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班主任如何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 班主任要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那是比较困难的,但作为班主任又是必要的,那么我们只有先究其困难的原因,才能找到方法把班主任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的这项工作扎扎实实的做好。我想有以下几方面一、就问题本身来说,学生觉得有些关乎自己的隐私,不想让自己所熟悉的人知道。 二、就学生自身来说,他认为班主任只会对其进行批评教育,而不会真正从他的角度去为他考虑,为他解决困惑。与其这样,不如不说。 三、就班主任老师来说,许是为师道尊严所累,常常高高在上,一付训斥人的面孔,不能真正从平等的角度去解决学生中所面临的种种困惑。一、留心细节,让学生有轻松自在交流的时间和空间。 1、找好交流沟通的时间
2、。小问题利用课间就能解决了,但有些需要进行长时间交流的,可以放在下午两节课后,也可以是下午放学后。一般放学后时间不宜太长,以免家长耽心。值得注意的是有些突发事件,确实需要利用上课时间来处理,那就要尽量缩短时间,先把事情控制下来,然后再找合适的时间进行交谈。我们千万不能因为学生犯错误,而惩罚性地故意延长时间,这是不会有好的教育效果的,往往只会起反作用。 2、注意选择合适的地点。有次,我找一学生谈话,他竟请求我不要把他带到办公室去。我不免有些不解,就让他说说原因。他说,一到办公室,本来也许是很小的问题,结果被其他老师你一言我一语的,搞得很难堪,常常下不来台。还有往往一个问题又带出另一个问题,挨了班
3、主任老师的批评,还得挨课任老师的批评,实在叫人受不了。我就这一问题对班内同学进行了解,居然绝大多数同学都有同感。细想一下,学生中几乎形成了一个共识,若谁被叫去办公室,准没好事,这就无形中已经给学生造成了一种心理上的压力。因此,我找学生谈话绝大多数都选择在操场某一侧或直接是走廊的某一角。这样一来,双方都很放松,交流就比较顺利。 3、选择合适的时机。班主任在听到课任老师或同学等反映自己班内的某某违反纪律或别的什么糟糕的事后,心里总不免会生气。如果在这种情况下马上找学生谈话,显然是不合适的。或正逢学生闹情绪的时候,也不适合交谈。特别是当我们与学生发生正面冲突的时候,更不能为了急于解决事态而立即找学生
4、谈话。只有等双方情绪稳定下来后,才适宜交谈。 当我们留心了这些细节问题,也就在我们与学生之间留出了轻松自在的交流空间,为打开学生的心灵作了最充分的准备。二、积极主动去倾听,让学生一个辩解、申诉的明理机会 班主任找学生谈话即做学生思想工作,可能是由于学生学习退步、表现不佳、做错事、违反纪律等等诸如此类。自然学生出现这些情况肯定是有原因的,有他自己对问题的看法,而谈话主要是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弄清事情的原委。这就需要班主任在与学生谈话的时候给学生以辩解、申诉的机会,让他能充分陈述自己的观点,哪怕是一些不正确的、听起来很幼稚的理由,我们都要给予积极的倾听。这样才能更好地处理学生中存在的问题,对学生进
5、行全面的教育,也便于有效地开展班级工作。 我在工作实践中,也曾对学生中出现的问题,就事论事,提问的方式直接了当,诸如“这件事你做了没有”“你上课没有遵守纪律,是这样吗”等等。如果学生首肯了,“那你这样做对吗?”我就继续追问。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一般都会说“不对”。而此时你再让他说说为什么要这样做,多半他都不会开口,或是敷衍了事。因为当他想要为自己申辩的时候,已被一种成年人的气势所压倒,让他没有回旋的余地。从那时起,他可能就把心给封闭起来了,慢慢地他觉得分辨是没用的,然后会把原先的一种对抗转变为一种表面上的诚恳的倾听。让你觉得他似乎心悦诚服了,其实不过是想尽快地离开,尽快地从这一事件中脱身。显然,
6、班主任在处理问题时,一开始就应注意积极的倾听。 著名心理学家伊根认为完全的倾听应该包括:观察和察觉当事人的非言语行为姿势、面部表情、举动、语调等等;倾听和理解当事人的言语信息;倾听整个上下文,即联系其所生活的社会环境,对整个人进行倾听;倾听那些不太妙的论调等四个方面。因此,班主任老师在与学生进行交流沟通的时候,不光要倾听他的言语信息,还要注意倾听和觉察他的非言语行为。当学生语调生硬、面露不悦、左顾右盼或不停地变换他的姿势的时候,就需要班主任积极地给予关注,引导其说出心中的不满。当我们在积极倾听的时候,常常还能获得事件本身以外的信息,作为班主任获得学生的第一手资料是非常必须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当
7、我们倾听的时候,便已开始掌握打开学生心灵的钥匙,同时又能获取新的信息,何乐而不为。三、关注学生情感,成为学生心灵的港湾。 长期以来我们一直注重认知,注重认知也就忽略情感的因素。还常觉得学生不过是孩子而忽视他们的感受,总是把我们的要求、思想强加给他们,不管他们是不是愿意接受,能不能接受,是高兴地接受还是无可奈何地被迫接受。事实上,孩子的情感世界同样是丰富多采的,它需要被人关注、被人理解。班主任老师天天面对学生,最了解自己的学生,也就更有理由关注学生的情感世界。 关注情感也就是关注学生此时此刻的情绪和感受,关注他此时此刻是怎么想的,他现在有多难过、有多伤心,有多失望、有多气愤四、深层次的理解,走进
8、学生的内心世界。 在教育心理学中把教师的理解分为“评价性理解”和“移情性理解”。前者“是指教师在考察学生时,预先用自己的框框给以相对评价(例如优点或缺点)借以了解学生的一种方法。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以揭发和贬斥学生的行为表现出来”;后者“是指教师在考察学生时,并不是用主观预想的框框看待对方,而是以同情的态度体验学生本身的所感所想来达到理解的方法。教师在这种移情性的理解中设身处地地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学生的感情和想法。这样,学生便体会到,可以信任教师确能全面地把握他自己的优缺点,从而发展起教师与学生间忧乐与共的行为来。” 移情性理解是更深一层的,能促进学生自发学习的要素,它要求教师能从学生的角度
9、出发观察世界,敏于理解学生的心灵世界,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着想。在前面的那个事例中,我在关注学生情感的同时,也以一种客观的、设身处地的态度体验学生当时的所思所感。正是由于能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更深一层地理解了学生的内心世界。而学生则感觉到我是站在他的立场上为他着想,教育也就产生了效益。 有人曾经把心与心之间的路说成是世界上最难走的路,但如果用我们的爱心、诚心、真心、热心、信心、恒心去走的话,又何愁不能畅通无阻呢?总之,如果班主任能够亲近学生,鼓励学生,严格教育学生,做学生的心理医生,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做到用关心和爱心爱护学生,用心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真正做到尊重、理解学生,才能最终博得学生的信赖,
10、为你打开他心灵的窗户,从而赢得教育的契机,达到教育的真正目的,那么学生在这个班集体中就都能得到长足发展,有所成就教师和学生之间应该是无话不谈的好朋友,无论何时何地,教师和学生之间都应该找到许多很好的话题。可事实并非如此,教师与学生之间的隔阂就像学生与家长之间的代沟在逐渐的拉大。教师和学生之间应该是谈笑风生,无拘无束,可事实并非如此,学生不愿说出心里话,教师不愿倾听学生的心里话也使师生之间的距离不断的拉大。我们不愿悲剧再次发生,教师应该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去倾听学生的心里话,更好的进行沟通和交流。交流和沟通是了解孩子内心世界的纽带,更是教育孩子的基础和关键。希望广大的教职员工多以孩子沟通和交流,走
11、进孩子的内心世界,能和孩子保持最亲密的关系。那么,如何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其实,要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就是要让学生主动的向我们敞开心扉。如何让学生对自己敞开心扉?以下是我教育多年来的一点体会,仅供大家参考:一、用最能调动学生情绪的提问引出话题 为了能与学生很好地交谈,教师应该是用设计好最能调动学生情绪的提问问题。 有一次,我和一位学生走在放学的路上,开始时我们都一直保持沉默。为了解他在学校的学习情况,我故意用好奇的眼神先打量打量他,然后用惊异口吻对他说:“你今天一定玩得很开心吧!” 他瞪大了眼睛,然后就滔滔不绝地给我讲起了今天他都做了那些有趣的事和学校里都发生了那些趣事。 此外,我还习惯反过来
12、问学生,明知他学习不怎么样可我就是问:都听懂了吗?表现出对他极大关心的样子,使他感到老师并没有因为他学习差而放弃他。与此同时还经常问: “你今天的数学作业还会做吧?”“你一定都把所有的作业都做完了?”等明确的问话去和他进行沟通和交流,以开起他表达的欲望,让学生有话可说,有话敢说。 学生肯向教师谈论他自己的情况那就说明已经打开了师生交流大门的第一步。接下来,就只需要在适当的时间把握住学生的兴趣爱好,注意学生的表述习惯,并在提问时少用或不用要点头或摇头的简单式问话,多肯定和表扬学生、多用开放式提问代替疑问式、封闭式提问,这样,教师与学生之间高质量的交流和沟通就有可能发生了,你也就会慢慢的走入了学生
13、的内心世界! 二、用倾听与理解和学生产生共鸣 教师如果能细心的倾听学生的倾诉并让学生说出自己的心理感受,就会让学生从老师那儿获得安慰和认可。 有一次,一下课就有学生跑来向我打小报告:“语文老师一节课老是让他们读,真的好烦!” 我连连点头,表示对他看法认可的同时,边听边恳切地对他说:“是啊,是啊,这样的感觉的确不好受。”我会多和语文老师沟通,当然每位教师有自己的授课方法,听完后他高兴的离开了,从他洋溢的表情上我看到了他对我的肯定。 后来,班会课上我和大家讲述了我的学生时代:我读小学的时候也是这样的,老师总喜欢让我们读和背,那时的我也停反感的,可现在我都还能把当时所有的诗歌给背下来,其实老师就是要
14、让我们在记忆力最好的时候多记多背,这样你们以后就会记得更牢,我的话音未落学生们就鼓掌表示对我的说法认可,从而引起了共鸣。 当然,“理解万岁”我要求你们理解老师这么做的目的和用意,以后老师再让你们读和背的时候你们就不会这么认为了!有时候,学生讲述的或许只是宣泄或渴望理解和认同,并不一定要从老师口中得到什么答案。老师可以把自己放到学生讲述的情景中,设法与学生感同深受,并在学生讲述后,如同拉家常似的说说老师自己当年的真实感受。这样就会给学生幼小的心灵以最好的慰藉,从而拉近了学生与老师之间的距离。三、用适当引导解决需要帮助的问题引导学生 放学路上,学生沮丧地对我说:“老师,今天我到二楼去倒水喝,认识了
15、一个别班的小朋友。他喜欢跑步,我就和他在二楼的过道上赛跑起来,后来.” 认识新朋友本来是一件快乐的事情,但从学生的神情中,看得出他并不快乐。 在过道上比赛跑步?危险啊!我假设到了最坏的结果:“后来让老师逮回教室罚站了吧?” 学生表情郁闷地点了点头,然后用满是好奇的眼神看着我一直平静的脸。 我不紧不慢地说:“认识一个新朋友当然是一件快乐的事情了,我理解的。你知道新朋友叫什么名字吗?” 学生忽然意识到什么,随后又懵懂地摇摇头。 我接着说:“感到可惜了吧?知道新朋友和你一样都喜欢跑步,可不知道他叫什么,以后再见到他的时候,你怎么称呼他呢?” “如果你们用刚才跑步的时间坐下来或是好好的找个地方谈谈,说
16、不定能了解更多的事情呢!老师肯定不知道你为什么跑步,只看到你们都在不合适的地方快跑,当然要批评你啦!为认识新朋友而被老师罚站,不太好吧?” 学生点了点头:“今天被罚站真不应该。我以后跑步都到运动场去,和我的好朋友一起去比试比试!” 倾诉后被理解并释然的学生,目光从迷茫变得坚定无比! 学生缺乏社会经验,认知水平有限,在处理身边的问题上往往存在着很多的疑虑和困惑,处理问题时不一定妥善。有些时候,学生的诉说里带有寻求解决办法的意味。遇到这种情况,老师就要站在孩子的角度,从孩子的感受着想,用孩子所能理解的浅显语言,把他一步步地引向正确的思维轨道,并为他出谋划策,当好孩子的人生导师。四、用冷静和耐心控制
17、自己的情绪 “今天下午上数学课的时候,有一个学生睡着了。” 上课居然睡觉!听到这样的话我的头都大了,我怕自己的表情会影响到学生继续说下去的欲望,便背过脸去偷偷的做了一个深呼吸,并使劲的在脑子里重复一个句子:“木已成舟,即使生气也是无法挽回的事情了!” 然后,我镇静地问他:“数学老师没有批评你?” 学生轻松地回答:“没有呀!我趴着睡了一下又抬起头来看看老师,老师不知道我睡着了,没人叫我,后来就醒了。” 学生的放松让我可以继续从问话中得到事情真相:“老师讲的课,你听到了吗?” 学生回答:“是啊!全都听到了,我跟着老师读了,又写下要做的功课,一点都没少!” 其实,学生的学习和作业效果并未如他所说,作
18、业时不时的出现一些问题。 我问他:“你的成绩这么差,是不是因为睡觉而给耽误了呢?” 学生沮丧的回答:“是啊!我以为我全部都听懂了,原来还是没有听全啊!我上课一定不睡觉了!” 知道学生能认识自己的错,这都是作为教师的我控制好了自己的情绪,冷静处理的结果。此时,如果老师的情绪失控就意味着交流要中断。如果学生看到你愤怒的表情,听到你严厉的指责与呵斥,他就会开始撒谎,不再向你坦诚相告,这样你也就不能再了解到事情的真相了;如果我们过分地表现出失望和担忧,学生就会让老师失望和担忧,以后就会只报喜不报忧。我想,学生撒谎就是这样形成的吧!五、用诚心和尊重为孩子守住秘密 下午放学时,一个学生跑来悄悄的对我说:“
19、老师,我告诉你一个秘密!”你说:我洗耳恭听。 “我们班有小偷!是真的!” 我用恳求而惊异的表情鼓励他继续往下说:“你都看到还是抓到了?” 学生压低了声音说:“我们班的小李偷了小明的十元钱,是我亲眼看到的!” 原来如此,我忍住笑严肃地说:“你真的看到了,你可不能冤枉好人啊!” 我用我的人格担保,不过老师你要为我保密啊!我一定会为你保守这个秘密!”秘密是人们心灵最深处的一笔神秘财富,有时需要掩藏独自品味,有时却需要分享。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秘密,学生也不例外。当学生向我们倾诉时,老师一定要用最坚定的语气给予学生把秘密说出来的信心,并为学生那些可能令人啼笑皆非、不可思议甚至荒诞的秘密守口如瓶。试想,
20、你最好的朋友把你告诉他的秘密传给了别人,你的感觉会怎样?保守秘密,你才会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学生才会把通向他心灵世界的钥匙放心地交给你。 此外,我们平时可以和学生一起打打球,一起看学生喜欢的书籍,一起制作手工等。那些看上去支离破碎的时间,其实更是学生交流欲望相当蓬勃的时候,往往无需我们老师任何的提示,学生有趣的话语便会源源不断。 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让孩子向我们敞开心扉,让我们成为孩子的知心人,就是这么容易!拨动琴弦,奏响和谐之音添加时间:2007-4-16 点击次数: 157添加到收藏夹 班主任,就像一家之主,负责着一个大家庭的方方面面的事情,总是通过各种方法、各种渠道,协调家庭成员之间的关
21、系,体察入微地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时时关注他们的举止,及时疏通他们心中的阻塞总之,在几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我感觉自己渐入佳境,班主任工作得心应手,游刃有余,很有一种满足感。但最近的一次作业,却深深地震撼了我,让我有些自感惭愧。 在学习写书信后,我布置作业:每人给老师写一封书信,内容不限,但要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当作业收上来之后,我迫不及待地看了起来。看着看着,我感觉自己的脸渐渐燥热了起来:我怎么不知道小坤和小泉两个好朋友闹矛盾,已经几天不说话了,彼此都感到很郁闷;我怎么就没觉得我和小华之间还隔着一层窗户纸;而看似不知上进的小昊却因不会写作文而烦恼;开朗活泼的小瑶也会有那么多的烦心事突然之间,我感
22、觉自己班主任工作做的还远远不够。自以为班主任做的很不错,班级管理的井井有条,但没想到我却忽略了孩子们的内心世界,我把孩子们的内心看的如同他们的外表一样单纯、简单,而实际在他们或开朗或沉默的外表下面也隐藏着一颗颗敏感的心,他们的内心世界也是丰富的,充盈的,有欢喜有忧愁,有失落有困惑。而作为一名班主任,我却忽视了这点,没有认真地去读懂孩子们,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我不断地责问自己:为什么这样自以为是 ?为什么班主任工作做的这么粗枝大叶?同时我也在不断地反思:我应该怎样做才能更好地去了解每一个孩子,让我们心心相通呢?我把所有的书信又拿出来认真地读了起来,突然脑中灵光一闪,我们何不就来个书信周周通。让每
23、个学生每周都给老师写一封信,可以诉说自己的烦心事,可以谈对班级管理方面的建议;可以谈自己成长过程中的困惑,总之,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前提是要讲真话。几周下来,我感觉收获很大,从孩子们真诚的话语中我洞察到了同学之间相处存在的一些微妙的问题,了解了孩子们成长中难以言语的烦心事,知道了自己在班级管理方面中还存在的不足和疏漏,感受到了孩子们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学习上进心。对于每个孩子的信,我都认真地读了一遍又一遍,并且逐一做记录。对提出的带有共性的问题,如班级管理策略,就利用班会,和孩子们一起讨论,达成共识,使班级管理更人性化,更趋于完善;再如针对同学间存在的矛盾,我们开展了“将心比心,学会宽容和理解”的
24、主题班会,让学生进行换位思考,站在对方的立场上去看问题,这样以来孩子们懂得了别人的难处,学会了用一颗宽容之心去理解别人,渐渐的,同学们闹矛盾的少了,在一起欢声笑语多了,整个班级给人一种其乐融融的感觉。对于个性化的问题,我就找其谈心,帮其分析原因,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比如有同学提到不知怎样复习,那我就教给他复习的方法,并和他一起制定复习计划;比如有个朝鲜族的小姑娘,因为有的同学老缠着她让她说朝鲜语,她感到很烦恼。我就和她谈心,告诉她这是好事,说明同学们很羡慕她会讲朝鲜语,也觉得很新鲜。喜欢和她交往。同时利用这个契机,让她用朝鲜语教全班同学说最基本的日常用语,孩子们都兴奋不已,整个班级都洋溢着快乐。在与孩子们真诚的心与心的交流、碰撞中,我感觉我的心和孩子们的心贴的更近了,孩子们更愿意和我主动交流了,对班级更有责任感了,整个班级更充满了朝气蓬勃的气息,更具有凝聚力了。 此时我深刻地感悟并牢牢地铭记着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的那句话:“在每个孩子心中最隐秘的一角,都有一根独特的琴弦,拨动它就会发出特有的音响,要使孩子的心同我讲的话发生共鸣,我自身就需要同孩子的心先对准音调”。 那么,就让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能对准孩子们心的音调,拨动琴弦,让我们共同奏响和谐之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