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省长在全省财政地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5628655 上传时间:2024-11-15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4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省长在全省财政地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省长在全省财政地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省长在全省财政地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省长在全省财政地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省长在全省财政地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在全省财政地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深化财税体制改革 建立现代财政制度(根据录音整理)今天的会议是省政府开年以来的首个全省性大会。正应了一句老话,“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今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第一年。如何进一步深化财税改革,发挥财税杠杆的撬动作用,推进全面深化改革,需要我们好好思考。根据中央和省委有关精神,我就做好今年财税工作,特别是抓好财税改革,讲三点意见: 第一点意见,去年“生财、聚财、用财”的文章做得很好,要一以贯之地做深做透 财政工作是我直接分管,省财政厅也是我教育实践活动的联系点。我对财税工作一直很关注,也比较了解。尽管过去的一年国内外经济形势比较复杂严峻,财税工作难度也比较大,广大财税干

2、部牢牢坚持“促进发展、保障民生、科学理财、加强监管”的理财观,“生财、聚财、用财”三篇文章做得实、稳、优,可圈可点,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财力持续增长,结构持续优化。2013年,全省财政总收入6908亿元,增长7.8%;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3797亿元,增长10.3%,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占财政总收入比重为55,提高1.3个百分点,可用财力“蛋糕”持续做大。全省税收收入3546亿元,占公共财政预算收入比重为93.4,继续位居全国前列。全省公共财政预算支出4731亿元,增长13.7%;新增财力用于民生支出的比重继续保持在2/3以上。 二是改革不断深入,绩效不断提高。大力推进财税体制机制创新,深化

3、专项性一般转移支付改革,积极探索财政资金竞争性分配改革。按照“亩产论英雄”理念,开展城镇土地使用税政策调整试点,借助财税杠杆促进要素资源集约节约利用。顺利完成“营改增”扩大试点,持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地税系统行政审批事项由122项减少到16项,省级地税部门实现了非行政许可项目“零审批”。 三是服务更加有力,作风更加过硬。全省改革重点在哪里,财税职能就跟到哪里。大力支持“四大国家战略举措”、创新驱动发展、“四换三名”、治水治污、“三改一拆”、“四边三化”、浙商回归、十方面民生实事等重大部署。争取中央基建投资资金42亿元、地方政府债券143亿元;实施结构性减税和清费减负政策,累计为企业减负15

4、0亿元;生态公益林最低补偿标准提高到每亩25元;全省地税系统(不含宁波)落实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26亿元,落实研发费加计扣除58亿元。可以讲,转型升级“组合拳”的一招一式,都看得到财税的“影子”,听得到财税的“声音”。特别是直面“四风”问题,先后出台了一系列“三公”经费管理制度,全省“三公”经费支出下降15%。 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各级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离不开各地、各有关部门的大力配合,更离不开广大财税干部的扎实工作。在此,我代表省委省政府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希望广大财税系统再接再厉,继续坚持科学的理财观,继续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紧密结合今年中央改革精神和我省改革重点,认真总结好经验好

5、做法,及时加以创新提升,尤其是对于看准了的举措,要加快落实到制度上,以此找准财税改革的撬动点,把“生财、聚财、用财”三篇文章做得更好,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和财力保障。 第二点意见,要看到财税改革牵一发动全身,必须统筹兼顾、协同推进 财税改革在改革全局中起着基础性和支撑性的作用,牵一发而动全身,与其他改革都息息相关。三中全会强调,要完善立法、明确事权、改革税制、稳定税负、透明预算、提高效率,建立现代财政制度,改革预算管理制度,建立事权与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制度。这些要求包含着丰富的内容,事关一系列改革中的攻坚克难和协调配套问题。各级党委政府的“一把手”和财税部门的“操盘手”,要转变传统思

6、维“惯性”,强化统筹兼顾、协同推进的理念,把握好五对关系。 一是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当前,财税运行面临的一大问题就是,财政作用的“万能化”,财政支出责任的“无限化”。比如,有的地方以“保增长”为由,把财政资金和财税政策作为刺激经济的“灵丹妙药”和“万能钥匙”;有的地方以“惠民生”为由,相互攀比,不切实际地提高标准,将准公共产品甚至私人产品当成公共产品来提供;有的地方以“保稳定”为由,无论是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还是责任事故造成的赔偿,不管份内份外、不分青红皂白,都要财政来兜底。这些现象根子在于政府职能边界不清,习惯“大包大揽”,客观上给财税平稳健康运行带来很大压力。要吃透三中全会精神,权衡好政府的

7、“宽度”和市场的“广度”,划清“为”与“不为”的边界,把市场和政府的作用结合起来,坚持财税的公共性、公平性、普惠性,把着力点放到完善财税政策、提供公共产品、优化发展环境上来,更多地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来调节生产关系,推动经济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切实把“支出责任无限化”关进“理性财政”的笼子里,真正把该管的事管住管好。 二是当前和长远的关系。财税要稳健,必须瞻前顾后,算好当前帐和长远帐。特别是在座的市县长们主政一方,不能光自己红红火火,给后任留一屁股烂账,几年甚至十几年缓不过气来。因此,我们做决策、办事情,先要问一问三个问题。一问,收入是不是可持续?我们不能为了追求短期的高增长,把筹

8、码全部押在房地产身上,过分依赖“土地财政”,更不能做杀鸡取卵的事,去收“过头税”。要坚决杜绝“寅吃卯粮”、转引税款、虚收空转等违法行为,注重培育稳定、优质、广泛的税源,建立可持续的收入结构和增长模式。二问:支出能不能承受?欧洲一些国家“高福利、高债务”模式,超出了生产力发展水平,带来的不仅是财政问题,更可怕的是社会问题。我们出台任何一项政策、提高任何一项标准之前,都要考虑财政的可承受能力。有些政策现在财政保障没有问题,但随着形势变化,支出范围可能扩大,支出标准可能提高,支出基数就可能滚得很大,而财政收入有不确定性,未来能否承受是个大问题。三问:债务可不可控?欧债危机对经济社会的影响,大家都很清

9、楚了。我们不能只管借、不管还,借的时候“拍脑袋”决策,还的时候“拍屁股”走人,这是不讲“官德”!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负责人一定要有底线思维和风险意识,眼光要放得更长远一点,空间要预留得更大一点,步子要迈得更稳一点。 三是存量和增量的关系。去年以来,中央一系列宏观政策里有明显的存量调整思维。比如货币政策,面对资金面紧张,没有一如既往地下调准备金率,而是盘活存量资金,用好增量资金。财政政策也一样,摒弃了传统的大规模刺激经济的做法,要求盘活存量资金,集中有限财力用于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这就是向存量要空间、向管理要绩效。我们要坚持存量、增量一起抓,通过优化增量来盘活存量,通过盘活存量来带动增量。做大增量

10、,就是要以产业集聚区为主平台,着重培育和引进一批牵引力强、行业关联性强、带动能力强的龙头型项目、骨干型企业,激发千千万万浙商回乡投资创业的热情,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基础设施、公共服务、金融服务等领域,进一步做大蛋糕,涵养税源,壮大财力;同时优化财政投入结构,把财政增量更多地投向重大改革领域和重点民生项目,把政府性资源、资金、资产真正用好。盘活存量,就是要向改革要空间、向管理要空间、向结构要空间,避免一方面财力吃紧,另一方面财政资金被低效使用或浪费;避免一方面大量财政资金“躺在银行”里,只能拿低利息,另一方面却想尽办法去融资,还要支付高利息。 四是投入和绩效的关系。财政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没有绩效

11、的投入,不仅浪费财力,还会影响政府的形象和公信力,老百姓不满意不答应。我们的财政投入很多,摊子很大,到底绩效怎么样,该不该花,值不值得花,要考虑一下。我们不能光去争资金、争项目,结果钱花得好与坏一个样,项目“遍地开花”、资金“天女散花”。我们也不能把重点支出与财政支出、生产总值等简单挂个钩,先定支出盘子再填项目,导致“钱等项目”等现象。我们更不能把专项当成“自留地”,热衷于“分钱分粮”。我们要改变这种“按权力分配”的现象,全面建立“按绩效配置”的体制机制,确立绩效目标、强化绩效导向、加强绩效评估,打破财权财力被切割、被固化的格局,确保把有限的财力用到最有需求、最有效率的地方。 五是算小账和算大

12、账的关系。良好的财税秩序、严明的财经纪律,是做好财税工作的内在要求,也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保障。近年来,我们着力规范财税秩序,但还是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有的地方为了招商引资,绕开法律法规,变相出台一些财税优惠政策,如收入全留、增量返还、先征后返等,刻意打造政策“洼地”。地区之间搞低水平的政策比拼,互相抢挖税源,既侵蚀了税源税基,又破坏了公平竞争。有的部门错误地认为“能从财政要来钱就是给基层做贡献”,往往通过编造项目、虚列人头等方式套取财政资金,使得财政资金配置低效化。这种光打自己的小算盘,看不到全省的大算盘,是要不得的,不仅与现代财政制度和法治理念背道而驰,而且任其蔓延下去,会严重

13、干扰财税体制的正常运行,影响改革发展大局。我们要树立全局观、法治观,大力清理整顿各种财税乱象,严明财税纲纪,整饬财税秩序,营造公平的竞争环境。 第三点意见,加快构建现代财税制度,服务全面深化改革大局 今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开局之年。开局开得好不好,财税工作特别是财税改革至关重要。我们也看到,财政收入中低速增长趋于常态化,财政支出刚性增大趋于常态化,收支“紧平衡”趋于常态化,再加上深化改革和转型发展的双重倒逼,要求我们必须加快建立现代财税制度,为全面深化改革做好服务。 一是提升改革创新能力。要吃透中央财税改革精神,预早谋划,争取主动。今年中央财税改革的力度大大超过往年,对我省可用财力的影响肯定不会

14、小,我们要密切关注。财政部明确今年财税改革的重点是,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和税制改革。预算管理制度改革方面,将建立定位清晰、分工明确的政府预算体系,改进年度预算控制方式,硬化支出预算约束,弱化收入预算考核,全面清理规范财税优惠政策等。税制改革方面,包括“营改增”扩围、消费税征收范围和税率调整、房地产税改革、资源税从价计征、排污费改税等。这些改革牵动面都比较广,有的还触及深层次的利益调整。我们要加强评估,提早谋划。比如,资源税从价计征、排污费改税怎么与我省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结合;消费税改革怎么与扩大消费需求结合等等,中央财税改革肯定为我们提供了更大的政策空间,怎么在中央大政策基础上,研究促进我省转型升

15、级的财税政策,这是创造性地贯彻落实中央改革精神。这样向国家反映情况,提意见建议,更接地气,工作也更主动。财税部门既要当好参谋,又要做好沟通工作。 贴近我省深化改革重点,完善体制,精准发力。省委四次全会明确了我省深化改革的“任务书”,这些改革任务或多或少都与财税有关。财税如何围绕全省改革重点,精准发力,高效作为,要好好思考。总的要求是,我省全面深化改革指向哪里,财税就要跟进到哪里。要支持重大改革事项,“四大国家战略举措”、嘉善科学发展示范点,海宁市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德清县城乡体制改革等一批县域改革试点,是我省今年改革的重头戏,要给予有力的财税支持,特别要发挥好财政资金、政策对社会资本的撬动作用

16、,引导更多的民间资本参与“四换三名”、浙商回归、扩大有效投资等,真正把激活民间活力这篇文章做透。要支持民生事业发展,我们的财力主要是“兜底线”、“保基本”,该保障的要保障好,但不做过多过高、不切实际的承诺。更重要的是,通过财政杠杆的合理引导,深化“非禁即入”的审批制度改革,吸引更多社会资本投向民生领域。尤其是对于一些事务性服务,要通过公开招标、定向补贴、定额包干等方式向社会购买。目前,政府购买服务通盘性、前瞻性还不够,临时性、随意性比较大,还没有统一可行的标准。今后在政府采购中,要引入预算化管理、第三方评估监管、全程管理跟踪,研究出台政府购买服务的政策、办法,确保政府购买服务项目设置合理、执行

17、规范、成果有效。要支持生态环境治理,省里今年把“五水共治”作为头等大事,未来7年省财政将投入不少于600个亿治水,这笔钱一定要管好用好。去年省政府出台了主体功能区规划,怎么促使各地按照主体功能定位来优化人口、城市、产业布局,需要完善财税政策特别是生态补偿机制来破题。对于优化开发区域、重点开发区域,财税政策的指向就是以更少的资源、环境代价,产出更高的税源,逼着他们走绿色发展、集约发展的路子。对于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经济区,财税政策的指向就是把输血和造血结合起来,激励他们提供生态屏障,帮助他们发展生态经济。对于禁止开发区域,财税政策的指向就是鼓励他们把整个区域搞成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国家公园等

18、,让老百姓在保护生态上尝到甜头,真正把青山绿水变成“金山银山”。生态补偿的目的也在于此,而不是借“生态补偿”之名,向上要钱,搞大兴土木式的开发。 紧扣基层群众强烈呼声,自我革命,提升效能。这些年,财税部门大胆试、大胆闯,在专项性一般转移支付、财政资金竞争性分配等方面作了很多探索,涉财涉税审批事项清理了不少,基层和社会反响很好。但我们也看到了,财政的每一分钱是怎么花的,方方面面都十分关注。财税职能发挥的怎么样,最终还是要通过自身改革来实现。希望各级财税部门勇于向自我“开刀”,以基层群众意见和实际问题为导向,继续深化财税审批制度改革,转变财税职能,把不该管的放给市场、交给社会,把该由市县管的交给市

19、县,尽快建立权力清单,真正通过改革提能增效。 二是提升税源培植能力。税源是财政收入的源泉,是吃饭干事的保障。培植税源关键是,要找到财税杠杆撬动的支点,通过财政的“四两拨千斤”作用,真正把改革红利和民间活力激发出来。 最近,我省海宁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试点、平湖产业转型升级改革试点,以及柯桥、安吉的城镇土地使用税政策调整,核心内容是建立“以效益论英雄”的评价机制,以及相应的差别化要素配置机制。他们的做法就是奖励一部分、惩罚小部分、促进大部分,尤其通过板子打在小部分,给企业普遍带上转型升级的“紧箍咒”。我们就是要找准这个撬动的支点,不仅看税源的“块头”,还要看单位要素投入的税源产出;不仅看毛税源,还

20、要看净税源,即税源背后的资源消耗、环境治理等隐性成本。像重大产业项目、高端优质项目等等,都是税源丰厚的好项目,也是这套机制的受惠者。这个机制健全了,一方面,对好项目、大项目的吸引力大大增强了;另一方面,也能加快倒逼低小散弱的企业或者加快兼并重组、或者加快改造提升,或者加快关停退出。这样,经济增长和税源配置就更有后劲了。 税源转化为税收,要靠管理,也要靠服务。省里出台的加强税收征管保障工作的意见,各地、各部门要贯彻落实好,加快建立现代税收征管体系,提高税收管理现代化水平。要强化依法治税,增加涉税违法成本,促进依法诚信纳税,进一步维护税法的权威性、严肃性。要进一步优化财税服务,抓紧落实促进养老、健

21、康、信息、文化等服务消费的财税配套政策,尽快培育一些有潜力的消费热点。要落实好结构性减税政策,落实好财政支农政策和小微企业帮扶政策,落实好促进民间投资的财税政策,完善促进企业创业创新的税收政策,进一步激发民间活力。 三是提升财政绩效管理能力。要用改革的精神统筹绩效管理,以财政资金使用绩效的提升来检验财税改革成果,重点解决六个问题: 要解决财政支出结构固化僵化的问题。打个比方,就是“买盐的钱不能买油”。各位市县长对此感触最深。对你们来讲,这个钱到了你的盘子里,怎么统筹使用,最有效益,你们最清楚。改革就是要赋予你们更大的财力统筹权,让你们能够把财政资金更好地用到刀刃上。根据中央要求,要进一步清理规

22、范重点支出同财政收支增幅或生产总值挂钩事项,不再采取先确定支出总额再填项目的办法,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和绩效,实事求是、科学合理地安排财政资金。 要解决专项过多过散效益不高的问题。专项多、方向散、规模小,不利于集中财力办大事,也增加了监管难度。我们要加大清理整合力度,严格控制引导类、救济类、应急类专项;进一步完善转移支付制度,深化专项性一般转移支付改革,引入竞争机制和程序,把专项性资金的分配从“一对一”的固定拨付,改为“一对多”的竞争性分配,就是“谁的效益好,谁来用这笔钱”,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要解决存量资金沉淀的问题。就是财政结转结余资金管理不活,满足于“躺在银行”吃利息。财税部

23、门要有当好家的强烈意识,提高资金调度能力,探索多渠道的资金保值增值方式,想方设法把沉淀资金盘活,增加收益。要树立“大财政”观念,加强对政府性资源、资产、资金的统筹管理,树立操盘意识,运用市场化手段和现代理财方式,经营好、运作好政府财力的“大盘”。前不久,我看到义乌市在盘活财政存量资金上出了不少好招。如,合理调度财政间歇资金、“存款置换贷款”、改进财政存款理财方式等,值得各地学习借鉴。 要解决民生投入适销对路的问题。这些年,我省民生投入力度很大,存量的70%以上、增量的三分之二以上用于民生,五年全省民生投入超过了1万亿,但老百姓的意见还很多,最尖锐的是环境污染。对此,我们要改革民生投入机制,以老

24、百姓的需求为导向,注重制度建设,做到“花钱买制度”而不是“花钱买稳定”,把重点放在守住底线、保住基本上来,算好资金保障、改革成本、支付压力、潜在风险等几本大账,把改革风险降到最低,尤其要把老百姓当前最关注的“五水共治”、“大气污染”等问题治理好。 要解决公务支出刚性约束不够的问题。“三公”经费是最受老百姓诟病的地方。通过教育实践活动,“四风”问题的整改,有了较大的改观。我们要继续抓下去,扎紧“钱袋子”,过好“紧日子”。今年,全省“三公”经费比去年再削减30%。省里带头,省级“三公”经费压缩2亿以上,压缩出来的资金全部用于“五水共治”。各地要不折不扣地执行,还要向社会公开。 要解决公建项目超概的

25、问题。这是一个带有普遍性的老问题。现在,重点项目各方面盯得紧,有所好转,但一些中小项目,特别是几百万、几十万的项目,不太引人注目,问题比较多。别看项目小,一年下来全省就是个天文数字。原因恐怕有几个方面:心理上,财政资金、公建项目是“唐僧肉”,人人都想吃一口;态度上,公建项目花的不是自己的钱,公家的钱管那么死干什么,不想得罪人;责任上,尽管看起来制度很完善,但除了查实腐败的,很少有人被追责。操作上,设计和预算把得不严、考虑不全,工程上马后,这也没算那也没算,变更的口子越开越大。最近,我了解到上虞从前年就抓了这个问题,不仅政府项目,而且村级工程也管起来,平均每年节约2亿财政资金,很值得大家借鉴:第

26、一条,纪检监察部门牵头监管,当“黑脸包公”。第二条,“先个人后组织、先经济后追责”,防止有人借集体决策逃避责任。第三条,划红线,1000万以下政府项目设计变革超过10%,1000万以上的超过8%,监察部门就上门调查。村级工程变更率不得超过20%,超过了就取消该项目获得财政补助资格,并暂停该村下一年度所有项目的立项。第四条,抓中介,对失信的中介机构,公开通报。再加上审计机构事先介入,提高预算的准确率,效果很明显。希望各地好好地抓一抓,把手指缝捏紧了,也让我们的干部少栽跟斗。 四是提升财税监管服务能力。财税资源能不能用到点子上,纳税人是不是满意,不光要看我们的统计指标,还要多问一问纳税人,多问一问

27、预算单位,多征询同级人大的意见建议,看他们满不满意。 如何更科学。美国这样的发达国家为什么都会发生“财政悬崖”?高消费的模式、庞大的军事开支、加上量化宽松财政政策,使得美国政府债务“滚雪球”一样扩大。奥巴马第一任的4年里,财政赤字达到5万亿美元。我们在出台财税政策、安排资金时,要坚持“用制度说话”、“用数据说话”,量入为出、精准投放,减少人为主观因素的影响,提高财税配置的科学性。省里正在全面梳理权力清单,相应地要清理规范财税优惠政策,凡不符合法律和行政法规规定的财税政策一律停止执行。对行业或企业获得财政补贴的合法合规性,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监督,确保企业公平竞争。今后政府部门不再直接面向企业“分钱

28、分粮”,原则上不再直接向企业分配财政资金,逐步取消竞争性领域专项,严格控制其他专项。 如何更稳健。今年中央将改进预算管理制度,对年度预算控制的核心是收支平衡。这就是讲,税收不再是任务,而是预期。由此,要建立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这对我们来讲,预算要留有余地,赤字要有跨年度的弥补机制,特别是对最大项目要有科学决策,不能光靠举债来维持。现在看来,各地财政账面上基本都是平衡的,问题在政府性债务上,尤其是一些市县债务增长较快,风险有所累积,必须高度重视。各市县主要领导要纠正不正确的政绩导向,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配置财力、安排项目,决不能盲目透支。风险指标较高的地区,要抓紧研究压缩债务规模在警戒指标内的措施,

29、提出风险处置应对预案,避免资金链断裂,防止系统性风险。要加强政府融资平台管理,抓紧剥离融资平台公司承担的政府融资职能,积极探索PPP(公私合作)等模式。PPP模式能够减少政府对资源的直接配置,解决“融资平台债务高”、“公共服务供给效率低”、“民间资本进入难”三大问题,实现政府融资、公共服务供给、民间资本准入的三方共赢。下一步,要抓紧研究PPP模式的具体管理办法。 如何更透明。你们搞的“数字财政”和税友龙版,基本把财税“大数据”集中起来了,能够比较清晰反映每笔财政资金、每笔税收的来龙去脉,有利于高效监管,有利于及时掌握趋势变化,对于保持财税稳健运行很有意义。下一步,还要加强两个公开,一个是财政预

30、算特别是“三公”经费的公开,接受社会监督;还有一个是财政资金、政策的公开,这是市场规则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公之于众,特别是我们搞财政资金的竞争性分配改革,如果准入条件、申报程序、政策机制不公开透明,就不可能保证公平性,更谈不上有竞争性。 最后,我特别强调,今年财税改革任务很重,在座各位担子不轻,大家要齐心协力,共担责任。我们不能嘴上讲改革,可一改到自己的身上、动到自己的蛋糕,说的跟做的就不一样,这样改革是推进不下去的。财税改革不能光算“最大公约数”,关键要算“最小公倍数”,只有大家意见统一了,共识更加广泛了,改革才能走下去。推进财税改革,不能光问“谁动了我的蛋糕”,而要多问“为什么会动我的蛋糕

31、”、“谁和我一起做大蛋糕”,如果“我的蛋糕少了,但全局的蛋糕多了”,那么这样的改革就应该全力支持。因此,希望各位市县长多关心、多支持财税工作,真正用改革的精神来统领,做到从大局着眼出发,让财力配置更加科学合理,更加符合全面深化改革的要求,更加符合市场规律运行的要求。希望各部门树立全省一盘棋的意识,把财税改革作为本部门改革的重要内容,多给予理解、支持和配合。希望财税部门更加积极有为,去年省财政厅、省地税局教育实践活动很有成效。接下来各地将陆续开展。广大财税干部要把全面深化改革与教育实践活动结合起来,进一步增强政治定力和大局意识,进一步提升理财治税能力,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守好纳税人的“钱袋子”,用好纳税人的每分钱,以实实在在的行动赢得纳税人的满意度,为全面深化改革做好服务,让党委、政府放心! 17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演讲/致辞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