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超细玻璃纤维项目环评报告表.doc

上传人:w****g 文档编号:5640049 上传时间:2024-11-15 格式:DOC 页数:80 大小:766.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超细玻璃纤维项目环评报告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0页
超细玻璃纤维项目环评报告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 Xxxxxx公司超细玻璃纤维制品综合开发项目 建设单位 Xxxxxx公司 法人代表 Xxx 联系人 Xxx 通讯地址 Xxx 联系电话 传 真 邮政编码 建设地点 立项审批部门 批准文号 建设性质 新建 技改 改扩建 行业类别及代码 C314玻璃及玻璃制品制造 占地面积 (平方米) 45000 绿化面积 (平方米) 9000 总投资 (万元) 26000 环保投资 (万元) 154 环保投资占 总投资比例 0.59% 评价经费 (万元) 预期投产日期 2012年6月 工程内容及规模: 1、项目由来 微纤维玻璃棉行业是我国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它的生产技术是指以高热值可燃性气体为燃料,玻璃熟料为原料,火焰喷吹成型的技术,平均直径0.5—4µm的微纤维玻璃棉。主要用于过滤纸、蓄电池玻纤隔板及绝热材料等原料。它具有比表面积大、化学稳定性好、耐高温、导热系数低等独特的优异性能,而广泛用作空气、液体等高效过滤材料,用作蓄电池吸附式玻纤隔板、锂电池隔板等吸附材料,真空绝热板、低温绝热纸等特种绝热材料,市场前景较好。因此,Xxxxxx公司抓住这一市场有利契机,充分结合xxx县天然气能源优势,决定在XXX建设Xxxxxx公司超细玻璃纤维制品综合开发项目。 根据国务院1998年253号令《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本项目应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受Xxxxxx公司的委托,xxxxx承担了本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评价单位在现场踏查,收集有关资料 和初步工程分析的基础上编制了本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表,明确了各污染源排放源强及排放特征,分析对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程度和范围,提出切实可行的污染防治措施,为环保部门管理及设计部门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2、编制依据 2.1法律法规 ⑴《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26日起实施); ⑵《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2011年3月1日起实施); ⑶《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05年4月1日起实施); ⑷《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年6月1日起实施); ⑸《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7年3月1日起实施); ⑹《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00年4月29日起实施); ⑺《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3年9月1日起实施); ⑻《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2003年1月1日起实施); ⑼《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年1月1日起实施); ⑽《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第253号令)。 2.2相关文件: ⑴《关于贯彻实施〈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的通知》(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发[1999]61号文件); ⑵《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国家环境保护部2号令); ⑶《关于进一步规范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通知》(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发[2002]88号); ⑷《国务院关于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意见》(国务院国发〔2011〕35号文件); ⑸《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第9号令); ⑹《环境影响评价公参与暂行办法》(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发[2006]28号文件); ⑺《印发“关于加强工业节水工作的意见”的通知》(国家经贸委、水利部、建设部、科技部、环保总局、税务局国经贸[2000]1015号文件)。 2.3技术导则及规范: ⑴国家环境保护部《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2.1-2011); ⑵ 国家环境保护部《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08); ⑶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HJ/T2.3-93); ⑷ 国家环境保护部《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2.4-2009); ⑸《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HJ19-2011); ⑹《玻璃生产配料车间防尘技术规程》(GB6528-1986) 3、建设项目名称、性质、建设地点 项目名称:Xxxxxx公司超细玻璃纤维制品综合开发项目 建设性质:新建 建设地点:本项目位于xxxx,项目东侧为园区内规划的其他企业,南侧、西侧和北侧均为农田,其地理位置详见附图1,周围环境情况照片详见附图2。 4、项目总投资及资金筹措 总投资:项目总投资26000万元,全部为企业自筹解决。 5、建设内容及生产规模 (1)建设内容 本项目占地45000m2,总建筑面积20000m2,厂区内主要构建筑物详见下表1,厂区平面布置情况详见附图3。 表1 主要构建筑物一览表 序号 建筑物名称 建筑面积(m2) 层数 结构类型 1 玻璃棉生产车间 5000 单层 彩钢 2 库房 5000 单层 彩钢 3 发电机房 500 单层 彩钢 玻璃料块生产车间 5000 单层 彩钢 3 办公室 1500 单层 彩钢 4 食堂 500 单层 彩钢 5 宿舍 2500 单层 彩钢 总计 20000 (2)生产规模 本项目建成后年产纯净玻璃块料6000t,年产玻璃纤维棉1500t生产线4条(总计6000t)。 6、主要原辅材料消耗 本项目玻璃块料生产主要原辅材料消耗详见表2。 表2 项目主要原材料供应量 序号 名称 单位 年用量 1 硼砂 t 3073 2 硅粉 t 2855 3 方解石粉 t 240 4 白云石 t 315 5 纯碱 t 372 6 芒硝 t 5.45 7 硝酸钠 t 50.55 8 氟硅酸钠 t 4 9 天然气 万m3 1200 合计 t 6915 本项目生产的玻璃块料全部送至厂内玻璃纤维棉生产车间,用做玻璃纤维棉的生产原材料。 7、主要生产设备 本项目主要生产设备详见表3和表4。 表3 玻璃料块车间主要生产设备一览表 序号 名称 规格、型号 单位 数量 1 玻璃熔窑 座 4 2 供料机 910S 台 4 3 电加热退火炉 THL 台 4 4 加料机 WJ 套 4 5 混料机 H750 套 4 6 破碎机 - 台 2 表4 玻璃纤维棉车间主要生产设备 序号 名称 数量(台/套) 玻璃纤维棉车间主要设备 120 1.1 坩锅炉 30 1.2 纤维喷吹成型机 30 1.3 集棉机组 30 1.4 控制恒流恒压控制器及胶辊调速器 30 附属设备 10 2.1 离心风机 3 2.2 检验设备 1 2.3 打包机 2 2.4 天然气发电机 1 2.5 循环水泵 3 2.6 余热锅炉 1 合计 141 8、公用工程 (1)给排水 本项目用水主要为循环冷却水、职工生活用水及厂区绿化、降尘用水,冷却水循环量5000t/d,每日补给量5t/d(1700t/a);职工生活用水量6t/d(2040t/a);锅炉补水量4t/d(按150天计,600t/a);项目总用水量10468t/a,其中新鲜水总用量4340t/a,用水水源主要来自厂区内自打井水。 本项目建成后,产生的废水主要为职工生活污水、锅炉排水和冷却循环水系统定期排污水。生活污水产生量为4.8t/d(1632t/a),冷却循环水系统定期排污水2.5t/d(750t/a),锅炉排水2t/d(300t/a)。 因冷却循环水排污水和锅炉排水属清净下水,可用于厂区降尘用水及地面冲洗水;因此,项目排水主要为职工生活污水,企业拟建设废水防渗收集池,收集本项目生活污水,生活污水经经沉淀后可用于厂区绿化或者车间地面降尘。 本项目给排水情况分别见表5及下图1、图2。 表5 项目用水量及废水量一览表 序号 项目 单位 数量 1 用水 循环冷却补给水 t/a 1700 2 绿化及降尘 t/a 2782 3 锅炉补水 t/a 600 4 职工生活用水 t/a 2040 合 计 t/a 7122 5 排水 循环冷却排污水 t/a 850 6 职工生活污水 t/a 1632 7 锅炉排水 t/a 300 合 计 t/a 2782 8 新鲜水用量 t/a 4340 冬季 5000 降尘 400 800 循环水池池 循环冷却水系统 400 300 1135 锅炉排水 2360 768 960 600 300 污水收集池 生活用水 192 1468 总损耗2360 图1 项目冬季水平衡图(t/a) 夏季 5000 450 降尘 900 循环水池池 循环冷却水系统 450 1135 864 1980 污水收集池 生活用水 1080 216 1314 总损耗1980 图2 项目夏季水平衡图(t/a) (2)供热 本项目生产用热主要是物料预热和熔融需要热能,项目使用天然气作燃料,年消耗天然气120万立方米,全部依托xxxx工业园区内的天然气管道,项目厂区无需自建调压站,可以满足本项目生产用热需要;冬季采暖采用玻璃生产的余热锅炉供暖,可以满足办公室及厂房采暖用热需要。 (3)供电 本项目厂区内供电由天然气发电机组提供电源。 9、工作制度及劳动定员 本项目实施后劳动定员100人,年工作日340d,采用3班制,每班工作时间为8h。 10、项目进度安排 本项目建设时间为4个月,即从2012年3月至2012年6月。 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 本项目建设性质为新建,故并无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以及主要环境问题。 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 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 社会环境状况 环境质量状况 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地面水、地下水、 声环境、生态环境等)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列出名单及保护级别): 本项目位于xxxxx,项目东侧为园区内规划的其他企业,南侧、西侧和北侧均为农田。 ⑴控制本项目熔窑烟气、工艺粉尘达标排放,保护区域环境空气质量符合GB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的二级标准; ⑵通过对噪声源的控制,使厂界环境噪声符合GB12348—2008《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中3类区标准; ⑶控制项目全厂废水不外排,全部进入污水收集池,并做好污水收集池的防渗工作,避免污染附近地下水。 ⑷合理处置处理本项目产生固废物,避免对当地环境造成二次污染影响; 评价适用标准 环境质量标准 环境 要素 标准级(类)别 标准限值 标准来源 大 气 二级 污染物 TSP SO2 NO2 GB3095—1996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浓度限值(mg/m3) 0.30 0.15 0.12 地 下 水 Ⅲ类 污染物 高锰酸盐指数 pH 氨氮 GB/T14848—93《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 污染限值(mg/L) 3 6.5-8.5 0.2 噪 声 3类区 时间 昼间 夜间 GB3096—2008 《声环境质量标准》 标准值dB(A) 65 55 污染物排放标准 环境 要素 标准 级别 标准限值 标准来源 厂界 噪声 3类 时间 昼间 夜间 GB12348—2008《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标准值 65 55 工艺 粉尘 二级 颗粒物 最高允许排放浓度(mg/m3) 120 GB16297—1996《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15m高排气筒最高允许排放速率 3.5 工业 烟气 二类区 污染物 (mg/m3) 烟尘 SO2 GB9078—1996《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200 850 总量控制指标: 本项目属新建项目,xxx环保局未对企业下达总量控制指标,故建议该项目投产后,以主控污染物(废气中NOx、SO2)的达标排放量作为总量控制指标,即废气中SO2:0.386t/a;NOx:0.579t/a,该指标应上报xxx环保局批准后方可作为本项目总量控制指标。 建设项目工程分析 工艺流程简述(图示): 全厂工艺流程图 水蒸气、CO2 粉尘G2 碎玻璃回收 粉尘G1 各种原料 检验 退火 成型 供料道机 熔化 混合 配料 粉尘G3、SO2 切割 送风 成品玻璃块送往玻璃棉车间 检验 膨化、出棉 拉丝 成品玻璃熔化 粉尘G4 入库 打包 送风 内为玻璃纤维棉生产车间 图3 生产工艺流程以及排污节点分析 1、玻璃料块生产车间 (1)工艺流程以及排污节点简述 ①配料混合 原料车间制备好的混合料由配合料带式输送机送到生产车间,经往复移动式带式输送机卸入窑头料仓。窑头料仓下设一台大型斜毯式投料机进行连续投料,将配合料推入熔窑,配料混合过程中排放粉尘。 ②熔化 熔窑以天然气为燃料,本项目天然气为管道运送,并不在厂区设置天然气储罐,玻璃熔窑中配料在1450℃左右的高温条件下熔化成为玻璃液,熔化好的玻璃液再经过供料管道进入成型机。 在此过程中,由于熔化使用清洁能源天然气,故可大量减少大气污染物产生,在玻璃原料被制成玻璃的过程中,有SO2气体产生,也产生粉尘气体。 ③成型退火 玻璃液由供料管道进入成型机,将玻璃液定型为棒状玻璃,然后送入退火炉中退火。退火炉出口设有一台应急横切机,可将不合格的玻璃带切割后经落板破碎装置落入碎玻璃过渡仓,再由带式输送机送入碎玻璃仓。 ④碎玻璃回收系统 在产品检验以及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破碎玻璃可经过碎玻璃回收系统再次返回生产线继续生产。正常生产时,破碎后的碎玻璃由碎玻璃带式输送机连续输送至原料仓。 ⑤切割 棒状玻璃经过切割机切割成玻璃块。 ⑥检验 产品经过检验合格后方可进入成品库堆存。 (2)玻璃料块生产工艺原理 玻璃各种组分在加热过程中的主要化学反应如下: CaCO3+Na2CO3→CaNa2(CO3)2 CaNa2(CO3)2+Na2CO3+3SiO2→2Na2SiO3+CaSiO3+3CO2↑ Na2SO4+SiO2→Na2SiO3+SO2 MgO+SiO2→MgSiO3 CaF2+SiO8→SiF6+CaO Na2SiF6→2NaF+SiF4 NaF→Na+F (3)玻璃料块生产车间物料平衡 本项目建成投产后,玻璃料块生产所需原料用量及物料损失情况见物料平衡,详见下表。 表13 玻璃料块车间物料平衡一览表 序号 进料t/a 出料t/a 物料名称 数量 产品 气相损失 固相损失 1 硼砂 3073 6600 CO2:225.288 83(综合利用) 2 硅粉 2855 3 方解石粉 240 SO2:3.68 4 白云石 315 5 纯碱 372 氟化物:0.212 6 芒硝 5.45 7 硝酸钠 50.55 8 氟硅酸钠 4 粉尘2.82 合计 6915 6915 232 83 (4)S平衡分析 本项目产生的SO2主要为芒硝分解产生的,其分解反应方程式为: Na2SO4+SiO2→Na2SiO3+SO2 本项目芒硝用量为5.45t/a,根据物料恒算,可以计算出SO2产生量为3.68t/a。 2、玻璃纤维棉生产车间 (1)工艺流程以及排污节点简述 来自玻璃料块车间生产的玻璃料块进入玻璃纤维棉车间后,由送料机送入熔窑,经天然气发生器加热后融化,进入底部的拉丝机内,玻璃纤维初产物经过套管式的循环冷凝装置冷凝后在由引风机送气,经膨化后出棉,经过检验后打包入库。 (2)玻璃纤维棉生产车间物料平衡 表14 玻璃纤维棉生产车间物料平衡一览表 序号 进料t/a 进料t/a 物料名称 数量 产品 气相损失 固相损失 1 玻璃料块 6600 6000 粉尘:3 597 合计 6915 6000 3 597 3、全厂物料平衡 本项目全场物料平衡如下图。 硼砂 3073 玻璃料块 生产装置 产品6000 玻璃纤维棉生产装置 玻璃料块6600 硅粉 2855 气相损失3 气相损失232 方解石粉 240 固相597 固相83 白云石 315 纯碱 372 芒硝 5.45 硝酸钠50.55 氟硅酸钠4 图3 全厂物料平衡图 主要污染工序: 1、废气 (1)配料、混合粉尘G1 原料加工系统主要包括入库、储存、计量、混合几个步骤,主要的废气污染源为原料投料口,主要污染物为粉尘。 项目主要在配料车间共设置了4台除尘效率在99%以上的布袋除尘机器,每台除尘器处理风量为1000m3/h,总处理风量达4000m3/h;回收的粉尘可以自动流回本系统工艺生产设备中,避免了二次扬尘。粉尘产生浓度为:1250mg/m3,产生速率为:5kg/h;治理后粉尘排放浓度为:12.5mg/m3,排放速率:0.05kg/h,排放量为0.36t/a,粉尘经过15m高的排气筒高空排放,本项目粉尘的排放浓度满足GB16297-1996《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中新污染源颗粒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120mg/m3以及15m高排气筒最高允许排放速率3.5kg/h的标准要求。 另外,本项目在为防止原料粉碎过程中产生的粉尘,在破碎机上方设置一台袋式除尘器,除尘效率≥99%,除尘器风量为2000m3/h。粉尘产生浓度为:1042mg/m3,产生速率为:2.08kg/h;治理后粉尘排放浓度为:10.4mg/m3,排放速率:0.208kg/h,排放量为0.05t/a。粉尘排放浓度满足GB16297-1996《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中新污染源颗粒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120mg/m3以及15m高排气筒最高允许排放速率3.5kg/h的标准要求。 (2)窑头投料口的粉尘G2 本项目的原料系统经称重、配料后,由传输系统分别输送到各自的熔化成型系统,主要粉尘发生点为窑头料仓,因此,本项目在流水线的窑头料仓设置1台布袋布袋除尘器,除尘器处理风量为2000m3/h,配置15m高排气筒。粉尘产生浓度为:1042mg/m3,产生速率为:2.08kg/h;治理后粉尘排放浓度为:10.4mg/m3,排放速率:0.208kg/h,排放量为0.05t/a。粉尘排放浓度满足GB16297-1996《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中新污染源颗粒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120mg/m3以及15m高排气筒最高允许排放速率3.5kg/h的标准要求。 (3)熔化系统污染源G3 本项目生产过程中总计消耗芒硝5.45t/a,产生SO2量为:3.68t/a,原料入炉后,在熔窑内熔化,由于各种原料的挥发、分解和反应,会产生大量的废气,经计算,熔窑废气量约为2.82×106Nm3/a,废气中主要污染物为粉尘、SO2、NOx、氟化物等,其初始浓度分别为粉尘:150mg/m3、NOx :1369mg/m3、SO2:1303mg/m3、氟化物:75mg/m3。污染物初始产生量分别为粉尘:0.423t/a、NOx:3.86t/a、SO2:3.68t/a、氟化物:0.212t/a。 根据生产条件和操作条件的允许情况,熔窑废气可全部或部分通过余热锅炉回收余热后经集气罩将所排烟气全部引入旋风除尘器+SCR法脱硝工艺+碱式吸收法除氟化物+二级脱硫塔(烟尘处理效率为90%,SO2处理效率为90%,NOX处理效率为85%、氟化物处理效率为90%),处理后污染物浓度分别为烟尘:15mg/m3、SO2:130mg/m3,NOx:205.35mg/m3、氟化物:7.5mg/m3。污染物初始排放量分别为粉尘:0.0423t/a、SO2:0.368t/a,NOx:0.579t/a、氟化物:0.021t/a。经高度为15m的烟囱排放,其污染物排放浓度符合GB9078-1996《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中二级排放标准。 (5)玻璃纤维棉粉尘G4 本项目玻璃纤维棉膨化出棉及打包过程中将产生的一定量的玻璃纤维粉尘,玻璃纤维密度较小,极易产生粉尘,因此,建设单位将玻璃纤维棉生产车间封闭管理,并在车间顶部排气筒设置布袋除尘器,除尘效率≥99%,除尘器风量为2000m3/h。粉尘产生浓度为:785mg/m3,产生速率为:1.57kg/h;治理后粉尘排放浓度为:7.85mg/m3,排放速率:0.02kg/h,排放量为0.03t/a。粉尘排放浓度满足GB16297-1996《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中新污染源颗粒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120mg/m3以及15m高排气筒最高允许排放速率3.5kg/h的标准要求。 (6)无组织排放 根据本工程特征,在卸车货种中纯碱、芒硝均为袋装,仅硼砂、石灰石和白云石为散货,硅砂的粒径和比重也较大(相对于煤),并按要求含水率要保持在5%,且卸货作业在原料库内完成,因此,本项目卸货作业区的粉尘产生量要远远小于相应的煤或矿砂。在实际调查中发现:在正常情况下,此类卸货作业区的起尘大部分是由于装卸车辆行驶造成的汽车扬尘,还有一部分是散状货料和袋装货料包装袋外表的粉末在卸车过程中的扬尘,真正硅砂在卸车过程中由于落料差产生的扬尘极少。经类比调查,其粉尘源强约为1.0kg/h。为了减少卸货作业的扬尘,主要措施是对袋装原料采取全封闭处理,将袋装粉状原料存储在原料储库中。 (7)餐饮油烟 本项目厂区内设置职工餐厅,炉灶面积约为1.5m2,为小型饮食单位,根据同等规模的餐厅调查结果,每个炉灶小时最大用油量约为0.8kg/h,油烟排放量为0.008kg/h,油烟机的排风量为6000m³/h,每个灶台上均需安装一台去油效率≥60%的除油烟机,由餐厅统一烟道排入大气,排放浓度约为0.8mg/m³。 通过以上分析和计算,建设项目废气污染源情况,详见下表。 表15 建设项目废气污染源排放情况一览表 废气污染源 污染物种类 产生 浓度 mg/m3 产生量 t/a 排放浓度mg/m3 排放量 t/a 治理措施 (效率) 标准值 mg/m3 G1 粉尘 1250 36 12.5 0.36 99% 120 粉尘 1042 5 10.4 0.05 99% 120 G3 粉尘 1042 5 10.4 0.05 99% 120 G3 烟尘 150 0.423 15 0.0423 90% 200 SO2 1303 3.68 130 0.368 90% 900 NOx 1369 3.86 205.35 0.579 85% —— 氟化物 75 0.212 7.5 0.021 90% —— G4 粉尘 785 3 0.785 0.03 99% 120 G5 餐厅油烟 1.33 - 0.80 - 60% 2.0 2、废水 本工程废水排放源主要包括生活污水、循环冷却水排水和锅炉排水。 (1)生活污水W1 按职工人数及工作制度计,排放量为1632t/a,主要污染物浓度COD:300mg/L,BOD5:150mg/L,SS:200mg/L,氨氮:20mg/L,折纯量为COD:0.4896t/a,BOD5:0.2448t/a,SS:0.3264t/a,氨氮:0.0326t/a。 (2)清净下水W2 ①生产车间循环冷却排水 冷却水排放量为850t/a,属于清洁下水; ②锅炉循环冷却排水 冷却水排放量为300t/a,属于清洁下水; 以上清洁下水总计1150t/a,水质大约为COD:20mg/L,SS:50mg/L,折纯量为COD:0.0210t/a,SS:0.0525t/a。 本项目废水产生情况详见下表。 表16 本项目废水水质水量产生情况一览表 废水 来源 排水量 (t/a) COD BOD5 SS NH3-N 产生 浓度(mg/L) 产生量(t/a) 产生 浓度(mg/L) 产生量(t/a) 产生 浓度(mg/L) 产生量(t/a) 产生 浓度(mg/L) 产生量(t/a) 生活污水 1632 300 0.4896 150 0.2448 200 0.3264 20 0.0326 清净下水 1150 20 0.0210 —— —— 50 0.0525 —— —— 汇总 2782 190 0.5106 91 0.2448 141 0.3789 20 0.0326 本项目混合废水水质浓度为:COD:190mg/L,BOD5:91mg/L,SS:141mg/L,NH3-N:20mg/L,折纯量为COD:0.5106t/a,BOD5:0.2448t/a,SS:0.3789t/a,NH3-N:0.0326。 本项目清净下水全部用于厂区绿化或者地面降尘,生活污水全部排入厂内自建防渗污水收集池,经沉淀后用于厂区绿化或车间地面降尘用水。 3、噪声 本项目运营后噪声主要来源于切割机、拉丝机、风机、水泵等设备,其声压级为75—105dB(A)。 表17 主要生产设备噪声源强一览表 序号 设备名称 数量 设备声压级dB(A) 1 切割机 1 105 2 拉丝机 4 105 3 风机 4 75 4 水泵 3 75 4、固废物 本项目总计产生生产性废渣碎玻璃83t/a,废玻璃纤维597t/a,可全部返回生产线;袋式除尘器除尘灰产生量为48.51t/a,全部返回生产线;生活垃圾总计产生17t/a,由市政部门统一处理;脱硫、脱硝、脱氟固废物产生量15t,全部卖与有资质公司进行回收处理。综上,各种固体废物均得到了有效处置,不会对当地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 内容 类型 排放源 (编 号) 污染物 名 称 处理前产生浓度及产生量(单位) 排放浓度及排放量(单位) 大 气 污 染 物 配料、混合粉尘 粉尘 1250mg/m3、36t/a 12.5mg/m3、0.36t/a 破碎车间 粉尘 1042mg/m3、5t/a 10.4mg/m3、0.05t/a 窑头投料口的粉尘 粉尘 1042mg/m3、5t/a 10.4mg/m3、0.05t/a 熔化系统 烟尘 SO2 NOx 氟化物 150mg/m3、0.423t/a 1303mg/m3、3.68t/a 1369mg/m3、3.86t/a 75mg/m3、0.212t/a 15mg/m3、0.0423t/a 130mg/m3、0.368t/a 250.35mg/m3、0.579t/a 75mg/m3、0.021t/a 玻璃纤维棉粉尘 粉尘 785mg/m3、3t/a 7.85mg/m3、0.03t/a 餐厅 油烟 1.33mg/m³、--- 0.8mg/m³、--- 水 污 染 物 混合污水 COD BOD5 SS NH3-N 1900mg/L,0.5106t/a 91mg/L,0.2448t/a 141mg/L,0.3789t/a 20 mg/L,0.0326t/a 0 固 体 废 物 生产 碎玻璃 83t/a 0 废玻璃纤维 597t/a 0 除尘灰 粉尘 48.51t/a 0 生活 生活垃圾 17t/a 0 废气治理装置 脱硫、脱硝、脱氟固废物 15t/a 0 噪 声 本项目噪声源主要来自于切割机、拉丝机、风机、水泵等,其声压级在75—105dB(A)。 其 他 主要生态影响(不够时可附另页) 本项目为新建项目,占用xxxx工业园区的土地,不涉及生态环境影响。 环境影响分析 施工期环境影响简要分析: 1、施工期环境要素分析 ⑴土石方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扬尘、施工动力机械,如汽车、推土机、翻斗车排放的废气、混凝土搅拌过程中产生的粉尘等均会对施工现场及附近大气环境产生不利影响。 ⑵各种施工机械,如运输汽车、推土机、挖掘机、打桩机、混凝土搅拌机、工程钻机、振捣棒、电锯等均可产生较强烈的噪声。虽然这些施工机械噪声属于非连续性间歇排放,但由于噪声源相对集中,且多为裸露声源,故其噪声辐射范围及影响程度都较大。 ⑶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排放的生活废水和生活垃圾对环境产生的影响。 ⑷施工中将占用当地土地会造成土地表层因施工而引起的水土流失。 ⑸由于施工期各种工程车辆较多,可能会对当地道路交通带来一定压力。 2、施工期大气环境影响分析 ⑴扬尘 施工过程中,土石方阶段最易产生扬尘。扬尘产生几率与土方的含水率、土壤粒度、风向、风速、湿度及土方回填时间等密切相关,据资料介绍,当灰尘含水率为0.5%时,其启动风速为4.0m/s。根据当地条件分析,一般情况下,施工过程中土方的挖掘和回填不会形成大的扬尘。但春季由于风力相对较大,有可能在小范围内形成扬尘,对周围空气质量造成不利影响。 据类比资料调查,在风速为4.6m/s时,施工现场下风向不同距离的扬尘浓度见表18。 表18 施工现场下风向不同距离的扬尘浓度 单位:mg/m3 距离 污染物 1m 25m 50m 80m 150m TSP 3.744 1.630 0.785 0.496 0.246 可见,在有风不利天气条件下,施工扬尘可在150m范围内超过国家二级标准,对大气环境可造成不利影响;150m范围外,一般不会有大的影响。 ⑵汽车尾气施工中将会有各种工程及运输用车来往施工现场,主要有运输卡车、翻斗车、挖掘机、铲车、推土机等。 一般燃汽油和柴油卡车排放的尾气中HC、颗粒物、CO、NO2等有害物质排放量见表19。 表19 汽车排气中有害物排放量 污染物 HC 颗粒 CO NO2 单位 汽油 1.23 0.56 5.94 5.26 g/km 柴油 77.8 61.8 161.0 452.0 g/h 施工场汽车尾气对大气环境的影响有如下几个特点: ①车辆在施工场范围内活动,尾气呈面源污染形式; ②汽车排气筒高度较低,尾气扩散范围不大,对周围地区影响较小; ③车辆为非连续行驶状态,污染物排放时间及排放量相对较少。 3、施工期噪声影响分析 施工期噪声主要是指各种施工机械、设备和工程运输车辆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噪声。从产生噪声角度出发,可以把施工过程分成如下几个阶段,即土石方阶段 、基础阶段、结构阶段和装修阶段。这几个阶段所占施工时间比例较长,采用的施工机械、设备较多,噪声污染亦较重,不同阶段又具有其独立的噪声特性。 ①土石方阶段 此阶段主要噪声源为挖掘机、推土机、装载机以及各种运输车辆,这类施工机械大部分为移动声源。其中运输车辆移动范围较大,而像推土机、挖掘机等虽然也是移动声源,但位移区域较小。表20给出了一些典型土石方施工阶段噪声源特征。 表20 土石方阶段主要噪声源特性 设 备 声级/距离[dB(A)/m] 声压级dB(A) 指向特征 翻斗车 83.6/3~88.8/3 103.6~106.3 无 挖掘机 75.5/5~86/5 99~109.5 无 推土机 85.5/3~94/4 105~115 无 装载机 85.7/5 105.7 无 载重汽车 76/3~91/3 92~110 无 从上表可以看出: 建筑施工土石方阶段主要噪声源由推土机、挖掘机、装载机、运输车辆等构成。 各噪声源声压级范围为92~115dB(A),其中大部分为100~110dB(A)之间。 声源基本无指向性。 ②基础施工阶段 这一阶段主要噪声源是各种打桩机、打井机、风镐、移动式空压机等,基本都属于固定声源,其中以打桩机为最主要噪声源,虽然其影响时间占整个施工时间比例较小,但因其噪声较大,危害较为严重。打桩机为典型的脉冲噪声,声级起伏范围一般为10~20dB(A)。表21中列出基础阶段主要噪声源及其特征。 表21 基础阶段主要噪声源及特征 设 备 声级/距离[dB(A)/m] 声压级dB(A) 指向特征 导轨式打桩机 85/15~95.5/8 116.5~118 有指向性 打桩机 96/15~104.8/15 127.5~136.3 有较明显指向性 液压吊 76/8 102 无 汽车吊 73/15 103 无 工程钻机 62.2/15 96.8 无 平地机 85.7/15 105.7 无 移动式空压机 92/3 109.5 无 从表21中可以看出: 打桩机是基础阶段最主要的噪声源,其噪声强度与土层结构有关。打桩机的声压级为128~136dB(A);导轨式打桩机噪声较小,其声压级为116~118dB(A)。其噪声时间特性为周期性脉冲声,具明显指向性,背向排气口一侧噪声可最大降低4~9dB(A)。 平地机、风镐、吊车等为次要噪声源,其声压级一般为100~110dB(A)。 ③结构施工阶段 这是建筑施工中周期最长的阶段,工期一般为数月或数年,使用设备品种较多,此阶段应为重点控制噪声阶段之一。表22中列出结构阶段主要噪声源及其特征。 表22 结构阶段主要噪声源及特征 设备 声级/距离[dB(A)/m] 声压级dB(A) 指向特征 汽车吊 71.5/15 103 无 混凝土搅拌车 83/8~91.4/4 109~110.6 无 搅拌机 72/2~78.3/3 86~96 无 振捣机 87/2 101 无 电锯 103/1 110 无 这一阶段主要噪声源是振捣棒和混凝土搅拌机,这两种设备工作时间较长,影响面较广,应是主要噪声源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