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古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考题第一部分名词解释1.诗三百即诗经。诗经在先秦时不称“经”,而是称“诗”或“诗三百”,如论语引诗评诗即是如此。诗经本有305篇,举其整数,故称“诗三百”。西汉初成为官学,被尊为经,始称诗经,后世也有沿称“诗三百”的。2.风雅颂是诗经的三个组成部分,也是根据地域和音乐的不同对诗经的分类。风也叫国风,是带有诸侯各国地方特色的乐歌,共有十五国风,160篇,多是民歌,少数是贵族作品。雅是周王朝京都地区的乐歌,分大雅、小雅。大雅31篇,多朝会宴享之作;小雅74篇,多个人抒情之作。雅诗中也有部分民歌。颂是王室宗庙祭祀或举行重大典礼时的乐歌,分周颂、鲁颂、商颂三颂,共40篇。3.赋
2、比兴赋比兴是诗经标志性艺术手段。简单地说,赋就是把诗人的情志或引用对象铺陈直叙出来;比就是比喻;兴就是起兴、发端,一般在一首诗或一章诗的开头,它可以跟诗歌所抒发的情思有关,也可以无关。赋比兴后来成为我国诗歌创作的一种基本手法。4.楚辞:有三重含义:一是指出现在战国时代、楚国地区出现的一种新的诗体;二是指战国以及汉人用这种新诗体写出的作品;三是指汉人把上述作品编辑在一起而成的一部作品集。代表作家有屈原和宋玉等。离骚、九歌、九章、九辩等是代表作。5.风骚:诗经与楚辞的并称,是取诗经中的重要作品“国风”和楚辞中的重要作品离骚,简括而称为“风骚”。“国风”是我国古代现实主义的杰出代表作和发端之作,离骚
3、是我国古代积极浪漫主义的代表作和发端之作。这两部作品开创了我国古代文学两个优秀的传统,长期以来一直是后人学习的范本。6.诸子百家:指春秋战国时出现的代表不同阶级和阶层利益的各种学术派别。当时,各派纷纷著书立说,招徒授学,宣扬自己的主张,互相辩难,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据汉书艺文志记载,诸子百家主要有儒、道、阴阳、法、名、墨、纵横、农、杂、小说十家,影响较大的为儒、道、墨、法四家,尤以儒、墨为显学。7.汉赋四大家:指汉代以创作大赋出名的司马相如、扬雄、班固、张衡四人。前二人为西汉赋家,后二人是东汉赋家。8.“劝百讽一”:语出西汉末扬雄的法言。“劝”是鼓励的意思,“讽”即讽谏。其意是说赋中鼓励的成
4、分过多,淹没了篇末的讽谏主旨,本末倒置,结果欲讽反劝,适得其反,助长了帝王的奢侈心理。这是扬雄对汉大赋的批评。9.七体:七体形成于枚乘的骚体赋七发。七发就是说七事以启发太子,并以七段文字构成文章的本体。这种结构引起了后代的诸多模仿,文选遂将这些著作单列,命名为“七体”。10.散体赋:也叫大赋,汉初形成,汉武帝至东汉中期最盛。它是汉赋的主要代表,居于主流地位。以写帝王贵族生活为主,既讽且劝,曲终奏雅,客主首引,韵、散结合。奠基之作为七发、成熟之作为天子游猎赋。11.班马:班固与司马迁的合称。司马迁是纪传体通史的开创者,其所作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班固继承史记的传统,著作汉书,这是我国第一部
5、纪传体断代史。纪传体是以人物传记为主,记载历史人物的生平事迹与性格特征,文学性强。史记和汉书也是传记文学的代表作品。12.乐府诗:乐府原是管理音乐的政府机构,后来把乐府机构收集整理起来的歌辞称为乐府诗。魏晋以后,文人利用汉乐府旧题创作的徒诗也称为乐府诗。乐府诗主要收集在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中。13.乐府:本是古代掌握音乐的官署机构,秦代已有之。六朝时,人们把合乐的歌辞、袭用乐府旧题或模仿乐府体裁写成的诗歌统称为“乐府”,于是乐府演变成为一种诗体名称。沿用到后世,涵义进一步扩大,如宋人把词,元、明人把散曲也称作乐府。 简答题1.诗经的艺术特点,对后代文学的影响2.简述先秦历史散文的发展及特点3.简
6、论战国策的文学成就4.简述先秦诸子的发展概况及特点先秦诸子散文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1分):春秋末、战国初为第一阶段,代表作有论语、墨子,文章多为语录体,或为简明的议论短章(3分)。战国中期为第二阶段,代表作是孟子、庄子,逐渐由语录体发展为对话式论辩文与专题论文(3分)。战国后期为第三个阶段,荀子、韩非子是其代表作,其文章都是宏篇巨制的专题论文,完善了论说文的体制(3分)。 5简述“香草美人”意象具有哪些内涵(1)香草意象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品德和人格的高洁;诗人有时以香草自称,有时又用来指称他尊敬的人,所有这些人,都具有高洁的人格(2分);二是与恶草相对,象征者政治斗争的双方(2分);(2)
7、美人意象一般被解释为比喻,或喻君王,或自喻(2分)。其中最集中的表现在以男女关系比喻君臣关系(2分)。以男女婚约的变化喻君臣关系的改变,不仅形象生动,还符合中国人的思维习惯(2分)。 6. 简述汉赋的分类及其发展概况汉赋是汉代文学的代表,可分为骚赋、大赋和小赋三类,三者之中,大赋又是汉赋的代表(1分)。汉赋的发展,可分三个阶段看:7.简述汉大赋的成因,汉大赋的特点8.乐府诗的特色与成就9.古诗十九首的艺术成就10.史记的地位,特点11.汉赋在文学史上的地位论述题1.举例谈谈诗经的思想内容。2.史记与汉书在写作上有何不同?第二部分名词解释1.永明体: “永明体”是指南朝齐永明年间出现的一种新诗体
8、。其时,周颙发现了汉语的平、上、去、入四声规律,诗人们便利用这个规律来写诗,创作时讲究“四声”“八病”和汉魏以来的对偶、用典手法。这种新诗体,人称永明体,代表诗人有王融、周颙、沈约、谢眺。永明体是中国格律诗的开端,此后,诗即从自由状态开始走向格律化。2.建安风骨:又称建安风力、汉魏风骨,是指建安诗人继承诗经、汉乐府优秀的现实主义创作传统,一方面在诗篇中真实地描写汉末的大动乱、大分裂,表现对民生疾苦的关切;同时又在诗歌中抒发统一天下、建立伟业的雄心壮志。诗歌的情感基调慷慨悲凉,语言自然明白十分流畅,成为后世诗歌创作推崇的榜样。3.左思风力:4.宫体诗:5.建安七子:孔融,王粲,刘桢,陈琳,阮瑀,
9、徐干,应玚6.竹林七贤:阮籍,嵇康,山涛,王戎,向秀,优伶,阮咸7.“魏晋风度”: 乃魏、两晋名士风度的总体概括,包括三方面的内涵:曹魏时积极建功立业的健迈风度;正始与西晋士人心灵苦痛而自嘲自残的风度;东晋的审美风度,以山水游宴、游仙清谈、琴棋书画及赏竹养鹤等为风度的载体。8. 建安风骨:又称建安风力、汉魏风骨,是指建安诗人继承诗经、汉乐府优秀的现实主义创作传统,一方面在诗篇中真实地描写汉末的大动乱、大分裂,表现对民生疾苦的关切;同时又在诗歌中抒发统一天下、建立伟业的雄心壮志。诗歌的情感基调慷慨悲凉,语言自然明白十分流畅,成为后世诗歌创作推崇的榜样。9.初唐四杰:初唐高宗时期四位诗人的合称,即
10、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他们因年少才高、官小名大被合称“四杰”,王勃成就最高,代表作是送杜少府之任蜀川(或州),他们在诗歌内容和形式上对唐诗的发展做出了极大贡献。10.山水田园诗派:盛唐时期出现的以山水田园为主要描写对象的一个诗歌流派,主要作家是有王维、孟浩然、储光羲、常建、裴迪等。王维、孟浩然成就最高,因而又称“王孟诗派”,把中国文学史上的山水田园诗创作推想了高峰,影响极大。 11.边塞诗派:盛唐时期出现的以边塞景物、边塞战争、边塞生活和诗人的独特感受为描写对象的一个诗歌流派,主要作家有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王翰、崔颢、李颀等。高适、岑参成就最高,因而又称“高岑诗派”,把中国文学史
11、上的边塞诗创作推向了高峰,影响极大。12.新乐府诗派:简答题1.简述陶渊明田园诗的艺术风格。2.为什么说陶渊明的田园诗风格“平淡”?3.南朝与北朝的民歌有何不同?从题材说,南朝民歌都是情歌艳曲,北朝民歌除情歌外,还有描写战争、劳动、风景等方面的内容,题材广泛的多;从风格来说,南朝民歌缠绵温婉含蓄,北朝刚健粗犷直率;从诗句形式看,南朝民歌多为五言体,北朝民歌形式为杂言,变化多;从语言看,南朝民歌常用谐音双关语,而北朝民歌语言质朴无华。4.简述鲍照诗歌的特点及其文学史意义。 内容上,寓意充实,既是歌咏人生的种种忧患,也抒发了被压抑的不平之感。形式上,变逐句押韵为隔句押韵,且可自由换韵。文辞上也有所
12、修饰,音节颇为优美。题材上:主要是游子、思妇、边塞三种,抒愤诗,慷慨不平的寒士呼声。体式上:七言诗,首创以七言为主的歌行体。风格上:风神高标,气骨卓突,俊逸豪放,奇矫凌厉。鲍照首创以七言为主的歌行体,其诗俊逸瑰丽的一面为李白所承继和发扬,而沉雄悲郁的一面则为杜甫所吸收和发展。5.简述谢灵运山水诗的特点。6.简述唐诗发展的分期及其特点。唐诗的发展一般分为四个时期。初唐,唐诗发展的初期。从内容到形式对宫体诗都有突破,为唐诗健康发展开辟了道路。盛唐,唐诗繁荣的顶峰时期。名家辈出,名作如林,流派众多,题材广泛,形式完备,风格多样,浪漫主义是其诗歌创作的主流。中唐,唐诗发展的中兴时期。作家、作品、流派数
13、量最多,严峻、冷酷的现实使现实主义成为诗歌创作的主流。晚唐,唐诗发展的晚期。诗人数量不小,成就不大,虽有人继承现实主义的优良传统,唐诗的衰亡趋势已无法挽回。 7.孟浩然山水田园诗的艺术特点是什么?孟浩然山水田园诗的主要特点是:风格恬淡孤清。山水描写主观感情色彩甚浓,常融入游子的飘泊之感,给山水染上一层冷色,蕴涵有孤高的意绪和悠然的兴味,恬淡中深蓄远韵,但缺少热情;对田园隐逸生活的描写,常常即兴白描,表现洁身自好的生活情趣和怀才不遇的苦闷。诗中洋溢着醇厚朴实的风俗人情,充满馨香浓郁的乡土气息。语言或雄放有力(山水诗),或自然质朴、用口头语,说家常话,写眼前景,叙身边事,抒心中情(田园诗)。8.高
14、适的燕歌行是怎样利用对比手法来表现主题的?高适的燕歌行主要是通过以下几个方面的对比来表现的:天子与军队统帅与士卒胡骑与唐军征人与思妇历史与现实9.李白,杜甫各自的特点10.中唐诗歌的美学风貌11.晚唐人的心态和怀古,爱情,山水题材的涌现论述题1.钟嵘是如何评价曹植的诗歌的?如何理解?钟嵘称曹植诗为“骨气奇高,词采华茂”。前者主要是指曹植的诗在思想内容上具有建安风骨的精神,前期作品充满为统一天下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后期满怀悲愤,总体表现出慷慨多气、主体情致充盈丰沛的特点,在建安一代中堪称代表;后者主要是指诗歌艺术形式上的美。曹植的诗艺术手段多样,词采丰富赡丽又典雅流畅,注意字句精工,使用对仗,多
15、用双声叠韵,讲究起调等等。可以说,曹植诗所有的抒情性与艺术美,完成了从民歌向文人诗的转化。2试述唐代文学繁荣的原因。唐代文学繁荣的原因主要有外部和内部两部分。外部原因:唐帝国经济的繁荣,国力的强盛;兼收并蓄、相对自由的思想文化政策;以诗赋取士的科举制度;进士行卷、温卷之风的盛行;各艺术门类的普遍发展和繁荣;内部原因:即文学自身的原因,从先秦到唐代,各体文学从内容到艺术的发展变化,为唐代文学的繁荣储存了经验,提供了可能。3试.以山居秋暝为例,谈谈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特点。要求有对山居秋暝的简要分析,体现出诗情画意;谈谈自己对“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认识,归纳其基本特征:善于多层次结构画面
16、,技巧独具,效果强烈;有对光线、色彩的特殊敏感,既善于准确适时的捕捉自然景物的形象特征,反映千汇万状的景观,善于描摹声响,将声化乐,以声传情;动静统一、和谐;4.试述从汉到唐乐府诗的发展过程。要求从汉魏乐府的出现及其特点谈起盛唐杜甫等人对乐府诗的继承和创新中唐新乐府诗的出现、新乐府诗人的崛起,元稹、白居易的特殊贡献。5.试述白居易讽谕诗的思想内容和主要艺术特点。白居易诗歌分作讽喻、闲适、感伤和杂律四类,讽喻诗共170余首,新乐府50首、秦中吟10首是其代表。思想内容有四个方面:揭露统治阶级横征暴敛,深切同情下层人民(卖炭翁、观刈麦、重赋);抨击豪门贵族的骄奢淫逸,批判中唐社会的各种弊政(轻肥、买花);谴责穷兵黩武的战争,抒发渴望收复失地的爱国情感(新丰折臂翁、西凉伎;关注妇女命运,同情其不幸遭遇(井底引银瓶、母别子、上阳白发人。艺术成就主要有:主题专一,事件典型,往往选取最具典型化的人和事加以描写,并在诗的末尾揭示主旨,“首句标其目,卒章显其志”;成功运用外貌描写与心理描写相结合,使人物形象生动感人;鲜明强烈的对比,揭示对立,深化主题;语言通俗平易,浅近晓畅,接近口语,用常得奇,平淡中见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