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追寻职业幸福感,引领专业化发展王 燕(洪湖市特殊教育学校, 湖北 洪湖 433200)摘要:教师职业幸福感是教师热情工作、主动学习,获得专业化发展的源动力。如何消除教师的职业倦怠感,增强特校教师的职业幸福感,从而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是我们现今探讨的热门话题。关键词:幸福感 教师职业幸福感 教师专业化发展 9月,笔者有幸参加了“【2013国培计划】特殊教育骨干教师培训”,聆听了北京师范大学博导肖非教授的专题讲座“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受益匪浅。笔者认为作为一名教师,尤其是特校教师,他在专业化发展这条路上能走多远,很大程度上决定于他的职业幸福感强不强,可以说职业幸褔感是引领教师专业成长的直接动力
2、。一、追寻职业幸福感。1、什么是幸福感。幸福感,属于社会心理体系的一个部分,它是指人对于自己所处的现状持有的一种持续的、内在的、坚定的快乐而满足的心理状态,它不是一种短暂的情绪体验。幸福感受各种因素的影响economic factors(经济因素)、population factor(人口因素)、cultural factor(文化因素)、psychological factor(心理因素)和political factor(政治因素)等。经济因素如就业状况、收入水平等;社会因素如教育程度、婚姻质量等;人口因素如性别、年龄等;文化因素如价值观念、传统习惯等;心理因素如民族性格、自尊程度、生活态
3、度、个性特征、成就动机等;政治因素如民主权利、参与机会等。2、什么是教师职业幸褔感所谓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就是教师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时候感受到这个职业可以满足自己的需要,能够实现自身的价值,并且能够产生愉悦感。它与经济、社会、文化、心理等各方面因素息息相关。教师职业幸福感是教师做好教育工作的重要前提,是事业有成的坚实基础,是教育追求的最高境界。教师是否体验到职业的幸福,与教师的思想境界、人生目的、价值取向密切相联。3、特殊教育教师的职业幸福感何在每个行业的人都有自己的职业幸福感,农民以获得丰收为幸福;工人以生产出有价值的东西为幸福;医生以医治好一位病人为幸福。特殊教育教师作为一个教育特殊对象的
4、特殊职业,它的幸福感相比于其它职业特别是同样作为教师的普通学校教师而言,具有以下特点:(1)职业成就感不强,自身价值得不到体现。教师作为一个以别人的成功为自己成就的职业,是幸福的。教师的工作成败是以学生成人成才的情况来衡量的,没有哪一个老师不以自己曾经教过某一个在事业上成功的学生感到自豪。作为一个教师,我们都深刻体会到,学生取得成绩之日就是老师幸福之时。并且学生的成绩越大,老师的幸福感越强。但是在特校,虽然我们跟普通学校教师一样总是默默无闻地辛勤工作着,希望学生能够早日成才,但结果却不尽如人意,除了极少数学习努力、家庭条件较好的、智商相对较高的聋哑学生能在一些招收残疾人的大学就读外,大部分教育
5、对象如智障孩子、自闭症儿童、盲人以及很多聋哑人都依然生活在社会最底层或靠着社会的扶助救助才能生存下来。普通学校的教师可能培养出未来的政治家、企业家、文化名人,可是特校的教师即使倾其一生也不能教会一个聋哑孩子清晰地说话、不能将一个先天智障的人教育成生活、工作等综合素质都优秀的人才。陶行知先生所言的“教师工作的最大幸福就在于培养能够超过自己的学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这种光荣而幸福的事对于特校教师而言成为一种奢侈。(2)获得学生家庭的协助率不高,“投桃报李”的情感需要得不到满足。学生家长对学生的学习辅导、对教师工作的支持,对教师辛勤付出的肯定和好评以及学生对老师“投桃报
6、李”的感恩和爱戴都会促进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形成,也是满足教师职业幸福需要的重要途径。但是在特校,虽然,我们也年复一年把满腔的热情和真挚的爱无私地奉献给了学生,在教师节、除夕夜收到学生和家长的鲜花、贺卡、电话短信祝福的可以说寥寥无几。普通学校的孩子在校就读时有家长跟踪辅导,与教师交流学生的学习、生活、个性习惯等情况,及时反馈、及时调整;而在最需要家长配合的大多数特校,家庭教育仅限于最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无论是需要家长日日配合进行口语训练的聋哑学生,还是需要家长制定有目的的训练计划的智障儿童都得不到家庭有效的配合,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完全脱节,因为很多家长自身就对自己的孩子失去了信心,他们觉得无
7、论做什么都是“无用功”,更有部分家长觉得特校是自己孩子暂时的“收容所”,特校教师是吃着国家皇粮的“保育员”,他们不可能把自己的孩子教得和正常孩子完全一样。4、如何增强特校教师的职业幸褔感。针对上面这种现状,如何增强特校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1) 不攀不比,明确内涵,相信自身的价值。特校教师不能拿普通学校高标准高要求的人才培养目标来要求自己和学生,要明确教师伦理的公平内涵:教育是人性的领域,保护和扶助弱者,这是教师职业必须坚守的精神底线,也是教师职业区别于其他职业的根本。只要我们明确教师伦理的人道与公平内涵(个人尊严),我们的职业幸福感就会大大增强。我们的要求:只要有进步,无论多
8、久,我们都坚持!因为学生能进步是将来他们能自强自立这一目标成功达成的阶梯;我们的目标:只要能自立,无论多难,我们都做到!因为每个减轻社会负担的个例都是那么有意义。每一个生命个体都有受教育的权利,我们是教育公平的忠实实践者,我们为此自豪,所以我们应该感到幸福。(2) 转变观念,调整心态,培养乐观的特质。我们要转变教育观念:“教育的本质是使人获得更好的发展和完善。”真正的教育,以发展人性、培养人格、改善人生为目的。虽然我们不可能将我们的学生培养成国家领导人、企业大老板,但我们能培养这些孩子健全的人格,感恩的心灵,会爱的能力,生存的技能。就我们自身而言,我们要学会感恩:我们有着健康的身体、宁静的心灵
9、、温暖的家庭、稳定的工作、和谐的人际,同时我们的工作又能赋予这些特殊孩子改善灰暗人生的勇气、决心和能力,我们承担着别人不能承担的责任和使命,所以我们应该感到幸福。 感恩是最强的“幸福促进剂”。(3)完善应对技巧,培养个人的心理反弹能力。做一个老师应该幸福,因为他在培养国家未来的人才;做一个特教老师更应该幸福,因为他是在把残缺的花朵重新塑造成鲜花。在工作以及生活中,我们都要学会以正面、积极的态度来面对人生的烦恼忧愁,以一颗平常心来面对生活中的各项挑战和压力。我们要不断提高自己化解压力与冲突的能力。徐特立老师曾经说过:“教师为人类播撒着希望的种子,当学生学业取得进步、道德得以成长、个性得到发展,以
10、及今后为社会献计献策时,教师就体验到了职业的最大幸福。在教育过程中,教师扮演的是引导者、研究者、开发者、学生的朋友等多种角色。一个有教育幸福感的教师,会很好的扮演好这些角色,通过给学生以快乐得到快乐的回报而感到幸福。二、关于教师专业化发展。教师扮演的多种角色决定了我们教师必须不断学习、终身学习,获得专业化发展才能满足于工作需求。可以说教师职业幸福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动力。只有当一个职业幸福感强的教师才会主动学习、乐于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以期更好地服务于教育教学工作,从而获得更大的职业幸福感和满足感。1、 什么是教师专业化发展。教师在整个职业生涯中,通过专门训练和终身学习,逐步习得教
11、育专业的知识与技能并在教师专业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的从教素质,从而成为一名合格的教育工作者的过程。2、 教师如何让自己获得专业化发展。教育是一种精神传承,教师专业化发展也是一个持续发展的过程。无论是普通学校教师还是特校教师,都可以通过以下途径获得专业化发展:(1) 在读中实现教师的专业成长。我们不妨定期地问问自己读过一些什么书?哪本书对我们影响最大或者印象最深?特殊教育教师需要读些什么书?肖非教授向我们推荐了ABA行为干预技术、走出自闭、特殊教育导论、特殊教育教师基本功手册等,作为特师的我们都应该好好拜读,奠定坚实的特教理论基础。我们不但要读,我们还要边读边思考,诚如孔子所言“学而不思则罔,思而
12、不学则贻”。除了思考,我们还要学会讨论、辩论所读内容或某一具体问题,因为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智、辩论使人精确。正像培根总结出来的那句名言:“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物理使人深沉、科学使人深刻、伦理使人庄重、逻辑使人善辩”。所以,除了读特教专业方面的书,我们还要读各类书籍,上自天文,下至地理,拓展自己的知识面,一个博学的老师永远都能受到学生的敬重和佩服,更能激起学生探究各方面知识和奥秘的兴趣。(2) 在“写”中实现教师的专业成长。写什么?写学习体会、写教学反思、写教育叙事(讲述自己的教育教学故事,展现教学活动的原生状态)。写完后,还要改。不但自己改,还要请别人帮忙改,这样才
13、能真正提高。(3) 在“研”中实现教师的专业成长。“研”在哪些方面下功夫呢?加强教育教学的研究、 加强学科教研组建设、加强学科小课题研究。具体途径有:培训(包括继续教育培训、课件制作培训、教育技术培训、班主任培训等,如现在正在进行的国培计划,积极向学校争取,为参加培训的教师提供好的学习条件和环境);外出参观学习,如欣赏观摩课,交流参观感受等,外出学习可以开阔教师的视野、让他们看到校外一些优秀的值得借鉴的经验。第三,坚持校本培训,通过学校内部骨干教师的精心准备,实现集体研讨、集中学习,可以进行适合本校实际情况的校本教材的开发研究。第四,赛课,课堂是教师发展教学能力的主要阵地,因此,打造高效课堂,
14、实行分轮赛课,是学校一直要坚持的教研方法。人人讲公开课,学科教研组内讲优质课,全校讲观摩课。每期必讲,每讲必说,每听必评,人人参与,人人过关,最后推选到省市参加优质课赛。学科小课题研究组要制定分期课题研究计划及具体实施方案,使教研活动有目的、有组织、有方向、有方法、有成效。(4) 在“说”中实现教师的专业成长。作为一名一线教师,我们都经历过“说课”:说教材、说学生、说教学目标(如特校中经常说到的针对不同学生设计的分层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使用什么教学方法和手段达成教学效果)等等。我们不仅要说课,还要说教育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说名师成长的故事。能说出问题,才能想办法解决问题,能崇尚、信服名师成长的故事,才有助于我们明确成长的方向,“对症下药”,找出不足。总之,教师专业化成长是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有效、高效开展的重要保障。而有效、高效的教学又能增强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反之,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增强了又能促进教师积极主动地去学习探索,不断总结教学经验,改革教育教学新方法,它们是相辅相成的辩证统一关系。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要不断追寻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引领着我们在专业化成长道路上走得更深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