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平均数.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5679725 上传时间:2024-11-1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平均数.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平均数.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平均数》教学设计 宋家庄中心 王华菊 《平均数》教学设计 宋家庄中心崇水峪完小 王华菊 教学目标: 1、 在丰富的具体问题情境中,感受求平均数是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需要,并通过进一步的操作和思考体会平均数的意义,学会计算简单数据的平均数(结果是整数)。 2、 在运用平均数的知识解释简单生活现象、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积累分析和处理数据的方法,发展统计观念。 3、 进一步增强与他人交流的意识与能力,体验运用已学的统计知识解决问题的乐趣,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 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学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我们来一次乒乓球颠球比赛。将学生从中间一分为二,一边为甲队,一边为乙队,在规定的时间内看哪个队拍球的总数最多,哪个队就为胜利队。这个比赛怎么搞呢?谁来出个主意?” 让学生出主意, 师说:“一节课只有40分钟,要是每个同学都来玩儿,时间太紧张了,有没有更好的办法?” 让学生自己想到每队出代表的方法。 从每队选出三个代表,进行比赛。 二、解决问题,探求新知 1.感受平均数产生的需要。 比赛开始,每队各派3名代表参加颠球比赛,每人5秒钟,请学生当小裁判,老师把各队拍球的数量板书在黑板上。 甲队: 乙队: 老师要求同学以最快的速度口算每队的结果。结果算出来,老师宣布通过总分哪一队获胜,老师面对获胜方表示祝贺。 这时老师请求加入失败队,现场颠球5秒种,使失败队颠球球数增加。 老师再一次重新宣布另一队为获胜队。同时祝贺获胜队,观察学生,让学生发现问题,两队总人数不同,不能用总数来判断胜负,让学生思考在人数不等的情况下怎么比较,让学生提出平均数。 2.探索求平均数的方法。 怎样计算每个队颠球的平均数呢?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计算,教师巡视。 3.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师:当人数不相等,比总数不公平,是谁出现在我们的课堂?生:平均数。此时此刻,你不想对平均数发自内心地说两句吗?(生自由发言) 4.沟通平均数与生活的联系。 在平时的生活中,你们见过平均数吗? 学生举例。(可能说考试统计分数需要平均数。可能说歌手比赛打分时用到平均数,……) 教师通过搜集资料出示生活当中的平均数 中国男子篮球队队员的平均身高为200厘米 邢台东站周一至周五日均客流量为3000余人次 根据以上信息,同学们用自己的语言谈了对平均数的感受,进一步理解了平均数的意义。同时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平均数与社会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联系实际,拓展应用 师:学习了平均数能为我们解决一些生活中的问题吗?让我们继续研究。 (一)门票统计问题 出示统计图,学生观察。 2017年“五一”期间邢台动物园门票统计图 (图略) 师:从这幅图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预设:生1:5月1日参观的人数是1100人,2日参观的人数是1300人,3日参观的人数是1000人…… 生2:我知道5月2日参观的人数最多,5月5日参观的人数最少。 师:面对这么多信息,你还想了解什么? 预设:生1;五天内平均每天售出多少张? 生2:五天一共收入多少钱? 生3:为什么1日、2日参观的人数多,后几天一直在下降? 师:我们班的同学真是善于观察、思考、提问。 1.请你估计一下,这五天中平均每天售出门票大约多少张?(不计算只估算) 同学们报出自己的估计,把自己的估算结果记在心里。 2.大家估计得准不准呢?请你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验证一下。 同学们用自己的方法验证着,老师一边巡视一边鼓励学生。 师找一个学生“说一说,你是怎样验证的?把你的方法介绍给大家。” 生: 用采访的方式采访估算差别大的同学,是怎么估算的,在采访学生估算的准确或者接近,让他说说自己是怎么估算的。 师:为什么5月2日后,参观的人数越来越少了?如果你是馆长,看到这个信息,你会有什么想法?问题一出,同学们纷纷发言。 (二)月平均用水量 电脑出现一幅干枯的土地画面。 老师的语调转为沉重:“在严重缺水地区平均每人每天用水量约为3千克。”在这里,我还要提供一则信息:(出示小刚家各季度用水情况统计表)小刚家每季度用水分别是:16吨、24吨、36吨、27吨。” 请你帮他算一算平均每月用水多少吨。应该选择下面哪个算式? 出示算式: (1)(16+24+36+27)÷4 (2)(16+24+36+27)÷12 (3)(16+24+36+27)÷365 根据学生反馈选择不同答案的学生代表进行争论,找出正确的答案。 有意识地将这两幅画面鲜明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图略) 注明:小刚家平均 每人每天用水88千克 师:此时此刻,你最想说什么? 预设:同学们有感而发:“小刚家要节约用水。”“水比较多的城市用水要少一些。”老师也发自肺腑地说:“节约用水,从我们自己做起吧。”  师:“同学们快要下课了,还想不想在挑战一下? 出示情景题目:小河平均水深110厘米,小明身高145厘米,下水游泳会不会有危险?{图略} 让还没有回答过问题的学生回答。并说出自己的理由。 四、总结评价,提高认识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孩子们发言:… 教师总结,宣布下课。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数学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