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方案一、校本课程开发的指导思想 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为指导思想紧密结合创新郑名校坚持以师生发展为本通过尊重学生、信任学生、指导学生等手段和途径让每一位学生的个性都得到积极有效地发展并以此为契机力树学校品牌争创学校特色、大力提升教学质量最终促使学校、教师、学生共同发展。 二、校本课程开发的原则 1、研究性原则坚持民主、开放的原则坚持动态和静态统一的原则坚持统一要求和突出个性统一的原则坚持科学性、现实性和创新性、前瞻性统一的原则坚持知识性和人文性统一的原则。 2、自愿性原则尊重师生的意愿充分发挥师生的个性特长。 3、自主
2、性原则尊重师生主体地位多给师生想象、创造的空间。4、灵活性原则教学内容、方法以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定灵活地进行内容和形式上的调整使师生都得到发展。 5、开放性原则体现在目标的多元性内容的广泛性时间空间的宽域性评价的差异性。 三、校本课程开发的目标 总体目标: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实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和谐统一。知识与能力目标学习家乡、学校、家庭及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基本知识尝试解决身边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从现实生活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对从现实生活中事物的观察发现和提出问题。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一般操作步骤和思维方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
3、学生发现周围事物奥秘的欲望在实践活动中培养注重事实尊重他人敢于实践乐于合作的精神使学生养成热爱生活、热爱家乡的品质。 利用社会资源、学校资源和家庭资源开发校本课程使学校形成办学特色。探索校本课程开发的程序、教学模式、评价体系。校本课程目标的制定要体现“一切为了学生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课程改革方针落实课程改革的总体目标。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逐步形成办学理念达成办学目标从而逐步形成学校办学特色全面推动学校的各项工作使学校实现跨越式的发展。按照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确立校本课程的目标提出做个有智慧的实践者。 具体目标:1、校本开发目标 选择开发蓝色家园生命教育探索大自然养
4、成教育以及民俗、交通安全、绿色环保的校本课程总结提炼出校本教材开发和校本课程开发的开发机制、使用机制、评价机制和改进机制。 2、学生发展目标 德、心、智、体、美、劳协调发展学生个体健康成长具有扎实的学科知识、深厚的传统文化知识、健康的心理人格、高超的现代生存技能。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发展个性特长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自我完善的能力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和审美能力陶冶情操、增进身心健康使学生热爱生活适应社会。 3、教师发展目标 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培养一批人格健全、业务精良、一专多能、成长迅速的教师。 四、校本课程开发的内容 校本课程的开发过
5、程中可以筛选、改编已有的有关课程并构建一些具有校本特色的校本课程。将本地区、校内外的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和社会资源融入学科课程之中通过改编、补充、拓展和新编等方式开发校本课程。乡土资源包括社会资源、学校资源、家庭资源三个方面。本地区的社会资源包括三大块即自然地理、人文历史、社会发展学校资源包括校园环境、教师特点、学生特长家庭资源包括家长特长、家庭特点、家园环境等。这些内容可以是综合性的也可以是主题性的。教师既要根据自己的特长和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规划不同的内容又可对乡土资源进行改编、补充或拓展。蓝色家园生命教育探索大自然国学启蒙安全教育探索活动以及民俗、交通安全、绿色环保的校本课程。 五、校本课程
6、开发的步骤 1、建立领导机构 组 长:孙艳洲 成 员:李秋涛 马新战 张 琼 蔡惠兰 秦艳萍2、师资培训 随着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和素质教育的深化校本课程的内容和形式将越来越丰富多样。在职教师能否适应与承担新课程的教学任务已成为提高校本课程教学质量的关键。根据学校在职教师的现状特制订目前师资培训的计划与方法。(1)、 师资培训的方式与途径 走出去参加市内外有关单位组织的培训、观摩请进来聘请校外有关师资举办讲座、开设示范课、开展专业研讨老带新通过师徒结对等名师带教形式培养青年自学通过提供书籍、资料、器材让老师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掌握一门或几门校本课程教学能力。 (2)、师资培训的内容 校本课程开发实施
7、专业理论指导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校本课程研究与实践等。 三编写校本课程教材 校本课程教材的编写要以实践为基础结合参考有关资料通过大量的创造性劳动通过学校组成的专家组审核形成校本课程教材。 五、校本课程的教学管理 1、课时设置:必修课程每周固定2课时各年级根据学生特点选择安排选修课程安排在课余时间进行。 2、教学要求 (1)、任课教师认真备好每一节课按计划实施教科室、教务处随机听课随时测评。 (2)、教师必须有计划、有进度、有教案有学生考勤记录。 (3)、教师应按学校整体教学计划的要求达到规定的课时与教学目标。 (4)、教师应保存学生的作品、资料及在活动、竞赛中取得的成绩资料。 (5)、任课教师要
8、认真写好教学案例及时总结反思等。 (6)、教科室要及时做好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阶段的监控、测评工作参与听、评课的指导随时调控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情况。每学期至少要举行一次校本课程优秀教学案例评比或开展一次校本课程教学展示、研讨活动展示优秀教师的成功经验解决存在的问题及时总结校本课程的实施情况。 飞利浦希望小学校本课程交通安全常识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通过向学生进行交通安全常识的教育,以国家五部委联合下发的“保护生命、平安出行”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工程实施方案文件精神为指导,充分利用社会力量和现代传媒,大力开展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活动,使交通安全宣传进学校、进家庭,进一步提高全民交通法治意识、交通
9、安全意识和交通文明意识,打造安全、畅通、和谐的交通环境。 二、目的要求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大力营造宣传氛围,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教育活动,进一步提高广大种学生的交通安全意识和交通文明素质,引导学生自觉遵守交通法律法规,使师生周边交通秩序和交通安全状况得到明显改善,为构建和谐稳定社会,创建 “平安校园”做出新的贡献。三、工作任务和措施 1、加强宣传,营造氛围。交通安全教育是生命教育,它无声无息地渗透在人们的政治、思想、工作、学习、道德的全部活动领域中。在校园中掀起学习道路交通安全法,重视交通安全、维护交通秩序的热潮。2、渗透教学,积极落实。将文明交通规范和交通安全知识的教育培训列
10、为学校校本课程教育的重要内容,并作为加强学生公共安全教育的重要内容,把师生文明交通意识的培养和良好交通习惯的养成作为安全教育的重点之一。3、重视学校各种宣传阵地的宣传作用,定期利用学校广播站、宣传栏、班级板报等对学生进行交通安全教育的宣传,要求各班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每周不少于1课时。 4、积极组织部分“小交通安全宣传员”到校外进行交通安全宣传活动,向学生及社会人员发放交通安全宣传资料。 5、发挥学校法制宣传教育的主渠道作用,实现“学校、社会、家庭”三方教育的有机结合,加强对我校学生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培养学生自觉遵守交通法规,注意交通安全的良好习惯。飞利浦希望小学绿色教育校本课程开发方案一、指导
11、思想 校本课程开发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校本课程的开发有利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提供学习过程中的方法选择和内容选择,体现教育内容的多元性和选择性。我校的校本课程开发坚持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为指导,结合我校整体建设与发展的目标,探索网络环境下校本课程开发的新途径,反思自身实践,外部经验,坚持在改革中不断探索新的思路,追求新的发展,以校本课程绿色教育的开发为突破口,逐步把本校建成办学上的高标准、教学上的高效益、管理上的高效率、特长上的高质量、社会上的高信誉为标志的特色学校,使教师参加课程的开发,赢得继续教育的良机,提高教师
12、的专业化素质,更大程度地满足社会家长和学生的需要,尽可能地培养出有个性、有特色、学业有所长的未来人才。 二、课程目标 1、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培养一批一专多能的复合型、科研型的教师群体。2、让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创造性地发展,提高自主学习、自我完善的能力。 三、课程要求 1、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和需要,分别开发三个层次的课程内容。 即一、二年级为低年级层次 三、四年级为中年级层次 五、六年级为高年级层次。 2、课程的组织形式以活动形态为主,课堂交流为辅。 3、同年级学生可打破班级界限,按照自愿组合原则选题学习、开展活动。 4、实施课程的教师由教导处统一安排。 四、课程内容 绿色教育课程
13、共分三大块 第一块为绿色人文篇(适用于低年级组),具体内容包括:绿色常识、绿色人物、绿色事件、绿色机构和绿色行动等。 第二块为绿色自然篇(适用于中年级组),具体内容包括:绿色动物、绿色植物、绿色环境和绿色行动等。 第三块为绿色综合篇(适用于高年级组),具体内容包括:人类衣食住行、工业农业交通和绿色行动等。 五、实施原则 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注重知识性学习,更注重实践活动与操作技能的训练。 2、分层递进原则,对不同年级的学生,实施不同层次的课程内容,并按教育逻辑进行序列化。 3、自主性原则,同一层次的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选择不同的课题或活动方案进行学习。 4、充分利用资源原则,尽可
14、能地利用学校和社区的教育资源,并充分开发为本课程服务,做到人尽其能、物尽其用。 5、创新性原则,勇于实践、大胆探索、敢于创新,不断提高教师课程技术和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六、课程管理 1、成立课程开发领导小组,负责课程的初步审议。 2、成立课程开发研究小组,负责课程的具体开发。 七、具体操作 (一)、需求论证 1、利用现有资源,征集教师意见,确定课程的具体内容。 2、将本课程开发的目的、意义、项目上报区教研室审议,经同意后定稿。 3、将开发的课程拿到学生、家长中征求意见,看所开课程学生、家长是否喜欢,是否需要,确定本课程开发的内容、规模。 (二)、培训师资 对实施本课程的教师进行上岗培训,做到
15、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 (三)、组织实施 由教务室统一安排课表、课时,相关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本课程的各层次课程的实施。 八、课程保障 1、由课程开发领导小组负责审议和监督实施。 2、建立课程实施阶段汇报制度,及时观察课程的实施动态,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不断改进。 3、保证课程开发、实施经费。 4、力争上级领导、家长、社区、社会各界人士的支持。 九、课程评价 构建合理的课程评价方式,着眼于学生的发展,承认差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要。评价内容上,注重学生的参与意识和活动和体验、经历,在评价形式上,注重多样性,即可以是表演式、竞赛式、汇报式等;在评价主体上,注重多元性,即可采取自评、互评、师评、家长评等形式;在评价方法上,以鼓励为主,注重学生的发展发现;评价的结果多样,可定量,也可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