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策略研究严禁摘录教之初站点作者名标注为“请作者速速联系”、未署名、佚名等类似的文章。摘录其它文章必须征求作者同意并注明作者及出处,否则本站依法追究摘录网站的责任一、问题提出1、社会的需求 时代不断地发展,知识不断地更新,学习永无止境。现代社会的要求公民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的精神、合作的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在这样的形势下,我们教师自然就面临着亘古未有的巨变,担负着艰巨而神圣使命。 早在199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的最终报告中就提出了
2、“终身学习”的思想。国家教育部也在面向21世纪中国振兴行动计划中提出了要在2010年“基本建立终身学习体系”的目标任务。“终身学习”这一概念的提出,受到了各界的广泛认同:“终身学习是打开21世纪光明之门的钥匙”。“未来的学校必须把教育的对象变成自己教育自己的主体,受教育的人必须成为教育他自己的人。”“21世纪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懂学习的人”。的确,“终身学习”是当今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人们也越来越关注教给孩子终身享用的知识与本领,为孩子的终身发展打好基础。 而着眼学生的终身学习,着眼学生的发展,必须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在主动参与的过程中掌握学习的方法与技能。我们必须强烈的
3、意识到:作为21世纪的教育工作者,应当紧记“授人以鱼仅供一饭之需,教人以渔则终生受用无穷”的道理。寓学法于教法中,不仅要使学生“学会”,更要使学生掌握学习方式,做到“会学”、“善学”。 2、新课程的要求 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每个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的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我们深刻的体会:语文课堂中,学生的自主学习是多么的重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应是我们重要的努力方向。 3、课堂的追求 在语文各种教学活动中,课堂教学是教学活动实施的主渠道。
4、它是所有教学活动中最关键、最活跃的载体;同时它也是教育活动中最重要的实体,教育质量在这里体现,办学效益在这里显现,未来的人才在这里养育。所以,关注课堂是我们的追求! 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的教是学生知识转化为技能的外因,外因只是学生主体变化的条件,而学生的自觉性、主动性是学习的内因,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外因则必须作用于内因而得以外显。也就是说,教学只有深入孩子们的心灵,激发他们的情感共鸣,才能在学生的内心深处积淀,从而内化为自己的目的和要求。正确的方法是学生本人把要学习的东西去发现或创造出来,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进行这种“再发现”。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指出的:“在人的心灵深
5、处,都有一个根深蒂固的需求,这就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 我们学校自1999年开始,进行了目标导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的研究。近两年的全员参与式的实践研究,使我们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但正是在实践、反思中,我们认识到:我们“目标导学模式”的课堂教学,关键是“目标”、“导”、“学”这三个字。我们的“目标”主要是教师预先设计的目标,我们的“导”主要是教师的指导、引导和疏导;我们的“学”也主要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因此,虽然我们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但实际中更突出了教师的主导作用;我们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但我们要求学生以达成我们的目标为主要的努力方
6、向,这就对学生的学习作了比较多的限制。在当前的教育观念中,我们认为学生的主体地位,应该得到更多的体现,学生的自主性也应得到更大发挥的,需要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基于以上的认识,我们认为,需要分析我们现在的课堂教学,来看到问题;需要探求有效的策略,来解决问题;需要用新的理念来指导课堂教学,来优化课堂!应该在实践中摸索、探究出一些有效的策略,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提高学生主体参与的意识和自主学习的能力,进而优化语文课堂。 二、研究设计 (一)概念界定 “自主学习”内涵非常丰富,可以从不同的视角对其进行解读。首先,从“自主”一词中的“自”指自己,“主”有三种解释都讲得通。一是指“权力或财务的
7、所有者”,那么学习者自己就是学习的主人,就应拥有学习的选择权,决定权和主动权,学习理所当然应成为学生自己的事情,学生自己也应努力尽到学习的责任。二是指“当事人”学习就应当强调学生亲身经历学习过程,参与学习,方能获得直接的体验和经验,并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历练自己的学力。三是指“从自身出发的”而不是待外力推动而行,强调学习者的主动性,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激发学习者内在的学习需要和动机,形成强烈而持久的内驱力。学生在这种学习方式下的学习主体的学生具有强烈的求知欲,能够合理地安排自己的学习活动,并具有刻苦钻研精神。 (二)研究目标 1、针对我校目前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不足,探索得出一套能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策略。
8、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进一步提高自主学习语文的能力,优化自主学习的效果,并逐步使自主成为学生的一种品质,使学生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 2、优化课堂教学,加快新课程的实施,提升我校语文教学的整体水平。 (三)研究内容本次研究,我们立足于语文课堂,设想从“目标制定”、“问题发现”、“练习设计”、“课堂反馈”、“学生评价”等方面了来探求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策略。 三、操作措施 (一)建立研究的保障机制。 为了让语文课堂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顺利有效开展,我们认为需要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及得到各科教师、家长、学校等多方面的配合,为此需要建立保证研究顺利开展的保障机制。 1、提高自身素质,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9、 (1)加强学习,更新观念。 在如今教育发展快速,教育论述丰富的时代,我们教师要加强现代教育理论和新课程的学习,要不断更新教学观念,以跟上时代的步伐,我们教师要明确教育方向,给自己找准定位,从个人素养上具备进一步促进学生自主的动力和实力。 (2)理解学生,尊重学生。学生是需要被理解的,教师应“深知每个儿童的内心世界”,学生方能用心灵感觉到教师的情绪,达到“亲其师,信其道”的境界。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儿童的世界是美好的,如果你理解他,在其中感到如鱼在水中一样,那它会给你带来良好的感受和心情。”世界上没有相同的两片树叶,在课堂上应尊重每一位学生的个性特点,注重其自身的纵向发展,多鼓励表扬。让每一位学
10、生有所收获,都充满希望。 2、取得行政支持,保证各种活动能顺利进行。 (1)建立学科交流机制。在各学科教学中,无论是教师的教、学生的学,还是学科知识本身,都有许多许多相似之处。在教学中,我们要采用课堂观摩、教学沙龙、教学论坛、教学设计评比等形式,建立各学科交流机制,使教师相互吸取、相互促进。 (2)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灵魂。综合实践活动本身具有整体性、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和自主性的特征,为学生主体性的发挥提供条件。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语文实践,学生的活动领域可以从校内走向校外,活动的内容由
11、教材拓展到社会与自然,以促进学生的自主性发展。 3、完善家校沟通机制。 (1)设立家庭学习角。 教师可以倡导学生自己动手,为自己设计家庭学习角,学校可以向家长宣传自主学习的知识、方法、技巧,学生在校的近况,告诉他们孩子在课堂上学习了什么内容及将要进行的活动。教师的材料要不断的更新。年终发一张内容为感谢他们的参与及对学校的贡献。 (2)“教师家长”联谊会。 学校定期组织“教师家长”联谊会,可有效促进教师和家长之间的双向交流,非常有助于学生的成长,也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改进教育计划。举办联谊会需要精心策划和准备,最理想的效果是能产生一个对学生有益、教师家长共同参与的特别教育行动计划,并在以后的联谊会
12、上,这个行动计划还应根据需要不断地进行修订和完善。 (二)预设策略基于目前我校的教学实际和我们的认识水平,根据我们已有的经验和理性的认识,根据已经认识到的一些问题,提出了以下一些策略。这些策略的适用性、科学性、完整性,都将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得以运用、验证、完善和优化。我们力求“在实践中发现,在发现中完善”。 1、扎扎实实培养习惯感知性自主学习。感知性的自主学习就是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从教材中获得一些感知性知识,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最基本的常识。在学生的感知性自主学习过程中,教师应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指导一些常规性的学习方法。指导通过读、圈、查、分、画、批、写等方法来指导学生自学。如:在自学生字时
13、,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符号标出,指导学生为生字找朋友、给生字编谜语、给生字做加减法等方法来学习生字;学习新词可以用查字典、相互交流、联系文章内容等方法来理解。 2、给予权利自由飞翔探究性自主学习。 探究性自主学习是感知性学习的发展,它是在掌握一定的基础知识之上学生自己进一步独立思索基础之简的内在联系的一种较高层次的自主学习活动。它可以分为:“自主发现”、“自主探索”。 (1)自主发现 “自主发现”是让学生主动地感知课文内容,了解课文提供的信息,并将信息认真整理。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无拘无束地谈看法、谈见解、谈体会,根据各人的差异,让他们在轻松环境中发表个人见解,分享语文学习实践活动的收获。在语
14、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对自己零星的发现进行整理、分类,可以把它们命名问“常规发现”、“特别发现”、“伟大发现”这样一来,学生的“发现”兴趣浓了。 (2)自主探索 “自主探索”是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己去发现、提出问题,并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学生的学习过程,既是一个认知的过程,也是一个探索的过程。小学生一般都有好奇心强、对事物乐于追根问底的特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学生这一特点,鼓励他们大胆生疑,大胆发问,给他们更多思维发散的机会。针对学生的提问,首先表扬他们肯动脑筋,全班掌声鼓励,给他们信心。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把自主探索的问题带进了课堂,有在同学们的合作学习中解决了问题,他们
15、的学习也就获得了成功。 3、多种途径提供舞台运用性自主学习。 运用性学习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能力训练型的自主学习,它是学生通过自己的自主学习活动培养自己的独立自主学习。另一类是知识迁移型的自主学习,它是将感知、探究学习中获得的知识与能力迁移到新的知识中。 (1)自主欣赏 通过感知性、探究性的自主学习后让学生对文本进行高层次的“自主欣赏”。“读书百遍,其义自现”,只有通过读,学生才能感悟语言的内涵,陶冶情操。学生通过反复欣赏,把读懂的内容尽情地表达出来,这样能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愿望。 一篇课文中,有许多使用确切、生动传神的好词佳句,不同的学生自然会有不同的喜好。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喜好选择性学习,如
16、:让学生从课文中摘录自己喜欢的语句,并说说摘录的理由,这样不仅可以挑起学生的自主意识,而且让学生自己体味到语言文字的魅力并且能不只不觉地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去,从而提高写作能力。还可以让学生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可以读给同伴听、读给自己听、读给家长听,并让家长、同伴评分,这样能促使“自主欣赏”再次提升到一个新的境界。 (2)自主应用“自主应用”是让学生主动地把掌握的知识、信息迁移指导现实等知识运用于实际。可以让学生自己来设计练习、谈谈课后体会等来实现。学生通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课堂目标和学习课文后,让学生自己设计练习如:学习了黄山奇石后学生讨论设计了如下的练习:、用算式求出下列生字:徽=()+()
17、+();膊=()+();峰=( )()+();、课外收集黄山奇石的图片。、在图片中选择自己喜欢的石头替它取名并仿照课文第二、三段写文章。这样的练习体现了思维的条理性,训练的渐进性,充分实现了自主应用知识。另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谈想法,如:以学习草原一文为例,有学生在课文学完时谈了这样的体会:“课文最后两句诗写出了蒙汉两族人民依依惜别时的感人情景。”教师还可以用这两句诗进行引导、触类旁通,用来形容同学们离开母校之际的话别,可以改成:“同窗情深何忍别,廊前树下话斜阳。”多么漂亮的改头换面啊!这样学生不仅理解了课文中句子的意思,还把句子请出课文,灵活自主地运用到了实际生活中,真是自由收获呀。 这样的
18、训练,在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同时,也进一步提高了学生整体的语文素养。 (3)自主评价 学习过程中我们需要检测自己对知识的理解(展示思维过程)评价自我发展,找出失误的原因,提出改进的方法,逐步形成能力。在课堂上,我们已经开始注重评价方式的多样化。其中,评价主体也由“教师专评”转向“学生互评”和“学生自评”。但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发现,学生最认同教师的评价,最喜欢对同学进行评价,最逃避自我评价。事实上,同学、教师和家长的评价,是促进学生发展进步的外因或者说是外部刺激;而学生的自我评价是学生通过对自己在学习过程中各种表现的自我认识、自我分析、自我反思,是促进学生发展进步的内因或者说是内部动机。辩证唯物主
19、义认为:所有的外因都需通过内因来起作用;现代心理学研究也表明,内部动机比外部刺激更具有更持续的作用。所以,自我评价应被作为一种促进自我发展的最大的动力因素。 因此,应把更多的评价时间和发言的权利留给学生,要让学生主动参与评价活动,尽可能让每一个学生充分发表意见,让学生由一个人格发展的机会。同时,要注意评价的方式的灵活多变,在强调自评的同时,要兼顾教评、生评等,以产生合力。 四、研究方法和步骤 (一)研究方法 以行动研究法为主,辅以调查法、文献法。 (二)研究步骤1、准备阶段(2005年3月4月) 组织调查,分析教学实际;收集资料,组织专题学习;制定研究方案,并完善研究方案。 2、实施阶段(20
20、05年5月2006年5月) 由课题组成员在各自的教学中实施研究,并组织本教研组的成员协同研究。调整方案,并做好阶段性总结报告。 展开探索性研究,初步概括、提炼出有效的策略,并作好记录和小结。(2005年5月9月) 课题组召开中期研讨会,制定评价与检测的方法,采取多种途径反馈策略的可行性与有效性,查找问题。邀请领导、专家指导,概括、提炼出共性策略和个性策略。作好记录和总结。(2005年10月2006年2月) 进一步实施、完善策略,利用多种渠道、多种途径、多种方式来反馈策略实施的成效,发现并努力解决存在的问题。(2006年3月2006年5月) 3、反馈阶段(2006年4月2006年5月) 利用多种
21、渠道、多种途径、多种方法来反馈策略实施的成效,发现存在的问题。 4、总结阶段(2006年6月2006年7月) 收集整理各类资料,撰写研究报告。 (三)课题组成员及分工 课题组成员与分工安排表姓名 分 工 职务和职称 马建娣 组长,组织、管理课题研究 教研组长,小学一级 郭明飞 组员,负责研究的保障机制 教科室副主任,小学二级 俞云英 组员,负责具体的研究工作 教研组长,小学级 瞿国科 组员,负责具体的研究工作 教研组长,小学级 其他15名语文教师 组员,协助课题的研究 略 五、研究的可行性分析 1、基于学校的良好基础。课题“目标导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使我校全体教师经历了一次成功的研究,也培养
22、了一批科研骨干。因此,浓厚的科研氛围和良好的科研能力是本次研究成功的前提。学校大课题探求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策略已经在今年区课题招标中中标,并确立为A类课题。本课题是语文学科方面的研究。 2、本课题由骨干教研组长具体实施研究。课题组的人员责任心强,爱岗敬业绩,教学实绩明显;都承担过区及以上立项课题的研究,且有较多的研究成果获奖,具备了较高科研能力。 3、本课题来自我们的教学实际,符合发展的追求,并致力于解决我校实际问题,服务我校教学实际,值得我们深入研究。 4、学校十分支持这项研究,由教科室副主任落实研究的保障机制。在科研经费上全力、充分的保证外,更将在行政措施、教学管理上保证本课题的实施。 5、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学习途径来提高研究水平。我们将组织课题组成员外出参观学习,加强理论学习;并积极主动地邀请有关领导、专家等给予我们更多的指导、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