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勤学善思,做合格教师
——-暑期培训心得
三语组 狄海荣
8月26日早上,带着秋晨的凉爽,我回到了熟悉而又美丽的校园。在这里参加了学校组织的为期三天的暑期培训。通过学习,使我享受了一顿丰盛的精神大餐:拓宽了学习的视野,更新了教育观念。下面就我对本次的学习谈谈我的心得体会。
在这次培训中,杨君老师的做法,让我如沐春风,受益匪浅。我感觉杨老师是把教师当事业,而我好像是把教师当职业;杨老师面对孩子是教育,而我好像是在工作,这就是普通老师与名师的差距。知不足方能前行!记得贺校长在培训中说:“心在哪里,智慧就在哪里;心有多远,脚步就能走多远。”面对这些真挚的话语,我不由的深思,我们都还年轻,未来的路还有很长,我们的人生只有不断学习,不断思索,才能让自己变的更加卓越,才能让自己成长为合格教师。
一、外树形象,为合格教师增添美丽外衣。
教师的形象主要是指教师的外在形象和内在形象。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体会到教师自身的形象和表现出的礼仪在教书育人过程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正如莎士比亚所说:“服装往往可以表现人格,一个人的着装就是其自身修养最形象的说明”。试想,一个蓬头乱发、衣冠不整、不修边幅,或者浓妆艳抹,衣着过于绚丽、暴露的教师,站在讲台上给学生讲课,即使他有着渊博的知识,在学生的心目中也不会是一个受人尊重的教师,学生也不会乐意与你交往。
再者: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更何况我们面对的是那一群天真烂漫、童心无暇的孩子。在他们的心目中,漂亮是他们喜欢老师的最直接因素。据调查,小学生在自己所喜欢的老师的课堂上表现出的是无比的积极与专注,正所谓 “亲其师而信其道”。
为此,只要我们老师,注重了自己的外在形象,让学生从心里感受到了喜欢,课堂秩序、课堂效果就不言而喻,无形中为课堂高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如果说较好的外在形象是学生对老师的感性认识,那么教师良好的道德修养、广博的知识等内在素养,就是学生对老师的理性认识。一个教师仅仅具有潇洒的外表,而没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和专业知识素养,那么他的形象是不可想象的。一般说来,教师的学识越丰富,教学水平越高,学生所付出的时间越少,得到的东西越多,学生学得越易,兴趣越高,效果也越好。因此,知识渊博的教师才会给学生留下美好的印象,才会对学生产生良好的影响。
二、不断学习,为合格教师永驻活力。
通过这次培训,不仅让我从精神上受了洗礼,更关键的是让我从理念上有了升华,明白了作为一线教师,要想把成为合格教师,不仅要德才兼备,而且必须要不断学习新的理念,充实自己的头脑,学习不再仅是学生的专利,教育也不再仅是教师的特权。一个真正的教育者要将学习贯穿于自己的一生之始终,可谓“活到老学到老”。
1、多读书 ,做榜样型的老师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让学生对语文感兴趣,教师首先必须对语文这门学科有强烈的兴趣。布鲁纳说:“教师不仅是传播者,而且还是模范,看不到语文妙处及其威力的教师,就不见得会促使别人感到这门学科的内在刺激力。”还曾看到这样一段话:文字的苍白来源于生命的苍白,文章的无聊来源于生命的无聊,语文课的乏味就来源于语文教师的贫乏!我们一直埋怨学生阅读面窄、阅读量少,阅读能力与写作能力之差。其实,我们语文教师或多或少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可见,多读书对于语文教师有着重要意义。
我们的教学对象是知识量很可观的学生,面对这样的学生,如果我们老师的思想跟不上时代步伐,与学生的“代沟”就会愈拉愈大;如果我们的文学素养不够,就无法再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我们语文教师要想提高文学素养,要拓宽文化视野,就得听从鲁迅教导“读书要像蜜蜂采蜜一样杂采众家”,多看“闲书”,除了经典名著外,还应该读精的、新的、富有鲜明时代特色的当代优秀作品,凡是学生应该读的、适合学生读的、学生喜欢读的,教师都必须读。
俗话说的好: 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有长流水。我们既然选择了教书这一职业,就必须让自己的“水源”充沛,水平不断提高,储量日益深厚,蓄厚积而待发,才能润泽更多的心灵,达到 “风调雨顺、水到渠成”的教育的效果。
2、激励评价,做智慧型的老师 。
要知道,学生崇拜老师,并不仅仅在于教师的职业,他们更崇拜是教师的智慧,也就是教师为人的正直,坦荡的胸怀,渊博的知识,丰富的阅历,办事的胆识,处事的干练;敬重的是一颗永远真诚、热情、年青、从容的心;信服是老师吸引学生的教法。
陶行知先生曾指出:“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惟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达到心的深处。”
教师想要营造一个民主、平等的教学情境,首先就要教师以微笑的面容、亲切的话语、饱满的激情去感化学生、亲近学生。并且教师还要善待学生,当学生出错时,老师不训斥,不惩罚,要耐心指导,当学生取得点滴进步时,应给予及时地肯定,并鼓励他们。对表现出色的学生以“你真行!”、“你真棒!”、“你很好!”等来表扬他们;对学困生不厌恶、不指责,更是耐心地指导他们、鼓励他们。常鼓励他们说“你能行!好好想一想,慢慢来”等,使他们感到老师和他们一起动脑,一起学习。这样就慢慢地打消了学生对老师的惧怕和隔阂的心理,于是在轻松愉快地合作学习中完成了学习任务。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作为一名教师,只要我注重自身的形象和礼仪,注重自己的人格和道德方面的修养,并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以人格魅力影响学生。努力奋进,相信自己一定会成为一名新型、合格的语文教师。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