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圆的认识教学反思 胡仁龙圆的认识是属于几何概念的教学。通过本节课教学,我的收获颇多,同时留给我更多的却是思考。下面我从设计思路和上课两方面谈谈自己的体会。圆的认识是属于几何概念的教学。在课的设计上我紧扣“概念教学”这一主题进行设计。我的教学思路是:从日常生活出发,先让学生欣赏生活中的圆,感受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通过动手操作认识圆各部分的名称通过动手操作探索圆的特征初步学会用圆规画圆巩固应用欣赏圆在生活中的应用小结。执教完本节课,我认为有两方面完成较好:一、从生活实际引入,充分让学生感受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课的开始,我让学生欣赏了一组图片,使他们了解在自然现象、建筑物、科技领域、工艺品中都能找到
2、圆的足迹。并在图片中,感受到圆是一切平面图形中最美的图形。让学生感受圆与生活、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二、恰当地处理教材,把握重点,突破难点。探讨圆的特征是本节课的重难点。为了突破这一难点,我设计了以下几个教学环节:1、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把圆对折,再对折,认识圆各部分的名称即:圆心、半径、直径,并总结出至少两条直径确定圆心。2、有了上一环节的铺垫,让学生在掌握概念的基础上,通过用折一折、画一画、量一量、比一比等操作探索圆的特征。这一环节较好的突出了学生动手、动脑,让学生亲身经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也得到了进一步提高,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课的结束,我让
3、学生欣赏了一组图片,使他们了解在自然现象、建筑物、工艺品中都能找到圆的足迹。并在图片中,感受到圆是一切平面图形中最美的图形。 课后值得思考和改进的地方: 1、由于备课不够充分,在引导学生认识圆各部分的名称时,我忽略了“圆上”这一词的讲解;在探索圆的特征时,没有分开强调同圆和等圆的关系。整个教学流程不够紧凑,以及数学语言不够精炼等原因,导致时间没把握好。造成前松后紧、导致没能按时完成预期安排的教学内容。 2、评价语言过于单一。 激发、鼓励学生的形式不够多,课堂气氛不够活跃。 3、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在备教材的同时更需要备学生,真正做到每节课都有备而来。 4、作为青年教师,教学之余应多走进学科骨干教师及老教师的课堂,多借鉴他们好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