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镇江市第十中学、京口职教中心师生共用学案
主题词: 自信 自主 自学 合作与探究
适用年级:综合高中 学科:语文 执笔:刘万顺
授课内容:《论语七则》 课型:新授 授课时间:200 年 月 日
审核:邵燕
学习目标:
1、 读准字音
2、 了解孔子的思想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影响
学习重点和难点:
读准字音,理解字、词、句的意义
学习过程:
一、 学前准备:
1、《论语》中的“论”读作( ),它是一部 体散文著作,是由孔子的 和 记录孔子 而写的著作,它和《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 ”。孔子是 时期鲁国人。
2、理解并思考每一则都写了什么方面的内容
3、熟读课文,最好先会背诵
二、 自学、合作探究:
(一) 自学、相信自己:
1、你应该怎样去对待别人
2、如果你作为班干部你觉得你应该怎样去做才能够较好的地领导别人
3、你是如何看待“苦”与“乐”的,文中对“苦乐观”的叙写你赞同吗
4、我们该怎样去不断地提高自己的素质和修养
5、比较文中三人的志向,再想想你的志向是什么,和他们比有什么区别
6、我们该怎样去交友,又该交什么样朋友
7、人活着就应该去寻找并享受快乐,但是什么样的快乐是对我们有益的
(二) 思索、交流:
1、第一则中“之”的意思是什么?“恕”包含了什么内容?
2、第二则中“其”、“虽”各是什么意思?
3、第三则中“贤哉,回也”什么意思,和现代汉语的习惯有什么不同,一则中两次提到有什么作用;“堪”什么意思?
4、第四则中“贤”、“齐”、“内”各有什么特点,“自省”中的“省”怎样读,什么意思?
5、第五则中“伐善”、“施劳”、各是什么意思,语段中有五个“之”各做何解,“安”、“信”、“怀”有何特点?
6、理解第六则中“直”、“谅”、“便辟”、“善柔”、“便佞”的意思
7、给第七则中的“乐”字注音并理解他们的意思,
(三) 应用、探究:
1、孔子的弟子以及再传弟子在写作这类文章是运用了什么手法,使我们一看就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
2、联系自己谈谈学习了这篇文中以后有什么样的感悟(有话则长,少话则短)
三、课堂练习:
1、课上完成课后练习
2、课后完成《教与学新方案》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