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农村教师专业成长的问题与对策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使教师专业成长的问题日益凸显。作为走向专家型、学者型教师的一种必然选择,专业成长这一问题越来越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和重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完善培养培训体系,做好培养培训规划,优化队伍结构,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以农村教师为重点,提高中小学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在我国1000多万中小学教师中,农村教师占到80%,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与前景,直接关系到教育发展的全局。然而,在部分农村中小学,对教师专业成长的认识几乎还是一片空白。一些农村中小学教师从教实践十几年、几十年,专业水平非
2、但没有提高,反而呈弱化和下滑的趋势,只增教龄不增专业水平的现象十分严重。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农村中小学教师的专业成长出现这样的状态?是农村中小学教师不想成为优秀教师吗?我个人的看法是否定的。经过调查研究和认真分析,农村教师的专业成长由于这样或者那样的主观和客观原因,存在着以下亟待解决的问题:问题一:受社会环境影响,部分教师不思进取。农村中小学教师工作繁重,受浮躁社会风气和社会环境影响,沉不下心来,虽有进步思想,却被社会风气所累,艳羡别人的工作环境和工资待遇,自怨自艾、自甘平庸,这是农村教师专业成长难的思想根源。我们身边的一些农村中小学教师,面对不尽如人意的工作境遇,或遇到不同程度的打击,放弃了专
3、业成长的理想,放弃了成为一名优秀人民教师的追求,放弃了安贫乐道的精神苦旅,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得过且过,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在平时工作中,他们对遇到的问题不进行深入思考,没有教学研究意识,靠惯性工作、生活。在沉重的生活负担和工作负担的压迫下,他们放弃了对新的教育思想、新的教材内容、新的教学手段的钻研学习,浅尝辄止,甚至不闻不问。一年四季忙碌于常规性事务中,不思锐意进取,惰性黯然滋长,教学热情消失,教师岗位仅仅成了谋生的职业手段,而非为之奋斗终生的壮丽事业。问题二:受专业水平限制,部分教师专业发展起点低,发展基础不牢。1、学历与能力差距较大。与城市教师相比农村教师整体上学历水平偏低并且由于受培训
4、质量等因素影响,农村教师学历、能力与达标要求之间存在较大差距,大多数农村教师存在教育科学知识匮乏问题,而且受教育视野不够宽广、文化知识不够广博影响,他们无法运用相关学科或交叉学科理论知识解决当前课改中存在现实问题;2、教育科研水平偏低。从整体上看,教育科研水平是教师专业水平显著标志。农村学校普遍不重视教研工作,教研组形同虚设,教师对参与教研活动积极性不高,即便参与了教科研活动,往往也是任务式;不少学校没有承担教育科研课题,即使有少数学校承担了相关部门指令性课题,也是敷衍了事,难以取得实效。多数农村学校不重视教育科研团队建设,没有将专家型、学者型教师培养工作落到实处,导致了本来就处于薄弱环节科研
5、工作缺乏专家指导而陷入窘境。3、国家一直强调统筹城乡教育发展,要求各地教育部门要为促进农村教师专业发展提供支持与服务。但是,很多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在政策执行中存在一定偏差,由于受经费、资源等因素影响,教育行政部门往往将专业发展对象锁定为城区学校教师群体,甚至是城区重点学校教师群体,积极推动名师工程、名校工程,忽视了广大农村教师专业发展问题。如此一来,农村教师外出培训、学习、深造机会变得越来越少,教师能够参与由上级部门组织面向农村教改活动少之又少。因此农村教师无缘参与高层次、高水平教研活动机会,接触先进教学理念,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农村教师在专业发展停滞不前。问题三:缺乏人文性教学评价,迫使教师忙
6、于应付。农村中小学缺乏科学而合理的发展性评价体系是阻碍农村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原因。目前,农村中小学量化管理风行,教师的一切管理行为、教学行为、工作绩效,统统被量化为积分,与职称、荣誉、待遇挂钩。毋庸置疑,量化管理在一定程度上规范了办学行为,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束缚了教师的手脚和个性。为了不被扣掉为数不多的工资,老师们不得不教死书、死教书、拼时间、搞题海,甚至不惜一切代价徇私舞弊,疲于奔命于荣辱得失间,无暇顾及教学科研。而且,农村教师缺少真正实用有效的外出培训和学习机会。即便有机会,要么由于经费或名额问题,要么由于培训不切合实际而流于形式,使得专业成长成为一句空话。再加上农村中小学教师在平时教学
7、实践中也缺少有效的专业引领,特别是缺少课改专家面对面地提供技术性、专题性的咨询指导。各级教育科研机构,在次数有限的下乡督导检查中,“督”得较多,“导”得较少,教师听到“不能怎样”的要求较多,“应该怎样”的建议较少,使得他们无所适从、忙于敷衍,最终难成教育教学的明白人。面对这些问题,我们要应该静下心来仔细斟酌、认真思考,解决农村中小学教师专业成长的难题任重道远而刻不容缓。它对于城乡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和农村基础教育的和谐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要使农村教师的专业发展取得良好的效果,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我们必须研究这一课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对策一:1.关注农村特色拓宽农村教师专业发展之空间 ,同事加
8、强师德修养,培养敬业精神可以充分发挥各级教师培训机构和师范院校在农村教师继续教育中主体作用,由部分师范院校牵头成立农村教师发展学校,进一步整合教师继续教育资源,搭建全新合作平台,为促进农村教师专业发展创造有力条件。农村地区生活条件较差、农村教师待遇普遍不高,因此应提高农村教师工资待遇,在教师宿舍建设、特殊津贴、子女教育、专业进修等应提供更加便利条件,为他们解除后顾之忧。另外,还应为他们提供更多专业晋升机会,为促进他们专业发展提供动力 。在此基础上,加强师德修养,培养敬业乐业情操,让教师在以后的学习实践和社会实践中认识教师这一职业,了解教师这一职业,认识到社会发展的规律和特点,了解到社会主义教师
9、道德内容和意义,并通过自身学习和自我修养,将个人认识内化为自己的道德意识、行为和习惯,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不断加强教师职业修养,要求教师以德服人,以理服人,以身立教,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一个楷模,真正无愧于教师这一职业,全面完成教师教书育人的历史使命。对策二:建立“教师专业发展性评价体系”,完善管理机制。学校应根据教师不同学历、资历和驾驭教学的能力,分层要求、分类培训指导,努力摒弃过去大部分教师终身“磨道式”发展的现象,形成“螺旋式”上升的有效发展道路,努力提供和创设教师可持续发展的空间,建立“入门升格形成风格”的专业成长模式,促进农村教师的专业成长。“入门”就是引导新教师进行角色转换,进行本
10、地经济和教育发展透视、教育法律法规学习、班主任工作艺术和组织学生能力等方面的培训;还要抓好课堂教学常规,在备课、上课、听课、评课等方面进行专题讲座和面对面的跟踪指导;更要实行师徒结对的“期待工程”,要求新教师拜“教学师傅”,签订“一帮一”合同,每期交一份合格的教案、上一堂教学汇报课、写一份教学体会、设计一份活动方案、组织一次大型活动、写一份工作总结促使新教师顺利地在教坛上闪亮登场。“升格”就是给青年教师树立榜样,编辑师德风范之类书籍(或推荐有关书籍),宣传我国教育大师和本地名师,引导青年教师爱岗敬业,不断进取。还要根据青年教师的特点,开展各种教育教学活动,成立“文化沙龙”,开展“教育论坛”,开
11、辟校园网络,并通过观摩、研讨、竞赛、考核、评比等多种形式,给青年教师展示的机会,让他们从中获得成功的喜悦。更要重点培养事业心强、有培养潜力的青年教师,让他们走出校、乡、县、市、省参加各类教学竞赛、展示观摩和研讨培训,促使新教师快速升格。“形成风格”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要以科研为先导,要求骨干教师根据学校实际进行教育科研,让成果丰硕的教师进行“开放教育”、“开放课堂”、“培养学习型教师”等活动,循序渐进,才能不断提高创新能力,最终逐步形成具有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对策三:抓好校本研训,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校本研训是提升教育教学基本功和教育教学专业水平的途径。它要求每一位教师树立终生学习的观念,做到与
12、时俱进,常常学习新的教育理论,关注新课程改革,更新教育观念,做一个新世纪的优秀教师。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不断更新,教师需要掌握的知识也越来越多。教师不仅要扮演“传道、授业、解惑”的角色,还要担当“组织者、设计者、合作者”的角色。为了满足教学需要,教师必须不断学习和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学科知识、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是外在的、易于表达且能够从书本中找到的;而教学经验是内隐的,不易于口头表达的。这些知识在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应该通过校本研训增加教师实践经验,培养教师的实践智慧,实现教师的专业成长。校本研训要充分发挥本土专家的专业引领作用。通常外派
13、外学习的教师认为听的观摩课、示范课和优质课实用价值不高,做秀成分较多。因此,我们培养和评选出自己的本土专家更有利于农村教师的专业发展。培养本土骨干教师,要建立相关档案,确立“人格修为高尚、文化底蕴深厚、专业发展领先”的骨干教师培养目标,采取相应措施,促使新教师业务能力的提高。新老教师结对子,以老带新,以新促老;拓宽渠道,邀请省、市、县专家来校指导,传递教改信息,传播教学经验,使青年教师迅速成长;订阅教育报刊,博采众长,丰富教育理论和教学经验;派教师外出听课学习,不断深造,汲取他人经验。强化教学能力训练,抓好抓实备课、上课、反思、作业设计与批改等环节,定期组织集体备课、说课、评课、撰写论文、制作
14、课件、写教学反思等活动,不断提升教师综合素质。每月安排一两次新教师课堂教学竞赛活动,给青年教师搭建展示平台,营造竞争向上的氛围,促使青年教师脱颖而出;学校教改课或课题研讨课则选择骨干教师承担,做好示范与引领,彰显本土骨干教师的作用。而且,本土骨干教师有丰富的农村教育教学经验,他们与教师们朝夕相处,情同手足,共同参与集体备课,共同参与听课和评课,随时随地提要求、做指导,应该更有利于广大教师的专业成长。校本研训不是“闭门造车”,不是脱离专业力量的各自为战。在当前信息时代,一个人的实践,如果没有理论指导,他的个体反思就具有盲目性;同伴之间的集体研讨,如果完全靠自己的力量来解决问题,往往造成低水平重复
15、。因此,专业引领和同伴互助是提升教师专业水平的关键。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新教师除了要向专家学习,要主动拜师,向同行学习;积极参加各种示范课、优质课、观摩课和研讨课,通过外出学习“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养成网络查询的习惯,以此来开阔眼界,丰富文化素养,提高教育理论水平,学会理性思考问题。对策四:转变学习方式,营造终身学习氛围。农村教师的专业成长要借助读书和思考来实现,只有敬业乐业的教师才能真正愿意读书和思考。教师应该阅读大量的书籍,在学习中成长。书是人类几千年智慧与文明的结晶。如果不读书,不与大师对话,很多事情你就必须从头开始,你就面临着你的前辈甚至前
16、辈的前辈他们的那种起点。只有不断学习,你才有更多的积累,也才能与社会发展同步。教师通过学习不断丰富和充实自己,才能更从容地面对“那一双双充满好奇、渴求知识的眼睛”。阅读面的扩大、阅读量的增加,教师应该感到自己不懂、不知的东西越多,这反而能刺激学习欲望。通过这样的“良性循环”会使教师的收获更丰。我们不仅要努力学习,还要善于思考。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反思,教师才能不断反省自己,才能“对症下药”寻找对策,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因此,提倡教师阅读教育理论,撰写教育论文,常写教学日记、教学随笔,进行教学反思,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知识就能得到长足的发展。伴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学习、落实新课标的任务还很繁重,为了满足新课程发展的需要,达到教育理念的更新、教学方式的转变、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养成以及合理开发利用课程资源的目的,农村教师专业发展已成为一个浩繁而巨大的课题。研究这一课题,须要基层教育工作者的亲身实践,教育主管部门的督促指导,全社会的高度重视,全体教师的积极主动参与。这样,农村教师的专业成长才能落到实处,才能逐步走上良性循环的发展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