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变态心理学精神与行为障碍分类(ICD-10)1、器质性,包括症状性精神障碍(1)阿尔采末氏病性痴呆(2)血管性痴呆(3)脑损害和功能混乱及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4)非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的精神和行为障碍2、使用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和行为障碍(1)使用酒精所致精神和行为障碍;(2)使用鸦片所致精神和行为障碍;(3)使用大麻所致精神和行为障碍;(4)使用可卡因所致精神和行为障碍;(5)使用其它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和行为障碍。3、精神分裂症、分裂型障碍和妄想性障碍1)精神分裂症:偏执型、青春型、紧张型、单纯型(2)分裂型障碍(3)持久的妄想性障碍(4)急性而短暂的精神病性障碍(5)感应性妄想性障碍(6)
2、分裂情感性障碍4、心境(情感)障碍(1)躁狂发作(2)双相情感障碍(3)抑郁发作(4)复发性抑郁障碍(5)持续性心境障碍5、神经症性、应激相关的躯体形式障碍(1)恐怖性焦虑障碍(2)强迫性障碍(3)严重应激反应及适应障碍(4)分离(转换)性障碍(5)躯体形式障碍(6)神经衰弱6、伴随生理紊乱及躯体因素的行为综合症(1)进食障碍;(2)非器质性睡眠障碍;(3)心理因素所致性功能障碍;(4)产褥期伴发的精神及行为障碍;(5)非依赖性物质滥用(镇痛剂、维生素等)。7、成人人格与行为障碍(1)特异性人格障碍(2)混合型人格障碍(3)持久的人格改变(4)习惯和冲动障碍(5)性身份障碍(6)性偏好障碍8、
3、精神发育迟滞(1)轻度精神发育迟滞(2)中度精神发育迟滞(3)重度精神发育迟滞(4)极重度精神发育迟滞(5)未特定的精神发育迟滞9、心理发育障碍(1)特定性言语和语言发育障碍(2)特定性学校技能发育障碍(3)特定性运动功能发育障碍(4)混合性的发育障碍(5)其它心理发育障碍10、通常起病于童年与少年期的行为与情绪障碍(1)多动性障碍;(2)品行障碍;(3)品行与情绪混合性障碍;(4)特发于童年的情绪障碍;(5)特发于儿童期的社会功能障碍;(6)抽动障碍。大脑结构与心理异常巴甫洛夫(Pavlov 18491936)的条件反射学说为心理异常提供了中枢神经系统失调的科学解释,它包括催眠时相、孤立病灶
4、和实验性神经症等关键概念。 1、催眠时相 是指大脑皮层从觉醒到睡眠(或是相反)状态过渡的一种机能状态,它依次有正常相、均等相、反常相、超反常相、麻醉相、抑制相等几个阶段。 正常生理状态下,从觉醒到睡眠的过渡阶段很短暂,催眠时相出现不明显,但在大脑受损或机能削弱时,催眠时相状态很容易出现,而且会长久停留某一阶段,出现超反常相,就表现出幻觉、妄想等异常反应。催眠时相是反映高级神经活动失调的重要指标。 2、孤立病灶 又称病理惰性,是指高级神经活动机能出现的病变点,可能是过去经受精神创伤遗留下来的,会成为心理异常的病因。 精神分裂症可能是因为该病灶的兴奋扩散而引起行为的过度兴奋。病理性抑制扩散到皮下就
5、形成木僵状态。3、实验性神经症 是指通过变换剌激的各种实验引起动物出现神经破裂现象。 巴推测人的高级神经活动兴奋和抑制过程不协调,会造成大脑机能混乱。 大脑皮层和皮层下结构关系失调以及第一和第二信号系统关系失调被认为是心理和行为异常的病理生理基础。(四)应激模式: 1、巨石模式 是指具有突发性,对人的打击力度大,可能直接将人打跨,或者产生巨大影响,并在心里累积的应激模式。 象亲人死亡、健康受到极大威胁等事件。 2、细砾模式 是指当时影响不大,但这些影响可以逐渐地累积,累积到一定程度也可能产生极大影响的应激模式。 如工作中的失误、朋友争吵、考试失败等事件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创伤后应激障碍(
6、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PTSD)是经历创伤性事件带来一系列心理、生理和行为改变,从多方面影响心身健康,并导致长期的严重心理问题的精神障碍。(一) PTSD的典型症状 PTSD的典型症状有:flashback, flight,fight,freeze、 1、Flashback(闪回/闯入性症状 ) 是PTSD的最显明特征。 闪回指与创伤有关的记忆频繁地、迅速地、不由自主地闪现在患者的脑海,而且景象极为鲜明,使患者如同再历当初灾难情境,使其心理处于高度唤起状态的现象。 2、Flight(回避症状) 回避是当事人努力避免会促使回忆起创伤的活动、地点、人物的保
7、护性反应。 3、Fight(警觉性增高症状) 警觉性增高是当事人表现为难以入睡或睡得不深、激惹或易怒、难以集中注意的现象。 4、Freeze(情感麻木)情感麻木是对一般事物的反应显得很麻木、没有兴趣参加有意义的活动、有脱离他人或觉得他人很陌生的感受。 (二) PTSD的临床症状 通常在受到重大创伤后6个月内发生PTSD的临床症状,其临床症状有: 1、痛苦或害怕的经验反复在脑中呈现; 2、反复梦见创伤事件;3、常感受到此创伤经验或事件再度经历;4、当面对类似创伤情境会引起强烈的心理痛苦或生理反应;5、持续地避开与创伤有关的刺激或活动;6、有消沉、沮丧的感觉; 7、处于持续警觉、紧张或暴躁的状况。
8、 (三) PTSD的易感因素1、儿童时期有行为问题;2、具有神经质倾向;3、内向性格;4、有精神障碍或物质滥用的家族史;5、既往有创伤体验史;6、创伤性事件前后有其他负性生活事件;7、身体健康状态欠佳;8、缺乏家庭和社会支持。 (四) PTSD的干预 危机干预(crisis intervention)就是从心理上解决迫在眉捷的危机,使症状得以缓解和消失,使心理功能恢复到危机前水平,并获得新的应对技能,以预防将来心理危机的发生的技术。危机干预的方法(1)建立真诚的信任关系。不急于侵入当事人的精神状态,为当事人提供具体的帮助。 (2)耐心共情地倾听。倾听当事人的经历,注意听他们想告诉你什么,倾听时
9、提供支持和关注。 (3)无条件的接纳。引导当事人表达心中的哀伤,接纳所有的心理反应。(4)留意当事人的行为。积极关注当事人的行为,留意他付出的对别人的帮助。(5)进行鼓励和支持。鼓励当事人描述内心的担忧,用肢体语言增强当事人的安全感。 (6)构架社会支持系统。联系幸存者的社会支持系统,提供具体的行为和资讯帮助。 (7)鼓励休息和进食。引导当事人通过休息和进食恢复体能,缓解情绪情感问题。(8)允许独处。如果当事人想独处静一下,应尊重他的选择,但过一会儿一定要去探视。心理防御机制压抑作用:把意识不能接受的、使人感到困扰或痛苦的思想、欲望压抑到潜意识中,以保持心境安宁的方式。压抑的东西没有消失只是潜
10、伏起来,一有机会就能重新活动,而影响人的行为。 投射作用:将自身不能接受的性格特点、观念、欲望和态度转移到别人身上或将他人的性格特征、成就转移到自己身上的方式。升华作用:把那些意识不能接受或与社会道德规范不容的本能冲动或欲望变成高尚的追求,以保持内心安静与平衡的方式。幻觉:是没有客观刺激作用于感觉器官而产生的一种虚幻的感知体验。 幻觉的原因:(1)过度疲劳;(2)心理压力过大;(3)吸毒;(4)酗酒;(5)精神障碍(如精神分裂症);(6)药物等。妄想:是在病理的基础上产生的歪曲的信念、错误的判断和推理。 妄想的原因:1、生理因素:如遗传性因素、大脑的器质性病变等。2、人格因素:缺乏对他人的基本
11、信赖,性格敏感、退缩、封闭、容易猜忌。3、自我意识因素:自我中心,自我封闭,不关注和关心他人,常自得其乐。4、情绪情感因素:有创伤事件、应激事件造成的心结和情结,长期处于紧张状态,内疚感、恐惧感非常强,有明显的不安全感。5、思维因素:现实性思维弱化,内向性思维强化。6、社会支持因素:家人、朋友无法提供社会支持,或者无法接纳家人、朋友的社会支持。7、特殊的环境因素:处于特别压抑的环境中,或者受到特别害怕的事件的影响。 思维障碍的理论阐释 布鲁勒的内向性思维学说瑞士精神病学家布鲁勒提出有两种思维形式:内向性思维和现实性思维。内向性思维:是孤立存在的不以外界信号为转移的基于主观需要的思维。 现实性思
12、维:是对外部世界进行真实反映的思维。 布鲁勒的内向性思维学说 内向性思维的特点有:一是只受意向和情绪影响。二是随意产生,无明显动机和目的。三是不受客观现实的调节和支配。布鲁勒认为正常人总是现实性思维占优势,一旦个体的现实性思维弱化了,内向性思维开始占优势,思维就容易陷人病理状态。 斯德哥尔摩综合征:个体在长期与绑架者生活之后,开始对其产生某种认同感,对其产生爱恨交加,愿意依附于绑架者的心理状态。 行为异常1、木僵:病人保持固定姿势,对外界刺激无反应,甚至不言语,不进食和不排泄的行为异常现象。 分为抑郁性木僵、心因性木僵、紧张性木僵和器质性木僵。 2、蜡样屈曲 病人保持固定姿势,但可以任人摆布的
13、行为异常现象。僵卧于床上时,可产生“空气枕头”。多见于紧张型精神分裂症。 网络成瘾行为概念的界定 Ivan 1995首次提出网络成瘾障碍概念(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 ,IAD)。Young根据病理性赌博的判断标准提出,网络成瘾更像是一种冲动控制障碍,称为病理性网络使用(pathological internet use,PIU)。病理性网络使用是由于不能控制上网行为而过度地使用网络,引发心理消极、时间消耗,并导致使用者社会交往、家庭关系不良的现象。其他:互联网成瘾、互联网依赖、互联网滥用、强迫性网络使用。 五、 PIU的诊断(一)Griffiths的诊断标准:在
14、过去12个月内表现3种以上即诊断:1、耐受性增强;2、戒断症状;3、上网频率总是比事先计划的要高;4、企图缩短上网时间的努力总以失败告终;5、花费大量时间在互联网上;6、上网使社交、职业和家庭生活受到严重影响;7、能意识到上网的危害,仍花大量时间上网。(二)Young 诊断标准:1、觉得上网已占据整个身心。2、觉得不断增加上网时间才能得到满足,上网时间常比预定时间长。3、无法控制使用网络的冲动。4、上网受阻时感到烦躁不安或情绪低落。5、将上网作为解脱痛苦的唯一方法。6、对家人或亲友隐瞒迷恋网络的程度。7、因迷恋网络而面临失学、失业或失去家庭的危险。8、上网后有后悔,但仍然忍不住要上网。 如果被
15、试对5个或5个以上的问题给予肯定回答,就可以判定为PIU。治疗和预防(一)Young的治疗方法1、监督和限制网络使用。用闹钟在需要下线的时候闹响或请他人在适当的时候阻止其上网。2、建立限制网络使用的标志。具体明了的网络使用标志可给人一种一切都在控制之下的感觉,而不是被网络控制。3、要求在相反时间上网。打破网络使用的定规。4、明确提出戒断的要求。如果网络某种特殊的应用被证明有害且节制失败,则必须停止该项活动。5、制作网络使用的利弊卡。让患者列出一个清单,包括5个由网络成瘾导致的主要问题,5个由戒绝能带来的好处。让成瘾者做成卡片随身携带,每周反复多次把卡片拿出来看,这样可以在他们想要使用网络的时候
16、,帮助他们树立戒绝的决心;6、帮助列出日常活动的清单。让成瘾者列出成瘾以来被忽略的、减少的其他日常活动,并给这些活动排序:列为非常重要、重要、或并不重要,在给这些活动定等级的时候。让成瘾者真实地回答一下在网络成瘾以前生活是怎样的,特别要考察一下被列为非常重要的活动,问成瘾者这些活动如何提高其生活质量;7、给予有力的社会支持。如果发现成瘾者存在不适应或不愉快的现象,应致力于给予社会支持。解除网络成瘾七步法(一)进行有效沟通;(二)建立亲密关系;(三)认识网络危害;(四)培养合理兴趣;(五)锻炼自控能力;(六)限制上网时间;(七)给予社会支持。第七讲 智力障碍和多动症智力障碍(一)智力障碍的本质
17、又称智力缺陷,指由于脑的器质性损害或脑发育不全而造成的表现为智力低下和社会适应功能障碍的一组疾病。 区分为智力迟滞和痴呆。(二)智力迟滞 是指由于先天的有害因素造成的大脑发育不正常,智力水平低下的一组疾病。 智力迟滞又称精神发育迟滞或精神发育不全。智力迟滞诊断要点:1、起病于18岁之前;2、智商显著低于一般水平,IQ 70;3、社会适应功能缺陷:(1)生活自理能力缺乏;(2)言语交流、人际交往能力缺乏;(3)学习及工作能力缺乏。智力迟滞的早期干预(一)早期干预的原则1、基础性原则:重视生活基本技能训练,重视交往技能训练;2、重复性原则:多运用重复学习;3、适宜性原则:训练应定时定量、循序渐进;
18、4、赏识性原则:要及时给予表扬和奖励,避免过度体罚;5、活动性原则:要在游戏活动和同伴交往的活动中学习。(二)早期干预的内容1、认知能力的训练。2、语言能力的训练。3、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4、社会生活技能的培养。5、特殊能力的训练和培养。感觉统合训练(一)感觉统合 感觉统合理论由美国南加州大学临床心理学家爱尔丝博士于1972年提出。 感觉统合是指大脑将人体各感觉器官输入的各种感觉刺激信息进行组织加工、综合处理的过程。 爱尔丝等认为感觉统合系统主要包括触觉系统、前庭感觉系统、本体感觉系统等。(二)感觉统合失调 感觉统合失调是指外部的感觉刺激信号无法在儿童的大脑神经系统进行有效的组合,使机体不能进
19、行和谐运动的现象。 1、前庭平衡失调表现为多动不安,走路易跌倒,原地打圈易眩晕,注意不集中,上课不专心,爱做小动作,调皮任性,兴奋好动,易违反纪律,与人冲突,爱挑剔,很难与他人同乐,很难与别人分享玩具和食物,不能考虑别人的需要。做事缺乏灵活性,可能出现语言发展迟缓,说话词不达意,语言表达困难。 2、视觉不良表现为无法流利地阅读,经常出现跳读或漏读或多字少字,容易串行,写字易颠倒,学了就忘,计算困难,易抄错题抄漏题等。 3、 听觉不良表现为对别人的话听而不闻,丢三拉四,经常忘记老师说的话和留的作业等。 4、触觉过敏或迟钝害怕陌生环境、吮手、咬指甲、爱哭、爱玩弄生殖器等,依恋父母、易产生分离焦虑,
20、过分紧张、爱挑剔、惹别人,偏食或暴饮暴食、脾气暴躁。 5、 痛觉过敏或迟钝 容易自伤自残,或少动,孤僻,不合群,做事缩手缩脚、缺乏好奇心,缺少探索性行为。 (6) 本体感失调动作不协调(不会跳绳、拍球等),发音不准(走调、五音不全等),上课发言会口吃。方向感差,易迷路,不能玩捉迷藏,闭上眼睛易摔倒,站无站姿、坐无坐相,容易驼背、近视,过分怕黑。 (7) 动作协调不良动作协调能力差,走路易摔倒,不能滚翻、骑车、跳绳和拍球,生活中观测距离不准、协调能力差,使孩子无法正确掌握方向,手脚笨拙,常撞倒东西或跌倒。 (三)感觉统合失调的原因1、孕期的问题:(1)流产、早产引起中枢神经系统不健全,造成孩子发
21、育迟缓,轻度的大脑功能失常。 (2)怀孕期间妊娠反应严重,造成孕妇营养吸收能力差,造成胎儿营养不良。 (3)孕妇吸烟和被动吸烟,饮酒、浓茶、咖啡,造成脐带的毛细血管萎缩,使孩子出生后在不同阶段出现不同程度的感统失调。 (4)胎位不正产生平衡失常。 2、养育不当 (1)幼儿触觉刺激缺乏及活动不足; (2)家长摇抱少,孩子静坐比较多,过分限制孩子的活动范围; (3)过分溺爱孩子,不让孩子哭,造成孩子心肺功能减弱,口腔肌肉缺乏锻炼; (4)不注重基本能力训练,缺乏运动和游戏; (5)缺少伙伴,群体生活不足,造成语言发育迟缓。3、教育方法失误 (1)剧烈竞争的教育方式造成儿童心里紧张而引起的感觉统合不
22、足;(2)过早的认知教育,对孩子要求过高、限制过多;(3)电视、游戏机成为孩子的主要玩具,孩子交流、活动过少;(4)生活环境过于封闭,孩子听的少、说的少,遇事变通能力差;(5)精神上苛刻,对孩子的情感爱抚不够,使孩子肌肤饥渴。 多动症 一、多动症多动症即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是一种伴随注意缺陷、行为冲动和学习能力缺乏的发生于儿童期的精神障碍。 发病率:6 到 12 岁的儿童大约有 4% 到 12% ,男女儿童比例 4:1。 二、多动症的临床诊断要点: 三个症状都应具备:1、注意力集中困难(注意力极易分散,
23、难以过滤无关刺激);2、活动过多(往往不分空间和时间地过度活动);3、难以克制的冲动性。五、多动症的矫治1、注意力集中训练:任务明确,及时强化,循序渐进;2、学习能力训练:培养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3、人际交流、社会适应技能训练;4、行为治疗:控制冲动性、攻击性,减少不必要的多余行为;5、药物治疗。人格障碍人格障碍是个体在与客观环境相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异常的认知方式、情感特征和行为风格。人格障碍的特征 人格障碍的共同特征有: 1、不能有效适应环境的固定行为模式。 2、不存在神经系统的病理改变。 3、人格偏离和人格不协调具有相对稳定性。 4、缺乏自知力,常把责任推向外部。 5、情绪情感发展不成熟
24、,常走极端。 6、病症在青少年时即有表现。 7、人际关系失调,不能与他人友好相处。偏执型人格障碍表现为:1、自我中心,自以为是,固执己见;2、对拒绝和挫折敏感;3、无端的猜疑,怀疑他人不忠;4、对人有怨恨心理。人格障碍的诊断与治疗ICD-10精神与行为障碍分类中描述了这种人格障碍的诊断标准为:1、对挫折与拒绝过分敏感;2、容易长久地记仇,即不肯原谅侮辱、伤害或轻视;、体验歪曲的一种普遍倾向,把他人无意的或友好的行为误解为敌意或轻蔑;、与现实环境不相称的好斗及顽固地维护个人的权利;、极易猜疑,毫无根据地怀疑他人的忠诚;、将自己看得过分重要的倾向,表现为持续的自我援引态度;、将与自己直接有关的事件
25、以及世间的形形色色都解释为“阴谋”的无根据的先占观念。 偏执型人格障碍的治疗:1、认知改变的方法;2、观念重建的方法;3、情感构架的方法;4、行为重构的方法;5、性格塑造的方法;6、言语暗示的方法。强迫型人格障碍表现为:1、过分疑虑和谨慎;2、考虑问题过细;3、完美主义倾向;4、刻板和固执;5、苛求自己和他人;6、不能摆脱的不愉快的思想和冲动。强迫型人格障碍治疗方法:1、性格矫正法;2、观念转变法:人生缺憾的观念;3、语言提醒法;4、思维阻断法;5、情绪调节法;6、行为重塑法:矫狂过正法、重复训练法;7、意志锻炼法。人格障碍的预防1、构建和谐家庭关系;2、引导家长和教师形成合理教育态度;3、从小培养儿童形成良好性格;4、避免家庭变故对儿童的负面影响;5、重视结构不全家庭儿童的社会支持;6、避免儿童期创伤事件的发生;7、重视创伤后的心理疏导和社会支持;8、重视儿童不良性格矫正和错误观念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