以学为乐孔子博学多才并非“生而知之”(述而)或“”固天纵之将圣(子罕),而是刻苦钻研学习所得。孔子的学识渊博语气好学是分不开的。孔子自己曾坦诚的说:“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学,敏以求之者也。”(述而)这句话可以概括孔子一生求学的态度,也是孔子学识渊博的根本原因。论语开篇就是孔子论述自己对待学习的态度,孔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而)尽管孔子一生谨言慎行,对自己的评价也向来谦虚,但惟独对自己“好学”这一点,孔子从不回避,且直言不讳,也深以为豪。孔子曾自信满满的说:“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公冶长)为何孔子能如此好学?学习对于孔子,是作为人生“不亦说乎”的一件乐事来做的
10、,对于一个“乐知者”来说,兴趣和求知欲是最好的动力。对于孔子来说,学习是一件不可多得的乐事,可孔子的求学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孔子少年生活凄苦,夫子曾自述“吾少也贱”(子罕),按当时的家境和礼制,孔子虽“十有五而志于学”(为政),但孔子也是很难接触到当时只有贵族子弟才能接受的正规系统的教育的。那么孔子的渊博学识又是从何而来呢?对于这一问题,孔子的弟子子贡有很好解释:“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子张)。孔子难以接触到正规系统的教育,但孔子走出了一条独特的学习道路,子贡所说,孔子没有固定的老师,同样人人都可以是他的老师。这并非我们牵强附会,而是可以在论语中找到依据的。“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11、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从任意的三人当中,就必定有我的老师,向别人的长处学习,通过见识到别人的短处而完善自己,此是谓人尽可师,即便是孔子名扬以后,这一学习方式依旧没有改变,一路走来,孔子渊博的学识也就不难理解了。学习对于孔子来说,始终是摆在第一位的,孔子曾对子路说过一段话:“好仁而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阳货)“仁”、“知”、“信”、“直”、“勇”、“钢”,此皆为孔子所认为作为君子的必备品德,但这六种品德均需以“好学”为前提,假若不“好学”,这些君子之德便失去了根本,反
12、而会衍生出各自的弊端。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孔子是将学习摆在了他一生中何等重要的地位。三、诚实自信如果说好学成就了孔子的渊博学识,那么诚实则构成了孔子作为一个学者的整个人生实践的基础。尽管作为一名学者,孔子在十分年轻时就已经声名远播,孔子也一直对于自己的好学精神引以为豪。可作为一个真是存在的人,孔子也有自己的希望、理想以及烦恼、忧患,而且他的烦恼和忧患正寓于他的希望和理想之中。孔子学习的目的是修身,是希望成为一名君子,可孔子却说:“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宪问)”文,莫吾犹人也,躬行君子,则吾谓之有得。”(述而)“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述而)在理想与忧患之间
13、,孔子毫不讳言“不能”,这正是夫子的可爱之处,这绝非造作,也不仅是自谦,这更是一种内心的理性自觉与为人的诚实。诚如夫子对子路所说的“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问政)从论语里可以看出孔子谨言慎行,不言无据。“子不语怪,力,乱,神。”(述而)孔子为什么不说这些东西呢?因为他们本是一些虚无缥缈的对象,孔子自知无法把握,也就是“不知”,所以不说。这也正是孔子的真性情,他从不做抽象空洞的说教,不故作高深。这也是孔子被广泛地视为只是一位常识的道德说教家的缘故。殊不知,这才正是作为一名学者最为难能可贵的平时。“吾有知乎?无知也。”(子罕)这是孔子的大实话。可孔子作为一位诚实的学者,又自有学者的自信与痴情。孔
14、子视自己为古文化的承载着和传述者,并由此而自认具有某种天赋的神圣权利和超凡魅力。诚如我们上面看到的,孔子固然诚实,可这诚实绝非矫揉造作,也非有意自谦,而是孔子发自内心的认为自己有不足之处,可这绝不代表孔子是一个妄自菲薄的人。相反的,孔子既然能坦然承认自己的不足,更能丝毫不掩饰其自信。论语记载:“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子罕)孔子相信,一个鄙陋的居所或因为君子的到来而不再寒酸,而这君子并非他人,而是指孔子自己。不近如此,孔子还坚信“德不孤,必有邻”(里仁)。一个有德行的人,即使身居山野,也自然会有志同道合之人为邻。这是何等的平和,又是何等的自信。这真正的自信,
15、来自于对自身修行的肯定,也是对自身命运的掌控,也真是这份自信,才有了孔子在生命中屡遭迫害时的泰然自若。“子畏于匡,乐: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狂人其如予何?”(子罕)又有宋司马桓魋欲杀孔子,把孔子与弟子们演习礼仪的大树砍到了。弟子劝解孔子速速离去,可孔子却怡然的说:“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述而)孔子的自信,是会让敌人望而生畏的。无论是事出偶尔,还是命中劫难,我们都可以看到孔子面对危难时的泰然自若。如果说“德不孤,必有邻”的自信是来自于孔子对自身修行的克宁,那么这磨难中表现出来的自信,则来自于孔子对于自身角色的期待。孔子自视为古文化的传承者,有着上天赋予的大德行大力量,凡人是奈何不了他的,尽管这自信借助于想象中的庞大外在,可它仍然是基于孔子对于自己学着角色的定位。诚实和自信完美的结合在一个人身上,而这自信又绝不丝毫含有自以为是的成分,这也成就了孔子非凡的个人魅力。“苟用我者,斯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子路)这自信中,透露着孔子超凡入圣的大气。孔子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可孔子更是一位伟大的学者,孔子杰出的品性和超凡的智慧,也皆缘出自于此,渊博的学识,乐知的学习态度,发自内心的诚实自信,正是这些平时简单的性格,积淀出了孔子伟大的身影,在两千年后的今天,仍旧对世界、对世界上的人,有着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