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讲授新知,三步阅读
一、初 读——感知故事内容
1.同学来把这部书的内容简要概括一下?(人?时?事?)有多少回?可分为哪几部分?
2.学们读后有什么感受?能不能用一个字来概括一下?
二、细读
1.述说故事情节
2.分析人物形象
3.欣赏环境描写
(一)述说故事情节
同学们现在读小说,故事情节会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那好!咱们来开个西游故事会吧。同学们最好这样来谈:
我认为____情节好。因为_______ 。比如:_____________ 。
小结:这些故事是相对完整而又相互关联的,《西游记》就采用了这种冰糖葫芦式的结构,情节生动曲折。这是拥有读者的决定因素,吴承恩在这方面可谓功底深厚!
(二)分析人物形象
吴承恩在这部神魔小说中,给我们塑造了一系列生动的形象。关于神佛你能说出几个?大大小小的妖精你能说出几个?《西游记》可谓人物繁多,不能一一细数,我们就只来看师徒四人吧。
请用下列格式整合自己想说的话:
“ 本来是 ,后来 我认为他(她)是个 又 的人,这能从 中看出。”
提示:
唐僧:精神境界崇高,实干能力不足;心地善良,信仰坚定,不畏艰险,勇往直前;是非不分,盲目慈悲,固执迂腐,懦弱无能。
孙悟空:乐观大胆、敢于战斗的叛逆性格,与神的变幻不测、猴的急躁敏捷十分和谐地融为一体;理想英雄:敢于斗争、有勇有谋、无私无畏、积极乐观;凡人弱点:心高气傲、争强好胜,容易冲动,爱作弄人。
猪八戒:勇敢中带着怯懦,憨厚中带着奸滑;本性憨厚纯朴,呆得可爱;能吃苦,关键时刻能发挥重大作用;贪色、贪吃、贪睡、贪财。
沙僧:道德的典范,是粘合剂,调和剂;恩怨分明,坚持原则;不善言辞,缺乏个性。
小结:《西游记》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语言诙谐幽默;《西游记》在艺术上的最大成就即是成功地创造了小说的主人公孙悟空和另一个人物猪八戒,这两个不朽的艺术形象,充分体现了个性美;人物完人金无足赤,四个主要人物形象各具特点,有优点也有不足。要全面、公正地分析人物形象,要学会欣赏别人,不能以偏概全。
(三)欣赏环境描写
《西游记》中作者提到了海外仙山,天上灵宵宝殿,水中龙王宫,地下阎罗城,这一切都光怪陆离,每一处都极尽了描摹功夫。接下来就让我们欣赏一下作品中的环境描写。
请用下面的句式分析小说中的景物描写:
我认为片段 景写得很美,作者用了 等手法写出了此景的 特点。
小结:作品中的景物包罗万象;描绘深入细致;多用诗、词等形式来写景;创造了情景交融、色彩纷呈的艺术境界。
三读
1.明主题
2.析手法
3.质疑难
(一) 明主题
刚才我们一起来探讨了西游记中的主要人物以及相关的情节和景物描写,大家说得非常好。可常说文学是表达作者对某种生活的认识,吴承恩写《西游记》跟他所处的明朝社会有什么联系呢?为何不直接写现实生活呢?
《西游记》中虚幻的神魔世界即是明朝社会的投影。孙悟空的形象寄托自己的理想,反映人民的愿望;妖魔代表了封建社会里的黑暗势力;皇帝不是昏君就是暴君……。
通过刚才的探讨,结合我们现在的实践来谈一下,读《西游记》在生活中给我们带来了哪些启示?
作品意义——艰苦奋斗、坚持不懈地实现某一崇高目标。
(二)析手法
作者为了巧妙地表达这一主题意义,才描写了一个虚幻的神魔世界,你从《西游记》里学到了哪些写作技巧?阅读名著应从哪几个方面去把握?
丰富奇特的想象;诙谐幽默的语言;曲折生动的情节;鲜活典型的形象;优美独特的环境;冰糖葫芦式的结构;鲜明深刻的主题。
(三)质疑难
如果没有唐僧,孙悟空一个跟头十万八千里,让孙悟空一个人去取经就好了?你还能提出些什么问题?
总结:《西游记》的内涵非常的丰富,一节课的解读只能是一个引子,大量的工作,更深层次的思考还需要我们同学在课后去完成。让我们在《敢问路在何方》这首歌曲中结束我们的愉快之旅,让我们把更多的感悟留在课后,留在每一次的名著解读中。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