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改进区域核与辐射应急监管的实践与经验.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567980 上传时间:2023-12-28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5.0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改进区域核与辐射应急监管的实践与经验.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改进区域核与辐射应急监管的实践与经验.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改进区域核与辐射应急监管的实践与经验.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 43 卷第 2 期(总第 254 期)辐射防护通讯2023 年 4 月管理与决策改进区域核与辐射应急监管的实践与经验洪丽丽,刘彬,郭海峰,韩丽英,丁志博,王仁科(生态环境部东北核与辐射安全监督站,辽宁 大连,116001)摘 要 分析新形势下核与辐射事故应急监管工作的现状及存在问题,探索并实践了一系列核与辐射事故应急监管工作的新模式。通过开展某核电厂应急管理调研走访,指导东北某省创新开展了地市级辐射事故应急演习评估体系构建,适用于地市级辐射事故应急演习的情景库开发等活动;建立区域核应急监管信息系统,完善了区域核与辐射应急监管能力,总结并形成了这些新模式的良好实践和有益经验,研究提出了后续深

2、入开展相关工作的方法。关键词:改进;核与辐射事故应急;监管中图分类号:TL7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6356(2023)02-0001-07 核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是核能事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生命线。核与辐射安全是全球共同关注的问题。核与辐射事故应急是核安全纵深防御的重要屏障,是保障公众安全和环境安全的关键所在。我国核与辐射安全监管近年来取得了不小的进展,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法律体系,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核安全法辐射环境影响评价管理办法核与辐射安全监管条例等十项法律法规,拥有较为强大的监管机构和技术力量,但是随着我国核能的高效发展、核技术应用的广泛利用1,核与辐射安全风险逐渐增大,核

3、与辐射应急监管面临着严峻挑战。充分做好新形势下的核与辐射事故应急监管工作,迫切需要找准问题短板,创新并探索新的核与辐射事故应急监管模式,逐步形成适应新形势下核与辐射事故应急监管良好实践,这是保障核安全的必然要求和根本方法。1 核与辐射事故应急监管面临的问题 我国的核与辐射事故应急监管体系是随着核电建设过程,并吸取借鉴国外有关经验教训逐步建立起来的。经过二十多年来的不懈努力,目前已建成了基于国家省核电厂营运单位三级联动的核与辐射事故应急管理体系。近年来,我国核安全监管部门针对核与辐射事故应急工作加大了监管力度,日本福岛核事故后,应急管理和应急技术不断持续改进,取得了突出的成效2。但是核电厂运行和

4、在建反应堆快速增长,从事核电关键岗位技术人员稀缺,核技术利用单位和持有的放射源和射线装置快速双增长,省及地市级辐射事故应急监管人员流失和能力薄弱等问题日益突出,核安全形势越发严峻,以上原因可能会引起有一定的核与辐射事故应急风险累积。如何有效破解在核能核技术利用事业快速发展趋势下所带来的新隐患、新问题,迫切需要对核与辐射应急监管工作加以研究。在全面总结以往相关工作经验的基础上,为适应我国核能发展与核安全监管的新形势与新任务,生态环境部东北核与辐射安全监督站(以下简称东北监督站)创新探索开展了一系列核与辐射事故应急监管工作,研究构建核与辐射事故应急监管新模式,并在核电厂常态化应急监管、地市级辐射事

5、故应急演习、核与辐射事故应急平台升级改造等工作中充分实践,取得了良好效果。1 收稿日期:2022-11-15作者简介:洪丽丽(1985),女,2008 年本科毕业于辽宁工业大学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在生态环境部核与辐射安全监督站从事核与辐射应急监督管理工作,高级工程师。E-mail:honglili 通信作者:刘彬。E-mail:liubin 2 创新核事故应急监管实践 东北监督站切实履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三定”职责,在核应急监管方面,东北监督站负责对其辖区内的民用核设施日常应急准备与响应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为进一步扎实有力推动营运单位有效落实主体责任,提高应急意识,筑牢应急防线,东北监督站创新

6、以“深入一线,严格监管,筑牢底线”为主题,开展某核电厂应急管理专项调研走访活动,查找问题,精准施策,建立对营运单位日常应急准备监管新模式。2.1 调研访谈对象此次调研访谈对象涉及核电厂总经理部、安全总监、运行处、技术处、化学环保处、机械处、安全防护处等部门共计 15 人,如表 1 所示访谈人员包括应急响应组织中应急总指挥、副总指挥、运行控制、技术支持、设备维修、安全保卫等中高级管理人员和关键岗位担当人员,调研访谈基本覆盖了该核电厂的关键重要岗位。全面深化核电厂各个部门、全体人员的核事故应急主体责任意识,群策群力筑牢核安全纵深防御的应急防线。表 1 某核电厂调研访谈岗位明细表应急岗位日常岗位关键

7、岗位层级应急总指挥副总经理D(管理层)运行副总指挥运行处处长D(管理层)运行助理机组长AD(助理层)应急助理应急组长/主管工程师AD(助理层)技术支持组组长 技术处处长/化学环保处处长D(管理层)运行支持组组长机械处处长D(管理层)安全保卫组组长安全防护处处长D(管理层)2.2 调研发现问题针对调研走访活动,事先精心设计贴近核事故应急工作一线实际的访谈提纲,坦诚深入研讨核应急法规和规划、核应急风险、应急组织体系、设施设备运维、宣贯培训和演习、核应急能力提升等 10 项议题。发现应急组织岗位优化、信息化智能化提升、人员撤离、演习效能等系列问题和冷源、电源、热源、通讯、冻雨等安全隐患点和核事故应急

8、薄弱点共计 32 条,其中新增问题数量为 21条。深入倾听、交流和探讨核事故应急管理存在的痛点、难点和堵点。调研成果显著,为进一步精准发力,有效推动核电厂提升核事故应急准备与响应能力提供有益思路。2.3 调研主要成效通过创新核应急监管模式的实践,深入核电厂开展核事故应急调研走访,切实将严慎细实的核安全监管理念、作风、方法融入核事故应急日常监督,建立了维持和提升应急响应能力的监督节点和评估要素,强化日常监管的时效性。有效增加了主动发现核电厂核事故应急准备与响应风险隐患的途径,压实了核电厂营运单位各部门、各岗位、关键人员的核事故应急主体责任,在核电厂核事故应急领域营造了良好的核安全文化氛围。结合调

9、查成果,细化制定年度核电厂核事故应急监督计划,某核电厂核事故应急监督计划分类如图1 所示,其中包含单项演习 5 项、综合演习 2 项、专项检查和现场核查 2 项、应急值班 1 项、培训及相关会议调研等 3 项,时间覆盖 9 个月份。进一步强化日常监管力度,保障核电厂应急准备工作常备不懈。图 1 某核电厂核事故应急监督计划分类图3 创新地市级辐射事故应急演习监管新模式 辐射事故应急演习是检验地方政府辐射事故应急准备情况、培训应急工作人员的重要手段,在应急响应能力保持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东北监督站于 2021 年指导东北某省创新开展了地市级辐射事故应急演习评估体系构建、开发了适用于地市级辐射事故

10、应急演习的情景库,选取了有典型示范效应的地市进行了演习试点工作。创新开展该项工作的根本目的,就是在地方“放管服”改革深入推进的大背景下,辐射安全监管事权由省级逐步向地市级移交的过程中,切实提升地市2辐射防护通讯 2023 年 4 月 第 43 卷 第 2 期级政府主责部门的辐射事故应急准备与响应能力,不断推动辐射事故应急能力建设向地市级纵深发展,加快推动地市政府开展实战化、专业化、常态化的辐射事故应急演练,提升基层辐射事故应急处置能力,逐步建立科学化、规范化、系统化的地方辐射事故应急体制机制。东北监督站强化顶层设计,科学统筹联动,推动辽宁省生态环境厅联合沈阳市、大连市、丹东市和盘锦市生态环境局

11、建立工作专班及会商协调机制。四次赴沈阳市召开工作推进会议。提供评估体系构建技术资料,组织开发审查研讨对接,协调核与辐射安全中心开展专家审评,切实做好政策技术指导,确保评估体系构建与试点演习高效推进。某省地市级辐射事故应急演习评估体系构建的流程图详见图 2。图 2 某省地市级辐射事故应急演习评估体系构建流程图3.1地市级辐射事故应急演习情景库和评估指导手册开发探索建立适用于地市级辐射事故应急演习的情景库和评估指导手册。地市级辐射事故应急演习的情景库和评估指导手册的开发按照生态环境部核与辐射应急演习工作指导意见相关要求3,坚持创新思维、科学精准,立足实战、注重实效的基本原则。把握关键环节,确保科学

12、合理,处理好企业与政府、分工与协同、定量与定性、形式与内容的关系,深度结合了核技术利用分类分级管理、应急装备运维、预案程序修订、队伍能力建设等重点工作。情景库共十二章,事故类型包含核技术利用、放射性物品运输、境外辐射事故等 6 大类共 47 项演习情景,某省地市级辐射事故应急演习情景如表 2 所示。评估手册分为五个章节和两个附录,具体包括总则、演习评估组及其人员要求、演习评估内容、演习评估准备、演习评估实施和演习评估细则。树立预案引领、要素全面、联防联控、科学处置的导向,开展精准化、科学化、规范化评估,为省市各级辐射事故应急演习高效开展和应急处置能力持续提升提供科学指导。3.2 地市级辐射事故

13、应急演习实施开展沈阳市和大连市的试点演习。制定评估体系验证试点演习计划,分别组织沈阳市、大连市利用情景库举行演习,辽宁省生态环境厅联合省级核安全工作协调机制成员组建评估组,评估过程中使用评估指导手册,按照辐射事故应急演习评估细则中的评价表进行打分。针对不同类型的辐射事故应急演习情景,使用分类评估细则进行全要素评估。并对演习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予以指导,及时开展经验总结与提炼,先行先试,注重成果转化,打造立足东北、适用于全国的体系模式,切实提高演习组织与督导评估的实战性、检验性和指导性,不断提升地市级辐射事故应急能力和水平。3.3 地市级辐射事故应急演习成效(1)引起省市两级政府层面重视、压实辐射安

14、全属地责任,同时检验了应急装备和队伍6,推动省市应急预案编制修订、机制体制优化完善。(2)将公安、宣传、卫健等部门应急行动纳入量化评估指标。树立预案引领、要素全面、联防联控、科学处置的导向,开展精准化、科学化、规范化评估,为省市各级辐射事故应急演习高效开展和应急处置能力持续提升提供科学指导。(3)结合东北地区辐射安全监管和应急工作实际,立足沿边、沿江的特殊地理位置和在边境辐射环境安全风险应对工作中的独特地位,深入研究医疗和工业、油(气)田测井、伴生放射性矿以及边境等一线现实辐射安全风险。通过实地、实景、实兵、实装,锤炼省市各级辐射事故应急处置能力。有效提升各相关单位的应急责任意识,保障地方行政

15、机构改革及监管队伍发生重大变化后,辐射事故应急组织体系高效运转,应急准备及响应能力持续提升。3改进区域核与辐射应急监管的实践与经验 洪丽丽表 2 某省地市级辐射事故应急演习情景序号情景分类辐射事故类型情景名称1核技术利用放射源辐射事故工业辐照密封放射源失控 工业辐照密封放射源丢失工业辐照60Co 密封放射源泄漏工业辐照辐射事故舆情处置工业探伤类放射源丢失工业探伤类放射源失控引发重大舆情工业探伤类放射源运输交通事故麻痹大意造成工业探伤类放射源丢失意外火灾引发料位计放射性污染事故某废品回收站放射源失控人员受到超剂量照射事故放射性测井类放射源失控放射性测井类 137Cs 放射源失控造成放射性污染放射

16、性测井类放射源失控医用137Cs 放射源()类被盗医用137Cs 放射源失控医用 90Sr/90Y 放射源(类)丢失射线装置辐射事故工业辐射 X 射线装置导致人员受过量照射医院工作人员受到超剂量照射2放射性废物处理、处置、贮存设施城市放射性废物库辐射事故 放射源被盗、人员受超剂量照射3放射性物品运输辐射事故情景非密封放射性物品运输辐射事故放射性药物货包运输交通事故含放射性废渣运输事故 含放射性样品运输事故 铀产品运输辐射事故天然铀货包运输辐射事故4铀矿冶、伴生矿开发利用辐射事故情景铀矿冶辐射事故铀矿尾矿泄漏辐射污染事故 铀产品被盗事故 硝酸铀酰复合烧伤所致体内铀污染超剂量事故 伴生矿开发利用辐

17、射事故伴生矿开发利用企业偷倒含放射性废渣事故 伴生放射性钍矿尾矿库决口辐射事故 企业违法生产造成放射性污染辐射事故5航天器坠落、恶意行为辐射事故情景航天器坠落事故国外航天器坠落我国辐射事故航天器放射源设备坠落辐射事故恶意行为辐射事故公众活动中涉及放射性材料的恶意行为 偷盗 90Sr 放射源进行人身攻击 盗取放射源 137Cs 制造社会恐慌 类放射源运输车辆遭遇恐怖袭击6境外核与辐射事故情景事故情景境外核反应堆事故 境外核试验 境外后处理厂事故 4 区域核与辐射应急监管信息系统建设 最近几年,通过能力建设,生态环境部已初步建成了核与辐射事故应急决策支持系统,并初步建立了集应急指挥调度、后果评价和

18、支持功能为一体的应急响应平台5。但是,各地区监督站核与辐射事故应急平台在指挥、调度、信息查询等方4辐射防护通讯 2023 年 4 月 第 43 卷 第 2 期面难以满足区域应急响应工作需要,在线会商过于依赖国家级应急平台,不利于协调督导地区生态环境部门、区域内核设施有效开展核与辐射事故应急、边境环境安全风险应对工作。为加强区域范围内核与辐射事故应急监管能力,通过信息化手段提高核与辐射事故应急监管技术水平,东北监督站探索性的开展了区域核与辐射事故应急平台升级改造工作,在已有的软硬件基础上整合、完善功能,在东北地区日常应急准备及核与辐射应急演习中发挥了重要作用6。4.1 应急指挥调度能力建设实现自

19、主在线会商,通过布设多媒体信息交换机(multi control unit,简称 MCU)接入应急平台内网,实现了独立视频组会与调度功能。在核与辐射事故演练拉练和真实响应等情况下,能够采取更为及时与灵活的方式,实现与东北地区省级生态环境部门、辖区内核电厂营运单位的联络与信息传递。4.2 实现实时数据接入接入东北三省国控自动站辐射监测数据、抛投式监测设备数据,并存储于本地数据库中。接入核电厂工况关键参数和辐射监测系统数据,获取与展示辖区内核电厂工况关键参数功能。有助于应急人员迅速获取全面的应急监测与核设施数据,用于辅助应急决策。图 3 为应急平台展示某核电厂机组流程图。图 3 某核电厂机组流程图

20、4.3 应急基础数据库(1)应急资源库:包括东北三省辐射环境应急组织机构、应急人力、监测队伍、专家信息、监测项目、监测方法、应急监测设备、监测车、实验室、核电厂周边人口信息、重点防护目标等。(2)辐射监测数据库:包括辖区内实验室数据、现场测量数据、抛投式监测数据和国控点、省控点实时数据。辐射监测数据支持对历史数据的查询。图 4 为应急平台展示某辖区辐射监测实时数据图。(3)机组工况数据库:辖区内核电厂工况关键参数和辐射监测系统生成的辐射监测数据。核与辐射应急平台软件系统的开发是一项任重道远的工作,需要密切结合核与辐射应急技术、信息化的技术革新,与时俱进。因此,东北监督站制定应急平台二期设计方案

21、,计划未来几年时间继续升级完善该平台,以满足专业、智能、快速的应急响应要求。5 经验总结5.1 核事故应急监管核能作为清洁高效能源,在实现我国建设生态美丽中国、实现“双碳战略”的过程中,必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积极稳妥发展核电,必须高度重视“邻避问题”对于核能建设的制约,有效面对公众对核电安全的质疑。核事故应急准备和响应是减小核电站可能危害的最后必要屏障7。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5改进区域核与辐射应急监管的实践与经验 洪丽丽图 4 某辖区辐射监测实时数据图是切实做好核事故应急底线工程,有效强化应急日常监督管理。笔者认为,应形成联防联控的核应急监管新模式,有效发挥营运单位一

22、线应急工作中的经验积累,核安全、应急管理等监管方按照分工切实履职尽责,建立定期开展信息交流与经验反馈的机制。应持续强化核应急日常监管,制定具备全面、科学、规划的监督工作计划,保障核电厂核事故应急准备与响应能力充分有效。5.2 辐射事故应急监管鉴于我国在用约 15 万枚放射源和 20 万台套射线装置的核技术利用体量规模,又因各地区辐射安全监管能力不尽相同,有些地区辐射安全监管能力不断弱化,发生辐射事故的风险是较大的。辐射事故应急监管职责是属地为主,地方政府负主责,这又显著不同于核事故应急国家直接监管体制,因此,提升地方政府的辐射事故应急意识和应急能力,压实应急处置属地主体责任是重中之重。而解决该

23、问题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通过辐射事故应急演习推动落实地方各政府职能部门的辐射事故应急准备与响应职责,推动构建积极兼容、条块结合、平战结合、高效应对的辐射事故应急体系。笔者认为,创新开发与应用地市级辐射事故应急演习情景库和评估指导手册,是破解上述问题的有效手段,应进一步充分借鉴国内外实际发生的辐射事故案例,结合地方辐射事故应急监管实际,持续丰富情景库,持续细化评估指导手册,从适用于一地、一省,向适用于一区域,及至全国的方向推进,切实构筑辐射事故应急的坚实屏障。5.3 应急监管信息化建设最近几年,通过能力建设,已初步建成了集应急指挥调度、后果评价和决策支持功能为一体的应急响应平台。随着应急工作重要

24、性的日益凸显,平台的部分功能还需进一步完善。笔者认为,通过完善应急平台体系,可以进一步提高核与辐射事故应急响应效率,进而提高核与辐射安全监管及应急响应水平。要充分利用大数据等信息化手段,推进线上线下一体化监管,分步整合集成现有业务系统和数据资源,促进信息互通、知识积累和经验反馈。切实提升核与辐射安全预警监测和应急响应信息化水平。参考文献:1 郭承站.我国核与辐射安全监管现状及对策J.核安全,2013,12(S1):1-14.2 薛大知,张立国.福岛核事故应急引发的思考:21 世纪初辐射防护论坛第九次会议:日本福岛核事故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江苏扬州,2011:323-327.3 生态环境部(国家

25、核安全局).关于加强核与辐射事故应急演习工作的指导意见S.生态环境部,2018.4 张彦,杨端节,乔清党,等.省级辐射事故应急演习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国辐射卫生,2020,29(3):288-291.5 林权益,李雯婷,岳会国,等.环保部核与辐射事故应急平台建设及其标准化探讨J.中国科技成果,6辐射防护通讯 2023 年 4 月 第 43 卷 第 2 期2013(6):40-43.6 岳忱,梁漫春,林权益,岳峰,等,环境保护部核与辐射应急平台的系统设计J.环境保护,2015,17:56-57.7 潘自强.核能发展与事故应急J.辐射防护,2007,27(1):1-4.Practice and

26、 Experience on Improving Regional Nuclear and Radiological Emergency RegulationHong Lili,Liu Bin,Guo Haifeng,Han Liying,Ding Zhibo,Wang Renke(Northeast Regional Office of Nuclear and Radiation Safety Inspection,MEE,Liaoning,Dalian 116001)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existin

27、g problems of emergency regulation of nu-clear and radiological accidents under situation.A series of new models of emergency regulation of nucle-ar and radiological accidents were explored and practiced.A Northeast province was guided to carry out innovative construction of prefecture-level emergen

28、cy exercise evaluation system of radiological accidents through investigation and interview of emergency management of a nuclear power plant.The system is ap-plicable to activities such as the development of scenario database for emergency exercises of radiation ac-cidents at prefecture-level.The es

29、tablishment of regional nuclear emergency regulation information sys-tem,the improvement of regional nuclear and radiation emergency regulation capacity,the summary and formation of the good practice and useful experience of these new models,and the research and proposed methods for further developm

30、ent of relevant work were put forword.Key words:Improvement;Nuclear and radiological emergency response;Regulation(责任编辑:朱久法)出版物介绍ICRP 第 145 号出版物简介:成人网格参考计算体模继 2007 年建议(第 103 号出版物)之后,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ICRP)在第 110 号出版物(2009 年)和第143 号出版物(2020 年)中发布了用于剂量系数计算的体素参考计算体模(VRCPs)系列。基于真人 CT 图像的 VRCPs 改进了解剖学和剂量学,而不是在 2

31、007 年建议之前用于剂量系数计算的老式数学(或风式化)体模。然而,这种由体素大小固定的体素组成的体素体模在表示某些解剖结构,特别是那些比体素尺寸更小或更薄的体素体模时仍有局限性。因此,VRCPs 不能对某些照射情况(主要是弱贯穿辐射)产生准确/可靠的剂量系数。鉴于 VRCP 的局限性以及基于网格式的前沿体模技术的出现,委员会成立了第 103 工作组,以开发新的网格型参考计算体模(MRCPs),它可以克服 VRCPs 的局限性,也可以作为参考体模,用于根据正在编制的下一个一般性建议进行未来剂量系数计算。该工作组的第一份报告于2019 年5 月获得批准,并于2020 年作为第 145 号出版物发布,描述了成年男性和女性 MRCPs 的发展,这是第 110 号出版物中成年 VRCPs 的对应版本。通过将成人 VRCPs 转换为高质量的网格格式来构建成人 MRCPs,同时还包括有效剂量计算所需的所有源区和靶区,甚至包括消化道和呼吸道器官、皮肤和膀胱中的微米厚源区和靶区,吸收补充的器官特异性程式化模型。MRCP 可以直接(不需要体素化)实现为通用蒙特卡罗粒子输运代码,用于剂量计算,完全体现了网格几何相对于体素几何的优势。(来源:ICRP 网站)7改进区域核与辐射应急监管的实践与经验 洪丽丽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