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危害及其防护.pdf

上传人:xrp****65 文档编号:5689161 上传时间:2024-11-15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576.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危害及其防护.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危害及其防护.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危害及其防护.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危害及其防护.pdf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危害及其防护.pdf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安全管理A n q u a n g u a n 中国医院管理第2 6 卷第7 期(总第3 0 0 期)2 0 0 6 年7 月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危害及其防护姜红胡兰王晓波摘要对医院中医务人员的职业暴露进行了全面识别,阐述了物理性、化学性、生物性职业暴露及心理和暴力对医护人员的伤害,提出了相应的管理及防护措施。关键词医务人员职业暴露职业危害防护中国分类号R 1 8 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 0 0 1 5 3 2 9(2 0 0 6)0 7 一0 0 5 3 一0 4D a n g e ro f0 c c u p a t i o 怕IE x p o s u r ea n dP r o t e c

2、 _ t i o ni nH 的|t h c a r eW o r k 9 琏J I A N GH o n g,H UL a n,W A N GX i a o b o C h i n e s eH o s p i t a IM a n a g e m e n t,2 0,2 6(7):5 3 5 6A b s t r a c tA n a y z e dO c c u p a t i O n a e p O s u r ei nh e a l t h c a r ew O r k e r sO fh O s p i t a T h i sa i c i ee v;d e n t e dt h

3、eO c c u p a t i O n a|e p o s u f ei np h y s i c sa n dc h e m i s t Va n d|i v j n gc r e a t u r e,a sw e I Ia sm e n t a s t a t ea n d!v i O l e n c e,c a ne 8 u s e da n g e ro fO c c u-p a t l O n a ll nn e a l t h C a r ew O r k e r s M s u r eO fm a n a g ea n dp r o t e c t I O nw e r eS

4、u g g e s 屯e d 冀-”、rI(e yw O r d sh e a i t h c a r ew O r k e r s,o c c u p a t I O n a Ie p O s u r e,d a n g e ro fO c c u p a t i o n a l,p r o t e c t i O nF i r s t a u t h o r sa d d r e s sH e b e iP r o v i n c eC e n t e rf o r0 i s e a s eP r e v e n t i o na n dC o n t r o I,S h i i i a

5、z h u a n g,H e b e i,0 5 0 0 4 1,P R C医院是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风险的工作场所。医院生存与发展的基本保证是医务人员。随着社会的进步以人为本的意识提高医务人员的职业暴露与健康也受到更多的关注。1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危害因素1 1 物理性职业危害因素1 1 1 电离辐射电离辐射包括X 射线、d 射线、Y 射线等,医院中电离辐射多见于放射科、核医学诊疗室、手术室等科室。高新技术的临床应用提高了诊断治疗率,但其产生的电离辐射也会给医务人员造成职业危害,如白细胞减少、不良生育结构、放射病,致癌、致畸等 1 。冠心病监护室(C C U l 工作人员插漂浮导管或临时

6、起搏器及核素检查时由于常暴露于小剂量放射环境中长时间接触会因蓄积作用而致癌、致畸【2 j。我国1 9 8 7 年和1 9 9 7 年对全国接触x 射线的医务人员进行了2 次跟踪调查对2 5 万余名医用诊断x 线人员1 9 5 0 一1 9 8 5 年期间恶性肿瘤发病情况进行了分析发现接触者的血液中自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以及血小板数等指标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偏低。13 8 7 名x 射接触者的微核细胞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5 8 4 名接触者的染色体畸变率、畸变细胞率和总断裂率都明显高于对照组。我国外照射慢性放射病例的8 7 2 为医用诊断X 射线人员 3】。1 1 2 非电离辐射非电离辐射

7、包括射频辐射(微波、高频辐射)、红外辐射(红外线)、紫外辐射和激光等,多见于理疗室、介入室和外科等。对医院微波和高频辐射的调查表明,理疗室在开、关治疗机的瞬间可受到少量微波和高频的辐射。泌尿外科、神经外科、矫形外科采用激光手术时,若防护不当对皮肤、眼球有光化效应损害。医院紫外线消毒时可。基金项s:河北省科学技术与发展计划项B河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河北石家庄湖北省妇幼保健院湖北松滋河北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河北石家庄(0 5 2 7 6 1 7 2 5)0 5 0 0 4 14 3 4 2 0 00 5 0 0 4 0c h i n e s eH p 怕IM a n a g e m e n tV

8、o I2 6N o 7(s u MN o 3 0 0)J 乩2 0 0 6引起皮肤红斑、眼角膜炎,长期接触可致皮肤癌 5 。1 1 3 噪声医院噪声主要分布于洗衣房、锅炉房、消毒供应室、空调室等地点。国外从2 0 世纪8 0 年代起对医院中的噪声开始调查研究发现医院洗衣房内噪声超过8 5d B。西班牙医院洗衣房噪声为8 5 9 7d B:法国医院洗衣房噪声为8 5。9 4d B:加拿大医院洗衣房的工作人员中有4 8 的人出现了听力损伤 6 。我国对医院噪声的调查表明消毒供应室在抽真空排气时,其噪声有时高达8 6 1d B 洗衣房的噪声高达9 0 9d B。1 1 4 医疗锐器伤医疗活动过程中医

9、护人员常常被针头、刀片、缝合针等医疗锐器伤害。门诊抽血室、注射室、急诊室和手术室是医疗锐器伤害较重的岗位护士为高暴露群体m 。曹桂林等 9 对2 3 5 名医护技人员锐器伤原因调查显示:医、护人员针刺伤分别为3 4 5 7、9 6 1 0;医疗锐器伤分别为5 4 3 2、1 0 0 0 0:护士1 年内受伤3 4 次的占3 5 7 1,大于5 次的占4 8 l。程芳 1 0 等调查显示:1 年内发生过针刺伤占护理人员的9 5 6 1。锐器伤占4 5 1 1。龚小敏等 1 1 1 对江西省6 6 所医院医护人员职业损伤状祝调查23 7 3 名护士有8 8 6 2 被针刺伤,占损伤首位人均刺伤4

10、8 1 次,17 4 6名医生有5 6 9 3 被刀割伤。与医生医疗锐器伤前三位相关的操作分别为:手术、开安瓿、清洗器械,与护士医疗锐器伤前三位相关的操作分别为开安瓿、丢弃处理针头、抽血。1 1 5强制体位及运动功能性危害医务人员因移动病人、搬运重物或其它负荷过重的医疗用品时常造成脊柱损伤。护理危重病人、手术时间长导致站立过久而引起腰背酸疼等。英国健康部门报道:1 9 8 8 一1 9 9 0 年间医护人员7 0 的工伤由于搬运病人引起1 9 9 2 年有研究报道约有1 4 的护士因脊柱受伤不得不离职 1 2 。意大利一项调查显示:医护人员由于负重引起脊柱损伤、腰骶部疼痛的发生率为8 4。芬兰

11、报道:护士下背部痛的占7 9 助产士占8 5【“。H e a D 1 3 报道有1 2 的护士因下背部损伤而过早离开工作岗位。我国邱丽红 1 4 报道:护理人员腰背疼的发生率为6 1 3 1,高于工业行业职工 万方数据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危害及其防护姜红等中国医院管理第2 6 卷第7 期(总第3 0 0 期)2 0 0 6 年7 月(1 1 5 3)。美国一项调查证明:护士站立时间过长,下肢静脉曲张的发病率高于其他人群 1 5 应用计算机引起的腕管综合症也较多见 1 3 。1 2 化学性职业危害因素1 2 1化学消毒剂及清洁剂的危害消毒剂是用于消灭细菌的化学制剂,手术室、传染科、外科医护人员在工

12、作中常接触各种消毒剂或清洁剂。如化学消毒剂甲醛、环氧乙烷、过氧乙酸、戊二醛、8 4 消毒液、碘、含氯消毒剂等。这些消毒剂或清洁剂可造成空气污染,对人的皮肤、呼吸道、消化道、神经系统等都有损害,轻者可导致过敏性皮炎、结膜炎、鼻炎、气管炎、哮喘重者可致中毒、肝损害或致癌。W e a v e r 收集了1 9 8 8 年1 月至1 9 9 0 年1 2 月3 年中医务人员因接触化学物质而导致的病例共2 5 3 人(医院1 8 4 人医学院6 9 人)按接触毒物人数的多少排序,依次为:消毒剂、有机溶剂、化学清洁剂、药剂,接触途径主要为皮肤,发病人员中以辅助工较多 1 6 。对3 5 6 名医院清洁人员

13、的手部皮肤病做调查,有7 4 人f 2 1)诊断为手部湿疹,中度及重度的4 3 人中有3 1 人是做清洁工期间发病的主要变应原为镍、钴、铬和橡胶添加剂 1 7 。调查证明:1 0p p m 浓度的甲醛可刺激皮肤、眼、鼻、咽喉及肺,引起变态反应、哮喘。H e m m i n k i 报道:孕妇接触环氧乙烷流产率高达1 6 7。在早孕期接触危险性更大。戊二醛是内窥镜“冷”灭菌的最好消毒剂,对细菌、病毒和分支杆菌有良好的杀灭作用。但对使用者特别是内窥镜室的医务人员有过敏反应等危害可引起鼻炎、哮喘和接触性皮炎。C a l d e r 等对1 7 所医院1 6 7 名护士的调查发现有症状的占6 5 有2

14、 种或更多症状的占3 8,主要主诉是眼睛刺激(4 9)、皮肤变色或有刺激感(4 1)、头痛(3 6)、咳嗽或气促(3 4)。N o r b a c k 和J a c h u c k 等也有类似的报告,也有接触戊二醛致反复鼻出血的罕见病例m 。1 2 2 抗肿瘤药物的危害抗肿瘤药物已经成为治疗恶性肿瘤的三大手段之一在肿瘤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随着抗肿瘤药物的不断开发和应用,其毒性、致畸性、致突变性和致癌性也已被证实它不仅对患者有害。对医务人员也有危害性m 。对职业接触医务人员的危害主要表现有:骨髓抑制、脱发、月经异常、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和D N A 损伤,孕期接触抗癌药物对生殖机能有不良影响等。

15、澳大利亚通过特殊显影实验已证实在配制化疗药物的过程中,打开安瓿、抽取药液和拔针时,均有肉眼看不见的药液溢出可形成含有毒性微粒的气溶胶或气雾可通过呼吸道和皮肤吸收进入体内,影响健康。另一方面化疗中使用过的药瓶、一次性物品及化疗患者排出的唾液、尿液、粪便、呕吐物等处理不当。也可通过上述途径对医务人员造成危害 加圳。N e a l 等在护士配制化疗药物区域的空气中检测到5 一氟尿嘧啶(0 1 2 8 2 2 6n g,m 3)及环磷酰胺(3 7 0n g,m 3),M cD e v i t t 等在肿瘤病房和门诊患者治疗区的工作台表面检测到了环磷酞胺(o 0 0 5 0 0 3 5m c 加m 2)

16、。在职业接触抗癌药物护士的尿液中亦检测出氨甲喋吟、5 一氟尿嚓吮、环磷酞胺及铂类。1 2 3 麻醉剂的危害麻醉剂是为减轻手术时病人疼痛的药物多见于手术室早在上个世纪6 0 年代就已注意到吸入麻醉剂可导致胚胎毒性,发生流产等不良的生育结局。A s k r o g等报告丹麦女麻醉师中自然流产率增高2 倍。C h e n 等报道美国手术室护士自然流产率为2 8。其中一般职务的护士为9:女麻醉师的自然流产率为3 8;一般医师为1 0。英国的研究也得出同样的结果。美国R o w l a n d 等报告在无抽风的情况下每周接触一氧化氮5 个多小时的女牙科助手中生育力降低。还有研究指出接触麻醉剂的医护人员有

17、肝病、肾脏病及V i t B l 2 代谢紊乱的症状m 。王方报道在7 名手术室护士中4 名护士其子女身体的不同部位长有海绵状血管瘤或其他问题“。安氟醚和异氟醚是上个世纪8 0 年代开始广泛应用于临床的一种新的含卤素的麻醉药,含乙烯基,是一种潜在的致突、致癌物质其化学性质稳定,对呼吸道无刺激作用。对医院手术室安氟醚和异氟醚的调查结果表明手术中安氟醚的浓度为4 4 O 7 5 3m m 3,异氟醚的浓度为5 2 4 7 0 8m g m 艘。1 2 4汞制剂的危害口腔科使用汞制剂进行龋齿治疗对某市8 家医院口腔科6 5 名医护人员的调查结果显示:工作岗位空气中汞超过国家最高容许浓度l 2 倍。其

18、中有1 5 名医护人员尿汞超过国家正常值。1 3 生物性职业危害因素在医疗活动过程中,患者携带的细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通过飞沫、血液、排泄物及其污染物等方式传播给医务人员使其有被感染相应传染病的危险,多见于传染科、采血室、检验科等科室。国外医务人员所患职业病中,传染病占一定比例,瑞典大约占1 0,德国大约3 3,法国接近4 0 旧。1 _ 3 1病原微生物对医院候诊室、病房进行室内空气质量监测,细菌总数超标率分别为2 0 4,1 4 1 驯。对听诊器污染情况的调查显示:被检测的听诊器全部被病原微生物污染其中9 1 0 7 的听诊器被葡萄球菌污染。听诊器使用次数愈多。污染愈严重。李静玫报道,医护

19、人员感染柯萨奇组病毒的相对危险性为对照组的2 3 5 倍。1 3 2S A R S 的职业性感染对S A R S 的调查结果表明医务人员的感染率为:北京2 4 7 0、天津3 9 3 8、山西1 7 6 4、广东2 2 8 7、河北1 0 3 6、内蒙古1 4-3 4 2 6 m 。刘泽军 嚣j等报道北京的医务人员S A R S 的发病率为2 8 2 8 0,1 0 万,死亡率为6 9 4 1 0 万分别是全市的1 5 2 倍和4 9 倍。在S A R S 发病高峰期医务人员单日最高发病率8 8 5 是非医务人员单日最高发病率的2 0 6 倍。医务人员中。护士发病率最高为5 1 8 8:医生次

20、之,为3 7 8 1;护工为6 2 5。1 3 3爱滋病f A I D S l 的职业性感染医务人员因职业接触H I V 患者或携带者而致H I V 感染者已有报道。其感染途径主要是H I V 感染者或发病患者的血液和体液经污染的医疗器械损伤医务人员的皮肤和黏膜也可以经已破损的皮肤和黏膜感染。截至2 0 0 0 年7 月美国C D C 已收到5 6 份医务人员血清H I V 阳性与职业性接触有关的报道主要为护士和实验室技术人员。据美国(C D C)估计,美国每年大约发生50 0 0 例H I V 职业暴露。西方一些国家对A I D S 患者群体感染情况进C h i n eH o s p n a

21、 IM a n a g e m e n tV o I2 6N o 7(S u MN o 3 0 0)J u I 2 0 0 6 万方数据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危害及其防护L 姜红等行前瞻性研究H 职业暴露获得感染的概率为0 3 一0 5 。2 0 0 2 年,我国累计报告医务人员的H I V 职业暴露1 0 0 名广东省1 年发生了1 5 起医护人员的H I W A I D S 职业暴露。北京1 所收治H I V A I D S 的医院有2 2 7 3 的医护人员发生了职业暴露。在上海、武汉的医院里发生了护士被A I D S 血液污染的职业暴露 3 2 。1 3 4 病毒性肝炎的职业性感染W H

22、O 报告医院工作人员中乙肝的感染率比一般居民高3 6 倍。涉及世界各地8 59 8 5名保健人员的调查结果表明:在血液透析、麻醉和皮肤病科等部门的工作人员感染乙肝的危险性最大 3 2 。德国汉诺威医学院对33 7 0 医务人员作血清免疫学检查,发现2 0 1 护士有乙肝病毒感染史,而内科医生为1 8 2,清洁工为2 6 3 与对照组比较,其乙肝感染率升高,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1 7J。据美国C D C 资料估计1 9 9 1 年大约有51 0 0 名保健人员职业获得了乙肝感染。引起约12 7 5 35 5 0名急性肝炎病例2 5 0 人住院治疗,约有1 0 0 人死亡。V a nD a m m

23、e 等研究发现北欧每年有5 0 0 名保健人员感染上乙肝;南欧却有50 0 0 名:西欧约有1 82 0 0 名,其中约22 7 5 名发展为慢性肝炎约2 2 0 人发展成肝硬化,4 4 人发展为肝癌。对德国42 1 8 名保健人员进行的调查,发现保健人员感染乙肝的危险性高出一般人口约2 5 个百分点 3 2 。意大利的P u m V博士等人对意大利1 6 所医院中的医务人员进行了调查,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率为2 2(6 7 30 7 3)删。据2 0 0 2 年我国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普通人口中病毒肝炎发病率为6 6 5 5 1 0 万占传染病发病率的首位。调查表明:临床医护人员抗H C V 阳性

24、率为2 7,H b s A g 阳性率为1 0 7,均高于非临床组。综合医院H C V 感染以外科、妇产科、手术室最高,检验科、血库工作人员次之,传染科最低 3 2 。1 3 5 结核病的职业性感染国外资料显示:大多数国家保健人员所患职业性传染病中结核病一直处于第一、第二位。加拿大女护士中结核病发病率是其他职业女性的2 倍。德国普通人口结核病发病率为1 8 1 0 万。而保健人员为2 6 1 0 万 3 2 。我国医务人员感染结核病的资料不多有资料显示护士对结核的感染患病率是同龄妇女的2 倍以上年龄越轻,发病的危险性越大 4 。1 4 心理因素医务人员作为一个特殊的职业群体在职业活动中可受到心

25、理性危害的影响。心理性危害主要由精神压力、工作紧张、轮班、生活缺乏规律引起。英国报道显示:护士受到的精神压力比内科医师和药剂师大。J o h n s o n 报道,一 护士的慢性疲劳综合症(C F S l 发病率高于其他人群。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心身疾病的患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脑力劳动者高于体力劳动者。目前较为明确的心身性疾病有原发性高血压、冠心病、哮喘和溃疡病 3 5 。胃部症状与心情焦虑、精神紧张、饮食不规律、超负荷工作有关f 4 。倒班对医务人员正常生物节律有影响可导致睡眠和饮食习惯改变影响其工作情绪与工作效率。研究显示:长期在重症监护病房工作和照顾病人的护士心理健康程度普遍下降甚至出现

26、抑郁。1 5暴力C h i n e s eH 0 8 p j 协IM a n a g e m e n lV o I 2 6N o 7(S U MN o 3 0 0)J u l 2 0 0 6中国医院管理第2 6 卷第7 期(总第3 0 0 期)2 0 0 6 年7 月据美国劳动统计局B L S 的估计1 9 9 9 年发生在医院工作人员中的非死亡性攻击事件有26 3 7 起(其攻击率为8 3 1 00 0 0)。这个比率远远高于私营企业的人员所遭受的攻击率例1 00 0 0)【3 7 。我国医务人员遭受暴力的事件也有发生虽无统计数字。但也应引起关注。2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防护2 1,加强职业安全

27、教育提高防护意识首先医院管理者应高度重视,把职业安全教育作为上岗培训和在职教育的重要内容。要加强对医护人员的防护知识宣传教育预防和降低医护人员因不良习惯、不当操作造成的职业伤害。其次,医务人员要增强自我防护意识,严格遵守各种操作规程;开展必要的心理咨询,使医务人员能及时缓解心理压力保持健康的工作心理状态。2 2 完善防护设施创造安全、健康、清洁的工作环境医院管理者应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对工作环境定期进行质量监测、监督管理。医院应加强防护基础设施建设,建立标准化的防护保障体系做到硬件设施到位,防护用品充足防护制度落实,创造安全、健康、清洁的工作环境。2 3 加强管理最大限度地防止或减少锐器伤发

28、生美国C D C 检测报道:每年至少发生1 0 0 万次意外针刺伤引起2 0 余种血源性疾病的传播。截至2 0 0 0 年,美国医务人员中有5 7 例确诊感染了艾滋病病毒其中护士2 4 人,有皮肤刺伤造成的感染4 8 人占8 4 2【7 。因此,防止或减少锐器伤发生是降低医务人员职业损伤的重要内容。加利福尼亚洲曾规定:所有医疗机构必须采用安全采血器和锐器收集箱严格遵守临床废弃垃圾管理的规定,用过的一次性注射器、输液器、针头必须毁形处理,建议推广使用无针产品。发生锐器伤害时,要及时、正确地处理伤口:(1)压住伤口流动水充分冲洗避免反复挤压动作致伤口局部血液回流。(2)及时注射特异性抗体。(3)提

29、倡使用锐器安全操作方法注射器等锐器一律投入专用利器盒内 3 8 。对针刺伤者建议及时采用相关病毒血清检查确定是否存在隐性感染若确定被感染病人血清污染的针头刺伤。应立即采取相关治疗措施,并随访观察,注射疫苗,做到早期预防。2 4 加强化学性危害因素的防护在接触抗肿瘤药物时应穿隔离衣,戴口罩、帽子、乳胶手套必要时戴防护眼罩:熟练操作规程,防止药液和雾粒溢出:安装空气净化装置,定期监测空气中浓度,严禁超标,减少呼吸道、皮肤吸收:处理被药液沾湿的床单、衣物、纱布时应戴手套,并放入特制袋内,统一洗涤处理。对刺激性强、易挥发的消毒剂。应密闭存储,防止溅溢或外溢;注意通风降低空气中浓度,减少呼吸道刺激;使用

30、时戴手套或涂护手霜以免引起接触性皮炎或湿疹。2 5 加强对生物性危害因素的防护接触具有传染性病人的分泌物、血液、体液时,应自觉遵守消毒隔离制度并按照程序进行手的消毒;正确洗手并消毒是有效控制医务人员职业危害。提高自身防护的有效措施之一也是标准预防的重要措施之一。所有污染物应密封保存集中焚烧处理;接种疫苗,加强高危人群保护,是防 万方数据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危害及其防护-姜红等中国医院管理)第2 6 卷第7 期(总第3 加期)2 0 0 6 年7 月止生物性疾病传播的有效预防措施。1 4科学地选择并正确使用呼吸防护器有效地预防呼吸道感染。根据不同传染病的情况,依据不同场合佩带不同类型1 5的呼吸防

31、护器才能起到呼吸防护的基本作用。应提倡佩戴N 9 5 口罩正确的佩戴方法是在进入病房前应戴好口罩:不1 0要用手挤压口罩,因为潮湿的口罩外层易沾染病毒若挤压,可使病毒随飞沫湿透口罩造成佩戴者感染:口罩与面部接触良好,戴上口罩后空气不能从口罩边缘露出。,。2 6 加强心理性危害因素的防护医院管理者在工作设计和安排上要符合卫生学的要求,。对工作量大、危重病人多的科室加强人员配备,适当调整工2 0作强度减轻医护人员的职业紧张和心理压力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创造和谐的工作气氛,减轻心理紧张放松情绪。2 1在目前医护人员缺编的情况下应采取科学弹性的排班、轮班方法将心理性职业损伤降低到最低限度。2 22 7

32、做好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防护管理建立医务人员健康档案对医务人员进行岗前体检和定到期体检,重点掌握近期是否有高危职业暴露:动态观察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的事件及时、妥善地做好临床处理及免“疫接种:制定高危科室或人群多发职业暴露危害处理预案;积极开展对医务人员职业伤害的监测定期对高危科室的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危害进行评估,及时调整防护对策,保障医。务人员的身体健康及职业安全。参考文献川1 戴青梅,王立英,刘素美,等医护人员职业性损伤的危险因素及,R防护对策 J 中华护理杂志,2 0 0 2,3 7(7):5 3 1 5 3 42 崔虹护士的职业危害(一)J 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1 9 8 7,2 98(3

33、):5 33叶根耀全国慢性放射病损伤学术研讨会总结 J 中华放射医学3 0与防护杂志,1 9 9 9,1 9(4):2 2 64 王方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危害因素及防护对策 J 中华护理杂3 1志,2 0 0 2,3 5(5):2 9 05 顾学箕,王移兰劳动卫生学 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 9 8 5 1,1 6 7 一1 8 06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职业卫生与安全百科全书 M 北京:中国劳1 1动与社会保障出版社2 0 0 37 毛秀英,吴欣娟,于荔梅,等部分临床护士发生针刺伤情况调3 4查 J 中华护理杂志,2 0 0 3 3 8(6):4 2 2 4 2 58 任小英不同科室护理人员被针

34、刺伤现状调查 J 实用护理杂志,3 E2 0 0 3,1 9(3):6 19 曹桂林,屈荣根,廖玲,等2 3 5 名医护技人员锐器伤原因调3 6查分析 J 中国医院管理,2 0 0 5,2 5(1 1):4 5-4 61 0 程芳,王立义,陈必敬,等上海市虹口区一、二级医院护理,7人员职业伤害调查 J 环境与职业医学,2 0 0 5,2 2(4):3 5 4 3 5 61 1 龚小敏,陈遂,张静,等江西省6 6 所医院医护人员职业3 R损伤状况调查 J 中国护理管理,2 0 0 5,5(3):4 5 4 81 2 何振惠手术室危险因素及防护的研究进展 J 广西医学,2 0 0 3,3 02 5

35、(6):9 71 3H e a pDC L o wb a c ki n j u r i e si nn u r s i n gs t a 圩 J JS o co c c u pM e d,1 9 8 7 3 7(5):6 6 7 0邱丽红,于庆阳闰积荣。等综合性医院医务人员腰痛调查 J 颈腰痛杂志,2 0 0 2,2 3(4):6 3 3 6 3 5I 七w i s I J c O c c u p a t i o n a lh e a l t hh a z a r d:C a r p a lt u n e e ls y n d r o r n e J S e m i n p e r i 叩e

36、r-N u e s,1 9 9 7,6(2):1 0 1 5W e a v e rVM 0 c c u p a t i o n a lc h e m i c a le l p o s u r e si na nA c a d e m i cM e d i c a lC e n t e r J J 0 c c u pM e d,1 9 9 3,3 5(7):7 0 1乔锡彬,乔建华医务人员职业卫生研究进展 J 工业卫生与职业病,2 0 0 l,2 7(6):3 7 6 3 7 9何以平医务人员的职业危害因素 J 中国工业医学杂志,1 9 9 6,9(4):2 3 9 2 4 1孙燕内科肿瘤学M

37、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 0 0 1 3 5 9 3 6 0刁永书李虹抗癌药物对职业接触护士的危害及防护措施 J 中国肺癌杂志,2 0 0 5,8(1):7 9 8 0毛秀英,郭娜,于荔梅,等我国部分医院护士化疗防护现状调查 J 中华护理杂志,2 0 0 2,3 7(1 1):8 0 9曹学军张穗年王虹某医院麻醉师尿氟及手术室空气中氟醚浓度的调查研究 J 职业医学,1 9 9 9,2 6(1):5 6蒋欣,丁岩,孙庆锡,等口腔科医务人员尿汞检查 J 中国工业医学杂志,2 0 0 l o,1 3(5):2 9 1孙爱国三家医院室内空气质量和噪声调查f J 环境与健康杂志,1 9 8 8(5):3

38、 2李静玫朱丽阳赵炜高危科室医务人员病毒感染情况调查 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1 9 9 9,9(1):2 2魏华,李素英,刘坤北京地区医务人员感染的分析 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 0 0 3,1 3(8):7 0 3陈胤忠唐才昌医护人员感染率高原因与我国医院感染管理对策讨论 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 0 0 3,1 3(1 1):10 4 7刘泽军米杰贺雄。等医务人员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J 中国公共卫生,2 0 0 4,2 0(2):1 3 8李俊艳,范秋萍医务人员职业性感染H I V 的防护 J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 0 0 3,2(1):2 8 2 9梁友信,雷玲,金泰

39、医疗卫生人员的职业卫生 J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2 0 0 3,2 l(3):1 6 3郭莉艾滋病医源性传播及预防 J 中华护理杂志,2 0 0 3,3 8(1 0):8 1 9 8 2 0卫生部医疗卫生信息 E B 0 L 2 0 0 5 0 7 1 1 h t t p:,w w w m o n g o v c“徐荣佳意大利医务人员职业性丙型肝炎病毒感染 J 国外医学医院管理分册1 9 9 7,3 0(3):1 6 3J o h n s o nLA N u r s e sc h r o n i cf a t i g u e ds y I 讨r o m e J A mJ N u r s,1

40、 9 9 8,9 8(5):1 6 1 8陆培康预防医学M 第2 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 9 9 8 1 1 5 1 1 7牟进英,腾秀珍患者临终前的护理 J 实用护理杂志,1 9 9 7,1 3(4):2 1 5李霜暴力医院中的职业危害 J 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2 0 0 3,3 0(3):1 6 3 1 6 6李福森供应室护士自身防护的调查 J 中华医院感染杂志,2 0 0 0,l O(5):3 8 2曾俊杨燕妮任辉护生在手术室实习中受伤情况分析与对策 J 中华护理杂志,2 0 0 1,3 6(6):4 5 9 收稿日期2 0 0 6 0 5 1 0 (编辑刘英)C h i n e

41、s eH o s p n a IM a n a g e m e n tV o I 2 6N o7(S U MN o3 0 0)J u I 2 0 0 6 万方数据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危害及其防护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危害及其防护作者:姜红,胡兰,王晓波,JIANG Hong,HU Lan,WANG Xiao-bo作者单位:姜红,JIANG Hong(河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河北,石家庄,050041),胡兰,HU Lan(湖北省妇幼保健院,湖北,松滋,434200),王晓波,WANG Xiao-bo(河北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河北,石家庄,050040)刊名:中国医院管理英文刊名:CHINESE H

42、OSPITAL MANAGEMENT年,卷(期):2006,26(7)被引用次数:16次 参考文献(39条)参考文献(39条)1.戴青梅.王立英.刘素英 医护人员职业性损伤的危险因素及防护对策期刊论文-中华护理杂志 2002(07)2.崔虹 护士的职业危害(一)1987(03)3.叶根耀 全国慢性放射病损伤学术研讨会总结期刊论文-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1999(04)4.王方 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危害因素及防护对策期刊论文-中华护理杂志 2002(05)5.顾学箕.王移兰 劳动卫生学 19856.劳动和社会保障部 职业卫生与安全百科全书 20037.毛秀英.吴欣娟.于荔梅 部分临床护士发生针刺伤

43、情况调查期刊论文-中华护理杂志 2003(06)8.任小英 不同科室护理人员被针刺伤现状调查期刊论文-实用护理杂志 2003(03)9.曹桂林.屈荣根.廖玲 235名医护技人员锐器伤原因调查分析期刊论文-中国医院管理 2005(11)10.程芳.王立义.陈必敬 上海市虹口区一、二级医院护理人员职业伤害调查期刊论文-环境与职业医学 2005(04)11.龚小敏.陈遂.张静 江西省66所医院医护人员职业损伤状况调查期刊论文-中国护理管理 2005(03)12.何振惠 手术室危险因素及防护的研究进展期刊论文-广西医学 2003(06)13.Heap D C Low back injuries in

44、nursing staff 1987(05)14.邱丽红.于庆阳.闰积荣 综合性医院医务人员腰痛调查期刊论文-颈腰痛杂志 2002(04)15.Lewis-Lc Occupational health hazard:Carpal tuneel Syndrome 1997(02)16.Weaver V M Occupational chemical exposures in an Academic Medical Center 1993(07)17.乔锡彬.乔建华 医务人员职业卫生研究进展期刊论文-工业卫生与职业病 2001(06)18.何以平 医务人员的职业危害因素期刊论文-中国工业医学杂志

45、1996(04)19.孙燕 内科肿瘤学 200120.刁永书.李虹 抗癌药物对职业接触护士的危害及防护措施期刊论文-中国肺癌杂志 2005(01)21.毛秀英.郭娜.于荔梅 我国部分医院护士化疗防护现状的调查期刊论文-中华护理杂志 2002(11)22.曹学军.张穗年.王虹 某医院麻醉师尿氟及手术室空气中氟醚浓度的调查研究期刊论文-职业医学 1999(01)23.蒋欣.丁岩.孙庆锡 口腔科医务人员尿汞检查期刊论文-中国工业医学杂志 2000(05)24.孙爱国 三家医院室内空气质量和噪声调查 1988(05)25.李静玫.朱丽阳.赵炜 高危科室医务人员病毒感染情况调查 1999(01)26.魏

46、华.李素英.刘坤 北京地区医务人员感染的分析期刊论文-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3(08)27.陈胤忠.唐才昌 医护人员感染率高原因与我国医院感染管理对策讨论期刊论文-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3(11)28.刘泽军.米杰.贺雄 医务人员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流行病学特征分析期刊论文-中国公共卫生 2004(02)29.李俊艳.范秋萍 医务人员职业性感染HIV的防护期刊论文-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2003(01)30.梁友信.雷玲.金泰 医疗卫生人员的职业卫生期刊论文-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2003(03)31.郭莉 艾滋病医源性传播及预防期刊论文-中华护理杂志 2003(10)32.卫生部 医疗卫生信

47、息 200533.徐荣佳 意大利医务人员职业性丙型肝炎病毒感染 1997(03)34.Johnson L A Nurses chronic fatigued syndrome 1998(05)35.陆培康 预防医学 199836.牟进英.腾秀珍 患者临终前的护理 1997(04)37.李霜 暴力-医院中的职业危害期刊论文-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2003(03)38.李福森 供应室护士自身防护的调查期刊论文-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0(05)39.曾俊.杨燕妮.任辉 护生在手术室实习中受伤情况分析与对策期刊论文-中华护理杂志 2001(06)相似文献(10条)相似文献(10条)1.期刊论文 张

48、伟嫦.李坚玲.李健平.陈捷.胡琴 医务人员经血源传播疾病职业暴露危险因素与预防-现代医院2010,10(3)目的了解医务人员在经血源传播性疾病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并探讨预防措施,为防止医务人员职业暴露,保障医务人员健康提供参巧.方法 对163例医务人员被患者的血液、体液等污染的锐器伤或被患者的血液、体液等直接喷溅污染了粘膜或破损皮肤的原因、方式以及发生地点、工作类别、职称等因素进行调查分析和追踪.结果 共发生职业暴露163例次,暴露率10.2%.暴露原因锐器伤146例次,占总数的89.6%.暴露率以手术室最高(占71.7%),其次为急诊科(47.5%).暴露人群以护士、初级以下职称暴露率最高,

49、分别为26.4%、14.3%.不同科室、职业、职称发生职业暴露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5).发生职业暴露后,均进行紧急和进一步处理、追踪,无发现职业暴露感染个案.结论 医护人员经血液传播疾病的职业感染危险性增加,锐器伤是造成医务人员职业暴露而引发血源传播性疾病感染的最高危因素,低年资护士是血源传播性疾病职业暴露发生最高危群体.医务人员尤其护士的防护意识仍较薄弱,不按规程操作是导致职业暴露的最危险因素.加强安全知识和技能的训练,规范操作,纠正不良工作习惯和行为,减少针刺伤乃是预防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最有效对策.2.期刊论文 黄真强.秦绪秋.李梅.张芝翠.王妮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风险与防护探讨

50、-检验医学与临床2008,5(22)目的 探讨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风险与防护措施.方法 通过对193名医务人员随机进行问卷调查,包括是否发生过职业暴露及发生职业暴露后的处理;被患者血液、体液污染情况;自我防护情况等.结果 医务人员发牛过职业暴露者146名(75.6%);62名(32.1%)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后没有进行有效的局部紧急处理,27名(14.0%)医务人员对被血液、体液污染持无所谓态度,96名(49.7%)医务人员不了解标准预防的内容,能做到级防护的只占7.8%.结论 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的概率较高,普遍缺乏对职业暴露风险的认识,对标准预防的内容不够了解.3.期刊论文 刘晓容 28例医务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医学/心理学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