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文明礼貌教育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互联网 明礼做人的起点 讲文明讲礼貌,是做人的起点。每个人来到世上,学习做人就是从讲文明礼貌开始的。在孩子咿呀学语期间,父母首先教其文明礼貌,进入学校,老师教其文明礼貌,到社会上,时时处处都要求人们讲文明礼貌。文明礼貌不仅给他人、给社会带来愉快和谐,也能创造充满爱心的环境,给自己带来快乐,带来温馨。在现代社会生活中,在我们国家阔步走向世界的时候,文明礼貌已经成为投资环境、国家形象的一个组成部分。一家企业请有合作意向的外商来厂参观,招待热情备至,外商印象很好,正在酒足饭饱之时,厂长一口痰吐到地上,外商皱起眉头,放弃了合作的打算;一个城市搞对外经济洽谈,会场和沿街
2、挂起了装饰的小红伞。鞭炮声中,一些人争先恐后抢夺这些只值几元钱的小红伞。弄得整个活动秩序大乱,结果可想而知。 生活中,这类现象并不少见。它不仅给他人带来困扰和不快,也影响了国家的形象、城市的形象,影响着对外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一个充满文明礼貌的城市,能够给人带来愉快和信心一个不讲文明礼貌的城市,设施再好,也难秩序井然,赏心悦目。文明礼貌表现的不仅是个人形象、城市形象、市民素质,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的文明程度。这一点,越来越成为大家的共识。“明礼”,需要开展广泛持久的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与自我教育应成为一个有机结合的系统,以强化人们讲文明礼貌的自觉意识、公德意识,培养和完善
3、公民的道德人格,形成无论在家庭、学校、单位、社会都能够自觉自愿地讲文明、讲礼貌的习惯。“明礼”,需要自觉行动。一些人谈起不文明不礼貌的现象时忧心忡忡,轮到自己了照样不讲文明礼貌。改变这种状况,需要每个人从一言一行开始,不能只说不做。在很多时候,像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废物,说文明用语,让座位等,恰恰是孩子在为大人作榜样。“明礼”,需要加强管理。文明礼貌既要靠自觉,也要靠规矩。完善的社会管理,是形成全社会讲文明讲礼貌的保证。无论大人还是孩子,都应遵守规矩。规矩不能有弹性,不能有特殊,不能有例外。 “明礼”才能成为每个人的良好的习惯,成为整个社会新的风尚。良好习惯是健康人格之基孔子:少成若天性,习惯如
4、自然。墨子: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故染不可不慎也。贾谊:习与知长,心与化成。心未滥而谕教,则化易成也。我们可以用一个简单的定义来阐述:习惯就是人的行为倾向。也就是说,习惯一定是行为,而且是稳定的、甚至是自动化的行为。用心理学的话来说,习惯是刺激与反应之间的稳固链接。坏习惯是一种藏不住的缺点,别人都看得见,他自己看不见,因为习惯就是一种自动化的行为,潜意识表现的行为,并不一定是他自己希望的行为。我们每个人身上一定有很多好的习惯,也一定有些不好的习惯。给大家讲个故事:北京有一家外资企业招工,对学历、外语、身高、相貌的要求都很高,但薪酬挺高,所以有很多高素质人才都来应聘。这一些年轻人,过五关斩六将
5、,到了最后一关:总经理面试。这些年轻人想,这很简单,只不过是走走过场罢了,准十拿九稳了。没想到,这一面试出问题了。一见面,总经理说:“很抱歉,年轻人,我有点急事,要出去10分钟,你们能不能等我?”年轻人说:“没问题,您去吧,我们等您。”老板走了,年轻人一个个踌躇满志,得意非凡,闲不着,围着老板的大写字台看,只见上面文件一摞,信一摞,资料一摞。年轻人你看这一摞,我看这一摞,看完了还交换:哎哟,这个好看。10分钟后,总经理回来了,说:“面试已经结束。”“没有啊?我们还在等您啊。”老板说:“我不在的这一段时间,你们的表现就是面试。很遗憾,你们没有一个人被录取。因为,本公司从来不录取那些乱翻别人东西的
6、人。”哎呀,这些年轻人一听啊,捶胸顿足。他们为什么这么感慨万千呢?他们说:“我们长这么大,就从来没听说过不能乱翻别人的东西。”想想看,我们哪个家庭、哪个学校,经常进行这样的教育?翻东西,是儿童时期的一种习惯,是一种好奇。小孩去串门,看到人家的抽屉,挨着个儿地翻。爸爸妈妈下班了,孩子就翻爸爸妈妈的包。但是,对儿童来说,这是一个特点,不是一个缺点,他就是好奇,他的社会化程度很低,他还不知道要尊重别人。这个就是教育的欠缺。如果大人不及时纠正和教育,他翻惯了,就成了习惯。再来看一个正面的例子。20世纪60年代,苏联发射了第一艘载人宇宙飞船,宇航员我们大家都知道叫加加林。当时挑选第一个上太空的人选时,有
7、这么一个插曲,几十个宇航员去参观他们要乘坐的飞船,进舱门的时候,只有加加林一个人把鞋脱下来了。他觉得:“这么贵重的一个舱,怎么能穿着鞋进去呢?”就加加林的这一个动作,让主设计师非常感动。他想:只有把这飞船交给一个如此爱惜它的人,我才放心。在他的推荐下,加加林就成了人类第一个飞上太空的宇航员。所以有人开玩笑说,成功从脱鞋开始。实际上就是从好的习惯开始。北京一个职业高中的学生。他知道自己学习不太好,不想上大学,就报考了职业高中,毕业后到一个五星级宾馆当服务员,小伙子很开心。这一天,他从总经理门前走过,被总经理给叫住了:“小伙子,过来。”他一看,总经理叫他,很激动啊!五星级饭店,一个总经理不大容易跟
8、一个员工交谈的。“总经理,什么事?”总经理说:“小伙子,你会走路吗?”“会呀,从小就会!”总经理说:“那你走一遍给我瞧瞧。”小伙子两个肩膀一高一低,晃来晃去地走了一个来回。总经理说:“走路就是走路,你两个肩膀一高一低,晃来晃去,是怎么回事?你站着,看我老太太给你走一遍。”总经理是快60岁的一位女士,她挺胸抬头,目视前方,稳稳当当地走了一个来回,然后告诉小伙子:“这叫走路。给你一个星期的时间回家练习走路。练好了,你就来上班,练不好,你就别来了。”这小伙子一听傻了,往家走的时候,不知道是该先迈左脚还是先迈右脚。这样的故事我们还可以讲出很多。我们可以发现根深蒂固的习惯,不好的和好的,几乎都跟教育有关
9、,但是我们却越来越忽略这些问题。我们太重视孩子的功课怎么样,分数怎么样,名次怎么样,实际上一个人的习惯怎么样可能更重要。北大教授葛晓音代表在国外工作多年,谈起同胞在国外的表现,葛教授皱起了眉头。她说,在日本的地铁里,中国游客总是没有排队候车、先下后上的习惯;日本人乘车或在饭店里吃饭时很少大声喧哗,但中国游客却喜欢成群结队地大声谈笑;还有,在旅游途中走累了,我们的同胞会席地而坐,旁若无人;去欧洲旅游的一些中国游客,对西方文明的文化古迹不屑一顾,最大兴趣就是大包小包地买名牌“作为中国人,看到同胞在国外的表现,太令人伤心了。”北大校长许智宏代表一谈起这个问题就连连摇头。许校长想起了同胞系着领带,把衬
10、衣穿在裤腰外面,背着双手,迈着四方步在国外逛街的情形。在飞机上,中国游客总是等不及飞机停稳了就起身打开行李箱,即不安全,又不礼貌。1979年许校长第一次到伦敦时,发现人们在公共场所讲话的声音特别低,并且“谢谢”、“对不起”常挂在嘴边,但是直到今天,如果你在国内与同事或家人之间凡事说“谢谢”,有时也会让人觉得很不正常。至于随手丢垃圾、随地吐痰的坏习惯更是数不胜数。全国政协委员、著名画家李燕先生说起吃自助餐:我们有的同胞是眼大肚子小,盛的时候抡圆了膀子,结果剩下一大堆,这是吃自助餐的大忌;还有的吃完饭,用叉子剔牙,举把叉子使劲在嘴里剜,那丑态就甭提了。其实应该怎么做,中国两千多年前的礼记中就写过了
11、李燕说,一个朋友来做客,提起了前些日子带团出国的事就觉得脸上臊得慌。这位老兄带的是个由文化干部组成的赴欧考察团,没想到好几位团友“一口老痰,从意大利一直啐到了巴黎。飞机上不让随地吐痰呀,一下飞机,憋了一路的老痰直落到停机坪上。清完嗓子一抬头,旁边竟然立着一块中文牌子:请不要吐痰。 显然,这牌子是专门给中国人立的,丢人啊!”为什么总是会有中国游客到国外给中国人丢脸呢?得出结论:在国内养成的不良习惯是不文明行为的“病根”。葛晓音代表分析道,早期出国比较多的是一批暴富起来的人和各级官员,虽然这些人有钱或者有权,但是他们身上的种种不良习惯却不敢恭维。葛晓音代表至今仍记得建国50周年大典上看到的难忘一幕
12、“我们几个北大的代表有幸坐在观礼台上观看长安街的游行表演。游行结束观礼台上的人起身后,观礼台地上一片狼藉,面包、空瓶子扔了一片。我们大声喊住这些人,想让他们把垃圾带走,可是根本没人理我们。再看旁边的使馆代表的观礼区,仍然和表演开始之前一样整洁。”葛晓音代表说,能够有资格登上观礼台的,应该都不是普通人,但他们的文明程度实在与他们的身份不相符。走进求实中学,不论是在操场还是在教室,很难看到一片纸屑。因为所有的纸屑都被第一个看见它的教师、学生捡起来,投进了垃圾箱。如果是教师和学生同时看到了地上有一片纸屑,教师一定是自己去捡这片纸屑,而不是吩咐学生:“把纸屑捡起来!”。所以,当教师不在身边时,学生看到
13、纸屑的第一反应就是把它捡起来,投进垃圾箱。求实南校是一年级新生的学习集中地。教室内的窗口,有南校校长拟写的道德习惯警示语:从窗口扔出的是你的良知和人品。在学生离开后的教室里,桌凳永远都是一条线,因为每一个求实学子离开座位后的第一个习惯性动作就是把凳子放到桌子下面一是整齐,二是不影响其他同学活动。墙壁永远是洁净的,地板砖和窗玻璃纤尘皆无;求实办公室、教室的墙壁每一平方米都有自己的主人。主人不会让自己的“领地”玷污学校的荣誉。厕所里便池内外、挡板、沟槽的瓷片有年头了,依然洁白如初这一切,都是求实学生自己打扫的。求实从她创办时的一个班到现在40个班、3000多名学生,从来没有用过清洁工。你如果养成了好的习惯,你会一辈子享受不尽它的利息;要是养成了坏习惯,你会一辈子都偿还不完它的债务。这就是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