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七上基础知识
一
1.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并按要求作答。(4分)
读书多是众多学子成功的秘诀之一。读书是他们的一个日常行为,是他们生活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繁琐而沉重的课堂学习,并没有使他们放下课堂以外的书藉。他们自如地穿越于堂内堂外的书本世界,在紧张与轻松之间,在现实与xiá xiǎng ▲ 之间,在喧嚣和恬 ▲ 静之间 ,他们显出一番xiāo sǎ ▲ 的派头。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3分)
恬 ▲ 静 xiá xiǎng ▲ xiāo sǎ ▲
(2)找出文段中的一个错别字并加以改正。(1分)
▲ 改为 ▲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2分) ( ▲ )
A.田野调查者从祠堂、庙宇、碑文、民歌民谣中发掘出大众文化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和影响,他们认为,文化的影响是根深蒂固的。
B.港台的影视文化对大陆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其影像产品在大陆占有相当份额,不少港台艺人成为青少年追捧的对象,他们的一言一行被许多人潜移默化地模仿。
C.向老师提问题,还有什么不好意思呢?中学生就该不耻下问,好学上进。
D.当我们赶到比赛场时,我们队已输得不亦乐乎了。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2分) ( ▲ )
A.一个人如果获得了理解,就等于拥有一切世界上最宝贵的财富。
B.提高全民族素质问题,是我们的首要任务。
C.把我国建设成社会主义强国,这是历史赋予我们的光荣任务。
D.王老师是新调入我校的,许多同学还不认识。
4.将①~④句填在横线上,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 ▲ )
她抬起头仰望,________________ 。
①粒粒星,怀疑是白色的小花朵从天使的手指间洒出来,而遂宝石似的凝固地嵌在天空里了
②但仍闪跳着,发射着晶莹的光,且从冰样的天空里,它们的清芬无声地霰雪一样飘堕
③景泰蓝的天空给高耸的梧桐勾绘出团圆的大叶
④新月如一只金色的小舟泊在疏疏的枝桠间
A.③①②④ B.④①②③ C.③④①② D.④③①②
5.根据要求在横线上默写出课文内容、作者或篇名。(10分)
①我寄愁心与明月,___ ▲ ____。(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②万籁此俱寂,___ ▲ ___。(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③子曰:“______ ▲ ____;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④青山有幸埋忠骨,______ ▲ _______ 。(杭州岳墓对联)
⑤晴空一鹤排云上,______ ▲ ______。(__ ▲ __《秋词》)
⑥________ ▲ ______,江春入旧年。 (王湾《__ ▲ _______》)
⑦______ ▲ _______,自将磨洗认前朝。(杜牧《赤壁》)
⑧但愿人长久,______ ▲ _______。(苏轼《水凋歌头》)
6.名著推荐与专题(6分)
①《汤姆·索亚历险记》的作者是 ▲ 。我最喜欢的情节是 ▲ ,理由是 ▲ 。(4分)
②请你写出含有“狼”两个成语。(2分)
▲ ▲
7.口语交际。(4分)
文明进社区:学校“你丢我捡”小分队来到春晖小区,看到一个居民乱扔垃圾,有同学上前劝阻,他却说:“你们不是在捡吗?我不扔,你们还捡什么呢?”这时,我们该如何劝说呢?(字数不超过50个)
__ __ ▲
一、1.tián 遐想 潇洒 藉 改为 籍
2. A(B.“潜移默化”指人的思想或性格受其他方面的感染而不知不觉地起了变化。“潜移默化”不能用来修饰“模仿”;C.“不耻下问”是向身份、地位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羞耻,关系错了;D.“不亦乐乎”不能用在输球的时候。)
3.C(A句将“一切”调到“最”前面;B句删去“问题”;D句“许多同学还不认识”有歧义。)
4.C
5.略
6.①马克·吐温 当海盗去(海盗生活、洞中历险)等 理由略(言之有理即可)
②如狼心狗肺、狼吞虎咽、狼狈逃窜、狼狈不堪、狼奔豕突、狼窝虎穴、狼心狗行、狼贪鼠窃、豺狼虎豹……
7.示例:叔叔,我们是在捡,但是“文明靠大家”,小区卫生需要我们大家来维护,社会公德要靠大家来遵守。
二、综合阅读(50分)
(一)8.阅读苏轼的《浣溪沙》一词,完成下列各题。(6分)
浣溪沙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①展开合理的想象,用自己的话描述词的上阕所展现的画面。(不少于40个字)(3分)
▲
②从这首词中你读出了作者怎样的情怀?(3分)
▲
(二)阅读《三峡》选段,完成9—13题。(14分)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9.《三峡》选自《 ▲ 》,作者 ▲ , ▲ (朝代)地理学家、散文家。(3分)
10.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的含义。(3分)
①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阙: ▲
②至于夏水襄陵 襄: ▲
③虽乘奔御风 虽: ▲
11.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
12.三峡很美,你觉得三峡美在哪里?请用“三峡的 ▲ 美,你看 ▲ ”的句式写话。(4分)
▲
13.《三峡》引用渔歌结束全文,让人想起了李白《早发白帝城》中的诗句“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试分析二者表达的情感。(2分)
▲
语文参考答案
二、(一) 8.①示例:山下溪水潺潺,岸边的兰草刚刚生出嫩绿的芽儿。松林间的沙路,仿佛刚洗过,一尘不染,异常洁净。蒙蒙细雨中传来了子规清脆的鸣叫。(描述中景物必须要全,可适当的展开合理的想象,语言要流畅,优美。)
②表现作者热爱自然,热爱生活,旷达乐观的胸怀。也表现了作者老当亦壮,不服老,自强不息的精神。
9.《水经注》 郦道元 北魏
10.①同“缺” ②上 ③即使
11.江水清清,树木苍郁,山势险峻,百草丰茂,真是情趣无限。
12.示例:三峡的山美,你看七百里三峡,两岸都是连绵的高山,几乎没有中断的地方,重重的悬崖,层层的峭壁,遮蔽天空,挡住阳光。
13.引用渔歌结束全文能渲染秋天凄凉的气氛,并从侧面表现三峡渔民的悲惨生活。而“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则表达了欢快心情。(意对即可)
(二)14.树上、花下、遍地 繁茂、鲜艳、甜香(意对即可)
15.好像 不能删。这只是作者的一种想像,如果删去就变成真有桃、杏、梨了,与真实不符。
16.示例1:【A】句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写出了桃树、杏树、梨树争相开花,花朵繁茂的盎然生机,给人以春的活力。 示例2:【B】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写出了春雨细密、绵长、闪烁的特点,使人仿佛能够触摸到绵密柔亮的春雨。(其它如能从用词精炼、写景角度独特等方面进行品析也可,但要结合所选内容具体分析出所写景物的特点)
二
一、基础积累:(28分)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或给加点的字注音:(4分)
①quán 释 ② xī 来攘往 ③徜 徉 ④ 迸 溅
2、根据课文默写:(10分,每一横线1分)
(1) ,风正一帆悬。
(2) ,自将磨洗认前朝。
(3)谁道人生无再少? , 。
(4)今夜月明人尽望, 。
(5)但愿人长久, 。
(6)四面湖山归眼底, 。
(7)成功的花, !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 。
(8)淡黑的起伏的连山, ,都远远的向船尾跑去了。
3、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意思:(4分)
①项为之强 ②鞭数十,驱之别院
③先自度其足 ④ 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4、选出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组:( )(2分)
A、 憧憬 瑕疵 危言耸听 锱铢必较
B、 腼腆 寂莫 烟波浩淼 眼花瞭乱
C、 踌躇 自诩 矛塞顿开 谈笑风生
D、 安祥 荟萃 返老还童 雅雀无声
5、填入下列句子空缺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1)书,给我以广阔的天地,而其中 我童年美丽的生活花环的,竟是一本让人看不上眼的石印本《千家诗》。
(2)老师朗诵着,进入了角色,那深深感动的神情 在眼睛里。
(3)青少年要学会以合适的方式 心中的烦恼。
(4)是秋风,把叶子介绍给根须,使它找到了 生命的母体。
A、 编织 凝聚 排放 延伸
B、 编制 凝注 排放 延续
C、 编织 凝注 排遣 延续
D、 编制 凝聚 排遣 延伸
6、选出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 )(2分)
A、通过阅读名著,使我的语文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
B、青少年学生要有求知的欲望,要逐渐养成读书的习惯和兴趣。
C、如何进行人事制度改革的问题在全校教工中热烈地引起了讨论。
D、能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衡量一节课成败的重要标准。
7、有一副对联,上联是“满地绿荫飞燕子”,与之构成对仗的下联应是:( )(2分)
A、三代前贤松柏寒 B、千朵红莲三尺水
C、满园春光堪入画 D、一帘晴雪卷梅花
二、古诗赏析(4分)
晚春 韩愈
苹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注】①杨花,诗中指柳絮。
8、请说出“百般红紫斗芳菲”中的“斗”的修辞手法,并简析其妙处。(2分)
9、请发挥想像,用自己的话描绘“扬花”“漫天作雪飞”的情景。(2分)学科王
一、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21分)
1、 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写在横线上。(2分)
颤栗 寂寥 锲而不舍 近在咫尺
2、 根据拼音写汉字,注意书写整洁、规范。(2分)
卷 zhì 惊rǎo 一劳永yì 感人fèi腑
3、 结合语境,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 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 酝酿:这里是说各种气息在空气里,像发酵似的,越来越浓。
B、 自然,在热带的地方,日光永远那么毒,响亮的天气,反有点叫人害怕。 毒:这里指狠毒,让人受伤。
C、 银河系就是整个宇宙吗?不,这还只是构成宇宙的一个微不足道的小点点。 微不足道:这里指银河系对于整个宇宙来说非常藐小,不值得一提。
D、 “正确答案只有一个”这种思维方式,在我们头脑中已不知不觉地根深蒂固。 根深蒂固:比喻人们“正确的答案只有一个” 的思维模式牢固,不容易动摇。
4、 结合语境,将下列句子填入横线处,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红柳的枝叶算不得好柴薪, ,好像把千万年来,从太阳那里索得的光芒,压缩后爆裂也来。
① 炊事员说它们一点后劲也没有。
② 它们如盘卷的金属,坚挺而有韧性,
③ 一旦燃烧起来,持续而稳定地吐出熊熊的热量,
④ 它们在灶膛里像闪电一样,转眼就释放完了,
⑤ 真正顽强的是红柳强大的根系,
A、①④⑤③② B、④①②⑤③ C、④①⑤②③ D、①④②③⑤
5、 下列文学常识搭配有误的一项是(2分)
A、《梦溪笔谈》—— 沈括 ——北宋
B、《聊斋志异》—— 蒲松龄——明朝
C、《七颗钻石》—— 列夫?托尔斯泰——俄国
D、《皇帝的新装》——安徒生 —— 丹麦
6、 古诗文默写(7分)
⑴子曰“ ,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论语》)
⑵晴空一鹤排云上, 。(刘禹锡《秋词》)
⑶ ,路转溪桥忽见。(辛弃疾《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
⑷《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诗中,诗人将景物人格化,从而抒发了自己对友人深切怀念之情的诗句是“ , 。”
⑸我国古代诗歌中,冬天的诸多景物成为了作者刻意描摹、寄托感情的意象,这样的诗词我们学过不少,比如“ , 。”
7、 名著阅读(4分)
《汤姆·索亚历险记》是一部童趣盎然的作品,它通过塑造汤姆·索亚这一立体艺术形象,给人以深刻的生活启迪。例如 这一生动曲折而又紧张的故事情节,表现出了汤姆·索亚 精神,也表现出了他和小朋友们
在 的威胁面前,那种毫无杂质的人性特征与高尚纯洁的友情。
在阅读这部名著过程中,你获得阅读名著的具体方法是
答案
1.zhàn liáo qiè zhǐ (2分。每个注音0.5分)
2.帙 扰 逸 肺 (2分。每个字0.5分)
3.B(2分) 4.C(2分)5.B(2分)
6.(1)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 (1分) (2)便引诗情到碧霄(1分)
(3)旧时茅店社林边(1分) (4)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风直到夜郎西(2分)
(5)略(2分)
7.答案示例:洞中历险 沉着勇敢 死亡与恐怖 通读全书,整体把握全书内容
(共4分。每空1分。填写内容符合要求即可)
(三)
一、积累与运用(共30 分)
1.根据拼音按顺序在田字格里写出相应的汉字。(4 分,要求书写工整、规范、美观)
名家写作,也要认真tuīqiāo,既不去随便或简单地fùhè他人,也不能天马行空,不着边际。
2.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 分) ( )
A.“怎么了?”一个关切的声音传来:“有什么困难需要帮忙吗?”
B.别人没想到的事,你想到了;别人想到的事,你做到了。
C.人类在“足不出户”的时代就能够测算出,遥远的星星体积有多大?温度有多高?
D.安排工作了吗?这些新来的同志。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 分) ( )
A.工厂排出大量废气噪声,周边居民对此意见很大。
B.这篇小说塑造了一个普通船长的光辉事迹。
C.董事长总经理和其他公司领导出席了这次会议。
D.经过昨夜一场大雨,空气清新多了。
4.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10分,①一④每题1 分,⑤一⑦ 每题2 分)
① ,随风直到夜郎西。 ②安不忘危, 。
③ ,吹面不寒杨柳风。 ④晴空一鹤排云上, 。
⑤你看,那浅浅的天河,定然是不甚宽广, , 。
⑥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
, 。
⑦辛弃疾在《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中通过嗅觉和听觉来捕捉夏天景物特征的两句诗是: , 。
5.名著阅读(6分)
⑴1876年, (国家)文学史上诞生了一部充满童趣的小说,这就是 写的《汤姆·索亚历险记》。(2分)
⑵小说主人公汤姆正直、勇敢的性格给我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请用简洁的文字概括一个最能表现这一性格特征的故事情节。(2分)
⑶小明同学读了这部名著后,渐渐在课上不听讲,甚至搞恶作剧,还振振有词地说“汤姆在课堂上就是这样做的”。你看到这种情况,怎样规劝小明呢?(要求语言简明、连贯、得体,2分)
6.专题与综合实践活动(6分)
七⑴班在学习“狼”专题时开展了以下活动,请你也参与进来,相信你一定会有很大的收获。
【活动一:知识窗】龙年即将到来,小明随手写出以下文字。请你根据小明的思路,以“狼”为对象,写一个成语,再用这个成语造句。(4分)
小时:龙—龙飞凤舞—他的字写得龙飞凤舞,简直无法辨认。
狼— — 。
【活动二:思辩台】小明在读到 “前狼假寐,盖以诱敌”“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时,认为“狼亦黠”“禽兽之变诈”只是文学家蒲松龄的评价。如果从科学的角度来评价这两只狼的举动,会得出不一样的结论。请你帮助小明写出这样的结论。(2分)
二、阅读理解(60分)
(一)阅读唐朝严维的诗《丹阳送韦参军》,完成第7题。(6分)
丹阳郭里送行舟,一别心知两地秋。
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鸦飞尽水悠悠。
7.⑴诗的一、二两句,是从哪两方面写送别的?(2分)
⑵仔细体会第三句诗中“望”字的妙处。(2分)
⑶诗的末句“寒鸦飞尽水悠悠”中包含了哪些感情?(2分)
参考答案
1.推敲、附和。
2.B(A句将冒号改为逗号;C句第一个问号改为逗号,第二个问号改为句号。D句第一个问号改为逗号,句号改为问号。)。
3.D(A句删去和噪声;B句“事迹”改为“形象”。C句有歧义。)
4.①我寄愁心与明月②盛必虑衰。③沾衣欲湿杏花雨④便引诗情到碧霄⑤那隔壁着河的牛郎织女,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⑥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⑦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5.⑴美国,马克·吐温,(一项1分,2分)
⑵此题答案不唯一。示例:法庭上已经开始审问坟地里发生的那起谋杀案,沫夫波得就要被绞刑处死了,这时汤姆跑到了法庭上去作证人,说出了这件事情的真相,而印第安人乔却迅速地逃跑了,沫夫波特因为获得了清白而宣布被无罪释放。(情节完整即可得2分)。
⑶示例:小明同学,学生在课上就应该认真听讲,不应该影响他人学习。(1分)再说,我们读名著,要正确理解作者塑造人物的用意,而不应该模仿汤姆性格上的缺点。(1分)你说对吗?(观点恰当1分,说明理由1分)
6.【活动一:知识窗】狼—狼吞虎咽—看着小李狼吞虎咽的吃相,小张忍不住笑出了声。(成语2分,造句2分)
【活动二:思辩台】两只狼的举动,既显示出它们的聪明智慧,也体现出它们的团结协助作精神。(一点1分,共2分)
7.⑴送别的地点“丹阳郭” (1分)和送别的季节“秋” (1分)。
⑵“望”字传神地写出思念的神态以及绵绵的忧思;(1分)由“望”自然而然地带出下文“寒鸦飞尽水悠悠”的景象。(1分)
⑶江面上寒鸦点点,这一景象抒发了诗人孤独、寂寞空虚的感情(1分)。悠悠江水流向远方,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思念之情。(1分)
(四)
一、积累与运用(共30分)
1、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
2011年12月17日上午8时30分朝鲜最高领导人国防委员长金正日因为疲劳过度在自己的专列上猝死去世。消息一经pī lù,立即引发了全球金融市场的剧烈震荡,朝鲜半岛局势也zhòu rán紧张。
2、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 ( )
A、“您看这布华丽不华丽?”那两位诚实的官员说,“陛下请看:多么美的花纹!多么美的色彩!”
B、12月27日,以烈士丁香为原型的主旋律电影“丁香”在南京雨花台烈士陵园开机。
C、2011年,《宫心计》、《美人心计》、《步步惊心》等穿越剧创造了极高的收视率,尤其是《步步惊心》的热播,催生“惊心”体,“步步惊心”成为一个流行词。
D、在去年的最后两个月,发生在我省徐州丰县和甘肃正宁县的两次校车事故,再次敲响了校车安全的警钟。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 )
A、童话《皇帝的新装》的作者是闻名世界的丹麦作家安徒生的作品。
B、学校开展的“感恩·奋进”活动,掀起了同学间互帮、互助、互学、互进,增进了彼此的友谊。
C、有人认为央视“开心辞典”栏目将国学娱乐化,有利于更多人研究和了解国学。
D、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养成主动交流的习惯,是取得进步的一个重要因素。
4、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8分,①—④ 每题1分,⑤—⑥ 每题2分)
①门前流水尚能西,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吹面不寒杨柳风。
③有意栽花花不发,__________________。④天上的明星现了,__________________。
⑤学习,贵在脚踏实地,实事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切不可一知半解就自以为了不起,甚至不懂装懂,自欺欺人。(用《<论语>八则》中的句子填空)
⑥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借明月以寄托自己离愁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名著阅读。(6 分)
⑴《汤姆·索亚历险记》中,汤姆和蓓姬在洞中历险时遇到了哪个恶人(请写出他的
名字)汤姆认为此人不抓自己,反而逃跑的原因是什么?此人的下场是怎样的?(3分)
恶人:____________ 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在《洞中历险》这一情节中,你最喜欢汤姆的哪一特点?请结合相关情节说说。(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专题与语文实践活动。(8 分)
班级开展“狼”专题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与。
⑴【“狼”之成语】完成含有“狼”字的两个成语。(2分)
狼
狼
⑵【“狼”之启示】学习了“狼”这一专题后,你一定会对狼有了新的认识。请你就其中的一点谈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狼”之教育】2011年的“狼爸”成为教育上的一个热点话题。“狼爸”,名为萧百佑,商人,自称“中国狼爸”,用“打”的教育方式,将三个孩子送进北大。萧百佑也跻身成功父母行列,出版教子经《所以,北大兄妹》,介绍自己的教育经验。以“打”为法宝的“中国狼爸”,掀起对中国国产教育模式的讨论。对萧百佑的教育方式有人赞同,有人反对。你的看法是什么?请简述理由。(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理解(共60 分)
(一)阅读高适的《别董大①》一诗,完成第7题。(6 分)
千里黄云白日曛②,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③。
【注】①董大:当时著名的音乐家。②黄云:在阳光下呈现出暗黄色的乌云。曛(xūn):昏暗无光。③君:你,这里指董大。
7、⑴诗歌的一、二两句描写了广阔的黄云、___________、北风吹扬的大雪、_________等景色,渲染了互相间的浓厚的离别之情。(2分)
⑵“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与王勃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异曲同工之妙。(2分)
⑶最后两句是千古绝句,请你作适当赏析。(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披露 骤然 (4分) 2、B (2分) 3、D (2分)
4、①休将白发唱黄鸡②沾衣欲湿杏花雨③无心插柳柳成阴④好像是点着无数的街灯⑤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⑥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君)直到夜郎西
5、⑴人物:印第安人乔。原因:汤姆认为是回声使声音无法辨清,所以对方逃跑了。下场:汤姆脱险后,洞口被封了起来,印第安人乔就被困死在洞中(简单回答“饿死了”也可以)。(每问1分,3分)
⑵【示例】我最欣赏他的坚定、勇敢和友爱的精神。当他面临着黑暗、孤独、饥饿的痛苦和死亡、恐怖的威胁的困境时,没有绝望、等待命运的安排,而是积极与困难作斗争,对脱离困难充满了信心,并不断安慰、鼓励、关心蓓姬,一个孩子做到这一点,实在让人佩服。(言之成理即可,3分)
6、⑴狼狈为奸、狼狈不堪、狼子野心、狼心狗肺,如狼似虎、豺狼当道、虎狼之势、引狼入室等。(2分)
⑵①我们在分析某一种现象,看待某一个事物时,一定要从多方面考虑,要辩证地思考问题;②看事物要看到这一事物与其它事物之间的联系;③狼本身并没有有意要成为人类的敌人或人类的功臣,造成人们对狼的看法的差异的根本原因是人类的心态。(言之成理即可,2分)
⑶无论赞成还是反对,言之成理即可,4分。
7、⑴昏暗的阳光 南飞的大雁 (每个1分,2分) ⑵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2分)@$
@ ⑶这两句写得豪放而积极,既表达了彼此之间深厚情谊,也是对友人的品格和才能的高度赞美,慰藉中充满着信心和力量,激励朋友抖擞精神去奋斗、去拼搏。(只要能作出言之有理的赏析即可,2分)
(五)
一、基础知识与运用(共22分)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4分)
①zhù蓄 ②咬文jiáo字 ③根深dì固 ④颤栗
2、课文默写。(9分)
①乡书何处达, 。(王湾《次北固山下》)
②自古逢秋悲寂寥, 。(刘禹锡《秋词》)
③远远的街灯明了, 。(郭沫若《天上的街市》)
④ ,随风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⑤ ,路转溪桥忽见。(辛弃疾《西江月》)
⑥盈盈一水间, 。(《迢迢牵牛星》)
⑦ ;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林则徐书两广总督府对联》)
⑧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则不复也。(《论语》)
⑨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 。”(郦道元《三峡》)
3、解释下列加点字。(4分)
①患其塔动 ②反归取之
③便实钉之 ④顾野有麦场
4、下列各句中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3分)
A、对这个问题,大家见仁见智,形成了一致的意见。
B、每个人的生活都不是孤立的,会和社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C、晚饭过后,小王和老王一起散步,他俩漫不经心地边走边聊。
D、为了活跃气氛,这次烛光晚宴,我们专门邀请了两位不速之客作为嘉宾。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是( )。(2分)
A、一些青少年患有“网瘾综合症”,专家正在有效地寻找治疗方法。
B、通过赛龙舟、包粽子活动,可以使屈原的爱国精神代代相传。
C、一个人拥有健康的体魄,关键在于持之以恒地参加体育锻炼。
D、我市荣获“全国卫生城市”的原因是全市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果。
二、阅读与欣赏(共34分)
(一)(2分)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6、对韩愈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这首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首句用“如酥”为喻,写出小雨滋润大地,小草萌动生机的美景,让人感到春雨的可贵。
B、次句用近景与远景的映衬,写出小草刚发芽,近看稀稀朗朗、若有若无,而远看绿芽连成一片,草色因雨而绿的特有春景。
C、后两句诗由写景转为议论,把早春的淡远草色与晚春的烟柳满皇都作对比,突出晚春满城烟柳景色的迷人可爱。
D、这首小诗刻画细腻,造句优美,构思新颖,给人一种早春时节湿润、舒适和清新之美感。表达作者对早春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一、 基础知识与运用(共22分)
1、(4分)①贮 ②嚼 ③蒂 ④zhàn
2、(9分)①归雁洛阳边 ②我言秋日胜春朝
③好像是闪着无数的明星 ④我寄愁心与明月
⑤旧时茅店社林边 ⑥脉脉不得语
⑦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⑧举一隅不以三隅反 ⑨猿鸣三声泪沾裳
3、(4分)①患:嫌,担心 ②反:同“返”,返回
③钉:名词用作动词,用钉子钉 ④顾:转头看,看见
4、(3分)( B ) 5、(2分)( C )
二、阅读与欣赏 (34分)
(一)(2分)
6、(2分)(C )
(六)
第一部分(31分)
1.根据汉语拼音写出汉字。(4分)
①踌chú( ▲ ) ②积zǒn( ▲ ) ③dài( ▲ )慢 ④zhuó( ▲ )热
2.下面两个句子中有四个错别字,找出来并加以改正。(4分)
①优秀的文学作品,传答着人类的憧憬和理想,疑聚着人类美好的感情和灿烂的智慧。
②或者,突然会有人吟诵精美绝纶、感人肺腑的诗句……似乎天空本身也在和我们酬唱,四周的海洋也情不自禁地颤粟起来……
错别字▲▲▲▲
正确字▲▲▲▲
3.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在括号内的横线上填写相应的作家、篇名。(16分)
①子曰:“ ▲ , ▲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
②明月别枝惊鹊, ▲ 。(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③东风不与周郎便, ▲ 。(杜牧《 ▲ 》)
④自古逢秋悲寂寥, ▲ 。( ▲ 《秋词》)
⑤ ▲ ,冷露无声湿桂花。(王建《 ▲ 》)
⑥ ▲ ,草色遥看近却无。(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⑦我寄愁心与明月, ▲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⑧成功的花, ▲ !然而当初它的’芽儿, ▲ ,洒遍了牺牲的血雨。(冰心《成功的花》)
⑨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 ▲ ,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朱自清《春》)
⑩《千家诗》中很大部分诗歌歌咏祖国风物:“万紫千红总是春”;“五月榴花照眼明”;“青女素娥俱耐冷, ▲ ”……吟诵这些诗句,一年四季都沉醉在诗的意境之中。
4.名著阅读。(5分)
①有人说,在洞中历险过程中,蓓姬是汤姆的精神鼓励者;也有人说她是汤姆洞中脱险的累赘。你的看法如何?请简要说说你的理由。(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汤姆索亚历险记》处处洋溢着童趣,以精炼的语言表达出生动而亲切的人情味,犹如夏日清晨团团荷叶上晶莹剔透、闪烁滚动的颗颗露珠,闪现出迷人的光彩。(2分)
你能模仿划线句,再续上一句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有一则新闻,其标题和导语部分如下:(2分)
全球一成人曾网上购物
尼尔森公司的一份报告称,世界上大约10%的人至少有过一次网上购物经历。该公司负责消费者调查的巴瓦尼·辛格说:“因特网的发展规模大大超出了我们的预期。”
这则新闻的标题有问题吗?如有,该怎样修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部分(39分)
(一)阅读《水调歌头》,完成第6题。(2分)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6.有人评价苏轼的这首词,是“将低头的失意化为抬头的诗意”,请结合这首词,用自己的语言说说“失意”和“诗意”分别指的是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三峡》,完成7—11题(13分)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嘲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7.选出下列各组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两组。( ▲ )( ▲ )(2分)
A. 自非亭午夜分 B.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自三峡七百里中 乃以瓦布之(《梵天寺木塔》)
C. 隐天蔽日 D. 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千万蔽地(《以虫治虫》) 又留蚊于素帐中(《幼时记趣》
E. 春冬之时
至之市,而忘操之《郑人买履》)
8.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三峡四季景物的特点。(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请你说说“素湍绿潭,回清倒影”这两句描写的妙处。(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读到《三峡》的最后两句“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你会想起李白的哪两句诗?请说说李白笔下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