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师课堂教学的建议 一、课前:理念与准备 1.没有理念,实践就会盲目,没有实践,理念就会空洞。我们需要理念和实践的高位结合。 2.确立课程改革的核心就是课堂教学改革,课程文化建设的核心就是课堂文化建设,课堂教学改革的核心就是要转变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三核心”理念,确保新阶段的课程改革方向正确,目标明确。 3.研究好课、好课例、好课型,促使课堂教学有品位,有品质,有品牌。 4.先做“教书匠”,再做教育家。 5.不预习不上课,预习不好不上课。 6.精美的课,有的是经过了千雕万琢,而有的是浑然天成。千雕万琢让人敬佩,浑然天成的更充满魅力。 7.教案是预案,不是结案。 8.关注每一名学生,关注最后一
2、名学生,关注特别需要关注的学生。 9.每一位学生都要发展,但不必求一样的发展;每一位学生都要提高,但不必是同步的提高;每一位学生都要合格,但不必是相同的规格。 10.教学目标既要“顶天”也要“立地”,既有高度又有低度,既有宏观更有微观。 11.课,可以预习、预设,但不要预演。不提倡试上,反对反复试上,坚决反对在同一个班级反复试上。 12.先说后教,先学后教,先练后教,请你先摸清学生的“底细”再教。 13.明确开卷未必有益,拒绝没有力量的知识,追求科学全面的发展。 14.教学要有苦的准备,要有辣的精神,要有甜的回味,还要防止酸的结局。 15.你能看到学生吗?你能看清学生吗?你能看懂学生吗?教学千
3、万不能以“我”为本。 16.没有精心的预设,就没有精彩的生成。 17.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让课堂产生学生思想,让课堂展示教学个性。 18.要进一步形浓厚的课堂教学研究氛围,进一步提高教研活动的学术含量,进一步开展学科教学研究的实验项目。 二、课中:设计与实施 1.没有生成的教学,将缺乏教学的生气。 2.不能错过学生的“过错”,过错展示了教学的机遇,体现了教师的机智。 3.学生不会说的,你鼓励他说;学生说不准的,你引导他说;学生说不好的,你帮助他说;学生说不了的,你示范着说。总之,你最好不要代替他说。 4.不讲就会的免讲,一讲就会的少讲,怎么讲也不会的不讲,总之,不要多讲。 5.教学既要注重细节
4、,但又要不拘小节。 6.当学生没有“问题”时,那你的教学就可能有问题。 7.思而不动则殆,动而不思则罔。 8.学生如果能“学”了“问”,“问”了“学”,如此才真正有了学问。 9.没有思维含量的情境充其量只是静止的机械的为了表演组装的布景。 10.减少齐读和齐答,注重个性化的表达。减少单词和短语式回答,注重句段式表达。 11.班级问答声音要大,坚决拒绝“悄悄话”。 12.小组讨论重在讨论,不在结论。 13.教学是艺术,但应该是东方的艺术。教师善于把奉送变为巧妙的藏掖,让教学变得含蓄,并富有吸引力。 14.千万不能把愉快教学当成是“娃哈哈”教学,让学生“开心”的同时更要让学生“开窍”。 15.学生
5、无疑是学习的主体,但教室里却不能有刻意培养的主角。 16.我们要关注到后排的学生。 17.最重要的还不在于教师有多少水,关键是要和学生一起去寻找水源。 18.一言以蔽之,满堂讲是老师懒惰的表现。 19.教学要注重技巧和形式,但拒绝课堂教学的技巧化和形式化。 20.教学要有师道尊严,但不要老是端着架子。 21.教学不要“穿帮”,课堂拒绝课托。 22.确实不需要什么都“亲自”,要相信学生。 23.媒体是教学技术,也是教学资源。 24.拒绝类似所谓经典的提问:请课代表或班长起来回答问题,请朗读最好的学生起来朗读,请你说出文章里写的最好的一句或一段话。 25.教学动作文明、文雅,有文化。 26.课堂里
6、要求学生的集体鼓掌最好不要超过三次。 27.问题回答不上来,也不要让学生站成一排排。 28.要善于设问,要善于追问,善于多问。 29.课堂里至少要有三分之一的问题由学生提出。 30.千万不要用一个指头指向学生,不管是用哪个指头。 31.重建课堂审美:该浓则浓,该淡则淡,能简不繁,当艳不让。 32.教材无非是例子,但例子不能无教材,要以“本”为本。 33.教是为了不教,而不教是为了更好的学。 34.宁留一分钟,不拖一秒钟。 三、课后:评价与提升 1.听课不仅在于数量,更在于总结吸收和借鉴,每学期要写听课报告。 2.优秀教师成功的背后,不是一定要有一群调皮捣蛋的所谓差生。 3.简单地改变一下课堂的
7、结构就可以使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发生裂变。 4.转变了教学方式不等于能提升了质量,但要提升质量必须要转变教学方式。 5.不能让良性的教学用语变成贬义。 6.拒绝类似这样的评价:谢谢同学们的配合,这节课老师的表现很出色,圆满地完成了所有的教学任务。 7.教学要扬长避短,扬长补短。 8.思想是浸润的,思维是训练的,思绪是激发的,思路是开创的。 9.减少教学事故与错觉,不要海市蜃楼和望梅止渴的精彩与滋润,不要杯弓蛇影和草木皆兵的尴尬与惊心。 10.关注常态,关注常规,关注常人,关注常效。 11.优点不要用放大镜,缺点不要用显微镜,盲点不要用哈哈镜。 12.教学不反思,必然会反复;教学不忏悔,必然要后悔
8、。 13.要科学地培养学生思维,因为思维可以改变思想,如果转换一下思维方式,就可以把天下的乌鸦一般黑变成天下的苹果一样甜。 14.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教师爱分,取之有术。15.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提倡草根化研究,行动性研究,实践性研究和工作性研究。 16.不在于开展了多少活动,而在于开展了多少有效的活动。 17.校本教研既要研究“教”,更要研究“学”。 18.教学研讨活动中,坚决做到没话不说,长话短说,绝对不能短话长说。 19.把有问题的课堂呈现出来做解剖,把有分歧的课堂呈现出来供讨论,把有效的课堂呈现出来做借鉴,全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水平。 20.教师要有四万的追求:读万卷书,行万里
9、路,识万名友,听万节课。教师发展的路径与策略 一、自我反思在与自我的对话中成长 1、反思与教师发展 波斯纳(Posner)曾将教师的成长与其对自己经验的反思结合起来,提出了一个教师成长的公式:经验+反思成长。这意味着,从某种意义上讲,教师在其有限的工作生涯中,随着时间的推延确实能够积累大量的经验,但教师光有经验的积累是不够的,经验并不一定意味着成长,还必须对自己的经验进行自我剖析和研究。所以,如果经验意味着成长,那么前提条件是这种经验必然同时包含着反思。不加反思的经验不仅不能提高教师的工作绩效,反而会成为教师处理教学问题的包袱。 2、反思的方法: 反思日记法:指教师以写教学日记的方式来促进其反
10、思能力的发展。日记的内容通常包括教师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所思、所感、所知、所做,并对为什么要做某事的原因进行反思,从中得出结论。教学反思日记不仅记录教师日常教学生活事件,写日记的过程也是教师与自己进行对话,对教学进行反思的过程。 课堂教学自我反思: 列举出这节课的三个优点; 列举出要改变的三件事情:想如何改变?做法及其结果将有何不同? 关于教学内容的反思问题:课程的主要目标是什么?我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对什么内容学得比较好?为什么?学生对什么内容学得不太好?为什么?学生对教学难点的掌握程度如何?课的内容有趣吗?我在将来如何完善此课? 关于教学过程的反思问题:我讲了多长时间?学生互动了多长时间
11、?这样的时间安排是否合理?互动的效果如何?是否促进了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掌握?还有没有帮助学生学到更多知识的活动或方法?我的提问是否有效?反馈是否恰当?我在课堂中是如何激发学生的?激发的策略有效吗? 撰写教学案例:案例是一个教育实践过程中的故事,是为了突出一个主题而截取的教学行为片段。教师在日常工作中会经常遭遇一些对自己内心触动较大的教育教学事例,如果能将其记录下来,形成教育案例,就会帮助自己更好地反思。案例选择一定要有:真实性;典型性;价值性。 二、同事合作在与同事的对话中发展 1、教师合作的内涵 所谓教师合作,就是教师们为了改善学校教育实践,以自愿、平等的方式,就共同感兴趣的问题,共同探讨解决
12、的办法,从而形成的一种批判性互动关系。 2、教师合作的形式: 集体备课:集体备课是一种促进教师合作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集体备课能将教师的个体创造性置于群体之中,变静止封闭为互动交流,变内耗为相助,通过集思广益、扬长避短、信息共享达到共同提高、发挥整体效益的目的,成为一条事半功倍地提高教师理论水平、教学水平、科研水平的良好途径。 同伴互导:教师同伴之间的相互观摩课堂教学和评课也是教师合作提升实践智慧的有效形式。西方学者通过实证研究表明,学校内教师之间的相互听课和指导能帮助教师把在职前教育阶段学到的教育教学理论知识和技能运用到课堂教学实践中去。 合作教研:合作教研是指教师们围绕一定的课题研究任务而
13、进行的合作行动研究(在行动中,通过行动,为了行动而开展研究)。在教师们组成课题组、共同对教育课题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合作成为可能。课题组成员有着共同的目标通过完成一定的科研任务,获得共同的专业发展;课题组的成员都是为了共同的任务自发地走到一起来的,因而其兴趣和利益有着一致性;在课题组里,教师的人际关系相对简单,大家平等协商,合作共事,没有严格的等级关系,即使在课题组里也存在着课题负责人等领导者,但他与普通成员之间的关系的性质仍然是工作关系。具备了这几个核心要素,教师的合作就能顺利进行。 利用博客进行合作: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开始成为人们交流与合作的重要途径之一。其中,博客在实践中最受欢迎和最
14、有实效。教师博客(TBLOG)是教师们利用互联网新兴的“零壁垒”(零编辑、零技术、零成本、零形式)的博客技术,以文字、多媒体等方式,将自己的日常生活感悟、教学心得、教案设计、课堂实录、课件等上传发表,超越传统时空局限,促进教师个人内隐知识的显性化,并让教师团队共享知识、生成新知识的一种方法。通过博客,教师在“发表回复再发表再回复”的循环往复中实现与包括同事在内的外界人员的广泛交流与对话,达到了有效管理个人知识、与同伴分享教学经验和心得、解除职业孤独等多重专业发展的效果。 三、教学相长在与学生的对话中共进 1、教学相长的内涵:学校应该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发展的场所。教师发展与学生发展应该有机整合。
15、“教”必然能“知困”吗?不一定 如果教师只注重死知识的传授(授鱼),而不注重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授渔),那么,教师就很难从自己的教学中认识自己的欠缺和问题。(“知困”与“教什么”有关联) 如果教师用机械灌输的方式传授给学生知识,他们同样也不会看出自己教学的困境和缺陷。(“知困”与“怎样教”也有关系) 如果一个教师缺乏职业责任感、发展动机、问题意识、研究能力等,那么,他们就会不愿意或无能力主动查漏补缺。对于学生来说,他们如果在教学中缺乏心理安全和心理自主,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和信任,他们就会处于一种消极、沉默的状态,即使教师拥有单方面的热情,也难以从学生那里得到有价值的反馈信息。(“知困”与“师
16、生二者各自的状态及其关系”相关联)“知困”然后一定能“自强”吗?不一定 现实中,很多教师虽然能认识到自身发展和教学中所存在的弊病,但他们接下来却缺乏自我发展的动力,没有改进教学的实际行动。这主要表现为: 缺乏发展的意识和能力,无法针对自己发展中的问题,做出合理判断和科学决策,更谈不上提高教学质量。 缺乏自我发展的责任感和内在动机,对教学抱着“得过且过”的态度,致使教学中的问题长期得不到有效的解决。 缺少解决教学问题所需要的各种条件。“知困”未必能够“自强”,“知困”只是“自强”的必要而非充分的条件,“自强”既需要教师本身具备解摆脱教学困境的责任感、动机、能力等素质,也需要外部条件和环境作为支撑
17、。“教学相长”并非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颠扑不破的真理。现代教师发展研究也已经向我们揭示了,教师发展并不是直线的,教师发展历程中存在“停滞”现象,甚至是“倒退”的情况,因此,“教”然后未必“知困”,“知困”然后未必能够自强。因此,我们不应将“教学相长”理解为教师无需努力就可实现的状态,而应将其理解为教师主体应有的一种理想追求。 教学相长中的“教学”是有条件的师生对话关系的建立 雅斯贝尔斯:“教育本身就是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个灵魂。” 金生鈜:“师生交往本质就是教师人格精神与学生人格精神在教育中的相遇,教师人格精神必定对学生的精神发展产生启迪的影响。” 2、师
18、生对话与教师发展 学生是教师发展的重要资源 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可为教师发展提供契机 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可以成为教师发展的动力源之一(精神报酬) 师生对话使可以教师在学生的视界中重新认识自己 在师生交往中教师可以通过发现儿童从而进一步重新认识自我,实现对“主体自我”的新发现。在师生交往中,教师以儿童为“镜子”,在发现学生中发现自我:发现学生的美好与天真,从而发现自己的活泼与热情;发现学生的优点与不足,从而发现自己教育教学的得失;发现学生对自己的喜爱与不满,从而发现自己的人格个性与品质特征;发现学生所做出的每一件令你所惊奇的事,从而发现自己所从事的职业的创造性;发现学生的喜怒哀乐,从而发现自己教育行为
19、的适宜性。 3、实现教学相长的策略: (1)教育教学目标的定位:以服务于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旨,致力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与批判思维能力。 对于终身学习来说,自主学习与发展是核心。自主学习与发展中的“自主”包括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目的层面的自主性和主体性。二是过程或手段层面上的自主性。没有充分的自主学习实践,很难期望有自主性的形成和发展。 要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必须要强化主动思维,在学习技能上强化自学、自评、自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一旦被培养起来,就会成为教师发展的催化因素。要让学生敢于并且能够提出问题,老师也要提出有挑战性、有高峰可攀、有未知东西待开发的问题。教师和学生都敢于提问,
20、善于提问,接受提问,共同求解问题,从中得到合作感、互动感、成就感。 (2)选择多向交流的教学方式 课堂教学过程的实质,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看,是师生之间的认知、情感、意志方面的交往过程。林格伦在课堂教学心理学一书中,描绘了师生相互作用的四种类型:第一种是教师跟全班学生仅保持单向交往;第二种是教师试图与全班学生发展来回的交往;第三种是教师跟学生保持来回的交往,也允许在正规的基础上学生之间也有交往;第四种是教师在集体中是一个参与者,他鼓励所在集体的所有成员中,有来回的交往。只有第四种类型才能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和自我超越性,使学生形成新的认知结构、培养他们的创造力。 (3)营造民主、自由、平
21、等的教育教学氛围 师生关系有三个等级:最低级的是服从关系:靠纪律约束学生,使之不迟到,不早退,不缺课;或用取消考试资格、不能毕业来管制。中间等级的是认同关系:凭教师自己渊博的知识,人格的魅力,受到学生的爱戴,学生像崇拜影星、球星一样崇拜老师,把上课当作享受。最高的等级是同化关系,师生之间相互融合,平等交流,协商合作,双方互相成为新知识、新信息以及人才智慧的资源。这种关系的形成需要教师的观念、态度、方法和技巧,善于与学生一道探索;善于发现和挖掘学生智慧资源中的闪光点,设法让学生对教师的创新有来自他们创新的回冲力。 希望在我们的校园里,所有的教师都不要习惯课堂上的鸦雀无声,而是更经常地鼓励学生:“
22、谁想到什么?”“谁灵感来了?”“不用举手就可以说。”课堂上有时争得面红耳赤,教师反而会鼓励学生:“就应该这样,有多种看法,才会有相互启发。”师生之间你不限制我,我不控制你,你尊重我,我信任你,教和学紧密结合成一个整体,这样,学生才能积极主动地观察、思考,敢想、敢问,创造的欲望才有可能被激活。我们所收获的会远不止这些,学生在与教师合作互动的教学中,也形成了有效的学习方法,还学会了与他人合作、与伙伴合作。引导双差生走出困境 在被教育的群体中,有一小部分被我们称之为“双差生”的学生。双差生虽然只是少数,但往往给班主任的工作带来很大的麻烦,还常常给班级、学校、家庭,甚至是社会造成不良影响。因此,班主任
23、要千方百计转化双差生。参考很多教育同仁的先进教学方法并结合本人十年来的实践经验,就如何做好双差生的转化工作谨谈几点浅见。 一、摆平心中杠杆,公正看待差生 教师朋友们都知道,教育是一种爱的事业。我们要爱每一个学生,包括双差生。绝大多数的教师都是公正的对待每一个被教育的对象,但是他们把对这一小部分的人教育作为了难中之难、重中之重。其实,无论你的出发点是什么,在潜意识里已经把他们另类的划分开来了。甚至,在教师的心中,对这些差生的教育与评价很多源自于与另一部分同学的对照和比较。 其实,在这些学生中,也有不少是求上进的,他们的内心世界并不是大家看到的那样空白。这时,作为教师的我们要放平心中的杠杆,公正公
24、平的看待他们,不要一味的究其“差”的原因,及早的加以引导和教育才是当务之急。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亮点,并积极的给与支持和鼓励,在课堂内外给与他们公平和竞争的机会。只有这样,才能促使学生有所进步、有所作为。千万别把这群学生和其他学生区别开来,给与他们同等参与的机会。 做到这一点的同时,要竭力的帮助他们缩短差距。 二、帮助双差生走出学习的困境 双差生之所以“差”,首先是学习上的落后,只要他们不是傻得无可救药,我们还是可以从学习的培养直接入手,从而使他们在学习进步的同时使其品德、纪律等各方面得到改正和进步。引导双差生走出学习困境可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1. 找到他们陷入困境的原因 很多双差生品德、
25、纪律不行都是最初忧郁他们的学习跟不上,在这种落后中,他们对自己自责、自卑、自弃,有的还有嫉妒和抱负心理。班主任要怀着对学生的一片爱心和对祖国教育事业的高度责任感,针对具体对象做耐心细致的调查了解,找到原因,对症下药。 可以从他们自身入手,也可以从他们身边的人群入手,了解他们的思想和生活,很多学生就有来自家庭方面的原因,比如父母离异、家庭教育方式偏激或者学生自身的细腻了障碍等等。班主任要真正深入了解真相,鼓起他么走出困境的勇气和力量。 2. 鼓起他们走出困境的勇气 双差生往往缺乏毅力,不能做到很好的自我调控。但是他们通常都有很强的自尊心,当他们尝到一次失败的苦果时,他们也非常痛心和懊悔。这时。他
26、们最需要班主任和老师、同学们的正确对待,为他们鼓起勇气。任何一个学生都有闪光点,有的就很有正义感,很喜欢打抱不平;有的很乐于助人;还有的学生,虽然成绩差、而且纪律也不好,但并非不能学习。做这样的学生,我们要善于察其行观其行,捕捉他们的每一点积极,适时的给与奖励和支持,让他们看到自己的长处,努力的“长善救失”,激起他们上进的心态。 3.交给他们走出困境的钥匙 引导双差生走出学习困境,要鼓起他们进步的勇气,但更重要的是,要交给他们一串开启心灵、走向自新的钥匙。 班主任可从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开始。苏联教育教苏霍姆林斯基曾遇到一个叫费佳的小学生,他的算术成绩非常糟糕,为了激发他的算术兴趣,苏霍姆林斯基
27、从民间收集了二百多道用小故事形式变编成的习题,供费佳阅读。随之而来的便是学习兴趣,小费佳竟然抱着习题不放了。后来,他成了专家。 然后,要帮助他们制定学习计划。并教育他们掌握学习方法。双差生一旦有了合理可行的学习计划,并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就犹如找到了腾飞的翅膀,振翅之时指日可待。 三为双差生的转化创造条件 前面我们讲过,即使是双差生,他们也有自尊心、有上进心,他们都是能够在一定条件下转化和进步的。班主任的工作就在于既要使优秀发扬光大,又要为落后的同学创造转化的条件。归结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点: 1. 挖掘潜力,找光点,因势利导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即使双差生也有有点,只是不容易发现。这就
28、要求班主任有较强的洞察力,善于捕捉他们身上的“闪光点“,是使之发扬光大,以扬长避短,促进转化。例如:我曾经遇到这样一个学生,不但各方面表现较差,而且对老师还有很大的抵触情绪。有一次,班上一个同学被初中的同学欺负,他听后出去评理,因为畏惧他的义正言辞加上理亏,那个大同学终于走开了。事后,我表扬了他的能言善辩和对同学的爱护。并且还讲了几个小故事,促使其得到极大的激励,开始早回自信,渐渐转化了。 2.多尊重,消自卑,培养自强 大多数的“双差生”都缺乏自信心、充满自卑感。长此下去会破罐子破摔,然而,在他们的内心却有着强烈的自尊心,班主任要对他们多尊重,多鼓励,帮助他们消除自卑心理,增强自信心和自强心。
29、 3.多赞扬,勿训斥,循循善诱 马克吐温曾说过:“只凭一句赞美的话,我就可以活上两个月。”人人都希望得到赞扬,成人都尚且如此,何况孩子呢?对于学生来说,尤其是双差生,赞扬就像温暖的阳光,离开它幼苗就不讷讷个健康成长。 4.多关心,严要求,一视同仁 关心爱护每一位学生是老师应尽的义务,多关心他们才能让他们感到被重视,由此产生感激之情,“亲其师”而后“信其道”。教师绝不能放弃任何一个孩子,我们要教中有爱,爱中有言,言而有度。 记得以前遇到过一个双差生,常与同学打架闹事,还多次跟老师顶嘴。我总是在上课的时候看到发现他时常回头拍打坐在他后面的同学,而且毫不畏惧我责怪的目光。为了不影响课堂进行,我没有在
30、课堂上批评他。并且在课后通过其他口中得知,这件事并不是他错在先,是因为后座的同学时常欺负他,用笔尖刺他的后背,苦于自己学习落后,加之对老师的不信任,他从来不向老师反映这个情况,这才老回头用手还击。我先找了后面的同学进行批评教育,然后鼓励他要及时向老师报告情况,纪律好了,学习才能上的去。后来,他终于改变了对老师的不信任态度,再遇到问题时,对于老师的批评教育总能表现出心服口服和积极改正的态度。 5讲配合,用合力,多方关注 要把差生教育好,班主任一个人努力是不够的,要积极的调动其他任课老师、调动班级大多数同学,调动家长、社会的力量,配合工作。只有大家齐心协力才能做好转化和进步工作。 总之,转化双差生的工作室班主任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班主任既要引导他们走出困境,又要为他们的转化创造条件,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尽量地减少教育中的失败,当我们回头来总结我们的工作历程、总结班级工作时,你会惊奇的发现:那些被视为“差生”的孩子哪里去了?原来,没有教育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育的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