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怎样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新课程实施以来,教师的角色已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教师不再是教案剧的“导演”,不再是“权威人士”和“指挥家”,而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那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怎样做才能真正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怎样才能真正做到关注学生的需要,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呢?一、关注学生的表现学生的表现有时只是一个细节,但是这些细节背后蕴藏的是他们最真实最原始的想法,教师如果能够关注到学生这些细节表现,然后根据这些情况改变自己的教学行为,就有可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在位置与顺序一课中,学生掌握了前、后、左、右、上、下等位置关系后,教师领着孩子们做游戏
2、:教师报到哪个方向,学生就赶紧指向哪个方向,看谁反应快。这个游戏并不难,学生都掌握得比较好,教师说哪,学生指哪,动作整齐划一。可是没过一会儿,细心的教师就发现:有一个孩子似乎对此不感兴趣,有时还调皮地反其道而行之,老师说“左”,他偏向“右”。老师想用眼神制止他的行为,可是这个孩子依然我行我素。老师干脆停下来,认真地问他:“你是怎么了?”没想到孩子站起来大声说:“这样做更有趣!”老师心里一动:“是啊,既然学生都已经掌握了位置关系,反过来做游戏岂不是更有挑战性?”老师马上做出决定:“行,就按你说的办!”接下来,孩子们玩得更加带劲了。就这样,课堂最后又掀起了一个高潮。二、欣赏学生的想法作为老师应该了
3、解孩子眼里的数学与成人眼里的数学是不一样的。学生可能会有很多怪想法,这些想法可能不是纯数学的东西,但体现了孩子们可贵的思维,教师如果能够欣赏孩子们的这些想法,不但能启发他们的智慧,更能保护好他们后续学习的动力。如在一堂练习课上老师为了培养学生的数感,让学生从各个不同的角度来说一个数,首先说的是“8”。生1:8比9小,比7大。生2:358生3:教室里有8个小组。生4:8个苹果,吃掉2个,还剩6个。最后,有一个孩子站起来很响亮地回答:“8是16的儿子!”教室里顿时哄堂大笑。老师也笑了,她没有发火,而是用欣赏的口吻说:“你的回答让我吃惊!那你能不能告诉同学们,8为什么是16的儿子呢?”“因为8是16
4、的一半,所以8是16的儿子!”孩子理直气壮地回答。“噢,那8的儿子又是谁呢?”老师很感兴趣地追问道。“8的儿子是4!4的儿子是2!2的儿子是1!1的儿子是0!”孩子一口气报出了他的“儿子论”。教室里笑声更响了。在学生的眼里,数学是一件多么有趣的事情啊!假如我们总是按照成人的思路去上课,你能听见这么精彩的数学语言吗?三、重视学生的问题学生如果在课堂里向教师提出问题,老师会怎样对待?这个时候,老师的态度显得非常重要。学生如果向老师提问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很有可能影响到学生以后的学习,也许学生从此会失去提问的兴趣和勇气,成为一个不善思考的人。所以,学生提出的问题受到老师的何种待遇,是至关重要的。如学
5、完“254”以后,老师让学生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有个学生问道:“老师,4能减25吗?”这个问题是老师事先没有想到的,涉及到负数知识,还真不好回答。但是教师没有一语带过,她是真的关注这个孩子的问题。她一边努力地思考,一边问学生:“是啊,4能减25吗?”这个问题一下子引起了孩子们热烈的讨论。接下来让我们看看这群六七岁的孩子是怎样解决这个中学课程中的问题的。生1:不能减,因为4比25小。生2:不能减,一减就不知道等于几了。生3:可以减,但是要想办法。生4:先借数再减。生5:借数来减就等于负数了。生6:等于21!老师充分重视了这个问题,并且巧妙地借助学生的智慧解决了,这种做法的确值得借鉴。四、接纳学生
6、的意见千万不要以为,只有老师才是学生的知识传授者,事实上,如果一个老师能够虚心向学生学习,他也会受益匪浅。如一位一年级的老师在课堂上纠正错题时,发现有些学生在做减法时,喜欢把被减数和减数交换位置来算,导致出错。一天老师特意把典型错例板书在黑板上,并大声强调:“在做加法时,可以根据需要,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但是在减法当中,被减数和减数绝对不可以交换位置,绝对不可以!”可是老师没想到,她的话很快就引起了一个孩子的反对。生1:老师,您说的不对。老师愣了一下。生1继续说:“这不是绝对的,有些时候,被减数和减数也可交换位置。”“什么时候?”老师感到很意外,但她还是很认真地听着。“比如,被减数和减数完全相
7、同的时候,可以交换它们的位置。”生1气定神闲的回答深深地折服了老师。老师一点也没觉得尴尬,相反,她非常的惊喜,她为学生有这么缜密的思维而高兴,更为学生敢于向老师挑战的勇气感到欣慰。借着这个话题,老师很诚恳地认了错,她说:“我教了多年数学,绝对这个词,不知道被我用了多少次,以前从没有学生指出我话里的错误。我不但很佩服刚才发言的同学,还要谢谢他。希望每一个同学都像他一样,不迷信老师,不迷信书本,遇到问题能有自己的思考。”五、满足学生的需要在课堂上,学生想研究什么问题,想用什么样的方式去研究问题,有多少种不同方法想去尝试,教师能否最大限度满足学生的这些需要,是教师关注学生与否的一种重要体现。如在学习
8、了测量知识以后,老师布置学生回家测量自己的腰围。第二天汇报时,有个学生突然发问:“老师,你的腰围是多少?”同学们顿时一阵哄笑,他们笑得那么开心是因为教师比较胖。但是教师很坦然,虽然这不是她事先想的教学内容,但她还是笑着说:“你们先估计一下。”这时又有两个孩子提问了:“老师,你先说你怀孕没有?假如怀孕的话,腰围就会比平常人多出几十厘米。”教师笑着摇摇头:“没有。不过可以看出你平时挺爱观察,喜欢想问题。这很好。”学生估计了一阵子,教师又说:“估得准不准,还得动手量一量才知道。但今天只有直尺,没有卷尺,怎么办?”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孩子们又开动了脑筋。生1跑上讲台,拿着米尺,小心谨慎地围着老师的腰绕
9、了一圈,一看83厘米。生2的办法是:“我想,用一张长长的纸条,对照刻度画下来,就可以当卷尺用了。”自己制作一根软尺,想得真绝。生3:我可拿一根绳子,围着你的腰绕一圈,再量一下这根绳子就可以了。这已经是老师心目中理想的答案了。正准备结束这个插曲时,老师发现仍然有几只小手执拗地举着,决定还是给他们机会。生4:我只要把教师的皮带取下来量一量就知道了,这办法挺简单的。生5接着说:我一柞有10厘米长,看你腰围有几柞就可以了。,真是活学活用。这些都是老师没有想到的答案。就这样,孩子们用他们想出来的各种办法,在老师的腰上折腾了好一阵,最后得出一个结论:“老师,你该减肥了。”这堂与原计划完全不同的课,因为最大限度地满足了学生的需要,学生学得特别主动,智慧也得到了充分的展示,同时也使老师再一次感受到学生身上不可估量的创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