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DB63_T198—1994马铃薯互薯202品种.docx

上传人:Fis****915 文档编号:570202 上传时间:2023-12-29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40.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63_T198—1994马铃薯互薯202品种.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DB63_T198—1994马铃薯互薯202品种.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DB63_T198—1994马铃薯互薯202品种.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DB63_T198—1994马铃薯互薯202品种.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ICS备案号:DB63青海省地方标准DB63/T 1981994马铃薯互薯 202 品种1994-12-29 发布1995-01-01 实施青海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DB63/T 1981994马铃薯互薯 202 品种1 主题内容与适应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互薯品种的生物学特性,植物学特征、经济性状、栽培技术要点、生产能力、适宜种植地区等。本标准适于用于青海省各级农业科研,教学,农技推广、生产单位、种子部门对该听鉴别、繁殖、检验、推广收购和销售。2 引用标准DB63/T013-86青海省马铃薯品种观察记载标准。DB63/T036-88青海省编写六大作物品种标准的一般规定。DB63/T024-88青海

2、省马铃薯种薯生产技术规程。3 技术内容按DB63/T013观察记载; 按DB63/T036规定编写。3.1 品种来源1978年互助县(农科所)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用地霉松(Solanum demissum)作母本,波,-(Epoka) 作父本,进行种间杂交,经回交选择后于1995年用其选系与米拉(Mira)杂交,1986年在实生苗中选择单株,后与青海省农林科学院共同系统选择育成。原代号860202、互202等,属Solanumtuberasum. Ssp. tuberesum。1994年11月30日青海省第五届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审定通过,定名互薯202, 品种合格证号为青种合第0087

3、号。3.2 特征特性3.2.1 植株性状幼芽顶部较尖、深绿色,基部椭圆形、绿色,茸毛较少,幼苗直立,深暗绿色。株型直立,株高89.905.95厘米。根系发达。茎绿色、三棱型。茎粗1.900.10厘米。茎翼绿色,波纹状。分枝部 位在主茎中下部,分枝数5个以上。托叶中间型。叶深绿色。顶小叶椭圆形,尖端锐,基部中间型。侧小叶对,羽状排列,对生或互生,排列密度中。小叶叶片平展,深绿色,大小中等。复叶大,椭圆形。次生小叶56对。3.2.2 花果性状花蕾椭圆形,浅绿色。花序聚伞形,排列密度中。总花梗长14.902.10厘米。花柄节浅绿色。萼片浅绿色。披针形。花冠乳白色,大小中,五星色轮浅黄色。花瓣尖白色、

4、基部浅黄色。雌蕊花柱长、柱头两分裂、绿色,子房断面浅黄色,椎蕊鲜黄色,聚合成圆柱形,5枚,无花粉,天然不结浆果,开花繁茂。3.2.3 块茎性状块茎椭圆形。顶部平。薯皮浅黄色,光滑。薯肉浅黄色,致密度大。芽眼1314个,无色、浅。芽眉弧形。脐部凹陷,深度中等。结薯集中,块茎大、整齐。块茎空心率小于2。休眠期长,休眠强度小。3.2.4 经济性状3整著播种单株产量1601.0079.40克,单株结薯14.001.0个,单薯重123.005.80克。切薯播种单株产量884.0061.40克,单株结薯56个,单薯重139.007.80克。块茎淀粉含量19.79、干物质14.20、Vc13.20毫克100

5、克、粗蛋白1.98、还原糖9.86。蒸食品质优。3.2.5 属性及生育朝属晚熟品种、播升至出苗期363天,期间5的积温430.5020.40;出苗至现蕾期262天, 期间5 的积温307.3021.05;现蕾至结薯期102天,期间5 的积温156.0023.30;结薯至成熟期913天,期间5的积温1019.7069.40;生育期1277天,期间5的积温1483.0037.92;全生育期1633天,期间5的积温1913.1533.54。3.2.6 抗逆性耐旱、耐霜冻、耐贮藏。3.2.7 抗病性抗马铃薯卷叶病毒、重花叶病毒、普通花叶病毒、轻花叶病毒;高抗马铃薯晚疫病;中抗马铃薯环腐病、黑胫病。3.

6、3 栽培技术要点该品种宜选土壤疏松肥沃、耕作层深、排水性好,前茬最好是类作诈物,轮作年以上的地块种 植。一般每公项施家肥30方(2方亩),炕灰或草木灰15方(1方亩),纯氮286.2公斤(19.08公 斤亩)、五氧化二磷85.95公斤(5.73公斤亩)、钾429.3公斤(28.63公斤亩),其中基肥用量占总施肥量的80,氮肥、磷钾肥追施分别在现蕾前和见花前追施。每公顷产量可达3750045000公 斤(25003000公斤亩)。适宜播种期为春季气温稳定通过5时播种。川水地区4月上旬;高位水地和浅山地区4月中旬;半浅半脑山地区4月下旬;脑山地区4月底至4月初。整薯播种每公顷保苗3.754.95

7、万株(25003300株亩);切薯播种时保苗4.956.00万株(33004000株亩)。种薯复土深度7 厘米左右。齐苗时除草松土,松土层达5.00厘米以上。见花前培土两次以上,垄高、沟深、培土层厚。生育期内浇水23次,并及时松上整垄,避免伤根。3.4 收获和贮藏田间植株茎叶90以上干枯后收获。收获后块茎在通风透光处阴凉12天,淘汰病、烂、受伤和冻害的块茎后入窖。窖藏期间注意防冻、防热、防湿,使块茎始终保持休眠状态。3.5 种薯生产按DB63/T024规程执行3.6 适宜地区和生产能力3.6.1 适宜地区该品种适宜在我省川水、低,中、高位山旱地及柴达木灌区推广种植。3.6.2 实测产量1989

8、年互助县东沟乡龙一村中位山旱地种植0.067公顷,产量为4122公斤(4081.19公斤亩)。1990 年互助县龙一村脑山山旱地种植0.069公顷,产量为2579公斤(2479.81公斤亩);双树乡大庄村川水地种植0.075公顷,产量为3913公斤(3493.75公斤亩)。3.6.3 生产能力大面积种植一般每公顷3750045000公斤(25003000公斤亩)。附 录 A(补充件)品种观察地点基本情况A.1 地点互助县东沟乡龙一村A.2 时间19891994年A.3 主要生态因素海拔2730米,年降水量482.5毫米,年平均气温3.3,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0初日4月3日,终日10月28日,期间积温2086.6;日均温稳定通过5初日5月4日,终日10月5日,期间积温1912.0。无霜期85110天。土壤类型为暗栗钙土,土种为黑白土,质地疏松。土壤肥力水平:有机质含量为2.292.40、全氮0.10440.1124,全磷0.0740.097,全钾3.294.32,碱解氮98.2 104.1ppm有效磷1215ppm、有效钾325354ppm。地区生态类型属温凉半湿润的中位山旱地(半浅半脑山地区),无灌溉条件。A.4 品质指标化验块茎取自互助县东沟乡龙一村1993年生产的块茎,由省农科院综合分析室化验。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