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数学创新思维的培养现代社会是一个高度智能化、高度信息化时代,是以知识经济为主体的时代,是以人的全面素质为竞争焦点的时代。谁能培养出适应新时代的具有高素质、创新能力的人才,谁就能在竞争中获胜,赢得更为广阔的生存与发展空间。这就要求学校教育具有创新性,而创新性人才的培养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工程,必须从小抓起。在办公室常听老师唠叨,现在的孩子缺乏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那我们的教师是否也要扪心自问一下:我们是否为学生提供了创造的条件,让孩子有机会去创新?在我们这个知识经济时代中,社会对我们的下一代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有必要把培养创造型人才作为我们教师的重任。这就要求我们在课堂教学中给学生创造一个有利于
2、创造和自由想象、自由发挥的空间,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使学生能够主动地、全面地发展,为学生今后的继续学习创造良好的基础。一、创新的观念教师的理念传统的课堂是教师展示自己知识能力的课堂,孩子只是一个听课者、知识接受者,整个活动都是以教师为主体,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式普遍存在,师生间的交流是教师主动,学生被动。殊不知这种教学方式大大抹杀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大家在重视学生共性的同时,也压抑了多数学生的个性,培养了少数“精英”,遗忘了大多数学生,原本应该充满生机的课堂变得死气沉沉。作为新一代的教师,应大胆放手,摆脱“应试教育”的约束,以学生为课堂的主体、以人的发展为本,把培养学生创新意
3、识和创新能力作为现代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二、创新的途径创设问题情景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再创造,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主要途径。新授知识是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是关键所在,是核心。学生知识的获得、能力的形成、思维的发展、智力的开发基本上都在这一环节中完成。小学数学知识都是前人通过创新获得的知识的精华,但看不到前人进行创新思维的过程。学生通过知识的形成全过程,沿着前人的思路再创造。因此,创设问题情景是何等重要,让学生学会带着问题去思考、去实验、去探索,学生们经过一番细致的观察、认真的思考、激励的讨论、知识的归纳在此过程中,学生体验了学习的过程、增强了学习的自信、获得了成长的快乐、培养了学习的能力三、创新
4、的方法合理提问、诱发思考“为什么”是一切问题的开始,创新意识也从这里慢慢萌芽,教学中,我们要积极鼓励学生发现问题,大胆质疑,凡事多问几个为什么。课堂中应多给孩子说、问的机会,多对学生提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比如,我们在教学“认识质量单位”一课时,当学生了解了克、千克、吨、公斤等一些知识后,提出:“关于质量知识还有好多,谁能把了解到的质量单位的其他知识告诉同学们呢?”问题一提出,学生个个争着发言,一个学生说:“我知道一粒大米大约重0.02克。”另一个接着说:“我知道一个鸡蛋大约重60克。”学生了解的课本外知识可真不少,有些是教师都不曾知道的。如果我们不给学生创造这样的一个自我表现、自我展示的机会,哪
5、里会知道我们数学海洋的多姿多彩呢?四、创新的动力鼓励质疑世界上一切科学发现都始于发现问题,始于问题所激发出来的探索活动。教学中,教师要创设温暖、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无所顾忌地提出疑问,培养学生质疑的勇气,启发诱导学生积极思考,鼓励标新立异、异想天开,对学生的质疑,我们要正确对待,不可嘲笑、不可置之不理,要允许出错,允许改正。这也是要求教师要对学生的问题意识具有一个积极而合理的评价,建立这样一个积极合理、温暖和谐的大众平台,大大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自觉性,还有利于问题意识的发展。如:一次新授课上,有一道求未知数x 的例题:“一个数除以5商为312,求这个数。”请一个学生到黑板前板书
6、:解:设这个数为x 。 x 3=50,x =503,x=150。这时另一个学生说:还有一种列式,x50=3。刚补充完,一名同学反驳说不可以,因为题目已经定好了,这个数是指被除数,除以除数3得商50,你的列式与题意不符,有的同学同意这种看法,有的不同意。让他们展开讨论。有的说,根据乘除法之间的关系,被除数除以商等于除数,所以x50=3也正确。通过讨论,各抒己见,统一思想,开阔了学生的思路。五、创新的形式小组学习,主动参与比较大班教学,小组学习显得更为有效,它能为学生营造一种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促进学生积极进取、尝试探索,形成探索创新的心理愿望,我采用小组的学习方式,给学生搭建自主活动和交流思想的
7、舞台,促进学生能够创造性地适应环境变化的创新和个性品质的形成。作为教师,适时地指导各小组的骨干成员学会调动每个学生在小组学习中的潜在才能,教会他们不但要把同学很好地组织在一起,还要把握好讨论问题的方向,引导小组成员积极参与,使大家各抒己见,提高数学学习效率。小组学习还有一大显优势,它明显地提高了优等生、锻炼了中等生、帮助和提高了学困生。总之,学生创新思维的创新与开发需要教师的引领、教师的创新,教师要合理运用创新教学策略,善于抓住参与的时机,使学生有效地、积极地参与教学实践活动,变被动为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乐学、好学,只有这样,才能充分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从而使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大幅度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