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向侯凡凡同志学习的心得体会 关于开展向侯凡凡同志学习的决定 粤卫201120号 各地级以上市卫生局、XX市卫生和人口计划生育委员会、XX市XX县区卫生和人口计划生育局,部属、省属驻穗医药院校附属医院,厅直属各单位: 侯凡凡同志是中国科学院院士,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南方医院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我国著名的肾脏病学专家。1950年10月出生,1968年4月参加工作,中共党员,1973年毕业于第一军医大学,1993年在中山医科大学获医学博士学位,1995年至1998年在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任访问学者,1999年起担任解放军肾脏病研究所(现为XX省肾脏病研究所)所长,南方医院肾内科主任。 侯凡凡同志医
2、德高尚,她从事临床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40余年,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满腔热情为患者服务,恪守医德,廉洁行医,用实际行动构建了和谐的医患关系。她视病人为亲人,把挽救患者生命、减轻患者痛苦作为最大心愿。她坚持“当医生心里要时刻装着病人,哪怕为病人节省一分钱都要去做”的行医准则,总是想方设法为病人选择最佳的治疗方案,尽量让患者用较少的钱得到最有效的治疗。她以精湛的技术、高尚的医德在病人和社会中赢得了良好的口碑,先后荣获总后勤部“优秀共产党员”,XX省“医德医风先进个人”等称号。 侯凡凡同志敢于创新,潜心科研,言传身教,治学严谨。作为临床学家和医学科学家,侯凡凡通过20多年攻关,系统研究
3、了慢性肾脏病及其主要并发症的发病机制,在肾脏病防治领域作出系统性、创新性的贡献。她在sci收录期刊发表论著42篇,6部成果被国外教科书引用。她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国家发明专利授权2项,并先后获得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2010年获XX省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及广东十大创新人物提名奖。 侯凡凡同志坚持群众至上,以提高服务质量,解决患者实际困难,让群众满意为不断追求的目标。她认为“我们的服务对象是病人,所做的每一件事情都关系到病人的健康和生命”。作为医学专家,侯凡凡时刻把患者的利益摆在第一位,运用自己的科研成果为患者服务,努力减轻患者的痛苦、千方百计降低医疗
4、费用,为患者带来感受得到的实惠。她科学诊疗,严格管理,时刻把医疗质量和安全管理放在第一位。 侯凡凡同志的先进事迹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先进性。充分体现了共产党人立党为公、 执政为民的优秀品质;充分体现了医务工作者救死扶伤、行医为民、无私奉献的执着追求;充分体现了营造和谐医患关系,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幸福广东的时代要求。大力宣传学习侯凡凡同志的先进事迹,有利于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提高卫生队伍素质;有利于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形成学习先进、崇尚先进、争当先进的良好风气;有利于推进卫生体制改革,加快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省卫生厅决定,在全省卫生系统广泛开展向侯凡凡同志学习活动。 省卫生厅要求,全省各级医疗卫生
5、单位要采取多种形式,广泛深入地开展向侯凡凡同志学习的活动。要把学习活动与创先争优活动结合起来,加强领导,广泛发动,迅速形成学习先进的热潮,不断提高政治和业务素质,争做人民满意的共产党员和优秀医务工作者。要把学习活动与“三好一满意”活动(服务好、质量好、医德好,群众满意)、卫生系统行风评议、行业作风建设工作结合起来,以人民群众满意为目标,努力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提高医疗质量,改善服务态度,优化服务环境,规范服务行为,改进医德医风。要把学习活动与落实当前医改的各项任务结合起来,真抓实干,先行先试,开拓创新,大力推进我省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要通过认真学习、广泛宣传侯凡凡同志的先进事迹,充分发挥先进典
6、型的教育、示范、引导作用,努力推动全省卫生系统精神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为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健康广东,幸福广东,做出更大的贡献。 附件:“做医生就应该把心放在病人身上”记中科院院士、XX省南方医院肾内科主任侯凡凡 XX省卫生厅 二一一年二月一日 (信息公开形式:主动公开) “做医生就应该把心放在病人身上” 记中科院院士、XX省南方医院肾内科主任侯凡凡 “做医生就应该把心放在病人身上。要想把医患关系搞好,行业道德和职业规范就是要求你要把心放在病人身上,要解决病人的痛苦,还要用心去减轻病人的负担。”靠着这个“秘诀”,现年61岁的中科院院士、XX省南方医院肾内科主任侯凡凡带领的科室保持了20年零投诉的
7、纪录。 为患者省钱:能用便宜的绝不用贵的 侯凡凡要求科里的医生,尽量为病人省钱,能用一种药,绝不用两种;能用便宜的绝不用贵的。经过病人口口相传,全国各地的患者慕名而来。 有一位XX省XX市的患者来到肾内科,请侯凡凡帮他造一个血管瘘,以便他继续透析。侯凡凡没有贸然答应他的要求,而是详细询问了他的病史,并为病人做了全面检查,结果发现引起病人肾功能衰退的病因是肾内有结核,若对症治疗,病人完全可以不用透析。 当她把这一诊断结果告诉病人时,病人一脸疑惑,甚至责怪她不负责任。侯凡凡恳切地对病人说:“透析我可以给你做。可是你想想,我们为什么看着到手的钱不赚而要你选择保守治疗。是因为你不需要。在我们看来,如果
8、你不需要,做一次都是不应该的。如果你还想不通,就让事实和疗效来说话。”一个月后,这位病人在侯凡凡的治疗下,甩掉了透析的包袱,重返工作岗位。 她反复告诫全科人员,我们当医生的心里时刻要装着病人,能为病人节省一分钱的事我们都要去做,哪怕病人不理解,甚至我们受委屈也要去做。 侯凡凡说。“生病本身就是一个很痛苦的事情,会影响他们的学习、工作、生活,要额外地付出经济代价,我们国家大多数病人还不是很富有的,所以在治病的同时一定要想着减轻病人的负担。”在她的带领下,肾内科奉行的基本行医理念就是“能用一种药治好病,就不要用两种药;如果能在门诊解决问题,就不要住院”,尽量把患者医疗费用降到最低。 用心沟通:搭起
9、情感桥梁 在侯凡凡眼里,医疗这个行业实际上是服务型行业,无论医术多高明,服务好患者,用心去减轻病人的负担,改进细节,让病人看病更方便,是每一个医生“应该做到的事情”。 患者常常抱怨,在一些医院看病很难,“排队像春运,看病像打仗”。站在临床医生的角度,侯凡凡有时候也很苦恼,“比如病人经常会问,我吃了这个药,会不会影响我将来生孩子,等等。很多问题病人都有权利知道。但是可能有些问题对于医生来讲,是一个非常基本的常识问题,如果很快把病人打发掉,那病人就会非常不满足,问题是病人太多,如果每个病人问诊时间长,肯定会影响后面就诊。” 于是,侯凡凡想了一个办法,把病人经常会问到的问题,通过文字材料准备好,并打
10、印出来,直接交给病人作为解释。这样做既解答了病人的疑惑,又节省了时间。 在侯凡凡的诊室里看到不少常识性的资料。在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饮食指导中,对患者慎食用的高钾食物、高蛋白食物、高嘌呤食物等等一一作了说明;在如何留取24小时尿样中,特别明确“早点时将尿液排空,弃之不要”,以免化验结果偏差,等等。 目前,医院为侯凡凡安排的日接诊量是40位患者。但对一些挂不上号却正在用药、有一定风险的病人,侯凡凡仍然会想办法专门为他们开辟“绿色通道”,即把他们请到自己的研究室,关心他们的治病进展;为让病人就诊更方便,侯凡凡调整了肾内科的检验位置,让它 离门诊较近,尽管工作人员不方便,但是病人就诊就更快捷了。 侯凡
11、凡的导师张训教授还讲述了一个细节。有一次,一位肾穿造影剂过敏的病人,突然休克,心跳呼吸全停,呕吐物从口中涌出。紧急中,侯凡凡俯身用嘴将病人的呕吐物吸出来。“这是很多医生都难以做到的。”他说。 肾内科的梁敏教授说:“侯主任对工作人员非常严格,有时脾气急,可对病人从来没急过,可以和病人、家属一谈就是一两个小时。”护士长胡丽萍自豪地告诉记者:“我们科成立以来一直是零投诉。” “医生就是要在细节上多想想办法,让病人感到方便,他们的问题在我这儿得到了满意的答复,医患关系自然就拉近了,人都是要沟通的,一片诚心地站在病人的角度去思考,去沟通好了,病人参与进来,就不会留下什么怨言。有时候医患关系不好,就是因为
12、互相不了解。”侯凡凡说。 刻苦钻研:减轻患者痛苦 作为一名在临床摸爬滚打多年的医生,侯凡凡深切体会到,临床科研一定要为病人服务,紧扣患者的需求,要以减轻患者的痛苦、降低医疗费用为努力的方向。 几年前,一位慢性肾衰的患者急需肾移植,移植前查体发现病人肺里有一个钙化灶,线检查及结核常规检查(如皮试)结果都显示阴性,就放心做了移植。可是,病人术后不久病情突变因抗排异处理引发结核全身性播散而导致死亡。 患者的死,给侯凡凡深深的刺激。她和导师张训教授决心解开这个迷。经研究发现,慢性肾衰患者由于免疫功能低下,结核感染率是正常人的倍,而且70的结核发生在肺部以外,难以捕捉和控制,延误诊治是这类病人死亡率居高
13、不下的主要原因。 由于这个发现,目前经治疗的慢性肾衰病人有多达20得以恢复正常工作。国内10余家医疗单位初步应用该成果后,病人的免疫状况都得到改善,感染率下降2630。 还有一次,一位病人找到侯凡凡看病,经检查,该病人已到了尿毒症阶段,要么做肾移植,要么靠透析维持生命。当患者了解到透析费用每年需六七万元后,夫妻两人坐在诊室里流着泪水,拉着侯凡凡教授的手痛哭道:“我要是透析,一个家就塌了,只要拖到我女儿考上大学,只要年的时间啊。” 看到病人痛苦而无助的眼神,侯凡凡教授揪心地痛。她说,在中国,大部分尿毒症患者都得不到透析治疗,有这么多人在绝望中等待生命的完结,多么令人心痛啊。从那时起,侯凡凡就想通
14、过临床研究,为改变这一现状的行动提供依据,希望能增强那些绝望的晚期肾病患者的信心。 根据教科书上的说法,对于血清肌酐水平大于3.0mgdl的晚期慢性肾脏病患者,rasi类药物是禁用的。但是侯凡凡和她的团队在前期研究中发现,这类药可能延缓病程发展至尿毒症的时间。延缓年到年,对于人的一生可能是微不足道的,可是,把患者开始透析的时间延迟到年,甚至可以稳定住病情,这对一个家庭的经济负担是十分可观的。 确定课题之后,侯凡凡带领其研究团队,耗时年多,进行了400多例的随机双盲试验。 经过细致认真的跟踪、记录与研究,2006年月12日,一篇发表在美国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的题为贝那普利对晚期慢性肾功能不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论文向世界展示了来自中国科学家的肾病研究成果,吸引了海内外科学界的目光。国外专家评价该论文,称该循证临床试验“改变了我们对慢性肾脏病禁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剂(rasi)的传统理念是改变我们对慢性肾脏病治疗策略的时候了”。第9页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