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囚绿记 教案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 朗读以悟情、品析以释旨、续写以练笔 教学重难点: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从而探究文章的思想情感和“绿”的象征意义,获得思想情感上的提升。 教学设想: 从形式到内容逐渐突破,由品味体现作者感情的关键语句入手,通过几看课题来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梳理结构、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体会绿的象征意义,提高赏悟能力。 教学方法: 整体感知、读写赏悟 课时安排:一课时 一、 激情导入、走进陆蠡 在神圣的文学殿堂里,我们经常可以感受到恬美空灵的自然之美。神游荷塘,我们品味到月色下缕缕的荷香;独立朔漠,我们领略到“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雄壮;夕阳西下,我们咀嚼到 “古道西风瘦
2、马”的苍凉在文学里融入自然,总会别有一番风味。 顾城有诗云:“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今天就让我们带着一双慧眼,一起去寻找那片绿,共同走进陆蠡的囚绿记。 二、 品读课文、体悟情感 1. 检查预习,解读字词 pi hzh x y x su y xn 瞥见 涸辙 移徙 揠苗助长 淅沥 婆娑 猗郁 蕈菌 2.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过渡:同学们看到这个课题,你有怎样的思考呢? 读一篇散文,首先要做的就是抓住文章的线索,下面让我们按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这篇文章,请同学们勾画出有关表现作者情感的语句。 绿指什么?(常春藤爬山虎) 作者为什么要囚绿?(爱绿) 他把绿“囚”牢了吗?(他后来
3、把绿释放了) 离开了绿,他对绿的感情又是怎样的呢?(他对绿充满了思念) 板书:恋绿囚绿 释绿思绿(线索) 3. 美读课文,感受“绿”意 (1)提问:作者为什么对绿情有独钟?请你从文中找出表明原因的语句。(学生自由朗读并圈点批注,朗读时要读出作者的喜爱之情。) (“绿色是多宝贵的啊!它是生命,它是希望,它是慰安,它是快乐。”)指导朗读5-7段。 (2)请同学们以“绿是如此”句式来造句。 4精读课文,品味“情”感 (1)过渡语:是啊,绿色在作者笔下显得如此寂寞而又温柔,犹如温润的玉在胸中融化。 请同学们再看课题,如此美好的绿却被“囚”禁住了,是什么念头促使作者“囚绿”呢? (自私的念头,作者想和绿
4、色更亲近点) 追问1:作者有这样自私的念头归根结底是什么原因呢? (师板书:喜欢) 追问2:有个成语是“引狼入室”,我们在此处可以称之为? 追问3:那引绿入室最初给作者带来怎样的情感体验呢? (“生的欢喜,超越了任何种的喜悦”。) 赏读本句女生读第五段首句,齐读该句 (2)这种喜悦使作者开始给予这绿色以更亲昵的称呼。(绿友) 设问:作者已经把它当作自己的朋友,请问你有好朋友吗? 朋友之间最重要的是什么? 那我们的这位“绿友”有没有和作者一样体会这种“生的欢喜”? (没有) 这位绿友怎么了? 它有怎样的变化? (绿友“失去了青苍的颜色,变成柔绿,变成嫩黄,枝条变成细瘦,变成娇弱,好像病了的孩子”
5、) 最初“绿友”是什么样子的?(浆液丰富的柔条) 给人什么感觉? (饱满,仿佛手轻轻一碰就会有水溢出) (3)师:看着绿友的固执、衰弱作者情感有那些变化呢? (师板书:恼怒) 小结:从最初的引绿入室带来的喜悦到如今的恼怒,作者情感上大起大落啊。我们现在请男生朗读第9段、女生读第11段,体会情感的变化。 (4)作者由爱绿而囚绿,联系实际你想到了什么?(同学们,你们有哪些启示呢?)请你们小组内互相讨论一下吧。 三、主旨探究、续写练笔 1.同学们说得很好。那么这些是不是陆蠡想要表达的主旨呢?(不是。)作者在文章中仅仅是要抒发自己对绿的喜爱和怀念之情吗?显然还有更深层的寄寓,请你找出文中能体现本文时代
6、背景的语句,联系作者生平(幻灯片展示),谈谈你的理解。 (因为这篇文章最后说卢沟桥事变发生了) 2.卢沟桥事变标志着日本开始全面侵华了。我们一起看看最后作者写了什么内容。 (齐读13段) 3.最触动你的是哪一句话? ( “临行时我珍重地开释了这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囚人”) 4.最后我们回看课题,“囚绿”在这里发生变化了。 变成了“囚人” 什么人? (中国人。) 中国人有没有被屈服呢? (没有) 师:请看这“绿”和“中国人”之间,作者是如何将二者联系起来的? (运用象征手法,绿其实象征了不屈服于黑暗,渴望自由、阳光的中国人。) 小结:“囚绿”既是作者个人境遇的隐喻,更是民族命运的象征。作为一个爱国的
7、作家,他不仅抒发了自己对绿的热爱,更赋予绿以时代需要的精神,寄托了作家对民族未来的美好祝愿。 这种写作方法就是我们常说的托物言志。 5、课内练笔(幻灯片展示): 陆蠡被日本宪兵逮捕后,日本人问他:“你爱不爱国?”他大声回答:“爱国!”又问:“日本人能不能征服中国?”答曰:“绝对不能征服!” 假设陆蠡临牺牲时,眼前又闪现出那一抹远在旧都的绿色,他会想到什么呢,他会对他的“绿友”说些什么呢? 请以“蓦然,我又想起了你,我所挚爱的绿友”作为开头,写一段话。 四、总结全文、拓展提升 1.是啊,站在世纪的我们从囚绿记中又收获了新的启示,这也是文章生命力所在。 2.其实,自古以来像陆蠡一样对国家、对民族忠
8、贞不渝的仁人志士还很多:民族英雄文天祥的气节、不食美国救济粮的朱自清更是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2008是不平凡的一年:5.12地震中面对颤抖的大地、破碎的家园、巨大的灾难,中国人选择了坚强。灾区群众意志弥坚,全国人民爱心总动员,华夏大地上处处闪烁着人性的光辉,第一时间,国务院领导人更是亲临灾区发出这样坚实的号召。(出示:昂起坚强的头颅,挺起不屈的脊梁,向光明的未来,前进! 温家宝) 在8月,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使梦想变成了现实。 在9月,中国人首次太空漫步,那鲜艳的五星红旗格外醒目 结束语: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那片绿色,更是寻找光明! 五、布置作业、学以致用 试着借鉴本文的写法,调动你的情感和想象,描述一种景物,力求写出景物的特点。 附板书设计: 囚绿记 陆蠡 恋绿 喜欢 囚绿(生命) 永向阳光 释绿 恼怒 思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