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JJF 1345-2012 圆柱螺纹量规校准规范-(高清正版).pdf

上传人:Fis****915 文档编号:562123 上传时间:2023-12-19 格式:PDF 页数:25 大小:63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JJF 1345-2012 圆柱螺纹量规校准规范-(高清正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JJF 1345-2012 圆柱螺纹量规校准规范-(高清正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JJF 1345-2012 圆柱螺纹量规校准规范-(高清正版).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JJF 1345-2012 圆柱螺纹量规校准规范-(高清正版).pdf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JJF 1345-2012 圆柱螺纹量规校准规范-(高清正版).pdf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量技术规范J J F1 3 4 52 0 1 2圆圆柱螺纹量规校准规范C a l i b r a t i o nS p e c i f i c a t i o nf o rC y l i n d r i c a lT h r e a dG a u g e s 2 0 1 2-0 4-1 7发布2 0 1 2-1 0-1 7实施国 家 质 量 监 督 检 验 检 疫 总 局 发 布圆柱螺纹量规校准规范C a l i b r a t i o nS p e c i f i c a t i o nf o rC y l i n d r i c a lT h r e a dG a u

2、ge sJ J F1 3 4 52 0 1 2代替J J G8 8 81 9 9 5 归 口 单 位:全国几何量长度计量技术委员会 主要起草单位: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辽宁省计量科学研究院 参加起草单位:成都成量工具集团有限公司 本规范委托全国几何量长度计量技术委员会负责解释J J F1 3 4 52 0 1 2本规范主要起草人:王为农(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裴丽梅(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石作德(辽宁省计量科学研究院)张 瑜(辽宁省计量科学研究院)参加起草人:王 莺(成都成量工具集团有限公司)J J F1 3 4 52 0 1 2目 录引言()1 范围(1)2 引用文件(1)3 术语(1)4 概述(1

3、)5 计量特性(1)5.1 计量特性及符号(1)5.2 计量特性校准组合(2)6 校准条件(3)6.1 环境条件(3)6.2 标准仪器及其他设备(3)7 校准项目和校准方法(3)7.1 校准项目组合(3)7.2 校准方法(3)8 校准结果表达(7)9 复校时间间隔(7)附录A 小尺寸工作环规及一般用途工作环规校准(8)附录B 中径测量的不确定度评定示例(9)附录C 中径计算示例(1 4)附录D 校准记录及证书内页格式(1 5)附录E 规范中使用的符号列表(1 8)J J F1 3 4 52 0 1 2引 言本规范参照下列文件起草:欧洲国家计量院联合会(E u r o p e a nA s s

4、o c i a t i o no fN a t i o n a lM e t r o l o g yI n s t i t u t e s)校准指南:使用机械法测量圆柱螺纹量规中径指南(E UR AME T/c g-1 0/v.0 1:D e t e r-m i n a t i o no fP i t c hD i a m e t e r o fP a r a l l e lT h r e a dG a u g e sb yM e c h a n i c a l P r o b i n g,J u l y2 0 0 7)德国校准实验室(D K D)指南D K D-R4-3:2 0 0 3第4.

5、8部分:几何量测量器具校准:圆柱螺纹设定规、工作规和校对规的校准(R i c h t l i n i eD K D-R4-3B l a t t 4.8K a l i b r i-e r e nv o n M e s s m i t t e l nf r g e o m e t r i s c h e M e s s g r e n:K a l i b r i e r e n v o n z y l i n d r i s c h e nG e w i n d e-E i n s t e l l d o r n e n,G e w i n d e-L e h r d o r n e nu n d

6、-P r f d o r n e n,2 0 0 3)本规范为修订,代替J J G8 8 81 9 9 5 圆柱螺纹量规。与J J G8 8 8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校准的计量特性只包括直接影响螺纹量规中径量值的参数:单一中径、牙侧角、螺距及螺距累积误差。检查性计量特性,如硬度、表面粗糙度等不列入。对计量特性设定组合,明确可以按照需要选择组合进行部分计量特性的校准。探针直径的影响由实验室根据采用的具体方法作为不确定度分量考虑。J J F1 3 4 52 0 1 2圆柱螺纹量规校准规范1 范围本规范适用于对称的直牙侧牙型圆柱螺纹量规的校准。2 引用文件本规范引用了下列文件:J

7、J F1 0 7 12 0 1 0 国家计量校准规范编写规则G B/T3 9 3 42 0 0 3 普通螺纹量规 技术条件G B/T1 4 7 9 11 9 9 3 螺纹术语G B/T2 7 0 2 5 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规范;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规范。3 术语圆柱螺纹的术语见G B/T3 9 3 42 0 0 3,G B/T1 4 7 9 11 9 9 3。4 概述圆柱螺纹量规是对内、外圆柱螺纹要素尺寸边界条件进行综合检验的计量器具,用于控制圆柱螺纹要素的极限尺寸。构成圆柱螺纹的要素见图1。图1

8、 圆柱螺纹要素d2中径;d大径;d1小径;P螺距;1,2牙侧角;牙型角,=1+2注:图中图形和符号适用于外螺纹。内螺纹中径、大径、小径符号分别表示为D2、D、D1,其余与外螺纹相同。5 计量特性5.1 计量特性及符号计量特性及符号见表1。1J J F1 3 4 52 0 1 2表1 计量特性及符号名称符号名称符号中径d2,D2牙侧角1,2螺距P塞规大径d牙型角环规小径D1螺距累积误差P5.2 计量特性校准组合根据用户的预期应用选择计量特性进行校准。这些计量特性的校准通常按照表2所列不同情况进行组合。表2 圆柱螺纹量规计量特性校准组合组合计量特性符号参数测量引用需作为不确定度分量的输入预期应用单

9、一中径1中径d2,D2m 牙型角 标称值(公差区间)螺距P 标称值 2中径d2,D2m 牙型角 螺距P 标称值 中径3中径d2,D2m 牙型角 标称值(公差区间)螺距PP 4中径d2,D2m 牙侧角1,21,2 塞规大径dd 环规小径D1D1 螺距PP 作用中径5中径d2,D2m 牙侧角1,21,2 塞规大径dd 环规小径D1D1 螺距累积误差PP 螺纹量规的复校准螺纹量规的首次和修理后的校准 注:符号m是测量螺纹中径时,与螺纹两牙侧良好接触的探针或三针的中心间距离(见图3)。2J J F1 3 4 52 0 1 26 校准条件6.1 环境条件对温度的最低要求,根据其对测量不确定度的影响而定。

10、环境的温度变化应尽量控制,在量规尺寸比较大时尤其应注意。6.2 标准仪器及其他设备表3所列测量仪器可以作为标准仪器,用于测量螺纹量规的一个或几个参数。根据仪器的准确度、操作方法和被校量规参数不同,校准结果的不确定度会不同,应根据需要选择,并在不确定度评定中考虑。表3 可选用的测量仪器名 称被测参数测长仪+三针/T形球探针单一中径轮廓仪螺距,牙型角万能工具显微镜(轴切法)螺距,大径/小径,牙侧角,中径,作用中径坐标测量机单一中径,螺距,大径/小径,牙侧角,作用中径二维螺纹量规扫描仪单一中径,螺距,大径/小径,牙侧角,作用中径7 校准项目和校准方法7.1 校准项目组合7.1.1 组合1:单一中径测

11、量m值,利用螺距P和牙型角的标称值,计算单一中径。7.1.2 组合2:单一中径测量m值和牙型角,利用螺距P的名义值,计算单一中径。7.1.3 组合3:中径测量m值和螺距P,利用牙型角的标称值,计算中径。7.1.4 组合4:中径测量m值、螺距P、牙侧角1和2、大径d或小径D1,计算中径。7.1.5 组合5:作用中径测量m值、螺距P、牙侧角1和2、大径d或小径D1,利用螺距累积误差计算作用中径。7.2 校准方法7.2.1 单一中径利用表3中列出的不同仪器,单一中径校准方法会有差异。以下单一中径校准表述仅涉及三针法或测球法。3J J F1 3 4 52 0 1 2图2 校准中的测量位置和轴截面选用三

12、针或测球(以下简称探针)直径dD应尽量接近最佳直径d0。d0的计算采用附录B中的公式(B 1)。在互相垂直的2个轴截面(AB,CD)上,至少在螺纹量规长度上的2个截面(截面1,3)测量m值。图3 m值和中间参数测量时,三针法中探针应与螺纹两牙侧和测长仪的测帽接触良好。测球法必须保证测球球心位于量规的轴截面,并与螺纹两牙侧接触良好。利用测量的m值,已知的螺距P,牙型角标称值,以及探针直径dD代入公式(1),计算单一中径。d2,D2=mdD1s i n(/2)P2c o t(/2)A1A2(1)上面的运算符用于外螺纹中径(d2)计算,下面的运算符用于内螺纹中径(D2)计算。4J J F1 3 4

13、52 0 1 2式中:A1 螺旋升角修正值,螺旋升角增加时,探针对螺纹轴线的偏离将增大,见7.2.1.1或7.2.1.2。A2 测量力修正值,见7.2.1.3。多测量点分别计算单一中径,所有单一中径的平均值作为最终的校准结果。7.2.1.1 螺旋升角近似修正对于小螺旋升角,并且牙侧角不小于2 0 的量规,可以进行下列螺旋升角修正的近似:A1=dD2t a n2c o s2c o t2,其中t a n=PD2或t a n=Pd2(2)式中:螺旋升角。附录C的表C.2给出了不同对称轮廓螺纹采用公式(2)近似的效果。7.2.1.2 螺旋升角的准确修正公式(3)公式(5)提供螺旋升角的准确修正,适用于

14、一般情况。d2,D2=mc o sdDc o s1-22s i n1+221-m2s i n2d2Dc o s21-22ln-2lc o s1c o s2s i n(1-2)(3)轴向角通过迭代计算:k=a r c s i ndDlm2c o s1c o s2c o s1-22c o s1-221-m2s i n2k-1d2Dc o s21-2()2c o sk-1s i n1+2()2c o s1-2()2dDm1-m2s i n2k-1d2Dc o s21-2()2(4)起始值为:1=dDlm2c o s1c o s2c o s1-22c o s1+221s i n1+22c o s1-2

15、2dDm(5)式中:上面的运算符用于外螺纹修正值计算,下面的运算符用于内螺纹修正值计算。l 多线螺纹的导程,l=n P。附录C的表C.1给出了不同参数对应的计算结果,可以用于测试中径计算软件。7.2.1.3 探针变形的修正根据测量过程,校准中径时的测量力决定了探针变形的大小。螺纹量规测量中的部分弹性变形在探针标定和置零过程中已经被补偿了。球形探针使用光面环规标定,简化为球和平面接触,变形修正的近似公式为:5J J F1 3 4 52 0 1 2w0=39F28dD(1-v21)E1+(1-v22)E22,(6)式中w0 球和平面接触的变形;vi 泊松系数(钢为0.2 8;红宝石为0.2 5),

16、i=1,2;F 测量力(垂直于平面);Ei 弹性模数(钢为21 01 1N/m2;红宝石为41 01 1N/m2),i=1,2;dD 探针直径。通常球形探针与螺纹量规应采用不同材料。测量螺纹量规时,螺旋线形的牙侧可以简化为V形槽。探针与V形槽接触时,垂直于牙侧的测量力下降为F/2s i n(/2)。在原始测量力的方向(中径方向)引起的探针变形比垂直于牙侧方向的变形大1/s i n(/2)倍。得到公式:wV 0=(s i n(/2)-5/3(1/2)2/3w0(6 a)式中:wV 0 V形槽中球的变形;探针两侧在螺纹量规上引起的变形修正均要考虑,故A2=2wV 0(6 b)例如:公制螺纹,/2=

17、3 0,采用1mm钢球探针和1N测量力,根据公式(6)、公式(6 a)和公式(6 b),w0=0.4 6m,A2=2wV 0=4w0=1.8 4m 摩擦效应,以及三针和平面测帽的形状误差引起的公式(6)的偏差,一般建议通过优化测量程序减小修正量。7.2.2 螺距组合3和组合4中的螺距测量在螺纹全长上至少2个位置的两个相互垂直的轴截面(AB,CD)进行。组合5的螺距测量在螺纹的全长上进行。分别在两个相互垂直的轴截面(AB,CD)上测量螺距P1,Pk,k为螺纹全长上的螺距数。计算螺距累积误差P。对多线螺纹量规,分别测量每线的导程,并测量相邻螺纹线间的螺距。7.2.3 牙型角使用二维或三维仪器测量。

18、测量应在螺纹两个相互垂直轴截面的全长上至少2个位置进行。7.2.4 牙侧角使用二维或三维仪器测量。测量应在螺纹两个相互垂直轴截面的全长上至少2个位置进行。7.2.5 中径中径测量与7.2.1中方法一致,公式(1)公式(5)代入螺距P和牙侧角1、2的测量值,或代入螺距P的测量值和牙型角的标称值。各测量点分别计算中径,计算中径的平均值。6J J F1 3 4 52 0 1 27.2.6 作用中径的计算作用中径通过对单一中径测量值进行螺距累积误差和牙侧角的修正获得。d2,D2=mdD1s i n(/2)P2c o t(/2)A1A2+DP+D(7)式中:上面的运算符用于外螺纹中径(d2)计算,下面的

19、运算符用于内螺纹中径(D2)计算。7.2.6.1 螺距累积误差的修正值利用螺距累积误差P计算修正值DP,用于对单一中径的修正:DP=|P|t a n2(8)式中:符号“+”用于外螺纹,符号“-”用于内螺纹。7.2.6.2 牙侧角偏差修正:利用牙侧角偏差1,2计算修正值,用于对单一中径的修正。对于I S O螺纹(/2=3 0),修正值为:D=0.6 2 5P(|1|+|2|)(9)式中:1,2的单位为r a d。上面的运算符用于外螺纹计算,下面的运算符用于内螺纹计算。8 校准结果表达校准证书应符合J J F1 0 7 12 0 1 0中5.1 2的要求。校准证书中的校准结果及其测量不确定部分按7

20、.1中给出的组合出具相关计量特性的数据及单一中径、中径或作用中径的校准结果,并必须明确哪些参数是测量的,哪些参数是引用的。如采用了引用数据,必须给出引用数据的来源。单一中径、中径或作用中径的校准结果应注明测量不确定度。当采用附录A方法校准工作环规作用中径,需给出校对塞规的证书信息,并注明旋合结果是否满足要求。校准的记录格式和校准证书内页格式,可参考附录D。9 复校时间间隔螺纹量规的所有者应根据使用频次、使用条件和磨损情况自行确定复校时间间隔,定期进行复校。7J J F1 3 4 52 0 1 2附录A小尺寸工作环规及一般用途工作环规校准A.1 小尺寸及一般用途工作环规符合性检验的替代方法小尺寸

21、工作环规及一般用途工作环规(以下简称工作环规)可以采用螺纹校对塞规进行作用中径的首次校准,并进行符合性判断,代替组合4或组合5。所使用的螺纹校对塞规必须按照组合5进行校准,并符合相关标准规定的计量要求。小尺寸工作环规及一般用途工作环规(以下简称工作环规)可以采用螺纹校对磨损塞规对工作环规的作用中径进行周期校准和符合性判断,代替组合1、2或3。螺纹校对磨损塞规必须按照组合5进行校准,并符合相关标准规定的计量要求。A.2 作用中径的量规校准以校准合格的螺纹校对塞规对新制造的工作环规进行首次校准。校通通或校止通应旋合通过工作环规;校通止或校止止允许旋入工作环规的两端,但旋合量不许超过一个螺距(从完整

22、螺牙算起)。使用中的工作环规用校通损或校止损进行周期校准,旋入工作环规两端,旋合量不许超过一个螺距(从完整螺牙算起)。8J J F1 3 4 52 0 1 2附录B中径测量的不确定度评定示例B.1 中径测量的不确定度评定以三针法和双球法为基础,根据J J F1 0 5 9进行讨论。被测量m,螺距P和牙型角的测量不确定度评估必须考虑测量过程,使用的仪器以及实验室环境。B.2 优化的探针直径B.2.1 正确选择(球形或圆柱形)探针直径dD非常重要。最好接触点在中径圆柱上。如果探针直径偏离最佳直径,牙型角误差就成为非常重要的中径测量误差来源。如果不测量牙型角(组合1和组合2),其测量不确定度分量由公

23、差转换而来,该值不得过大而成为主要的不确定度分量。B.2.2 探针不仅应校准直径,也要校准形状,或者用3点法校准直径。针规可能会磨损,其使用时通常3点接触,而校准时2点接触,使校准值与实际值有差异;同一组三针之间的直径会有少量的差异。这些均应该在不确定度分析时予以考虑。B.2.3 对称形状:对导程角适中的螺纹,(球或者圆柱)探针的直径dD应接近d0:d0=P21c o s(/2)(B.1)其接触点在中径圆柱附近。B.3 例1:双球法校准内螺纹B.3.1 内螺纹和外螺纹(螺纹环规和塞规)可以使用利用测长仪,采用双球探头测量。测量值L取点1到点2和点2到点3之间测量值的平均值:L=(L1 2+L2

24、 3)/2。当测量线通过中径圆柱轴截面,两点法测量有效。探针常数C可以利用光面环规或量块标定。B.3.2 m值定义为两个球心之间的距离(图B.1),因此对于环规:m=L+C-dD对于塞规:m=L-C+dD图B.1 利用T形球探针校准环规9J J F1 3 4 52 0 1 2B.3.3 必须注意,探针常数C通常与图B.1所示不同,而是包含了探测系统达到触发位置时的偏置距离。这个效果在探针标定和螺纹测量过程中均产生影响,相互抵消了。B.3.4 测量内螺纹时,中径利用公式(1)计算,其中测量值m用下式替换:m=L+C-dD(B.2)D2=L+C+dD1s i n(/2)-1-P2c o t(/2)

25、+A1-A2+B(B.3)其中C是探针常数,B是包括被测螺纹量规形状偏差在内的其他偏差。B.3.5 假设输入量没有修正,中径D2的变化利用下式计算:u2(D2)=u2(L)+u2(C)+c2dDu2(dD)+c2Pu2(P)+c2/2u2(/2)+u2(A1)+u2(A2)+u2(B)(B.4)式中:u(L)被测量位移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评估(单独评估,与光面环规方法相似,包括仪器校准的不确定度,温度效应,转折点调整等的影响);u(C)探针常数C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常数,与测量过程无关,与标准环规或量块参考值的不确定度有关);u(dD)探针直径校准值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两个球的修正假设完全相关,

26、灵敏系数cdD=1/s i n(/2)-1;u(P)螺距误差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假设灵敏系数cp=c o t(/2)/2;u(/2)牙侧角/2误差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可能有许多不同情况,特别是对光学测量,与螺距大小相关。灵敏系数与实际球径dD对最佳球径d0的偏差相关。注意的单位为r a d。c/2=c o s2s i n22(dD-d0)(B.5)u(A1)使用近似公式进行螺旋升角修正结果的标准不确定度;u(A2)测量力修正的标准不确定度;u(B)被校螺纹和相关仪器、相关程序等引入的不确定度,例如量规形状误差等。B.3.6 不确定度报告的数字示例按照组合1校准公制螺纹环规M 3 64,其标称值

27、D2=3 3.4 0 2mm,P=4mm,=6 0。使用T形球探针测量量规,dD=2.4 8 22mm(最佳球径d0=2.3 0 94mm),其探针常数C=1 6.0 2mm,测量力0.1N。螺距和螺纹角不测量,其标称值用于单一中径计算。灵敏系数c/2与(dD-d0)成正比,即探针直径应尽量接近最佳球径,作为公式中的变量。在此示例中,牙侧角/2的公差是1 0。使用公式(3)公式(5)计算单一中径。01J J F1 3 4 52 0 1 2表B.1 不确定度来源汇总表量Xi值xi标准不确定度u(xi)概率分布灵敏系数ci不确定度分量ui(y)L1 8.3 6 1mm0.4m正态10.4mC1 6

28、.0 2mm0.3m正态10.3mdD2.4 8 22mm0.3m正态10.3mP4mm006 0 5.8 =1.6 8m r a d均匀0.6m/m r a d1.0mA20.2 4m0.0 2m均匀10.0 2mB00.3m均匀10.3mD23 3.4 0 18mm1.2 0m 扩展不确定度:U=ku(D2)=21.2m=2.4m其单一中径:D2=(3 3.4 0 180.0 0 24)mmB.3.7 注意,牙侧角的不确定度分量是非常重要的分量,因为其灵敏系数为(0.6m/m r a d),即使牙侧角的公差1 0 并不大。因此不建议在不测量牙侧角的情况下校准单一中径,除非探针直径非常接近最

29、佳中径,这样可以降低牙侧角的灵敏系数。B.4 例2:利用三针法校准外螺纹B.4.1 外螺纹(螺纹塞规)可以利用两个平面测帽和直径为dD的三针测量(图B.2)。图B.2 利用三针测量螺纹塞规B.4.2 假设用图B.2所示方法测量外螺纹,其中径计算利用公式(1),其中m=L+dDd2=L-dD1s i n(/2)+1+P2c o t(/2)-A1+A2+B(B.6)B.4.3 假设输入量有误差,中径d2的变化利用下式计算:u2(d2)=u2(L)+c2dDu2(dD)+c2Pu2(P)+c2/2u2(/2)+u2(A1)+u2(A2)+u2(B)(B.7)式中:u(L)被测位移量L的标准不确定度,

30、包括测量仪器校准和温度效应的11J J F1 3 4 52 0 1 2影响;u(dD)探针直径校准值的标准不确定度。这个不确定度假设完全正确,因为其灵敏系数cdD=1/s i n(/2)+1。u(P)螺距测量的标准不确定度,其灵敏系数cP=c o t(/2)/2;u(/2)牙侧角/2测量的标准不确定度。这可能有许多不同的值,特别是采用光学测量方法时,与螺距的大小成反比。灵敏系数与测球直径dD对最佳球径d0的差相关。注意牙型角的单位为r a d。c/2=c o s2s i n22(dD-d0)(B.8)u(A1)进行升角修正时采用近似公式引入的不确定度;u(A2)测量力修正引入的不确定度;u(B

31、)被校螺纹量规不完善、校准程序等所有未明确分离的因素引入的不确定度。B.4.4 不确定度报告的数字示例按照组合3校准螺纹塞规M 6 46,其标称值d2=6 0.1 3 36mm,P=6mm,/2=6 0。使用三针法校准,三针直径dD=3.4 6 4mm(最佳直径d0=3.4 6 41mm),测量力1.5N。表B.2 不确定度来源汇总表量Xi值xi标准不确定度u(xi)概率分布灵敏系数ci不确定度分量ui(y)L6 5.2 9 93mm0.4m正态10.4mdD3.4 6 41mm0.2m正态30.6mP6.0 0 4mm1m正态0.8 6 60.8 7m5 9.7 1.3 =0.3 8m r

32、a d正态-0.3 5m/r a d-0.0 0 01mA20.0 0 07mm0.1m均匀10.1mB00.2m均匀10.2md26 0.1 0 48mm1.1 5m扩展不确定度U=ku(d2)=21.1 5m=2.3m中径的测量结果:d2=(6 0.1 0 480.0 0 23)mmB.4.5 单一中径不受螺距测量及其不确定度的影响,因为计算单一中径时以名义螺距参与计算:d2=(6 0.1 0 130.0 0 15)mmB.4.6 这个示例说明单一中径的测量不确定度小于中径测量不确定度,即使螺距确实经过测量。因此,在校准证书上和实验室认可中,必须明确区分单一中径和中径。21J J F1 3

33、 4 52 0 1 2B.4.7 示例中使用的三针直径接近最佳直径,导致牙侧角的灵敏系数很小。这种情况下,牙侧角可以不测也不会增加测量不确定度。B.5 作用中径附加的不确定度分量B.5.1 除A.4列出的不确定度分量,计算作用中径的其他修正项也会引入不确定度:u(DP)计算作用中径时,螺距累积误差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其灵敏系数cDP=1/t a n(/2)u(D)计算作用中径时,牙侧角误差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其灵敏系数cD=20.6 2 5P作为B 4.4的数字示例,不确定度报告如下:表B.3 不确定度报告数字示例量Xi值xi标准不确定度u(xi)概率分布灵敏系数ci不确定度分量ui(y)不确

34、定度来源L,dD,P,A2,B正态11.1 5mDP 0.0 0 69m1m正态1.7 31.7 3mD0.0 1 96mm0.3 8m r a d正态7.5m/m r a d2.8 5md26 0.1 2 78mm3.5 3m 作用中径结果变为:d2=(6 0.1 2 780.0 0 71)mm31J J F1 3 4 52 0 1 2附录C中径计算示例 下列示例用于测试中径计算软件。假设测量力为0,即不进行弹性变形的修正。表C.1 中径计算参考值型式型号规格d2,D2标称值/mmP/mml/mmn12dD/mmm/mmd2,D2参考值/mm塞规M6 466 0.1 2 76.0 0 06.

35、0 0 013 0 3 0 3.2 0 30 6 1.3 4 58 6 0.1 3 36环规T r2 21 8 p 61 8.9 8 86.0 0 01 8.0 0 031 51 5 3.1 0 58 1 7.6 1 61 1 8.9 7 49环规T r2 21 8 p 61 8.9 8 86.0 0 01 8.0 0 031 51 5 3.2 2 50 1 7.1 2 11 1 8.9 9 32塞规G13 1.7 8 32.3 0 92.3 0 91 2 6 4 3 2 7 1 5 1.1 5 49 3 2.0 7 61 3 1.7 9 77塞规P g4 85 8.5 61.5 8 01.5

36、 8 014 0 4 0 1.1 0 25 5 9.3 0 03 5 8.5 2 66环规S6 51 65 4.5 0 81 6.0 0 0 1 6.0 0 013 3 0 8.0 0 07 5 2.4 0 13 5 4.4 8 72环规8 0.8 7 856.0 0 06.0 0 013 3 0 3.4 1 62 7 9.1 1 34 8 1.2 8 46环规5 8.7 3 016.0 0 06.0 0 012 0 3 0 3.0 2 32 5 7.9 9 98 5 8.7 5 51环规3 9.7 1 601 6.0 0 0 1 6.0 0 012 0 3 0 8.1 8 25 3 7.2

37、6 61 3 9.6 8 90塞规9 7.9 2 421 6.0 0 0 1 6.0 0 013 3 0 8.0 2 301 0 0.0 2 14 9 7.9 3 04 参考值是利用公式(3)公式(5)计算的。表C.2 中径计算公式的近似效果型式d2,D2标称值/mmP/mmn12dD/mmm/mmd2,D2近似值1)/mmd2,D2参考值2)/mm塞规6 0.1 2 76.0 0 013 0 3 0 3.2 0 306 1.3 4 586 0.1 3 366 0.1 3 36环规1 8.9 8 86.0 0 031 5 1 5 3.1 0 581 7.6 1 611 9.0 1 201 8.

38、9 7 49环规1 8.9 8 86.0 0 031 5 1 5 3.2 2 501 7.1 2 111 9.0 3 641 8.9 9 32塞规3 1.7 8 32.3 0 912 6 4 3 2 7 1 5 1.1 5 493 2.0 7 613 1.7 9 773 1.7 9 77塞规5 8.5 61.5 8 014 0 4 0 1.1 0 255 9.3 0 035 8.5 2 665 8.5 2 66 注:1)近似值利用公式(1)和公式(2)计算。2)参考值利用公式(3)公式(5)计算。41J J F1 3 4 52 0 1 2附录D校准记录及证书内页格式D.1 校准记录格式D.1.

39、1 量规信息表D.1 量规校准基本信息量规名称:量规标记:生产商:出厂编号:校准类型:单一中径 中径 作用中径计量特性组合:1 2 3 4 5量规有效螺距数:塞规 环规D.1.2 量规数据(引用数据只要填写一个值。组合5的螺距测量数据见D.1.3)表D.2 量规校准数据测量参数轴截面AB轴截面CD仪器示值m牙侧角12塞规大径d环规小径D1螺距P单一中径/中径测量值平均值D.1.3 组合5的螺距测量记录表表D.3 螺距累积误差记录计算表序号轴截面AB轴截面CD螺距螺距偏差累积误差螺距螺距偏差累积误差51J J F1 3 4 52 0 1 2 螺距累积误差(P):D.1.4 校准结果单一中径/中径

40、:作用中径:D.2 校准证书内页格式:证书内页中应给出的校准数据见下列不同形式。表中公差可以根据用户委托列出或不列出。D.2.1 螺纹量规单一中径校准结果表D.4 单一中径校准数据页除注明外,其他尺寸单位均为mm检查项目测量值标称值(/公差)测量不确定度(k=2)单一中径测量值平均值轴截面AB轴截面CD螺距 牙型角 D.2.2 螺纹量规中径校准结果表D.5 中径校准数据页除注明外,其他尺寸单位均为mm检查项目测量值标称值(/公差)测量不确定度(k=2)中径测量值平均值轴截面AB轴截面CD螺距牙型半角/牙侧角61J J F1 3 4 52 0 1 2D.2.3 螺纹量规作用中径校准结果表D.6

41、作用中径校准数据页除注明外,其他尺寸单位均为mm检查项目测量偏差值标称值(/公差)测量不确定度(k=2)作用中径螺距牙侧角 注:螺距测量偏差值为螺距累积误差。D.2.4 利用校对螺纹量规校准螺纹工作环规结果表D.7 利用校对螺纹量规校准螺纹工作环规数据页 利用校对量规对本工作环规进行校准。校通-通旋合通过了通端工作环规;校止-通旋合通过了止端工作环规;校通-止旋入通端工作环规的两端,但旋合量未超过一个螺距。校止-止旋入止端工作环规的两端,但旋合量未超过一个螺距。校对规按照J J F1 3 4 52 0 1 2校准,校准证书编号:,校准结果符合 标准要求。表D.8 利用校对螺纹量规校准使用中的螺

42、纹工作环规数据页 利用校对量规对本工作环规进行校准。校通-损旋入通端工作环规的两端,但旋合量未超过一个螺距。校止-损旋入止端工作环规的两端,但旋合量未超过一个螺距。校对规按照J J F1 3 4 52 0 1 2校准,校准证书编号:,校准结果符合 标准要求。71J J F1 3 4 52 0 1 2附录E规范中使用的符号列表表E.1 规范中使用的符号列表序号符号名 称1d2,D2中径2d,D大径3d1,D1小径4P螺距51,2牙侧角6牙型角,=1+27P螺距累积误差8m测量螺纹中径时,与螺纹两牙侧良好接触的探针或三针的中心间距离9dD探针直径1 0d0探针最佳直径1 1A1螺旋升角修正1 2A

43、2测量力修正值1 3螺旋升角1 4轴向角1 5l多线螺纹的导程1 6w0球和平面接触的变形1 7泊松系数1 8F测量力1 9Ei弹性模数2 0wV 0V形槽中球的变形2 1 DP螺距累积误差的修正值2 21,2牙侧角偏差2 3C探针常数2 4L双球探头测量中间值2 5B包括被测螺纹量规形状偏差在内的其他偏差2 6u(L)被测量位移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评估2 7u(C)探针常数C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81J J F1 3 4 52 0 1 2表E.1(续)序号符号名 称2 8u(dD)探针直径校准值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2 9u(P)螺距误差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3 0cp螺距误差的灵敏系数3 1u(/2)牙

44、侧角/2误差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3 2c/2牙侧角/2误差的灵敏系数3 3u(A1)使用近似公式进行螺旋升角修正结果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3 4u(A2)测量力修正结果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3 5u(B)被校螺纹和相关仪器、相关程序等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3 6u(DP)计算作用中径时,螺距累积误差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3 7cDP 计算作用中径时,螺距累积误差的灵敏系数3 8u(D)计算作用中径时,牙侧角误差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3 9cD计算作用中径时,牙侧角误差的灵敏系数91J J F1 3 4 52 0 1 2J J F1 3 4 52 0 1 2 圆柱螺纹量规校准规范第1号修改单本修改单经国家质量监督检验

45、检疫总局批准,自2 0 1 3年2月1日起实施。J J F1 3 4 52 0 1 2 圆柱螺纹量规校准规范修改以下内容:一、7.2.1公式(1)修改为:d2,D2=mdD1s i n(/2)P2c o t(/2)A1A2 二、7.2.1.2公式(3)修改为:d2,D2=mc o sdDc o s1-22s i n1+221-m2s i n2d2Dc o s21-22ln-2lc o s1c o s2s i n(1+2)三、7.2.1.2公式(4)修改为:k=a r c s i ndDlm2c o s1c o s2c o s1-22c o s1+221-m2s i n2k-ld2Dc o s21-22c o sk-ls i n1+22c o s1-22dDm1-m2s i n2k-ld2Dc o s21-22四、7.2.6公式(7)修改为:d2,D2=mdD1s i n(/2)P2c o t(/2)A1A2+DP+D02J J F1 3 4 52 0 1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