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你的教学评价有效吗?促进学生多元发展的评价设计教学评价改革是教育教学研究领域的永恒课题,它将对随之进行的课程教学方式、学习方式、考核等一系列改革起着“龙头”作用。当前“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成为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思路与方向,评价环节的改革已经开始受到普遍关注,一些新的理念也逐渐深入人心,如:简单的书面理论测验和终结性评价过于片面,面向学习过程的形成性评价、发展性评价逐步受到重视,评价标准不应是机械和单一的,教师也不应是实施评价的唯一主体,等等。在此基础上,如何有效发挥评价的多元功能,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和未来职业能力的全面提高,成为我们探究的主要方向。【案例一】一次无效的教学评价设计在一次课堂
2、教学竞赛中,我选择的课题是项目课程“开办我的网上店铺”任务一“网上店铺的开设”,通过任务驱动教学,要求学生熟悉网上开店、商品信息发布和拍卖的有关流程与技巧,成功地开设网店。教学设计诸多环节经过精心设计和反复打磨,这一节课上得非常成功,竞赛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由于该任务的完成情况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整个项目能否有效实施的关键,因此在教学设计中必须要有对学生目标达成的评价,在参赛教学设计中,评价环节是通过课后要求学生课后填写下面这张评价表来体现的。“开办我的网上店铺”综合实践评价表1(任务一:网上店铺的开设)评 价 内 容自 评小组评价教师评价熟练掌握基本了解继续学习前 期 准 备会 员 注 册发
3、布商品信息拍 卖 技 巧因为这一设计未采用书面习题、测试等传统评价工具,既体现了对评价方式多样化的重视,还通过学生自评、小组互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体现了评价主体多元化的教改精神,当时成为整个教学设计中的亮点。然而,后来当我按照这个获奖教学设计真正实施项目教学时,发现曾经一度为此深感自豪的所谓“亮点”并没有大放光彩,评价结果不能为后续的教学提供有效的反馈意见,有些学生甚至觉得多此一举毫无意义。实践证明,这是一个流于形式、缺乏理性思考和精心设计的评价环节,难以真实客观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效果,无法促进学生知识技能的发展与能力的全面提高,因而是无效和失败的,重新审视与反思,其存在以下几个主要问题:1
4、. 评价内容过于片面,只涉及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习能力和方法等没有进行全面综合的评价。2. 学生无法准确判断自己和他人对表中各个学习目标的达成情况,自评栏目的填写存在随意性,小组互评更是草草了事,评价结果不能反映学生的真实情况。3. 评价内容描述过于简单和笼统,实施评价的可操作性不强。4. 除了客观诊断功能未充分发挥外,评价所应具有的激励、改进与导向等多元化功能也未能体现,例如学习积极性的提高、学习方法的改进、自主、探究、协作和创新意识的培养,等等。我开始意识到,实施教学评价不仅仅是为了让课堂教学环节在形式上显得完整,也不是为了迎合教改潮流,如何让教学
5、评价真正发挥作用,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有很多问题都值得我们去深思和探究,必须经过教学实践的反复检验,才能让评价真正服务于教学,服务于学生的终身发展和个性化发展。二、如何设计有效的评价内容与指标?发现了以上问题,我开始思考对教学评价的重新设计,首先要解决的就是评价内容过于片面的问题,除了知识技能以外,情感、态度、参与学习的过程和学习方法都应在评价表中有所体现。于是,我搜集了一些网络资料,对原先的表格进行补充和修改,但这种盲目借鉴的,使用结果总是不能令人满意。到底该如何设计,才能提高评价的科学性与有效性呢?经过与其他同事的沟通与讨论,我发现其实自己对于教学评价设计的理解是十分肤浅的,缺乏理论支撑和
6、基本原理的掌握,评价的设计只是空中楼阁。于是,我将资料收集的重点转移到了创新教育理念和教学设计原则上来,得到了很多启示。(一)评价设计的基本原则与教学目标保持一致前期对于评价表设计形式的追求,使得我在设计意图出现了混乱与偏离,竟然忽视了这样一个简单的道理:学习任务完成后,学生在认知、技能、情感等方面是否产生了如教学目标所期待的变化,这才是要通过教学评价来回答的主要问题。离开了明确具体的教学目标就无法进行教学评价,教学评价的设计应该以教学目标为依据。根据上述原则,我确定了评价的主要内容应该围绕以下三个目标:1.知识目标:熟悉网上开店的一般流程;了解CtoC网站的基本特点;了解网上开店、商品信息发
7、布和拍卖的有关规则。2.能力目标:能够通过对主页的基本特征判断不同类型的网站,并掌握商品图片拍摄和信息发布的简单技巧,培养综合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3.情感目标:在模拟仿真实验和小组交流中感悟、思考和创新,培养创业意识、竞争与合作意识,体验学习的成就感。围绕上述目标,评价表的设计要简明、科学、结构化且易于操作。这时,新的问题又出现了,将教学目标原封不动地搬到评价环节是绝对不可行的,那么,如何将其转化为有效的评价指标呢? (二)评价指标设计的主要依据基于学习过程的要素分析经过思考,我认为伴随着教学目标的一步步达成,教学评价的实施也应该贯穿于学生学习的全过程,必须对学习目标进行
8、细化,确定影响学习计划执行的主要环节和活动作为评价要素,教学目标才能体现于评价方式之中。因此,在完成“开办我的网上店铺”学习任务过程中,我通过绘制认知框图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主要学习任务进行认真分析,初步选定了信息检索与资料收集、商品图片拍摄、商品信息发布、商品竞拍、小组合作交流与成果展示这样几个重点环节作为评价指标设计的基本依据。在评价指标设计过程中发现,为了让其能够涵盖影响评价要素的各个主要方面,每个评价要素可能要通过多个或多级评价指标来体现,指标的数量和级数越多,说明评价量规的设计越详细。如:“商品图片拍摄”环节包括“数码相机操作”、“图片拍摄效果”、“图片修饰与美化”等多个指标,而“图片
9、拍摄效果”又可以从“主体突出,构图合理”、“对焦准确、清晰度高”、“曝光恰当,色彩真实”等几个方面来评价;“商品信息发布”部分可以分为“正确选择商品类目”、“填写商品基本信息”、“图片上传与信息发布”等多个环节,其中“填写商品基本信息”又包括“填写商品属性”和“商品名称设计”等。不过指标数量和级数并不是越多越好,同时要注意每个指标应该是一维的,且必须与其他同级指标并列,否则将会出现概念混淆和交叉重复评价,也会影响教学评价的有效性。(三)评价内容的设计要求明确具体的任务或行动描述一个好的评价标准应该是具体的、明确的、容易操作的,如果一个评价工具的内容和标准含混不清、就很可能导致收集的信息不能有效
10、反映要评价的内容。最初设计的表格中,“前期准备”、“会员注册”、“拍卖技巧”这样的表达不但显得过于简单和笼统,而且缺乏实质性内容,学生根本无法正确判断每一项学习目标的达成情况。后期增添的一些评价指标如“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也存在描述不清的问题,如果不具体说明是其中的哪些特质,就会给评价的实施带来困难,这样得到的评价结果必定是无意义的。评价指标所使用的语句必须明确而具体,这就意味着在评价设计中要多采用描述性语言,如“具有良好的信息收集能力”是一个描述性语句,其效果就比原来的短语“信息收集”更好。然而经过仔细分析,却发现这样的描述性语句仍然存在问题,怎样才能算是具备了“良好”的信息收集能力?对于“良
11、好”所应达到的水平没有清晰的说明,也很难操作。因此我得到了进一步的结论:在评价标准的表达上,描述性语句优于简单的词组,但描述性语句如果过于笼统而概括,仍然是无效的。要使评价指标更加清晰、直观和具有可操作性,不如将其细化为具体的行动描述或实际的任务,例如“具有良好的信息收集能力”可改为“从多种渠道查找、收集信息”或对信息收集结果的描述,如“信息来源渠道多样,能运用多种搜索方式,获得信息数量充足且内容全面。”“具有良好的沟通与交流能力”可以改为“能够准确流畅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并善于倾听和接受他人的意见和建议”。三、如何让学生在评价中发挥主体作用?鼓励学生以评价的主体身份参与评价,是评价改革的一个重
12、点课题。布鲁姆认为,评价是学生认知目标的最高水平。学生参与评价活动,既能变换角度客观地审视自已的学习,提高对评价结果的接受和认可度,又能在实践中确立评价意识、培养批判思维能力,有利于学生的认知发展。然而,学生长期以来一直作为评价对象被动接受评价标准和评价结果,他们的主体意识和主动参与精神如何才能有效地被调动起来?考虑到目前职业学校学生的认知水平,直接让学生制订评价标准是不现实的,但让学生参与评价标准的制订与修改却具有一定可行性。通常我采取的做法是:要求学生认真阅读教师设计的评价量表或量规内容,进行补充删减或给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但是大多数情况下,学生给出的反馈都是“评价标准合理”、“评价内容全
13、面”或是“没有意见和建议”。我们的评价标准真的完美无缺吗?学生没有认真阅读和思考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但是为什么总是无法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善于发现问题呢? 【案例2】竞争激发主体参与意识在一次小组合作研究性学习成果汇报后,我们根据既定的评价量规对各小组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了量化评价,结果第四组和第八组出现了相同的得分,本来可以让他们并列第一为这次学习任务划上圆满的句号,但因为事先承诺的奖品只准备了一份,必须要分出高下。在这种情况下,由各组投票表决虽然不一定公正客观,但也许是最好的选择。讨论表决的过程中,第八组一位同学的抱怨引起了我的注意。“老师,第一名应该是我们的,你没看到第四组原来
14、做的PPT,现在之所以做得那么好,全是请我们组的*同学指导后修改的”这句话让我眼前一亮,这表示学生对评价标准和评价结果开始产生质疑,根据既定的评价标准,不同的评价对象获得了相同的评价结果,竞争意识会促使他们自发地在现有评价制标以外寻找对方的弱点,挖掘自己的优势,这其实就是对评价标准的补充和完善。一直困扰我的难题因此找到了解决方案。在惊喜之余,我又想到:缺乏组际间的交流与互助,不正是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容易出现的问题吗?这是一个意外收获,于是我适时引导学生:善于学习与协作,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第八组同学提出的异议,其实反而为竞争对手最终胜出提供了依据。经过师生共同协商,我们对评价量规中“找到合适
15、的协作者,共同完成探究学习任务”这一条补充了加分项:“与来自组外的协作者合作,视学习成果加1-2分。”这同时也告诉我们,发挥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作用,不是盲目地让学生对评价标准做出评判,教师的理性思考和主导作用同样非常重要。四、如何让评价充分发挥导向功能?科学的评价方案不仅能了解判断学生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掌握情况,更重要的是能够为学生掌握专业课学习方法、形成较高的专业素养提供指导。如果说全面体现学习目标、明确具体的评价标准描述为评价发挥导向功能奠定了基础,那么,如何才能让评价的导向功能充分发挥出来呢?在不断实验与修正的过程中,我总结出以下几点体会:(一)为评价指标加入合理的权重如果根据每个评价
16、指标在单元学习计划中的地位确定其权重,这将帮助学生把握学习的重点,从而使学习目的更明确。(二)评价内容应处处渗透学法指导例如,上述“从多种渠道收集信息”的评价描述只能让学生了解评价体系中对信息收集方面的能力提出了要求,对于提高学生的信息收集能力没有实际帮助,如果改为“从书店、图书馆、调查访谈、网络等多种渠道收集信息,进行分类整理并正确地标明出处”效果则大不一样。(三)评价结果要注意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在实践中发现,如果评价结果采取量化的数字得分形式出现,便于排序和划分等级,对于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有一定效果。但通过分数和等级给学生反馈的信息比较有限,如果采取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办法,使评价结果呈现的内
17、容不仅要有定量化的分数信息,而且要有描述性的质性的过程分析与改进建议;在呈现的形式上体现对评价对象的尊重与关怀,用发展的眼光,审视评价对象发展的过程,发现他们的优势与不足,诊断形成这些问题的具体原因,并在此基础上给出合理化的改进建议,评价结果才能发挥有效的改进导向作用。(四)评价绝不是教学最后一环我们注意到,在学习任务接近尾声、学习成果展示或汇报结束后再进行评价,一般只能起到诊断和评判的作用。要想发挥评价的导向作用,向学生出示评价表的时机应当是在提出具体学习任务时。这样,学生在学习开始前,就已经熟知评价标准,有了明确的学习目标,将促进学习效果的提升。在学习活动开始的起点,评价标准为学生顺利开展
18、学习活动提供了方法指导和努力的方向,在学习活动告一段落时,它能够反映学生阶段性学习目标的达成情况,为下一个学习任务的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如此周而复始,评价对学习有效开展的导向功能就能充分发挥。因此,评价绝不是课堂教学的最后一环,它应该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始终。在教学评价改革实践中,我深刻认识到,职教课程教学评价标准和评价制度尚未形成科学的体系,我们的改革不能盲目套用基础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评价模式,单纯追求指标体系的面面俱到是不切实际的,关注学生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的发展,关注学生自信心和创造力的培养,真正有效地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健康的个性化发展与终身发展,才是教学改革的意义所在。当然,对于评价方式的改革,并不是要彻底颠覆抛弃传统评价方法,一些传统的评价方法,如书面作业与测验,经过精心设计内容,仍然可以在评价实践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任何一种评价方法都不是万能的,不可能靠一张评价表解决课堂教学中的所有问题,结合具体任务的学习目标,合理设计评价方法、评价工具和评价实施方案是我们今后研究的重点。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