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户外急救常识一、毒虫和动物咬伤 在野外做户外运动时,经常会碰上毒虫和动物咬伤,常见的有:蛇、蜂、蜈蚣等。 蛇咬伤蛇毒分为神经毒和血液毒两种,蛇咬伤时被咬的肢体应放低,在伤口*近心脏的一端用领带等轻轻地扎起来。无口内舌、龈溃破或唇裂伤口者,可以口对伤口猛吸10来次,每吸一口血马上吐掉,最后还需漱口。在处理伤口的同时要及时服用和在伤口部位外敷蛇药。伤口部位应保持不动,如是脚伤,应抬着去医院。被毒蛇咬伤是危险的,被无毒蛇咬伤也必须及时处理。蜂蜇伤 夏秋季节外出野游,如被蜂蜇伤,不要以为没有什么。应引起重视,有时会导致严重的后果。假如蜂毒进入血管,会发生过敏性休克,导致死亡。 急救措施:1.被蜂蜇伤后
2、,其毒针会留在皮肤内,必须用消毒针将叮在肉内的断刺剔出,然后用力掐住被蜇伤的部分,用嘴反复吸吮,以吸出毒素。如果身边暂时没有药物,可用肥皂水充分洗患处,然后再涂些食醋或柠檬。2.万一发生休克,在通知急救中心或去医院的途中,要注意保持呼吸畅通,并进行人工呼吸、心脏按摩等急救处理。注意事项:1.被毒蜂蜇伤后,往患处涂氨水基本无效,在毒虫中,惟有黄蜂与众不同,其毒素为碱性,因为蜂毒的组织胺用氨水是中和不了的,因此在拔出毒刺后,用碘酒、酒精消毒伤口。可以吃点抗过敏药。2.被蜜蜂蜇伤后,也要先剔出断刺。在处置上与黄蜂不同的是,可在伤口涂些氨水、小苏打水或肥皂水来中和毒素。蜈蚣、蝎子咬伤 蜈蚣属于多足纲,
3、第一对脚呈钩状,锐利,钩端有毒腺口,一般称为腭牙、牙爪或毒肢等,能排出毒汁,被蜈蚣咬伤后,其毒腺分泌出大量毒液,顺腭牙的毒腺口注人被咬者皮下而致中毒。临床表现: 小蜈蚣咬伤,仅在局部发生红肿、疼痛,热带型大蜈蚣咬伤,可致淋巴管炎和组织坏死,有时整个肢体出现紫癫。有的可见头痛、发热、眩晕、恶心、呕吐,甚至膻语、抽搐、昏迷等全身症状。 应急处理 :蜈蚣咬伤后立即用肥皂水清洗伤口,局部应用冷湿敷伤口,亦可用鱼腥草、蒲公英捣烂外敷。有全身症状者要速到医院治疗。 蝎子属蜘蛛纲,蝎子螫刺人时,由毒腺分泌毒液进人人体,迅速引起一系列中毒反应。 应急处理 :蝎子的毒呈酸性,可以用碱性肥皂水(别用香皂)、苏打水
4、、3%氨水涂在伤口处,如果有蛇药的话。用温开水化开抹在伤口上,没药也可用泡开的冷茶叶(碱性)敷上。在伤肢上端23厘米处,用布带扎紧,每15分钟放松12分钟,伤口周围可用冰敷,切开伤处皮肤,用抽吸器或拔火罐等吸出毒液,并选用高锰酸钾液、石灰水冲洗伤口。症状较重者应到医院治疗。蜘蛛 蜘蛛有很多种,毒性也不一样,有神经毒、细胞毒、溶血毒等。?咬后伤口剧痛、出血、甚至导致神志不清。蜘蛛毒也是酸性毒,处理办法与毒蝎子一样,越早越好。狗或猫咬伤 被咬后应迅速用净水涂肥皂冲洗干净,包上纱布再去医院检查。被狗咬伤的伤口,容易化脓,所以必须进行彻底的伤口处理,及时注射疫苗。二、发高烧的救治 体温在40摄氏度以上
5、称为高烧。 一般处理:患者应躺卧休息,食用流质或半流质清淡饮食,鼓励多饮汤水或多吃水果,可补充维生素B、C。 物理降温:可用冷敷,将冷水毛巾或冰袋置于前额及大血管处(如腋窝、腹股沟及胭窝等),也可用50酒精擦浴,0.9冷盐水灌肠。 药物降温:可口服阿司匹林、安乃近等;或安乃近滴鼻;亦用选择下列草药23味,如鸭路草、乌蔹莓、大青叶、板蓝根、蒲公英、白毛藤、自英等各15克至30克,煎服。 按摩:可按摩合谷、曲池、太冲、间使或大椎等穴。 要尽快找出病因,及时给予有效的治疗。要注意对发热原因不明者不应随便给予退热药,避免掩盖病情,延误诊治,应用退热药时要警惕有些患者可因骤然退热、大量出汗而引起虚脱。三
6、、触电、雷击的急救处理不能直接去碰触电者的身体,应立即切断电源。重危者立即送医院抢救。一旦发现触电者,不要慌张地去直接碰救援。首先需切断电源,无法关断电源时,可以用木棒、板等将电线挑离触电者身体。救援者最好戴上橡皮手套,穿橡胶运动鞋等。如果发现触电者已停止呼吸,需马上作心、肺复苏术抢救。同时检查一下患者头部、胸部受伤和有无灼伤情况,应立即送医院。碰到闪电打雷时,要迅速到就近的建筑物内躲避。在野外无处躲避时,要将手表、眼镜等金属物品摘掉,找低洼处伏倒躲避,千万不要在大树下躲避。直接遭雷击的死亡率是很高的。未被雷直接击中的人,会出如同触电一样的症状,这时应马上采取心、肺复苏术进行抢救。 四、溺水急
7、救处理 仔细观察呼吸和心跳情况,对呼吸、心跳停止者,马上做心、肺复苏术,并设法让病人吐水。跳水容易引起颈椎骨折和损伤脊髓,出现肢体麻痹、呼吸麻痹等,应马上叫救护车。将溺水者救上岸后,应马上检查溺水者的心跳、呼吸等情况,如呼吸停止,应马上做人工呼吸抢救。当救援者能站立在水中时,可用双手托住溺水者的颈部,口对口先连续吹入四口气,在5秒钟内观察溺水者的胸、腹部,看看有否反应。也可用脸颊贴在溺水者嘴上感觉一下有否自主呼吸,如无反应,再吹四口气。如果是呼吸、脉搏完全停止了,要做心、肺复苏术 五、食物中毒的急救处理 在户外,由于饮水、饮食不洁 容易引起食物中毒。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当想吐的话
8、,应让其吐出,不要轻易地给病人服止泻药,以免贻误病情。轻症者可服用氟呱酸、黄连素等药,呕吐、腹泻次数多者要及时补充含糖、盐的水份。有呕吐、腹泻、舌苔和肢体麻木、运动障碍等食物中毒的典型症状时,要注意:1.为防止呕吐物堵塞气道而引起窒息,应让病人侧卧,便于吐出。2.在呕吐中,不要让病人喝水或吃食物,但在呕吐停止后马上给补充水分。3.如腹痛剧烈,可服用颠茄片或654-2可取仰睡姿势并将双膝弯曲,有助于血液循环。4.腹部盖毯子保暖,这有助于血液循环。5.当出现脸色发青、冒冷汗、脉搏虚弱时,要马上送医院,谨防休克症状。一般来说,进食后短时间内即出现症状,往往是重症中毒。小孩和老人敏感性高,要尽快治疗。
9、食物中毒会引起中毒性休克,危及生命。出现抽搐、痉挛时,马上将病人移至周围没危险物品的地方,并取来筷子,用手帕缠好塞入病人口中,以防止咬破舌头。 六、晕厥对突然出现意识不清的病人,先将病人平卧,要保持呼吸道畅通,谨防窒息,不要随意搬动。首先观察其心跳和呼吸是否异常,对晕厥、昏迷还是休克做出初步判断。如发现心跳、呼吸正常者,可轻拍患者并大声呼唤使其清醒,并酌情给予补充含糖、盐的液体和应用相应的药物。如病人无反应则说明情况比较复杂,如发现心跳、呼吸停止者,应使患者头部偏向一侧并稍放低,取后仰头姿势,然后采取人工呼吸和心脏按摩的方法进行急救。并争取在短时间内与送医院救治。七、人工呼吸病人呼停止时要确保
10、呼吸道畅通,马上进行人工呼吸。人工呼吸要有节奏地进行。1. 操作者坐在病人一侧,张开病人嘴巴。2. 为防止吹入气向外漏,要掐住病人鼻孔。3. 深吸气,张大嘴,操作者与病人口对口地像吹气球似地给病人送气。4. 一边吹气,一边要观察病人胸部是否随着鼓动。5. 吹一口气,将口松开,检查病人是否自主呼气,每隔5秒钟一次,反复进行。比起空气中的含氧率,呼出气中的氧气要低,但已足以维持生命。这种不用任何器具的口对口人工呼吸法十分有效、简单。碰到嘴张不开的病人时可以掐住病人嘴巴,从鼻腔送气作人工呼吸。1. 将下巴突出,开通鼻腔及咽喉部。2. 将下巴托起,闭紧嘴唇,以防漏气。3. 深深吸气,对着鼻腔送气。4.
11、 松开嘴,用脸颊体察病人有否自主呼气。八、心脏挤压发现意识消失、心跳停止时,要立即施行心脏挤压。 其体方法是:取患者胸骨下三分之一的位置,术者用右手(善使左手也可用左手)手掌压在该手手背上,保持肘臂垂直向脊柱方向进行挤压。用力不宜过大,以每次挤压使胸骨下陷35厘米为度。压后应立即放松。如此反复进行。频率为70-80次/分左右。注意手掌始终不要脱离胸骨。 九、水与电解质平衡水和电解质是维持生命的基本物质的组成部分。人体进行新陈代谢的过程实质上是一系列复杂的、相互关联的生物物理和生物化学反应的过程,而且主要是在细胞内进行的。这些反应过程都离不开水。体内水的容量和分布以及溶解于水中的电解质浓度都由人
12、体的调节功能加以控制,使细胞内和细胞外体液的容量、电解质浓度、渗透压等能够经常维持在一定的范围内。这就是水与电解质的平衡。这种平衡是细胞正常代谢所必需的条件,是维持人体生命、维持各脏器生理功能所必需的条件。但是这种平衡可能由于手术、创伤、感染等侵袭或错误的治疗措施而遭到破坏;如果机体无能力进行调节或超过了机体可能代偿的程度,便会发生水与电解质紊乱。当然,水与电解质紊乱不等于疾病本身,它是疾病引起的后果或同时伴有的现象。讨论和处理水与电解质平衡紊乱问题,不能脱离原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不过,当疾病发展到一定阶段,水与电解质平衡紊乱甚至可以成为威胁生命的主要因素脱水与中暑在户外运动时运动量一般较大,
13、会排出很多汗水,特别是在夏天,体内的水分、盐分和维生素消耗得很多,如果不能够及时地补充,就会造成体内电解质紊乱,导致中暑或者虚脱。失水早期会出现口渴、尿少的症状。这实际上是身体发出的报警信号,及时喝一些水,症状很快就能缓解。如果对这些警报视而不见,则会继续发展以致面部潮红、皮肤粘膜干燥、弹性减低、尿液发黄、精力不集中,并出现“脱水热”。 中暑是人在烈日或高温环境中,体内热量不能及时散发,引起体温调节障碍。或因大量出汗造成失水失盐,血液浓缩,皮肤肌肉血管扩张而血压下降,脑供血不足。轻者数小时可恢复,重者可以致死。睡眠不足、过度疲劳、过量饮酒常是诱因。中暑的先兆症状是大量出汗、口渴、头昏、耳鸣、胸
14、闷、心慌、恶心、四肢无力等症状。大部分中暑其实都是因为饮水不科学造成的。有的人在大量出汗后只喝蒸馏水或是纯净水,最后导致体内盐分大量损失后无法及时补充,引发虚脱和昏迷。纯净水、蒸馏水中电解质,特别是钠的含量偏低,轻度缺水时能解决问题,但在中重度缺水时如果只是一味饮用纯净水、蒸馏水,水分虽然补充了不少,可是体液也被“冲淡”了,脱水症状并不能缓解。正确的做法是隔一段时间就喝一些水,不要等到出现脱水的症状才喝。以饮用盐水、富含矿物质的饮料为主。酒精、咖啡会加速虚脱,应避免。中暑的急救: 发生中暑时,应尽快将中暑病人送医院急救,以免引起休克及肾脏衰竭等并发症。但在送医院之前,仍需作一些急救处理:迅速将
15、病人立即停止运动,移至阴凉、通风处,垫高头部,解开衣裤,以利于呼吸和散热。可喝些冷饮、盐糖水,可服用藿香正气水、十滴水、人丹等解暑成药,取十滴水2到3滴,加适量温水灌服,或内服仁丹两三粒。并可用冷水毛巾敷头部,或冰袋、冰块置于病人头部、腋窝、大腿根部等处。将病人置于4到18的水中,并用毛巾按摩四肢皮肤,使皮肤血管扩张,加速血液循环,促进散热。一般按摩15到30分钟左右,即可把体温降至37到38。待温度降至38,可停止降温。老年人、体弱者和心血管病患者最好不用这种水中降温法。如在有先兆症状时不采取措施而继续在高温环境中工作或运动,患者可能发展到中度或重度中暑,出现体温上升,皮肤灼热、呼吸急促、呕
16、吐、烦躁、抽搐、昏迷。可用冰袋敷患者头、颈、腋、腹股沟部位,并迅速送医院抢救。 十、摔伤摔伤是户外运动常见的损伤,摔伤轻者会擦伤皮肤或软组织挫伤,重者会韧带及肌肉拉伤,以及骨折、颅脑创伤、脊椎损伤等。 摔伤的救护:1扭伤及肌肉拉伤时,要使受伤处休息,可用冷敷减轻痛楚,在承托受伤部位的同时可用绷节扎紧。 2骨折:骨折部位一般都有疼痛、肿胀、畸形、功能障碍等症状,骨折端刺破大血管时还有大出血。骨折或疑为骨折时,要避免移动伤者或伤肢,对伤肢加以固定与承托(有出血者要先止血后固定),使伤员在运送中不因搬运、颠簸而使断骨刺伤血管、神经,免遭额外损伤,加重病情。 4颅脑创伤: 轻者为脑震荡,一般无颅骨骨折
17、,有轻度头痛头晕,有昏迷也不超过30分钟。重者颅骨骨折,脑挫伤、脑出血、昏迷不醒。对。颅脑刨伤病人,要分秒必争,通知医院前来及时抢救,要保持安静卧床,不作不必要的搬动和检查,保持呼吸道通畅。 5颈椎损伤:跌倒时可引起腰椎、胸椎、颈椎损伤,以后者最为严重、如:跌倒时头部着地可造成颈椎脱位、骨折,多伴有脊髓损伤,四肢瘫痪。必须第一时间通知医院从速前来抢救。现场急救时,应让伤者就地平躺或将伤员放置在硬质木板上,颈部两侧填充沙袋,使颈椎处于稳定状态,保持颈椎与胸椎轴线一致,切勿过伸过屈或旋转。 出血户外运动损伤有时伴有不同程度的出血。轻或重的损伤,使血液由体表伤口流出,造成外出血。物体撞击或挤压身体时
18、使体内深部组织、内脏损伤,血液流入组织或体腔内,造成内出血。伤口呈喷射状搏动性涌出鲜红色血者是动脉出血,伤口持续向外溢暗红色的血者是静脉出血。止血包扎的方法: 1、加压包扎止血: 用消毒纱布或干净的毛巾、布块折成比伤口稍大的垫,盖住伤口,再用绷带或布带扎紧。但疑有骨折或伤口有异物时不宜用此法。 2、指压止血:根据动脉的走向,在出血伤口的近心端,用手指压住动脉,可临时止血,多用于头、颈、四肢动脉出血。 3、止血带止血: 用橡皮或布条缠绕扎紧伤口上方肌肉多的部位,其松紧以摸不到远端动脉搏动、伤口止血为宜,过松无止血作用,过紧会影响血液循环,损害神经,造成肢体坏死。要在明显邯位标明上止血带的时间,超
19、过两个小时者,每隔一小时放松l一3分钟,改为指压止血。此法适用于不能用加压止血的四肢大动脉出血。 (1)橡皮止血带止血法:常用一条长1米的橡皮管,先用绷带或布块垫平上止血带的部位,两手将止血带中段适当拉长,绕出血伤口上端肢体23圈后固定,借助橡皮管的弹性压迫血管而达到止血的目的(见图16)。 (2) 布条止血带止血法:常用三角巾、布带、毛巾、衣袖等平整地缠绕在加有布垫的肢体上,拉紧或用“木棒、筷子、笔杆”等拧紧固定。4、对内出血或可疑内出血病人,要使病人绝对安静不动,垫高下肢,应迅速将病人送往最近的医院进行救治。水泡的临时处理穿着不舒适的鞋及长途徒步和爬山,容易使足底起水泡,水泡引起疼痛影响行程,水泡破损后还可能会引起继发感染。可以用创可贴将其中间剪一个比水泡稍大的小孔,然后将小孔对准水泡贴上,再在上方贴一块贴可贴。这样会使疼痛明显减轻,也不容易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