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高效阅读教学方法的有效指导.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5652047 上传时间:2024-11-1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效阅读教学方法的有效指导.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效阅读教学方法的有效指导.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效阅读教学方法的有效指导.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高效阅读教学方法的有效指导.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高效阅读教学方法的有效指导.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高效阅读教学方法的有效指导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具有独立的阅读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 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 因而,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素质和能力是语文新课改的根本方向和关键之处。“阅读不能改变人生的长度,但可以改变人生的宽度。阅读不能改变人生的起点,但可以改变人生的终点。”而且就每一次语文质量检测来说,阅读积累分占试卷总 分的35%左右,另外“基础知识”与“作文”也不是单纯地考基础,考作文,其实也是通过阅读理解或积累运用来考查的,所

2、以,阅读能力的高低直接制约着全卷 的答题水平,也是小学乃至初中、高中语文学习的关键。那么如何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呢?一、兴趣引路,促进学生积极阅读。 “兴趣是一切有成就的人成才的起点”。有兴趣就有乐趣,有乐趣就能激发出更大的兴趣。只要让学生个体体验到阅读的兴趣,就能增强他们在阅读中的主体意识, 实现个性阅读能力的提升。特别是对于那些初学阅读的学生来说,教师应该大力激发他们的阅读动机,使他们在头脑中将阅读与乐趣相联系。使读书成为学生的内在 需求,成为他们的一种自觉的生活方式。正如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一个人的语文 素养是靠长

3、期大量的阅读积累形成的,所以教师必须注意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一)呵护学生个性,诱发兴趣。 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各有各的秉赋和天性;作为教学主导的教师,要重视人的价值,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让学生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正如,“一千个读 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于同一篇课文,哪怕是经典名作,不同的学生肯定会有不尽相同的理解,对于阅读能力的训练,不同学生的发展也是不平衡的。教师既 要考虑到面上的拓展,又要考虑到点上的突破。与其打着让学生 “全面发展”的旗号,不如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扎扎实实地训练他们有潜力的某一方面,使之为今后的自我发展打好基础。 在教学中,我尝试宁鸿彬老师语文课堂“三三”原则

4、,即“三不迷信”(不迷信古人,不迷信名人,不迷信教师)、“三欢迎”(欢迎上课随时质疑,欢迎发表与 教材不同的意见,欢迎提出与老师不同的观点)和“三允许”(允许出错,允许改正,允许保留不同意见)。这种让各种个性的学生都能得到发展的课堂教学,能促 使学生爱学、乐学、趣学,在教师的人文关怀中,学生的学习个性得到体现,他们学习语文、训练阅读的兴趣自然而然就诱发出来。(二)和谐师生关系,诱导兴趣。 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交际学理论告诉我们:对话需要一个民主、平等的氛围,以消除师生双方的心理距离。因为师生关 系的民主、平等、融洽,会使彼此感受到沟通的快乐、心灵的愉悦此情

5、此景中,学生能大胆展示内心的感悟,进而表达出自己独特的阅读体验。因此,在教学 中,我总是相机教育学生:学问,学问,要学要问;教与学都是互相的,每个人都可以各抒己见,就算错了也无所谓。而且,我总是送给学生激励的话语,特别是后 进生,不仅给他们创造发言的机会,还肯定他们发言、朗读中的点滴优点及进步。通过这些做法,让学生逐渐消除心理障碍,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人文关怀,使课堂 充满了“人情味”,学生的阅读能力也随之得到了锻炼。 (三)利用教学资源,激发兴趣。 现行的小学高段语文教材,有许多对高尚情操的陶冶、对美好理想的追求、对未知世界的探求的美文,它们能启迪学生追求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在教学中,我们 应

6、因课制宜,因势利导,将课文中的有关内容挖掘出来。如:通过春日、山行等古诗的吟诵,引导学生感悟诗句优美的意境,铿锵的韵律;通过庐山云 雾、桂林山水等课文的赏析,引导学生领略神奇的自然,壮丽的山河;通过黄继光、罗盛教等人物的剖析,引导学生学习浴血奋战的英雄,舍己为人 的战士;通过落花生、登山等文章的阅读,引导学生明白为人的根本,处事的哲理;通过赤壁之战、开国大典等故事的解读,引导学生牢记古今之 历史,民族之荣辱这些都是我们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宝贵素材。在学生感动于文本,沉醉于课堂时,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自然而然得到培养,从而增进学生的知 识、丰富学生的想象,陶冶学生的情操,发展学生的语言,提高学生的能

7、力。除外,我经常利用多媒体,让学生在优美的课件背景下感受语文的美,以美的语文激发 学生阅读的趣味。 (四)开展实践活动,保持兴趣。实践活动是语文兴趣与能力形成的土壤。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教师就应转变观念,变单一课堂教学为以课堂教学为主体,以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为辅助的“大语 文”教育体系。我们要知道每一个实践活动,都是一剂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催化剂。在语文实践活动中,我经常开展“讲故事”、“读书会”、“展评读书笔记”、 “剪贴册”、“手抄报”、“知识竞赛”、“查阅资料比赛”、“诗歌朗诵比赛”、“课本剧”、“演讲比赛”等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语文活动,有效地检查阅读 情况、巩固阅读成果,拓展学习文化的

8、范围,扩大知识视野,增加文化知识,补充语文积累,给学生充分展示自我的机会,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让学生享受阅读 的乐趣,推动课外阅读步步深入。二、方法入门,推动学生善于阅读。 “世界上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的确,做任何一件事情都要有一定的规则和方法,你违背了就可能事倍功半甚至一事无成。读书亦如此,贵在得 法,方法不当,等于没读。当你掌握到各种技巧与规则后,你就会少走弯路,你就会解决“会学”的问题,你也就能越来越多地享受阅读的乐趣了。因此,教师在指 导学生阅读时,应该给他们作适当的方法指导,让学生在读书时真正受益。(一)从阅读的整体而言,要有计划,有部署,有要求,循序渐进。阅读能力不

9、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而是一个漫长的、潜移默化的过程。要想学生取得“滴水穿石”之功效,教师必须指导学生制定好阅读计划,明确阅读目的、要求、范围、时间、步骤、方法等。1、根据学生实际,制定具体的阅读计划和措施。主 要从课外阅读的规划、目标、内容、总量、活动方式、评价方法等方面去制定。阅读量依据课标的规定。阅读目标首先要定位于培养学生的兴趣,其次从掌握阅 读的方法养成阅读的良好习惯等方面分解出不同层次的目标。我采用“自主性”、“计划性”和“目的性”相结合的方法选定课外阅读的内容。“自主性”就是让学 生自由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读物,教师只要求学生在选择读物时要涉及到不同的门类,进行广泛地阅读,而不是具体

10、指定读哪本书。“计划性”是指着眼于本校的办学 特色,思考“我班的学生毕业时应该有怎样的文化积淀”从而确定我班每位学生在校期间都必须读完100本左右的书。“目的性”就是阅读的主体在进行阅读时, 应有明确的阅读目的、相应的具体要求,使之贯穿于整个阅读过程,从而更多、更好地分类别、分层级获取信息,积累知识,培养能力。2、根据阅读计划,指导学生选择阅读书目。学 生时间有限,应帮助他们合理选择书目。古代学者提出读书有“四别”,即“目治之书(只看一遍即可),口治之书(不仅看而且要背),心治之书(不仅要背而且 要认真思考),手治之书(不仅要看、背而且要摘其要点写下来)”。所以,阅读应分清轻重缓急。对于中小学

11、生来说,教科书应是“手治之书”,重要的参考书是 “心治之书”,消遣性读物是“目治之书”。不同的书目有不同的阅读方法。选取适当的阅读材料形式多样、难易适中、富有趣味的阅读材料,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 极性,从而自觉地对材料进行多角度、多层级的研读、体味和欣赏,得到知识的滋养、艺术的熏陶和情操的陶冶。在阅读过程中,作为阅读主导者的教师应帮助学生 做好选材工作,根据现代学生的心理特点,尽可能多方面、多渠道地选择构思新颖、视角独特,既富有新鲜知识、又能怡神悦志的材料。鼓励学生自主选择材料。材 料的来源应该是多途径的,除了读各种各样的书籍,还可以“读”现代高科技产品,例如光盘、电脑网络中的相关信息,让学生在

12、课外阅读的天地里自由驰骋心 理学家布鲁纳提出:“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高效率的阅读,首先得力于为学生所喜闻乐见的恰当的阅读材料。(二)从阅读的过程而言,要有广度,有深度,有速度,博采众长。阅读的过程主要体现在“读”字上,但由于小学生年龄小,阅历浅,阅读时往往带有盲目性、随意性,这样就不能提高阅读的能力。因此,教师要指导学生读书既要保“量”,更要保“质”,还要有一定的速度。1、课内外衔接,保证阅读的广度和容量。课标要求小学生课外阅读不少于150万字的分量,无疑是我们要注意阅读的广度,在尊重学生个性的基础上,只有广泛地阅读,才能补课堂教学的不足、课本 阅读的不足,真正达到刘勰所说的

13、“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的境界。古人云:“世间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确实在生活中处处有语文,时时 用语文。小学语文教学不能只局限在课堂,课本里,而应该拓宽学习的内容、形式和渠道。(1)注重文本,形成语文阅读能力。文本就是经典范例,每一篇课文都有自己的特点,在教学时我注意根据教材和课文的特点来抓重点,采用以读引读,以读引说,以读引言,以读引篇的方法进行。一 贯反对脱离教材,海阔天空,漫无边际的发言作风。当学生说道“怎么怎么样”的时候,我坚持要他们说出究竟怎么样,要达到“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的效 果。当然,要达到这一目的,就必须多读课文,读懂文本。如教读凡卡时,设计了这样一个

14、问题“凡卡在城里当学徒,受尽了折磨,他非常向往和爷爷在乡下的 生活,可爷爷为什么要把他送到城里去呢?”。同学们通过研读课文,讨论明确,这不是爷爷无情,而是爷爷在乡下的生活也挺艰难。说明当时社会穷人命运的悲 惨。课内阅读主要是交给学生一把读书的钥匙,在阅读教学中,要和学生一起不断总结,寻找文章阅读的最佳突破口。如 狼牙山五壮士文眼在“壮士”,就要从题目入手;桂林山水文章开头揭示中心,学习这篇文章就可以抓住中心句“桂林山水甲天下”这句话去质疑学习;有 的文章要从结果处入手,采用变序的学习方法;还有的文章要抓住人物的语言去理解以带全篇等等。阅读感悟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阅读经验的有效积累,语文 能

15、力的综合反应,这需要反复锻炼,在课内阅读的实践中逐步养成。(2)学科融合,拓宽语文阅读的空间。叶圣陶说:“语文是工具。自然科学方面的天文、地理、生物、数、理、化、社会科学方面的文、史、哲、经、学习、表达和交流都要使用这个工具。”可见,语文 跟自然社会科学有着密切联系。语文又是美的对象,含有丰富的外形美和内在美,诸如语言的音乐美,文字的绘画美,层次的节奏美这又使语文跟音乐、美术息 息相通。语文教学与其他学科的融合、沟通,是现代课程改革的必然趋势,也是拓宽阅读广度的有效途径。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我努力创设语文与其他学科相融合 的情境,加强学科间的联系。如:教学开国大典,让学生从中国地图中找出长城、

16、天山、白山、黑水、黄河、长江,促使他们复习一些地理知识;教学咏 柳,我让学生画一画“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的美丽画面,让他们更进一步感受诗歌中蕴含的色彩美。(3)举一反三,课内和课外有机结合。常言道:“一个人的语文水平三分靠课内,七分靠课外”, 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语文与生活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生活多广阔,语文教育的天地也应有多广阔。中国古代学习论认为“积渐成学”是读书之规律。叶圣陶 老先生也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课本内数量有限的文章只能举其一,只有课外阅读拓宽知识面才能反其三,才能在 应用中化方法为能力,使阅读能力越来越强。因此,每学

17、一篇课文,只要有相关的资料,我都会向学生介绍与这篇课文有相关内容的课外书,让学生去阅读,并指导 学生怎样读。如:学到田忌赛马,可指导学生阅读孙膑的故事;学了卖火柴的小女孩,可向学生推荐安徒生童话选;学了古诗,可向学生推荐唐诗三 百首;学习了太阳,让学生阅读后羿射日的神话故事;学习了再见了,亲人后,让学生阅读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等抗美援朝为题材的作品。这 样课内、课外有机结合,学生就会乐意去读,自觉去读,真正保证阅读的广度,使学生得到有序、有恒、积极主动的阅读训练,潜移默化地养成良好阅读习惯。2、多法并用,保证阅读的速度和数量。在信息时代,面对剧增的知识、信息,如果不能多法并用,高速度、高效率地

18、去读书、学习,不用说建设四化,就连“生存”也难以保障。(这里的“多法”指的是 “读法”,主要有:选读法、浏览法、精读法、摘读法、朗读法、默读法、诵读法等等。)因此,在教学中我经常采用 “限时限量速读法”,在阅读前确定阅读的数量,根据篇幅,要求学生在限定时间读完。经过长期训练,学生的阅读速度和信息处理能力有了长足进步,速度快了, 数量也就多了。3、去粗存精,保证阅读的深度和质量。“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读书如果一味追求数量,并不是一件好事。有位哲人说过:“能够摄取必要营养的人要比吃得很多的人更健康,同样地,真正的学者往往不是读了很多书的人,而是读了有用的书的人。”(1)培养学生认真读书的态度。

19、态 度决定质量。读书是把书的信息传给大脑,大脑进行创造性加工,人与书本产生的一种综合性效应的一种创造性的劳动过程。只有端正态度在阅读中充分地调动学生 的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创造力,积极投入,和作者想在一起,才能有深刻的印象,才能进一步地理解吸收,才会变成自己的东西。(2)训练学生捕捉关键语句的能力。每 一篇文章都有一些句子,或表示过渡,或点明中心,其对表情达意都具有重要作用。在教学中,让学生明确这些关键性语句,正确把握这些关键性语句的含义,对提 高学生的阅读质量有重要的作用。例如在教读背篼时,我们可引导学生揣摩文章结尾部分,使他们明白作者的情感和文章的主旨,进而整体把握文章的内容。

20、(3)培养与他人交流阅读心得的习惯。交流可以使模糊的问题清晰,可以触发出新思想的火花,交流心得可以领悟整体、体味局部,洞察细节,深层探究,并充分体验到读书的乐趣,真正提高阅读的质量。(4)培养思考质疑的习惯。“思 而不学则殆,学而不思则罔。”要善于思考,勤于思考,从而提出新的问题并尽力去解答。“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质疑 问难,这就要老师教方法。学习一篇课文,首先要看这篇文章是写人记事的,还是写景状物的。比如写人记事的文章,第一要弄清文中的人具有什么样的品质;第二 要弄清人物的品质是通过哪些具体事例表现出来的;第三还要要精读文章细细品赏,勾画出文章的重点语句

21、,词语,品一品这些词句的精妙之处,以达到读者作者编 者三者之间的共鸣,使学生真正做到入境学习;第四对文中不理解有疑义的地方质疑,并通过讨论解疑;第五谈学习文章的体会收获。体会是可以是学习方法,也可 以是所受教育等等。只有这样“打破沙锅问到底”,才能学懂,学透,学深。(5)指导学生做好阅读批注。古 人云:“不动笔墨不读书。”阅读要有深度就要养成记笔记的好习惯。因为批注不仅可以使头脑保持清醒,而且有助于思维和记忆。批注的方法多种多样,如在主要 观点和重要内容部分划线;在关键词下圈点;在空白处写上各种评注、疑问、答案、要点的归纳;对文中不理解和值得揣摩和探讨的地方用不同颜色的笔勾划出来, 以便过后再

22、思考;同时,要求学生对领悟之处也作特定的标识,以备忘却,必要时还可用几个简单的词进行旁注等等。在批注的基础上,可以进一步做读书笔记,培 养做读书卡片的习惯。将文章的内容浓缩在小小的卡片上,将书读薄,将优美的语句或新了解的知识摘抄下来,建立自己的资料库。(具体方法有:提纲法、摘抄 法、符号法、批注法、索引法、剪贴法等。)这几种方法均以学生“动手、动脑、动口”的实际阅读训练为主。这样的阅读,才有质量,才有深度。(6)发挥个性,培养创新阅读。阅 读教学不仅是让学生解读文本,更在于引导学生实现自我建构,在受到情感熏陶、思想启迪、审美乐趣、文化积淀、语言发展的同时,实现对文本的超越,在历史与 现实的沟通

23、中,在文本立意和内容的视角转换中读出新意,读出有创意的感悟。培根说过:“凡有所读,皆成性格。”学生对文章的鉴赏感悟,都具有较强的个性化 特点。在读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我们进行素质教育的希望所在。因此,指导学生进行阅读时,鼓励学生提出与书中不同的见解,或者解决书中或自己未能 解决的问题。在阅读中,会对一贯的、公认的模式、结论提出异议的阅读能力其实就是学生的一种有深度的求异思维的体现,应给予高度肯定。如学了三顾茅庐后,请学生结合课外阅读的有关章节,作个简单的人物评析。有的同学就提出:刘备的礼贤下士只不过是他的一种计策,说明他狡猾,用多种表 面工夫去感动诸葛亮。其实,他根本没什么本事,又列举

24、许多事,来说明他出谋靠诸葛亮,开战靠张飞,关羽。一听觉得很有道理,于是,脱开书本,结合当今社会 讨论刘备到底算不算一个成功人士? 学生讨论异常激烈,最后,大家一致总结出:德、才并重才能真正地成功。经常性地进行这种“过滤”阅读,学生的创新精神就得到了很好的培养,而且对文本的内 涵有了更深的挖掘。(三)从阅读的目的而言,要有恒心,有经验,有成效,迎刃而解。千教万学,千阅万读,最终目的只有一个能正确理解、分析、解答试卷上的疑难问题或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说白了也就是为了提高阅读成绩,增加考试分数。可 是需要阅读积累的内容又实在太多、太广了,简直让人有一种不着边际,大海捞针的感觉。不过,无论阅读的文章如何

25、千变万化,阅读的题型如何改头换面,惟一不 变是规律。因此,我认为要真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成绩,归根结底是要指导学生总结经验,摸索规律,创建成效。以下是我的一些不成熟的做法:1、告诉学生,学语文要时时处处做个有心人。“人 人皆吾师,处处有学问”。所以从四年级组班到现在六年级,近三年来,我要求学生每人每天至少坚持阅读30分钟,如果是朗读,阅读时要求学生身体站正或坐 正,双手拿书。(一方面培养良好的朗读习惯,另一方面如果有读错的地方家长、老师、同学可以及时予以纠正。)摘抄并背诵一首古诗或一、两句名言警句。另 外,只要人在教室,每时每刻摘录本和字典必须放在桌子角上,以备随机摘记,随时查阅,随意翻

26、看,无论是老师、同学那里听来的,还是书报、杂志看来 的,都要趁手记录下来。只要有疑虑的字词都要查实考证。每天的阅读摘记,不仅要写上日期和阅读题目(这项记载还可以作为学生课外阅读的成长记录。),而且 必须要家长签注意见。(一方面对学生起监督作用,另一方面为实验效果提供了强有力的依据。)这样日积月累,不知不觉“无心插柳柳成荫”!2、指导学生见缝插针地阅读。鲁 迅先生说过,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去挤,总能挤出一些。我国古人有利用“三上”时间阅读的,就是“马上、枕上、厕上”。于是,我千方百计调动学生的阅 读意识,让学生把阅读在心目中的位置提前。戒掉一些无益的兴趣爱好,如睡懒觉。合理安排,充分利用一切

27、可利用的时间。如:等吃饭的时间,预备铃时间,坐车 的时间,临睡前10分钟等等,这样把这些闲杂时间,凑零为整,就会挤出许多看似沒有的时间。如我班的陈欢雨同学这学期就利用零碎时间看完了小学语文网上推 荐的夏洛的网等12本小学高段课外阅读书。3、我常跟学生说,语文的答案不同于数学。数 学的答案1是1,2是2,多写也没用。而语文的答案是描述性的,一定要多写,千万不要满足于一点。哪怕是带点字解释,也要写两到三个。如“身临其境”的 “临”,我要求学生写上“来到、到达”。如果是理解句子的含义或回答问题,那就更要把要点答全,把握不准时,宁可多写,把相关的统统写上。但也要注意两 点:一是不要“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28、,二是千万不要画蛇添足,多此一举。4、指导学生总结学法经验,摸索规律技巧。做 任何事情都是有经验,有技巧的,关键是善不善于总结反思。于是,我给学生分类整理了一整套解答各类阅读题的方法。如:分段及归纳段意、内容、中心的方法; 开头、中间、结尾等句子的作用;如何找准中心句、总起句、过渡句、照应句等;修辞手法、写作手法,表达方法的正确判断;缩句、扩句、改句的章法这样经 过整理传授和实践运用,学生就好比有了公式,有了法宝,各种类型的题目拿到手,都能迎刃而解了。 5、碰到无法套用公式,或有一定理解难度的题目,则要沉着冷静。我要求学生按下面的步骤深入思考:(1)多读,“书读百遍,其意自见”,反反复复读,反

29、反复复感悟。(2)走一步再走一步。 先些浅层的,在问自己一个“为什么”,挖掘内在的、深层的东西。(3)以文章为本。出题人的依据也是文章,所以答案要在文章中找。先划定大致范围,再缩小范围,然后可以适当加入自己的话,但不要过于夸张。(4)要有主题意识,也就是要确定文章中心,然后根据这个中心来做一些与中心有关联的题目。因为很多题目都要涉及到中心,这也是一个规律。6、做到“十个要”,力求使答案无懈可击。审题要仔细,答题要完整,语言要组织,书写要认真,文面要整洁,格式要规范,要点要明了,卷面要整洁,检查要慎重,信心要十足。三、学生在阅读中的成长。通过以上的实践,学生的阅读速度更快了,阅读范围更广了,阅读理解更深了,而且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也逐日形成,课余时间学生把兴趣都放在课外阅读上:下课 追追跑跑的人少了,啃书虫多了;位置上三五成群玩游戏卡的人少了,图书角忙碌了;公共场所随意喧哗声少了,吟诗诵词声多了;甚至一些琅琅上口的儿歌、诗句 也走进了同学们的拍手游戏之中阅读的良好氛围形成了,阅读理解的能力也提高了。近三年时间里,我班的阅读水平提高显著: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