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对青藏高原生态环境保护措施的几点建议.doc

上传人:pc****0 文档编号:5702968 上传时间:2024-11-1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青藏高原生态环境保护措施的几点建议.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对青藏高原生态环境保护措施的几点建议.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对青藏高原生态环境保护措施的几点建议.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对青藏高原生态环境保护措施的几点建议.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对青藏高原生态环境保护措施的几点建议.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对青藏高原生态环境保护措施的几点建议2012-11-19 16:21:13 来源: 作者:得荣泽仁邓珠 【大 中 小】 浏览:1806次 评论:0条青藏高原是地球的江河之源、生态之源、众山之源、气象哨和生命极限区。青藏高原生态环境现状为冰川缩退,江河流量减少,湖泊萎缩干枯,土地沙化、盐化和钙化,森林锐减,草原退化,植被破坏,野生动植物处于濒危灭绝。青藏高原生态环境对全国全球有6大影响:一是引来水资源枯竭;二是影响全球气候;三是失去世界珍奇野生动植物繁衍生息领地;四是影响人类健康;五是影响世界景观格局;六是影响建构和谐社会。根据青藏高原生态环境现状提出12条保护建设措施: 一、 重树藏民族传统的

2、生态环保意识。 继承和弘扬藏民族尊重生命、慈悲为怀、禁止杀生的珍爱生命,善待自然的生态伦理和生态道德,不断提高全民的生态保护意识。 一是全体公民要树立保护生态是保护人类自身的生态道德观,可持续发展成为大家的共同目标,与自然和谐相处成为人们的生活理念。 二是不能唯一强调人对自然的权利和对自然的征服,要清醒地认识到人类有对大自然的尊重和保护的义务,承认人是自然之子,人与自然同处一个生命系统,人与大自然是平等的关系,即万物平等观念。 三是用生命道德来约束人们对生态环境实用主义、利已主义和自由主义行为,坚决制止在资源开发中唯利是图、杀鸡取卵的野蛮行为,通过立法或行政手段把个人或局部行为纳入整个环境和生

3、态平衡的轨道,建立起人与自然平等的生态道德规范。 四是青藏高原生态保护建设的动力来自个四个方面:一是政府、二是公众、三是社会、四是专家。政府对生态保护认识到位,加大投入,措施得力,管理有方;民众对自然生态树立自觉保护,善待自然界,强化保护生态就是保护自身的意识;社会对自然生态做到保护生态,人人有责,把保护生态环境作为不分民族、不分国界、不分地区的全人类共同的义务和职责;专家对生态保护作出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提出具有前瞻性的发展思路、管理措施和前景预测。 二、 建立有成效的自然生态保护区 藏区划有很多自然保护区,但大都名存实亡。原因是:一没有行之有效的保护措施,二没有实质性的保护内容,三没有保护

4、经费,四没有强有力的管护人员和管护技术,五没有检查、监督机制。 建立自然生态保护区的总的原则为:政府引导、民众参与普遍鼓励、多方参与、多渠道扶持援助,先易后难,讲究成效。总的思路是:因地制宜、统筹规划、试点示范,稳步推进,实现生态资源和人文资源保得住、有成效。改变保护自然生态与保障人们生产生活相矛盾的传统观念,认清脱贫致富与生态建设是相互相存的道理,树立生态建设后面是财富的理念。建立生态保护区的具体策划为: (一)每个地区根据本区域内的自然生态退化和破坏情况,制定出切合实际的总体规划、实施步骤,不宜全面开花,必须因地制宜,统筹规划,试点示范,推行以点带面,逐步扩大。 (二)根据各地自然生态环境

5、和地理气候,建立具有特殊性(指生态种类特殊和珍稀)、针对性和选择性的保护区。 (三)保护措施和保护内容:保护措施遵循、沿袭和借鉴藏民族神山、神水保护措施,引用现代先进的保护技术。保护内容:除了保护原有的各种动植物外,还根据当地自然环境,可以引进培植和饲养适合保护区生存发展的其他动植物,以丰富保护区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区内不搞任何开发性建设。可采取多种形式的保护区:例如国家保护区、地区保护区、民间保护区、社团保护区、村寨保护区、寺院保护区、旅游景区保护区等。 (四)保护区要有专业技术的专职保护人员和保护设备,制定保护措施,建立监督监管机制。 (五)保护区的经费要有保障。经费来源可通过五个渠道筹集:

6、一是国家拔专款,二是保护受益者共担费用,三是民间集资,四是争取国内外政府、非政府组织的援助,五是以保护养保护。 (六)争取将青藏高原列名世界生物圈保护区,使生物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保护得到保障。 三、建立原始生态文化保留区 所谓保留区,就是要保留和恢复藏民族沿袭下来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原始生态文化原貌区。 保留区建设项目内容为:一是保留和保护原有生态,已经退化和破坏了的加以重建恢复;二是保留和保护原有人文资源,已被破坏了的加以恢复;三是原有的藏族文化尽量不受现代文化的同化融合、宣染和冲击,以保持原汁原味。尤其在衣食住行、宗教文化、建筑、习俗、语言、文字等方面保留原貌,最终目的是建设一个具有浓厚民

7、族风味的生物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的旅游风景区,以公益性的生态环境建设为基础和手段,在它的后面能够产生长远的商机与财富,给藏区百姓创造一个就地致富奔小康的和谐家园,给人类留下一块神奇美丽的自然风光区和多姿多彩的民族生态文化观赏区。 四、退人还山、生态移民、营造无人生态区 退人还山是抓住国家实施天保工程为契机,把生活在缺土、缺水、缺粮、缺电、缺通讯、缺科教、缺医药的,自然条件恶劣,自然灾害频繁,基本不具备人类生存条件的零散村寨人口迁移到沿江(指藏区江河沿岸)、沿路(沿公路)、沿坝(自然条件较好的坝区)三沿地区,建立百户以上生态移民新村。他们为了生存,只好不断向大自然索取,致使生态条件越来越差,生计资

8、源逐年枯竭,自然灾害接连不断。要从根本上解决他们的脱贫致富,改变生产和生活方式,减少生态破坏和保护植被问题,采取退人还山、生态移民,制造无人生态区是造福子孙后代的长远之计。同时是保护青藏高原生态环境的一条有效途径。实施这个工程的总原则是:政府引导,普遍鼓励宣传动员,先易后难,讲究实效;具体措施为:因地制宜,统筹规划,试点示范,稳步推进;最终效果为:实现迁得出,稳得住,让生态移民得利受益,让迁出地绿起来,让濒危或灭绝的野生动植物生长起来,让搬迁移民区富起来。 五、青藏高原天保工程长期有效的实施下去 1998以来,国家在长江、黄河中上游地区实施了天然林保护工程,禁伐森林,采取退耕还林还草,简称天保

9、工程。国家的这个决策受到了江河流域乃至举国上下的衷心拥护,被认为是造福百姓的民心工程 ,德政工程,不但利在当代,而且功在千秋。天保工程实施以来,青藏高原的生态保护得到明显改善。但由于天保工程没有现存的经验和模式可资借鉴,加之启动突然,前期准备工作不充分,缺乏配套措施,在实施中也有一些值得改进的地方:一是因高原气候寒冷干燥,农民缺少造林种草管护技术等原因,退耕还林成活率不到60%,有造林不见林的现象;二是还林还草补助少、年限短与高原树木成材时间长的矛盾;三是体制上的财政分灶吃饭和摆脱贫困心切,在争项目争资金时仍然打传统的资源优势牌。有些地区依然付出更大的生态效益作为代价;四是有些地区退耕还林还草

10、搞 政绩工程的现象。因此,天保工程需要不断总结经验,讲究长远性,实效性,让当地老百姓受益得利,让江河下游地区受恩惠。天保工程要继续抓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还草,水土保持和综合治理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加强金沙江、黄河、澜沧江、雅鲁藏布江、拉萨河、年楚河、岷江、雅砻江、大度河等重点江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建设,提高流域林草植被的覆盖率和水源涵养能力。 六、有效开展植树造林和人工草地 植树造林和人工草地是青藏高原生态建设的重要内容。植树造林一是逐年开展城镇、农村、村旁、宅旁、水旁、路旁和城镇内外的绿化工作,二是有规划、有重点、有步骤地在荒山野地开展人工和飞机植树造林,营造防护林、经济林、用材林和薪炭林,

11、让青山常在。人工草地是青藏高原草原建设的重要内容,它可以创造新的草原生产力,即是一种草地经营的高级形式,是实现高产、高级优质草原畜牧业的发展模式,是解决冬季饲草不足、抵御自然灾害的有效形式。它可以改善被破坏草原或被退化草地生态环境的有效途径。 七、组建青藏高原生态环境航空保护队 应用现代航空技术手段保护和建设生态环境,在许多国家和地区已有成功经验,这种保护和建设措施具有起点高、周期短、见效快的特点。对青藏高原峡谷地区生态环境应用先进的般空手段进行保护和建设,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科学保护建设措施。 航空保护建设的主要内容为:一是大面积的飞机播种造林和种草;二是用飞机喷撒药物,防止鼠虫害;三是护林防火

12、、有效监控、预警、扑灭森林火灾和其他自然或人为灾害;四是人工降雨,防止干旱;五是对珍稀动植物实施监视保护,防止偷猎捕杀和开采;六是可以开展航空探测、航空拍摄、短途支线客运和执行应急救灾等紧急任务。 八、资源共享,成本共担,建立生态环保恢复补偿机制 藏区已经承担和将要长期承担保护建设青藏高原生态环境的历史重任,并将长期付出人力、物力、财力、精力和时间等代价。然而生态保护的受益者不光是当地人民,全国、全球都会获益。因此,对保护地区给予补偿是合情合理、互利互惠、共同获益的事。在计划经济年代,青藏高原的各种资源为了支援国家建设,长达近40多年的掠夺性开发,加之与天斗、与地斗,人定胜天,人要改造自然、战

13、胜自然和青藏高原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错误认识,以及贫穷所致无限止地向大自然索取以及自然灾害和资源自然退化等多种原因,青藏高原的生态环境严重退化或恶化,已经给当地藏民和其他居民的生存和发展造成威胁。这个严峻的客观现实,不仅影响藏区经济社会发展,影响江河下游人民的安居乐业,而且影响当地居民生存质量,甚至直接影响构建和谐藏区。 1998年国家对江河上游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发布禁伐森林令后,部分藏区几乎一夜之间地方财政骤减80%以上,加之分灶吃饭的财政体制和保工资、保稳定政策压力,藏区各地只好把国家拔给地方的各种专项建设资金,包括教育、卫生、农业、牧业、水利、交通、通讯等专项资金挪用于吃饭。就连救

14、济款都得挪用吃饭,形成恶性循环。至于保护生态环境的事因缺经费心有余而力不足。 青藏高原生态环境的保护,其受益者是国家和全社会。实施长江中上游天然林保护工程以后,中下游地区除享受天保工程带来的自然灾害减少,水质水量得到保证等益处外,并不承担经济损失和法律义务。因此,本人建议:长江上游与下游应根据资源共享、成本共担、共同受益的原则,改变过去计划经济年代少数人负担,全社会受益,贫困地区负担、富裕地区受益,使穷者更穷,富者更富,东西差距越拉越大的合法不合理政策。根据祖国大家庭观念和社会主义法制保护弱者,有利弱者的伦理原则,对弱势地区,弱者利益进行特殊保障和倾斜。为了体现生态保护所获利益共同享受,付出的

15、代价和成本共同负担的合理化运作,建议建立生态补偿机制: 一是建立江河源生态环境保护税。在江河流域和生态保护效益地区实行向全体公民征收江河生态保护税金制度,将此税收专门用于江河源生态建设,实行取之于民,利之于民。 二是要求加大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国家对天保工程拨款采取中央财政转移支付的办法取得了好的效益。但此款只能解决生态贫困地区的一些眼前困难,不能让当地人安居乐业。也没有解决这些地区的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这个问题不解决,生态环境保护最终没有保障。地方经济要发展,当地农牧民要致富,各级官员要政绩,这三者利益发生矛盾时,财政分灶吃饭的体制和长期的贫困,上下都形成一种急于发展的心态,求追短期效益,

16、争项目、争资金,仍然打资源牌等作法是可以理解的。甚至有些地区不惜付出更大的生态效益为代价,生态破坏反弹现象有之。为了从根本上解决治理污染,保护生态长远之计,建议中央财政逐年加大对青藏高原天保工程的投入。 三是建议建立横向财政转移支付机制。即在同一江河流域和生态效益经济体系内,受上游封山育林,生态建设而受恩惠的中下游地区,每年从GDP或地方财政中拿出一定比例资金,返回上游地区,专门用于生态建设和产业结构调整。 四是建议设立:青藏高原生态环境保护基金。青藏高原生态环境保护基金主要用于青藏高原生态环境保护补偿和青藏高原生态环保效益补偿。 九、要求建立对各种资源实行有偿开发利用机制 过去利用和开发民族

17、地区各种资源都是无偿的。这个作法合法不合理。其理由是当地的资源被利用和开发后,不仅对当地财政、当地百姓没有得到实惠和利益,反而因自然生态遭到破坏直接危及当地百姓的生存环境,使当地百姓雪上加霜的历史教训是深刻的。今后对青藏高原的土地资源、森林资源、水资源、草原资源、野生动植物资源、生态文化资源、荒山荒地资源、沙漠原野资源实行有偿利用和开发,要求尽快建立这些资源科学合理的价格形成机制。 十、藏区不宜发展有损生态环境的现代工业 根据青藏高原自然环境的独特性,自然资源的多样性、独特性和丰富性,生态环境脆弱性、不易恢复性和动植生长周期缓慢性特点,不宜从事和发展高消耗无再生资源、高消耗能源、高消耗水资源、

18、破坏生态、污染环境的现代工业,例如大中型机械制造业,各种冶炼业、化工业、造纸业、火力能源、核能源、水泥厂、采矿业、采伐业等。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目标定位为: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控制人口增长;发展科技文化教育;民族文化传承;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和加大对外开放力度七大产业。把科学发展观贯穿于藏区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全过程,切实提高发展质量,增强发展后劲作为指导思想。 十一、藏区推行生态GDP制度 仅有经济GDP的发展并不意味着社会的全面发展,简单经济发展并不能带来人的全面发展。生态保护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程。需要几代人的努力才能见到成效。青藏高原生态保护建设是全国、全球的事,不是藏区单方面的问

19、题。生态环境建设工程除涉及当地千家万户外,还涉及国家、地方、农牧民、官员四者的利益关系。国家要生态;地方要发展;农牧民要致富;政府官员要政绩。当生态与生存、生态与发展、生态与致富、生态与政绩发生矛盾时,生态必然成为牺牲品。这已经为无数的事例所证明。建议藏区的发展速度以生态 GDP作为衡量标准,推行生态GDP制度。把藏区生态环境的保护建设摆上与经济、社会发展同等重要的位置,从今往后,绝不能以牺牲后代人的利益为代价来换取一时一地的发展。 十二、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永久性利用 生态保护不是为保护而保护,而是为了永久性利用资源。生态环境的保护是公益的后面的财富,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源泉,是

20、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生态环境保护的实质和核心是人类对大自然的索取要有节制,采取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青藏高原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就是实现藏区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保护与发展不是对立关系,而是辩证统一与和谐发展的关系。其核心和实质是改变过去传统的发展方式,实现由环境改造为主转变向对人类自身改造为主,恢复藏民族固有的价值观,既不但与大自然和谐相处,而且相互之间实现真正的平等相处。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危害后人的利益与需求。 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它不仅仅是一种公益性建设事业,而是一种为人类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的长远规划。这是因为:首先,生态保护建设实际上是在构建

21、人类生存家园,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组成部分,即我们在建设和维护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同时,也在构建经济与社会和谐;其次,保护自然生态就是在培育人类生存资源,就是在栽培为当代人与后代人的摇钱树。能源、矿产、水利、土地、森林、草原等资源要素的短缺与丰富成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潜力的关键。生态保护建设的对象就是这些资源。第三、生态文化保护建设背后蕴藏着巨大的商机和财富:一是利用青藏高原气候独特、生物多样性的自然条件,可以发展绿色食品和高原生物特色的种植业,养殖业;二是利用宗教文化资源优势,以观赏朝拜寺院文化、神山、神湖为主的宗教文化旅游;三是利用自然生态优势,可以发展野生动植物观赏、森林探险区、地貌考察、温泉疗养等;四是以独特的文化多样性优势,可以发展人文文化,民族风情旅游观赏。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环境建筑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