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师如何正确引导幼儿健康发展善于发现问题自主人能差。在母亲的阳光下生长的孩子,从小受到家庭的宠爱,受到父母的宠爱,衣、食、住、行都由父母安排,他们不会做家务,不会打扫卫生,自已穿的衣服都是由父母洗涤,遇到困难不能自己解决,不会安排学习时间,容易被外界环境所干扰,上课时常常心不在焉。心理承受能力差、任性。从小在温室里长大的孩子,由于受到家庭的过分宠爱,自我中心意识强,他们在家中享受到的特殊待遇,认为是理所当然,造成他们任性,刁蛮。缺乏抗打击,抗挫折的能力,一旦受到什么打击就会表现出灰心丧气,情绪低落,甚至更为反常的举动,学习成绩急剧下降。曾有一位母亲下班后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到家中,看到自己的女儿
2、正观看电视,就问起她的学习情况,得知女儿学习成绩不及格时,心痛的对女儿说“女儿,你为什么不努力啊!难道你甘愿将来一辈子过苦日子吗?你这样的成绩对得起父母吗”?也许妈*语气大重,好心当成了驴肝肺,妈*语重心长变成了女儿心中的唠叨,她对妈妈讲,你只知道叫我读书,你当初为什么也不好好读书,要是你有一份好工作,我也不会跟着你受苦。孩子一气这下便离开了家,一走就是几日,害得父母,亲人到处寻找。第二天有位老板见到那个小女孩跌跌撞撞的走来,无精打采的站在门口,小女孩已经几顿没吃饭了,老板问明情况便端来一碗面条给小女孩,小女孩狼虎咽吃下了面条后,扑嗵一声脆在地上说,“老板你是世界上最好的人,你比我的父母都好啊
3、!”老板生气的说:“孩子,我就凭你这句话,我就不该把这碗面条给你吃,我与你仅一面之交,无亲无故,就只一碗面条的交情,你父母在家辛辛苦苦养你十几年,你不但没有感恩之心,反而责怪父母,为难父母。你希望自己的父母出人头地,父母还希望你比别人的孩子强呢?你做到了吗?孩子听了老板的话满脸通红,飞快地跑回家,看到爸爸妈妈正在家里焦急万分的样子,眼泪汪汪,扑嗵一声脆在地上说:“妈妈爸爸我对不起你们,我以后再也不会外出了,再也不会生你们的气了”。涉世未深,人际交往感情谈薄。充当一代“儿皇帝”的孩子,由于受到家庭的特殊宠爱,她们把父母亲人的关心当作是应该的,遇到困难时总希望有老师和同学的帮助,别人有困难时却不知
4、道去帮助别人,对老师和同学缺乏应有的礼貌。对父母和亲人常有不尊重的时候,他们劳动观念不强,爱护公物意识差,缺乏艰苦朴素的作风。他们缺乏尊敬老人、孝敬父母的高尚品德。有一次妈妈过生日,全家人喜气洋洋的聚在一起吃饭,外婆伸出颤抖的手去夹菜,小女孩歉外婆的年迈,歉外婆的不卫生,一气之下,竟然把一桌菜掀翻在地,家里顿时一片寂然,父亲没有责怪女孩,母亲也没有打骂孩子,眼里含着泪花,对着孩子说:“外婆是妈*妈妈,等妈妈老了就象外婆一样了,今天是妈妈最快乐的日子,今天同时又是外婆曾经最痛苦的日子,你也会长大,你也会老,将来你的孩子,孙子同样这样对待你,你心中是何感受。孩子听了妈*教诲,流出了后悔的眼泪,赶紧
5、收拾地上的饭菜,扑在外婆的怀里。外婆:“我对不住你,我爱你”。妈妈:“你辛苦了,祝你生日快乐”。二、掌握孩子的优点聪明、身体素质好。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我国经济腾飞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孩子生长所需营养逐渐满足,身体素质条件非常好。电视基本普及,许多家庭还拥电脑等现代传媒工具,他们从小就从电视,电脑上获取了信息资料,开阔了视野,发展了智力。思维敏捷、自尊心强。新时期成长发育的孩子,从小生长在倍受关爱的环境中,他们从小接受新鲜事物多,受到的鼓励多,有强烈的自尊心,好动好问是他们的天性,独立思考问题和思维能力都比较强。三、正确选择教育方式家庭、社会、学校教育有机统一。“一碗水端平”。家长
6、对待子女应当一视同仁,手背手心都是肉,切下能有轻重之分,以免撞伤孩子脆弱的心灵。教师在教育过程中更应该如此,对待学生应象对待自己的子女一样,决不能因为哪位学生学习成绩不好就轻视他,这样学生心里会产生自卑感,在学校得不到老师同学的关心,在家里又得不到父母的爱怜。学生会丧失信心,自暴自弃,产生放弃学习的念头。老师对待差生更应格外的关心,耐心教育,找出问题所在,并与家长联系,采取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帮助孩子改正缺点。教育方式要得当,孩子越打越骂越不听话,家长和教师在教育孩子时,不能因为孩子犯了错误就破口大骂。人非圣贤,谁能无过。大人有时也会犯错误,况且他们还是不懂事的小孩呢?教师要全面了解孩子的特性
7、,对待不同个性的孩子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利用对比法讲道理,孩子更能接受教育,及时将孩子在校的表现反映给家长,学校和家庭共同关注孩子的成长,我们的孩子定能迅速成长起来。优化育人环境、营造健康发展氛围。在教育发展过程中,注重学生人格的发展,许多学校没有把学生人格发展落到实处,教育过程中使用有损人格的语言,学生产生逆反心理,有的与老师针锋相对,因此,尊重学生人格,营造健康发展的氛围,是教育发展的主旋律。学校要开展丰富多彩,富有成效的活动,培养学生的良好的道德情操,促成学生优良品质的形成。开展年级之间文明班级,文明寝室的评比活动,培养学生集体主义精神。开展以集体为主的社会实践活动和各方面的竞赛活动,培养他们的创造精神。总之,关心、爱护、公正、动之以情的教育方法,是新时期家校衔接教育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