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让作文语言亮起来.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5635141 上传时间:2024-11-15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7.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让作文语言亮起来.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让作文语言亮起来.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让作文语言亮起来仔细推敲,讲究炼字。 大部分同学写作的时候不注意炼字,写句子一写一大片,这是不可取的,方块字的特点赋予每一个汉字独特的魅力,写作的时候要一个字一个字地写,尤其是动词、形容词,修饰语,叠词等,要运用得准确、巧妙、耐人寻味。 四、模仿引用,增加底蕴。 在写作时适当引用一些诗词、典故、俗语、广告语等,将会增加文章的文化底蕴,使文章更具艺术性和趣味性。比如一位同学写“孤独”:孤独是一种坚守,是那种“十年磨一剑”的默默忍耐。孤独是一种意境,收藏于“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之中,附于“一剪寒梅傲冰雪”之上。孤独是一种神交,是那种“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的天人合一,是灵感和智慧迸发之前的

2、焙烤。这正是智者的乐园,智慧的沃土,伟人的摇篮。大凡圣贤之士,总是在孤独中创造辉煌。正如作家刘白羽所说:“一切伟大的创作,不可能来自灯红酒绿、热闹喧嚣,而来自孤独。因为孤独才能思考,才能博大精深”。这样的句子,旁征博引,文采斐然,谁能不说美呢? 五、运用修辞,增强效果。 最直接也最容易增强语言韵味的办法就是使用修辞手法。 1、比喻。精彩的比喻能化腐朽为神奇,令人过目难忘。比如大家在小学时学过的燕子一文:“几痕细线连于电杆之间,线上停着几个小黑点,那就是燕子。这多么像正待演奏的曲谱啊!”看到这个以蓝天为背景的曲谱,谁能不为作者绝妙的比喻而拍案叫绝呢! 2、排比。无论是写人、记事、绘景、抒情,若能

3、恰当地运用排比,定能达到大气磅礴、一唱三叹、酣畅淋漓的效果。 3、拟物。同学们写文章,多用拟人,少有人用拟物。把人当作物,或把此物当作彼物来写的修辞方式,叫做拟物。若能合理运用拟物,定会使文章独具特色,脱颖而出。 5、仿词。所谓仿词,就是模仿现成的词语(或词组),临时造出新词,创造出新的意思。比如,有位同学的文章标题为妹妹你大胆地往“钱”走,就是对歌词的模仿,读来情趣盎然。 此外,还可以运用对偶、双关、象征、拟人等修辞手法,精心锤炼,放飞轻盈舞蹈的语言精灵,成就作品的无穷意味。 六、注意句式,灵活多变。 语言和句式虽然是内容和形式的关系,但是二者又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写作的时候也应注意。 一是

4、长短句的搭配。长句往往舒缓,断句则显得急促,应根据内容需要合理选用。 二是整散结合。一些排比的句子、对偶的句子,显得比较整饬,与散句穿插使用,则摇曳多姿,使文章具有参差之美,音韵之美。 三是语序的调整。比如朱自清春中的句子:“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要比“嫩绿的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更有韵味。 七、富有哲理,意蕴深远。 如果你没有诗人气质,写不出轻灵飘逸的文字,也不用怕。只要你能写出含蓄深刻的话语,同样能让你的文字打动读者。比如“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弯曲,不是倒下和毁灭,而是为了生存和更好地发展”,这一类句子富含哲理,谁都会把玩再三,赞叹不已。 八、形成特色,自成一格。 改变语言风格绝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请同学们不必急躁,也不必盲目模仿。应根据个人的写作特点,形成自己的语言特色,或质朴,或幽默,或深刻,或辛辣,只要你独出心裁,自然会自成一格。 当然,为了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我们在写作中还可以采用一些写作技巧,比如对比、烘托、陡转、欲扬先抑等等,那样必然令文章波澜起伏,韵味无穷。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