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版)内容标准新变化,专业知识 谢丽卿 2014年11月6日 09:21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版)内容标准变化情况表 内容标准中括号内序号为原来课标序号,红色部分为增加内容,划线部分为调整后的目标要求,括号内加黑部分为原内容标准要求。 一、成长中的我 (一)认识自我 课程内容 活动建议 1.1(1-1) 悦纳自己的生理变化,促进生理与心理的和谐发展。 1.2 (知道)了解青春期心理卫生常识,体会青春期的美好,学会克服青春期的烦恼,调控好自己的心理冲动。 1.3 (第三部分1-2)正确对待学习压力,克服厌学情绪和过度的考试焦虑,培养正确的学习观念和成
2、就动机。 1.4 (1-3)理解情绪的多样性、复杂性,学会调节和控制情绪,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 1.5 (1-4)客观分析挫折和逆境,寻找有效的应对方法,养成勇于克服困难和开拓进取的优良品质。 1.6 (1-5)主动锻炼个性心理品质,磨砺意志,陶冶情操,形成良好的学习、劳动习惯和生活态度。 1.7(1-6)了解自我评价的重要性,能够客观地认识自我,积极接纳自我,形成客观、完整的自我概念。 1.3 讨论学习活动和游戏活动之间相互矛盾又相互促进的关系,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和游戏观念。 1.4 分组交流当情绪冲动或低落时自己的表现,和教师一起讨论如何利用倾诉、转移、换位、自我安慰等方法,合理调节情绪
3、。 1.5 搜集“战胜困难和挫折,在逆境中自强不息”的事例,讨论应该如何面对困难和挫折。 1.7 从“我心目中的我”“同学心目中的我”“老师心目中的我”和“父母心目中的我”等不同角度,给自己画像,反思和分析评价的差异,找出前进的方向。 (二)自尊自强 课程内容 活动建议 2.1 (2-1)认识生命形态的多样性,理解人类生命离不开大自然的哺育。 2.2(2-1) 认识自己生命的独特性,珍爱生命,能够进行基本的自救自护。 2.3(2-3) 自尊、自爱,不做有损人格的事。 2.4 (2-5)体验行为和后果的联系,(知道)懂得每个行为都会产生一定后果,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2.5 (2-6)能够分辨
4、是非善恶,学会在比较复杂的社会生活中做出正确选择。 2.6(2-2) 体会生命的价值,认识到实现人生意义应该从日常生活的点滴做起。 2.7(2-4) 养成自信自立的生活态度,(树立为人民、为社会服务的远大志向)体会自强不息的意义。 2.1 以“我们身边的动植物伙伴”为主题,作一次本地区的植物、动物物种及其生存状况的调查,观察每个物种及每个生命个体的独特性,体会生命世界的神奇。 2.2 通过观看纪录片、图片等方式,初步了解地震、火灾、水灾等灾害,学习一些自护、自救、互救、他救的常识。 2.4 开展一次合法、安全的“行为后果体验”活动,从中感受“对自己行为负责”这一意识的重要性。 2.6 列举一些
5、中外人物特别是革命领袖和英雄人物的事例,或围绕自己和同学的生活故事,就“人生的意义”开展一次主题讨论。 (三)心中有法 课程内容 活动建议 3.1(3-1) 知道法律是由国家制定和认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一种特殊行为规范。理解我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理解我国法律是人民意志和利益的体现)。 3.2 知道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或作出法律所禁止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理解任何违法行为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受到法律的一定制裁。 3.3 (3-3)知道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了解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的基本内容。掌握获得法律帮助和维护合法权益的方式和途径,提高运用法律的能力。 3.
6、4 (3-4)了解违法与犯罪的区别,知道不良心理和行为可能发展为违法犯罪,分析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要原因,增强自我防范意识。(自觉抵制“黄、赌、毒”和“法轮功”邪教等不良诱惑) 3.1 结合本地实际情况,用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案例,讨论说明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3.2列举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规定的易沾染的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表现,分析这些行为对个人、家庭及社会的危害。 3.3搜集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利的典型案例,讨论和说明未成年人增强自我保护意识的重要意义。 3.4 搜集身边的案例,讨论并说明扰乱公共秩序、妨害公共安全、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等具有社会危害性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 二、我与他人和集体 (一)
7、交往与沟通 课程内容 活动建议 1.1(1-5) 知道礼貌是文明交往的前提,掌握基本的交往礼仪与技能,理解文明交往的个人意义和社会价值(养成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 1.2 (1-2)了解青春期闭锁心理现象及危害,积极与同学、朋友和成人交往,(养成热情、开朗的性格)体会交往与友谊对生命成长的意义。 1.3(1-1) 体会父母为抚养自己付出的辛劳,孝敬父母和长辈。学会与父母平等沟通,(正确认识父母对自己的关爱和教育,以及可能产生的矛盾)(克服)调试“逆反”心理。增强与家人共创共享家庭美德的意识和能力。 1.4 (1-4)了解教师的工作,积极与教师进行有效沟通,正确对待教师的表扬与批评,增进与教师的
8、感情。 1.5 (1-3)学会用恰当的方式与同齡人交往,建立同学间的真诚友谊,正确认识异性同学之间的交往与友谊,把握原则与尺度。 1.1 交流使用和不使用文明礼貌用语,以及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和轻声细语的不同感受,体会讲文明、懂礼貌在生活中的作用和价值。 1.3 举办搜集“父母说得最多的十句话”的活动,尝试理解父母“源于爱”的初衷,同学之间进行交流和分享。(以“我是如何化解与父母的冲突”为题,交流各自解决矛盾的方法,讨论分享成功解决矛盾的经验。) 1.4 采访教师,内容包括该教师对其所教学科的认识、对班级的评价和期望、生活中的烦恼和欢乐等,根据采访写出报告。 1.5 搜集灾难或其他事件中中学生勇
9、救他人、互相救助的感人事迹,体会同学友谊的珍贵。 (二)在集体中成长 课程内容 活动建议 2.1(3-1-4 )正确认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主动参与班级和学校活动,并发挥积极作用,有团队意识和集体荣誉感,感受学校生活的幸福,体会团结的力量。 2.2 (2-2-3 )学会换位思考,学会理解与宽容,尊重、帮助他人,与人为善。 2.3 (2-2-2 )领会诚实是一种可贵的品质,正确认识生活中诚实的复杂性,(懂得对人守信、对事负责是诚实的基本要求,了解生活中诚实的复杂性)知道诚实才能得到信任,努力做诚实的人。 2.4(2-1-6 )理解竞争与合作的关系,能正确对待社会生活中的合作与竞争,敢于竞争,善于合
10、作(养成团结合作、乐于助人的品质)。 2.5 (2-2-4 )知道每个人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都是平等的,做到平等待人,不凌弱欺生,不以家境、身体、智能、性别等方面的差异而自傲或自卑,不歧视他人,富有正义感。 2.1 开展多样化的班集体活动,在集体活动中体会温暖与力量。 2.2 用小组内交流的方式讨论在与同学发生争执时,如何通过换位思考或其他方式来化解矛盾。 2.3 以“诚信”为题开展一次课堂讨论。 2.5 就“公民的平等”问题开展一次课堂讨论,理解平等主要表现在人格与法律地位上(而不是表现在经济地位上)。 (三) 权利与义务 课程内容 活动建议 3.1 (3-1)了解宪法对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规
11、定,懂得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理解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学会尊重他人的权利,履行自己的义务)。 3.2 (3-3、4、5)知道公民的人身权利受法律保护,任何非法侵害他人人身权利的行为,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3.3 (3-2)知道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学会运用法律维护自己受教育的权利,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 3.4 (3-6)知道法律保护公民的财产,未成年人的财产继承权和智力成果权不受侵犯,学会运用法律保护自己的经济权利。 3.5(3-7)知道法律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学会运用法律维护自己作为消费者的权益(权利)。 3.2 搜集因侵犯人身权利而受到法律严厉惩处的案例,说明公民的人身权利
12、受到法律保护,并讨论维护人身权利的途径和方法。 3.3 搜集有关资料,讨论维护受教育权利的途径。 (讨论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招用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的理由。就学生中的违法案件,如打架斗殴,使他人致伤、致残等进行讨论。) 3.5 搜集侵害消费者权益的典型案例,讨论如何维护消费者权益。 三、我与国家和社会 (一)积极适应社会的发展 课程内容 活动建议 1.1 (1-1)关注社会发展变化,增进关心社会的兴趣和情感,养成亲社会行为。正确认识好奇心和从众心理,发展独立思考和自我控制能力(杜绝不良嗜好,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1.2 合理利用互联网等传播媒介,初步养成积极的媒介批评能力,学会理性利用现代媒
13、介参与社会公共生活。 1.3 了解不同劳动和职业的特点及其独特价值,做好升学和职业选择的心理准备。 1.4 (2-3)知道责任的社会基础,体会承担责任的意义,(理解)懂得有时候承担责任需要付出代价,知道不承担责任的后果,努力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 1.5 (2-4)理解遵守社会规则和维护社会公正对于社会稳定的重要性,正确认识和理解社会矛盾,理解发展与稳定的辩证关系。(懂得人因不同的社会身份而负有不同的责任,增强责任感) 1.6 (2-5)积极参与公共生活、公益活动,自觉爱护公共设施,遵守公共秩序,有为他人、为社会服务的精神(能够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服务社会,逐步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 1
14、.7 (1-6)感受个人成长与民族文化和国家命运之间的联系,提高文化认同感、民族自豪感,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责任意识。 1.1 选取一个感兴趣的社会热点话题或现象,发表个人的意见和看法,并与同学交流。 1.2 开展“假如没有网络,我的生活会怎样”的讨论活动,思考如何正确使用网络。 1.4 尝试分析自己在家庭、学校和社区中的不同身份和不同责任。就“怎样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进行一次主题讨论。 (联系“追星”现象和“小团体”现象,讨论在生活中如何正确把握从众心理。 讨论在自然灾害中的社会救助活动和英雄事迹所反映的个人与集体的关系。) 1.6 考察社区内残障人群在生活上的主要困难,向社区管理部门
15、提出改善的建议。组织一次志愿者活动,在社区内开展有意义的公益服务。 1.7 举办“祖国发展我成长”的主题班会,认识祖国发展的大好形势,回顾自己的成长历程,认识二者之间的关系。 (二)认清国情,爱我中华 课程内容 活动建议 2.1(4-5) 知道我国的人口、资源、环境等状况,了解计划生育、保护环境、合理利用资源的政策,(树立)形成可持续发展意识。 2.2 (4-6)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人民平等互助、团结合作、艰苦创业、共同发展(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维护国家的稳定和民族团结)。 2.3 (4-4)了解我国在科技、教
16、育发展方面的现状(成就),理解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现实意义,(感受)认识科技创新、(教育创新)的必要性,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2.4 (4-3)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理解社会发展不平衡的现状,增强建设社会主义祖国的使命感)知道促进城乡、区域发展协调性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一项重要要求。 2.5 (4-1、2)知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了解我国现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和根本政治制度,知道我国各民族人民的共同理想。 2.6 学习和了解中华文化传统,增强与世界文明交流、对话的意识。 2.7 (2
17、-2-6 )(懂得)了解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尊重不同的文化和习俗,以平等的态度与其他民族和国家的人民友好交往。 2.8 (4-7)了解当今世界发展趋势,知道我国在世界格局中的地位、作用和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增强忧患意识。 2.9 (4-7)认识树立全球观念的重要性,增强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贡献的意识和愿望。(树立全球观念,维护世界和平)。 2.1 调查本地区存在的资源短缺问题,(并向有关部门提出合理化建议,设计一个保护环境或珍惜资源的公益广告。)根据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通过讨论共同设计一个珍惜资源的宣传标语。 (以“我的理想和选择”为题,召开一次主题班会,交流探讨为实现理想应该如何努力。 查阅历史
18、资料,知道中国是一个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深刻含义。 组织少数民族歌曲演唱活动,了解少数民族风情。) 2.5 搜集反映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反映社会生活中发生巨大变化的资料,讨论变化的原因,感受中国共产党是我们事业发展的领导核心。(讨论中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社会主义道路,才能救中国,才能发展中国。) 2.7 分组搜集不同国家、民族和区域的独特文化,认识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2.9 以世界地图为依托,开展“我在地图上旅行”的演讲活动,搜集不同国家或地区的自然风光、人文历史等素材,积极感受“和平进步、和谐发展、和睦相处、合作共赢、和美生活是全世界的共同理想”。 (三)法律与秩序 课程内容 活
19、动建议 3.1(3-1) 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树立宪法意识)是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府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的根本的活动准则,增强宪法意识。 3.2(3-2) 知道依法治国就是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管理国家,(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然要求,树立法制观念)体会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实施有赖于每个公民的参与,是全体公民的共同责任。 3.3 知道我国环境保护的基本法律,增强环境保护意识,自觉履行保护环境的义务。 3.4(3-4)了解建立、健全监督和制约机制是法律有效实施和司法公正的保障,增强公民意识,学会行使自己享有
20、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 3.5懂得维护国家统一,维护各民族的团结,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是每个公民的义务。 3.1 以班级为单位,举行“宪法在我心中”的主题活动。(结合“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家有家规,国有国法”等格言,讨论依法治国的重要性。) 3.2开展“我是中国公民”主题活动,讨论群众举报和舆论监督对维护司法公正和社会秩序的作用。 (组织一次模拟法庭活动) 3.3 以“环境保护,人人有责”为主题,设计一个以班级为单位的讨论活动,并进行相应的实践。 3.5 结合本地实际,以“维护国家各民族的团结”为主题,开展一次主题活动。 主办单位:北京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北大街151号燕园大厦1202室邮政编码:100871 联系Email:bdkt 联系电话:62767913平台技术支持:北京众智云集教育科技有限公司Copyright 1999-2014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