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浅谈新课程背景下教师的素养王 鑫(陕西省宝鸡教育学院 陕西宝鸡 721000)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教师的任务在不断地深化和扩展。本文主要阐述了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应该具备的知识素养、语言素养、研究素养、精神素养、情感素养、心理素养以及技能素养这七个基本素养。关键词:教师 新课程改革 素养 价值观韩愈在师说一文中指出:“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传道,按其本意应该是知识、经验的传授。但是在新课程背景下应该有新的理解。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不光是“传道”,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悟道”,即让学生自己感悟。使学生自己能够完成对所学知识的建构、探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能力,同时完成对学生
2、的思想道德教育,进而树立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那么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应该具有哪些基本素养呢?一、 知识素养教师首先要具有渊博的专业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够站在更高的层次上驾驭自己的教学。曾经听到有的教师说:“上了四年大学,到中小学从事基础教育,大学的知识根本没用”。这种认识是很不正确的,因为大学四年让我们对专业知识有了更深入的学习,从而在从事本学科基础教学时能够高屋建瓴的指导学生。其次还应积极学习其他学科的知识。从事理科教学的教师学习文科、社会科学知识能够加深文化积淀,提高文化素养。从事文科教学的教师,学习理科知识,一方面能提高个人的文化素养,更重要的是培养抽象思维能力。我们应该承认,无
3、论从事哪种学科的教学工作,知识、经验的积累到某种程度时,都是一种文化、一种素养的提升。再次学习了解各种教育教学理论,了解教育的发展过程也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在实施新课程改革后,指导我们教育、教学的基础理论无论从结构还是从内容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所以必须学习新的教育理论,掌握新的、先进的教育理念,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以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最后,作为一个合格的教师还应该学习社会知识,全面的了解、学习社会知识是作为教师应该具备的。我们要善于向社会学习,起码对当地的社会文化知识要有所了解。我们更多的知识、经验来自于社会实践。要善于观察各种社会现象、自然现象,用我们在社会学习中的所得来充实我们的教学。
4、二、 语言素养 “口乃心之门户”,语言表述是教育、教学最基本的技能之一。虽然音调的高低、音质的好坏、声音是否动听悦耳在一定程度上都会造成对教育教学效果的影响,但这都不是重要的问题。重要的是语言表达必须准确、明了,虽然不能做到字正腔圆,但是绝对不能拖泥带水。俗话说“话有三说,巧说为妙”,“巧说”不是先天具有的,而是长期以来知识、文化积淀在课堂教学中的反映。根据不同的教育对象,语言表述的特点各不相同。对同一个问题面对不同的教育对象,其语言表述的方式也各不相同。因此,扎实的语言基本功、良好的语言素养是成为一名合格教师的先决条件。三、 研究素养 “研”是把整块东西磨碎了,以便观察,用的是分析的方法;“
5、究”是对事物的追根问底,以便了解其走向,用的是综合的方法。有没有研究意识,不仅是研究能力高低的问题,而是采取何种生活方式的问题。所以说作为教师“研究是一种生活方式”,健康快乐的生活是一种心态,而研究则是生活的需要。 在新课程背景下,只有变经验型教师为研究型教师才能适应教育教学的需要。传统理念下的教师大都是经验型的,他们具有渊博的知识、合格的学历,上课教学基本功扎实、教材吃得透、讲解清楚明白,努力使学生在考试中取得较高的分数,但是缺乏总结心得、研究教法的能力,大部分教师是在评职称需要时才开始写论文的。这种经验型的教师在新课程背景下已经越来越不适应了。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的教法应根据教材和学生的认
6、知不断的总结和调整。那么就要求教师必须要有一个不断探究教学发展中各种因素变化的能力,即不断研究教学的能力。研究的过程是提高个人文化素养,加深个人文化积淀的过程。四、 精神素养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等等。社会似乎把教师推上了很高的境界,但是真的是这样吗?我们应该很客观的看待我们所从事的职业。在某种程度上教师这个工作仅仅只是一项职业。作为一项职业来看,我们只要有高尚的敬业精神就能做好这项工作。所以,一个好的教师首先是要具有责任心,其次才是教育教学能力。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是真正的教育实施者。教师是站在第一线的,是直接和学生打交道的人。他们既是传播知识的载体
7、,同时又是所有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的贯彻者。教师应该用自己的行为规范、高尚的精神境界来影响学生。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教师应该用自己渊博的知识水平,精湛的教学技能来成就一批批学子。教师的成就不在于工资的高低也不在于是否被评为“优秀教师”,而在于现在和以后学生对你的认可。因此教师工作最大的成就就是“桃李满天下”。五、 情感素养 教育教学过程不光是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包含情感的交流。这种情感不单单是与学生的情感交流更重要的包含了与家庭、与社会的情感交流。没有情感交流的教学过程效率肯定很差,没有情感交流的教育肯定是失败的教育。与学生的情感交流是教育的基础,教学效率的高低很大程度取决于教师与学生的情感。
8、教师必须深入学生,充分了解自己的教育教学对象,与自己的教育对象建立一定的情感基础,这样才能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效率,从而获得好的教学效果。 教育首先要得到学生家长的支持。因为学校教育如果得不到学生家长的支持,就会显得苍白,肯定也得不到好的教育效果。特别是面对我国目前基础教育的实际,受教育者的实际情况,我们的基础教育必须得到家长的支持、理解和配合。事实上,我们在基础教育阶段有一部分家长往往成为我们教育教学的障碍,就是平常大家所说的“5+2=0”,即五天的学校教育取得的效果,回家休息两天都等于什么教育效果都没有了。所以,教师与学生家长的交流沟通就变得尤为重要。与学生家长之间建立一定的情感基础对教师的
9、教育教学工作将会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同时还会促进学生与家长的感情交流。特别是初中、高中阶段的学生正处在心理叛逆期,通过一定的方式方法来增进学生与父母之间的情感应该是学校教育的重要部分。 其次教育必须得到社会的支持。教育本身就是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共同努力的过程。与社会的交流,首先要得到社会的认可。那么,要得到社会的认可,就要想法设法让社会来了解学校教育,看到学校教育的成果,进而得到社会的支持。其次在于教育者应采取多种多样的不同方式加强与社会周围环境的交流,使受教育者在社会教育活动中能够得到更好的锻炼,从而完成其完满人格的培养。六、 心理素养 良好的心理素养是做一名合格教师的基本条件。教师是
10、学生的精神依靠,是学生在校期间的监护人。关注每一个学生,爱每一个学生。在教师的眼里学生人人平等,公平、公正的对待每一位学生,不能因个人的好恶造成对学生的亲疏,更不能将个人的情绪带到学生中去,永远以一个平和的心态对待每一位学生。七、 技能素养在新课程背景下,要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要掌握各种教育技术、教育技能以及先进的教学方法,并且能够有效应用。 总之,教师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桥梁,是人类文化的传递者和创造者,是社会的专职教育者。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教师的任务在不断地深化和扩展。教师的素养关系到教育教学质量的高低,也关系到学生自身的发展。因此,作为一名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师要时刻努力提升自身的素养,摆正自己的位置,以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对教育不断提出的更高要求。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