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台北縣汐止市白雲國民小學 九十四 學年度第 一 學期 三 年級 健康與體育 領域課程計畫 設計者: 曾賢男
一、 本領域每週學習節數3節
二、 本學期學習目標:
(一) 了解老年人身體系統退化的概況並了解老年人的飲食原則與老年人生活作息、心理方面的需求,進而了解老年人健康包括身體、心理、社會與情緒等層面的安適狀態,並表現親近老年人意願與行為。
(二) 了解民俗童玩踢罐子的遊戲規則,願意與家人一起參與踢球遊戲,並表現基礎性踢球的基本動作。
(三) 了解民俗童玩踩高蹺的玩法,並表現手、眼、腳等身體部位配合的協調動作。
(四) 能描述自己的健康觀念,並保持實踐健康習慣的行為,及描述如何避免疾病傳染給他人。
(五) 能說明急救箱的用途,並且運用急救箱來處理小傷口。
(六) 訪問健康中心護士,了解如何利用健康服務,而且能知道藥物對身體的影響並能正確使用。
(七) 能養成每天吃早餐的習慣,且能選擇少糖、少鹽、少油、多纖維,對身體有益的健康食物。
(八) 討論食品廣告對個人飲食的影響。
(九) 能維護身體整潔及個人衛生的習慣。
(十) 能表現正確的站、坐、行走、提物、背書包等正確姿勢,了解體操運動有助於保持正確與良好的姿勢。
(十一) 表現移動性與穩定性的基本動作能力,在平衡木上做各種移動與模仿動物的動作。
(十二) 了解規律運動能增強骨骼與肌肉系統的概念。
(十三) 指導學童正確的單槓握槓懸垂擺盪的方法、水平梯擺盪前進的正確方式,認識攀爬運動能增進肌力。
(十四) 指導學童選擇適當的遊戲場所,穿著合宜的服裝從事運動、休閒等活動。
(十五) 能指出筵席餐點中所含的六大類食物,並從中選擇有益健康的食物。
(十六) 指導學童運用單槓懸垂的動作。
(十七) 指導學童認同團體的目標或所關心的事項,從活動當中獲得參與團體活動的樂趣,了解團體的規範與和諧,進而培養其榮譽感。
(十八) 知道個體的身體發展和身體型態的個別差異,並建立正確的身體意象接受自己的外型,且接納自己的特色及與他人不同之處。
(十九) 指導學童配合聖誕鈴聲、小馬群的節奏,進行舞蹈活動,學習與不同舞伴正確的相處態度。
(二十) 能布置令人感到舒適的用餐環境,並能和同學互相合作,參與團體的活動。
三、本學期課程架構:
主題
單元別
主題1
爺爺的相簿
1-1我的爺爺
1-2踢踢樂
1-3踩踩樂
主題2
健康模範生
2-1健康模範生選拔賽
2-2健康補給站
2-3運動保健康
主題3
小小運動家
3-1我是小泰山
3-2注意遊戲安全
3-3從遊戲中學習維護團隊和諧
主題4
歡樂派對
4-1一起來跳舞
4-2合作辦餐會
四、本學期課程內涵: ﹙表示本校主題課程﹚
教學期程
領域及議題能力指標
主題或單元活動內容
節數
使用教材
評量方式
備註
8/29
︱
9/4
分段能力指標:
1-1-2觀察並比較不同人生階段的異同。
2-1-2了解環境因素如何影響食物種類並探討影響飲食習慣的因素。
6-1-2學習如何與家人和睦相處。
7-1-1了解健康的定義,並指出人們為促進健康所採取的活動。
六大議題能力指標:
【生涯發展教育】
3-2-2培養互助合作的工作態度。
【環境教育】
2-1-1認識生活周遭的自然環境與基本的生態原則。
單元一 我的爺爺
活動一:爺爺來訪、老年人的飲食
1.教師指導學童了解身體骨骼和肌肉系統的退化與年紀增長之相關,並指導學童協助老年人。
2.教師指導學童了解老年人飲食的原則與適合的食物。
活動二:早起的爺爺
1.教師指導學童了解老年人常罹患的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
2.教師指導學童了解老年人因身體功能退化而造成老花眼、皺紋、老人斑等生理現象。
3.教師指導學童討論老年人之睡眠障礙現象與原因。
活動三:爺爺的一天
1.教師指導學童分組討論課本中爺爺獨自在家可能會做的事情。
2.教師指導學童上台分享與年老親人相處之生活經驗。
3.教師指導學童探討如何和年老親人相處,以及給予支援與協助。
3
仁林版教科書
主題一
爺爺的相簿
1.口語評量
2.觀察紀錄
3.討論發表
9/5
︱
9/11
分段能力指標:
3-1-3表現出操作器材的基本動作能力。
4-1-5透過童玩、民俗活動等身體活動,了解本土文化。
6-1-2學習如何與家人和睦相處。
六大議題能力指標:
【環境教育】
2-1-1認識生活周遭的自然環境與基本的生態原則。
單元二 踢踢樂
活動一:踢罐子遊戲
1.教師指導學童了解與實際參與踢罐子遊戲。
2.教師指導學童練習各種踢球動作。
3.教師指導學童了解踢罐子的遊戲規則與各種不同的踢球動作與方法。
活動二:你踢我停
1.教師講解並指導學童停球動作的方法與要領。
2.教師指導學童兩人與三人傳球的練習活動。
3.教師指導學童填寫你踢我停的自我評分表。
活動三:踢球遊戲
1.教師指導學童練習盤球的動作。
2.教師指導學童以分組方式練習足球保齡球的遊戲。
3.教師指導學童將足球保齡球的遊戲成績登錄於紀錄表內。
4.教師指導學童練習盤球的動作與足球保齡球的遊戲。
3
仁林版教科書
主題一
爺爺的相簿
1.口語評量
2.觀察紀錄
3.實際操作
9/12
︱
9/18
分段能力指標:
3-1-3表現出操作器材的基本動作能力。
3-1-4結合一系列的基本動作,表現出簡單的動作技能。
4-1-5透過童玩、民俗活動等身體活動,了解本土文化。
6-1-2學習如何與家人和睦相處。
7-1-1了解健康的定義,並指出人們為促進健康所採取的活動。
六大議題能力指標:
【家政教育】
4-2-6藉由參與家庭活動,增加家庭凝聚力。
單元三 踩踩樂
活動一:踩高蹺繞S形
1.教師指導學童認識「踩高蹺」的民俗童玩。
2.教師指導學童了解並練習踩高蹺的動作要領與方法。
3.教師指導學童練習踩高蹺繞S形的動作。
4.教師指導學童製作並練習踩高蹺與繞S形的活動。
活動二:跨越障礙
1.教師指導學童布置場地與練習踩高蹺跨越障礙的活動。
2.教師將學童分組進行踩高蹺跨越障礙接力活動。
活動三:爺爺的生活、爺爺再見
1.教師指導學童分組討論並發表老年人生活作息與休閒生活安排的內容與重要性。
2.教師指導學童分組報告總結本單元之課程內容,並強調老年人生理、心理之概況。
3.教師指導學童總結與老年人相處之道,以及藉由運動防止老化的概念。
3
仁林版教科書
主題一
爺爺的相簿
1.口語評量
2.觀察紀錄
3.實際操作
9/19
︱
9/25
分段能力指標:
1-1-4養成良好的健康態度和習慣,並表現出整體的舒適感。
5-1-3思考並演練處理危險和緊急情況的方法。
7-1-1了解健康的定義,並指出人們為促進健康所採取的活動。
六大議題能力指標:
【家政教育】
3-2-3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單元一 健康模範生選拔賽
活動一:誰最健康
1.教師可經由課本的圖文說明中,引導學童了解如何成為一名「健康模範生」。
2.配合課本學習活動,鼓勵學童發表自己的意見,可舉行模擬的「健康模範生」選拔賽,亦可於各班級的班級網頁討論區中,舉行討論會。
3.教師透過學童的發表、討論活動中,整理學童的意見並加以輔助補充說明。
活動二:我有健康觀念
1.教師鼓勵學童發表自己的健康觀念,如:六大類食物、正確情緒表達等。
2.教師鼓勵學童發表自己的健康習慣,如:服藥時謹遵醫囑、不憋尿等。
3.教師利用課本圖文說明,解釋正確健康觀念以及健康習慣對人體的重要性。
4.教師引導學童蒐集資料,完成課本學習單活動,並分組討論、發表學習單內容。
活動三:護士阿姨的好幫手
1.教師介紹急救箱的功用與內容物,並教導學童了解急救箱具備的功能。
2.教師透過分組活動進行簡易小傷口處理的練習。
3.教師利用課本圖文說明,介紹傷口的種類以及產生原因,並指導學童如何安全的從事每一種活動。
4.教師引導學童討論或實際演練簡易傷口救護。
3
仁林版教科書
主題二
健康模範生
1.口語評量
2.討論發表
3.實際操作
校本課程:
身心健康
9/26
︱
10/2
分段能力指標:
2-1-2了解環境因素如何影響食物種類並探討影響飲食習慣的因素。
2-1-3培養良好的飲食習慣。
2-1-4辨識食物的安全性,並選擇健康的營養餐點。
5-1-4認識藥物及其對身體的影響並能正確使用。
7-1-2描述人們在選擇健康與運動的服務及產品之過程與責任。
六大議題能力指標:
【家政教育】
3-2-3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單元二 健康補給站
活動一:健康中心照顧我們的健康
1.教師可讓學童發表對健康中心的印象以及經驗。
2.教師安排學童參觀護士阿姨工作情形,並協助護士阿姨工作,如:登記視力、身高體重紀錄表。
3.教師可安排個別訪問或是記者會,讓學童進一步接觸了解護理人員的工作。
活動二:正確使用藥物
1.教師利用課本圖文說明,解釋並叮嚀服藥應注意的事項。
2.教師可透過課文情境,引導學童討論如何處理這些情況。
3.教師鼓勵學童發表關於家人或自己的服藥經驗。
4.教師可以利用全民健康保險門診處方箋,向學童解釋服藥應注意項目。
5.服藥是每個學童都會經歷的事,在本單元中教師應加強學童按時服藥的概念以及正確的服藥方法。
3
仁林版教科書
主題二
健康模範生
1.觀察紀錄
2.討論發表
校本課程:
身心健康
10/3
︱
10/9
分段能力指標:
2-1-2了解環境因素如何影響食物種類並探討影響飲食習慣的因素。
2-1-3培養良好的飲食習慣。
2-1-4辨識食物的安全性,並選擇健康的營養餐點。
5-1-4認識藥物及其對身體的影響並能正確使用。
7-1-2描述人們在選擇健康與運動的服務及產品之過程與責任。
六大議題能力指標:
【家政教育】
3-2-3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單元二 健康補給站
活動三:早餐是活力的來源
1.教師利用課本情境解說雯雯頭暈的原因。
2.引導學童了解早餐對身體健康的重要性。
3.教導學童認識怎樣的早餐最符合健康需求。
4.教師可鼓勵學童發表自己的早餐為何?並與同學分享自己沒吃早餐的經驗。
5.經由課程活動的安排,讓學童養成早睡早起吃早餐的好習慣,並讓學童明白早餐對一天工作的重要。
活動四:食品廣告
1.教師利用課本圖文說明,教導學童分辨廣告中食物的好壞。
2.教師可於課堂中,引導學童討論課文內容。
3.教師透過課本學習單活動,讓學童更進一步認識食品廣告的優缺點。
4.食品廣告千奇百怪,告訴學童什麼是適當的點心,不如教導學童如何分辨食品廣告中的陷阱。
3
仁林版教科書
主題二
健康模範生
1.觀察紀錄
2.討論發表
10/10
︱
10/16
分段能力指標:
1-1-4養成良好的健康態度和習慣,並表現出整體的舒適感。
3-1-2利用身體動作以操作設備。
6-1-5了解並認同團體規範,從中體會並學習快樂的生活態度。
六大議題能力指標:
【家政教育】
3-2-3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單元三 運動保健康
活動一:平衡木上自在行
1.教師指導學童了解運動能促進生長發育與增進感情,並介紹體操運動能保持正確姿勢的概念。
2.教師指導學童練習平衡木上各種移動與模仿動物的動作。
3.教師指導學童對於同學動作的穩定度與正確性互相評分。
4.教師鼓勵學童練習與創新平衡木上各種移動與模仿動物的動作,並具備評價動作的能力。
活動二:踏跳越,真活躍!
1.教師指導學童了解規律運動能增強骨骼與肌肉系統的概念。
2.教師指導學童練習踏跳越過跳箱的動作,並鼓勵嘗試跳高、跳遠與做出拍掌等身體動作。
3.教師指導學童分組進行踏跳越過跳箱的接力活動。
3
仁林版教科書
主題二
健康模範生
1.討論發表
2.實際操作
校本課程:
身心健康
10/17
︱
10/23
分段能力指標:
1-1-4養成良好的健康態度和習慣,並表現出整體的舒適感。
3-1-2利用身體動作以操作設備。
6-1-5了解並認同團體規範,從中體會並學習快樂的生活態度。
六大議題能力指標:
【家政教育】
3-2-3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單元三 運動保健康
活動三:運動讓我更健康
1.教師引導學童討論運動對身體的好處。
2.教師鼓勵學童養成主動運動的習慣。
3.教師鼓勵學童發表自己喜歡的運動,並分享自己體會到的運動好處。
4.透過學習活動的完成,讓學童了解運動的益處,並能喜歡運動。
活動四:我們都是健康模範生
1.教師引導學童回顧本單元所教授的內容,並讓學童養成主動學習新的健康知識習慣。
2.教師指導學童完成學習單。
3.教師鼓勵學童發表自己已經做到哪些健康模範生的條件,並檢討沒做到的項目應該如何改善。
3
仁林版教科書
主題二
健康模範生
1.討論發表
2.實際操作
校本課程:
身心健康
10/24
︱
10/30
分段能力指標:
3-1-2利用身體動作以操作設備。
3-1-3表現出操作器材的基本動作能力。
4-1-3認識並參與各種身體活動。
六大議題能力指標:
【生涯發展教育】
3-2-2培養互助合作的工作態度。
單元一 我是小泰山
活動一:單槓練習
1.教師利用學校操場或兒童遊戲場的單槓設備,指導學童練習單槓握槓懸垂之各項活動。
2.教師可以指導學童,在下課後利用學校或社區公園內之設備,練習單槓懸垂擺盪,以增進手臂肌力。
3
仁林版教科書
主題三
小小運動家
1.觀察紀錄
2.實際操作
校本課程:
身心健康
10/31
︱
11/6
分段能力指標:
3-1-2利用身體動作以操作設備。
3-1-3表現出操作器材的基本動作能力。
4-1-3認識並參與各種身體活動。
六大議題能力指標:
【生涯發展教育】
3-2-2培養互助合作的工作態度。
單元一 我是小泰山
活動二:有趣的單槓遊戲
1.教師利用校園內兒童遊戲場之低單槓,進行懸垂、擺盪等活動。
2.教師進行低單槓雙手握槓遊戲活動指導。
3.猜拳接力活動:指導學童練習,以雙手握槓,與隊友進行猜拳接力活動。先以雙手握槓,再以腳部動作 呈現猜拳──剪刀、石頭、布的動作。
4.在此活動中,指導學童可以藉由本運動,增進學童個人肌力及培養勇敢的態度,面對各種挑戰。
(期中評量週)
3
仁林版教科書
主題三
小小運動家
1.觀察紀錄
2.實際操作
校本課程:
身心健康
11/7
︱
11/13
分段能力指標:
3-1-2利用身體動作以操作設備。
3-1-3表現出操作器材的基本動作能力。
4-1-3認識並參與各種身體活動。
六大議題能力指標:
【生涯發展教育】
3-2-2培養互助合作的工作態度。
單元一 我是小泰山
活動三:水平梯練習
1.教師利用校園內兒童遊戲場之水平梯,進行懸垂、擺盪等活動。
2.教師進行水平梯擺盪前進指導。
3.在此活動中,指導學童可以藉由本運動,增進學童個人肌力及培養勇敢的態度,面對各種挑戰。
3
仁林版教科書
主題三
小小運動家
1.觀察紀錄
2.實際操作
校本課程:
身心健康
11/14
︱
11/20
分段能力指標:
3-1-1表現簡單的全身性活動。
3-1-4結合一系列的基本動作,表現出簡單的動作技能。
5-1-1分辨日常生活情境的安全與不安全。
5-1-2說明並演練促進個人及他人生活安全的方法。
六大議題能力指標:
【生涯發展教育】
3-2-2培養互助合作的工作態度。
單元二 注意遊戲安全
活動一:服裝與運動
1.教師可以利用此活動中所提供的情境做一引導,讓學童們發表自己平時在進行休閒活動時會做什麼樣的打扮,並說出原因。
2.教師在學童們發表結束後,可依據課文中所敘述的文句,向學童做一說明,以期能培養學童們對於在進行不同休閒活動時,該選擇什麼樣的衣物之能力。
3
仁林版教科書
主題三
小小運動家
1.觀察紀錄
2.討論發表
3.實際操作
校本課程:
身心健康
11/21
︱
11/27
分段能力指標:
3-1-1表現簡單的全身性活動。
3-1-4結合一系列的基本動作,表現出簡單的動作技能。
5-1-1分辨日常生活情境的安全與不安全。
5-1-2說明並演練促進個人及他人生活安全的方法。
六大議題能力指標:
【生涯發展教育】
3-2-2培養互助合作的工作態度。
單元二 注意遊戲安全
活動二:場地與運動
1.教師可利用此單元所提供之情境說明,作為教學的開場,讓學童由課文中的圖片裡自我發現其在選擇場地時所考量的因素。
2.教師可藉由圖文所傳達的知識,讓學童自我發表如何去選擇合適的運動場地。
3.在進行該項活動教學時,教師除了可運用課文中所提供的圖文外,尚可配合校園中的運動場地,做一解說。
活動三:注意兒童遊戲場的使用安全
1.教師可利用本單元中所提供的學習單進行教學,讓學童從中加強辨正自我對於遊戲安全的認知。並且在填完學習單後,請學童發表自己的意見,以利於教師對於學童的指導。
2.指導學童發表從事運動安全的正確方法。
3
仁林版教科書
主題三
小小運動家
1.觀察紀錄
2.討論發表
3.實際操作
校本課程:
身心健康
11/28
︱
12/4
分段能力指標:
3-1-4結合一系列的基本動作,表現出簡單的動作技能。
6-1-3展示能增進人際關係、團隊表現及社區意識的行為。
6-1-5了解並認同團體規範,從中體會並學習快樂的生活態度。
六大議題能力指標:
【生涯發展教育】
3-2-2培養互助合作的工作態度。
單元三 從遊戲中學習維護團隊和諧
活動一:單槓懸垂雙腳傳球接力
1.教師可利用課文中提供之圖文進行「單槓懸垂雙腳傳球接力」之教學,讓學童從比賽中,表現單槓懸垂擺動的技巧,並能從團體遊戲中學習到團隊精神的重要性。
2.在進行該項活動時,多以學童進行比賽為重,讓學童對於3-1單元中所學得的技能做一統合表現,並從中獲得成就感與團結精神。
活動二:維護團隊之間的和諧
1.教師可按照活動中所提供的情境、學習單,來作為教學的步驟。並在學童們完成學習單後,請學童發表自己的看法。
2.由於在比賽當中,發生爭執是一件常有的事情,所以我們必須讓學童學習如何以彼此之間的力量儘量不讓這類事情發生。但如果發生了這樣的事情,也必須擁有解決問題的能力。
3
仁林版教科書
主題三
小小運動家
1.觀察紀錄
2.實際操作
校本課程:
身心健康
12/5
︱
12/11
分段能力指標:
1-1-3了解個體動作能力的發展順序。
1-1-5討論對於身體的感覺與態度,學習尊重身體的自主權與隱私權。
3-1-1表現簡單的全身性活動。
3-1-4結合一系列的基本動作,表現出簡單的動作技能。
4-1-1藉語言或動作,來表達參與身體活動的感覺。
6-1-1描述自己的特色,並接受自己與他人之不同。
六大議題能力指標:
【人權教育】
1-2-1欣賞個別差異並尊重自己與他人的權利。
單元一 一起跳舞
活動一:聖誕鈴聲
1.教師可按課文所提供的情境,並參照教學錄影帶的示範,引導學童做《聖誕鈴聲》的舞蹈學習。
2.由於該舞蹈是以男左女右的方式圍成一大圓圈,所以教師在開始前即可請學童事先找好自己的舞伴。
(1)隊形:男左女右之單圓圈。全體面向圓心,互相牽手抬至肩膀高度。
(2)前半部舞法:全體向圓心前進後退,滑向舞圈左邊。再一次前進後退,滑向舞圈的右邊。
a.全體左腳起,向圓心前進4步(4拍),後退4步回原位(4拍)。……8拍
b.全體向左邊,側滑步8次(即向左邊移動8步)。……8拍
c.右腳起,朝圓內前進4步(4拍),後退4步(4拍)。……8拍
d.全體向右邊,滑側步8次(即向右邊移動8步)。……8拍
3
仁林版教科書
主題四
歡樂派對
1.觀察紀錄
2.實際操作
12/12
︱
12/18
分段能力指標:
1-1-3了解個體動作能力的發展順序。
1-1-5討論對於身體的感覺與態度,學習尊重身體的自主權與隱私權。
3-1-1表現簡單的全身性活動。
3-1-4結合一系列的基本動作,表現出簡單的動作技能。
4-1-1藉語言或動作,來表達參與身體活動的感覺。
6-1-1描述自己的特色,並接受自己與他人之不同。
六大議題能力指標:
【人權教育】
1-2-1欣賞個別差異並尊重自己與他人的權利。
單元一 一起跳舞
活動一:聖誕鈴聲
(3)後半部舞法:與舞伴互相拍手,跑跳步互繞。
a.與舞伴面相對,兩人先以右手互拍3下(2拍),再以左手互拍3下(2拍),自己拍雙手5下(2拍)休息1拍,與舞伴雙手互拍(2拍)。……8拍
b.與舞伴(男生和右側的女生,女生和左側的男生)以跑跳步,勾右手,左手高舉,互繞8拍。……8拍
c.與鄰伴(男生和左側的女生,女生和右側的男生)以跑跳步,勾左手,右手舉高,互繞8拍。……8拍
d.與舞伴勾右手,左手舉高,以跑跳步互繞1.5圈,終時與另一位鄰伴面相對站立,成為新的一組。……8拍
3
仁林版教科書
主題四
歡樂派對
1.觀察紀錄
2.實際操作
12/19
︱
12/25
分段能力指標:
1-1-3了解個體動作能力的發展順序。
1-1-5討論對於身體的感覺與態度,學習尊重身體的自主權與隱私權。
3-1-1表現簡單的全身性活動。
3-1-4結合一系列的基本動作,表現出簡單的動作技能。
4-1-1藉語言或動作,來表達參與身體活動的感覺。
6-1-1描述自己的特色,並接受自己與他人之不同。
六大議題能力指標:
【人權教育】
1-2-1欣賞個別差異並尊重自己與他人的權利。
單元一 一起跳舞
活動二:小馬群
1.教師可按課文所提供的情境,並參照教學錄影帶的示範,引導學童做《小馬群》的舞蹈學習。
2.隊形:三人一組(一男二女)排成三重圓,牽手成橫排,全體面向方向線。
3.舞法:(前半部)
(1)跑步前進
a.一組,內手相牽,全體皆自右足起,向右斜前跑4步(4拍)。再由右足起向左斜前跑4步(4拍)。……8拍
b.重複以上8拍動作。……8拍
(2)做手門
a.男生與左側舞伴(圓內舞伴)牽內手,高舉為手門,而右側女伴,由男生前經過,再穿過手門,回至原來位置,而男生於右側女伴穿過手門後的同時,亦在原地左轉一圈,左側女伴則在這8拍中做原地踏步的動作。……8拍
b.由男生與右側舞伴(圓外舞伴)牽內手,高舉為手門,而左側女伴,由男生前經過,再穿過手門,回至原來位置,而男生於左側女伴穿過手門後的同時,亦在原地左轉一圈,右側女伴則在這8拍中做原地踏步的動作。……8拍
3
仁林版教科書
主題四
歡樂派對
1.觀察紀錄
2.實際操作
12/26
︱
1/1
分段能力指標:
1-1-3了解個體動作能力的發展順序。
1-1-5討論對於身體的感覺與態度,學習尊重身體的自主權與隱私權。
3-1-1表現簡單的全身性活動。
3-1-4結合一系列的基本動作,表現出簡單的動作技能。
4-1-1藉語言或動作,來表達參與身體活動的感覺。
6-1-1描述自己的特色,並接受自己與他人之不同。
六大議題能力指標:
【人權教育】
1-2-1欣賞個別差異並尊重自己與他人的權利。
單元一 一起跳舞
活動三:接納自己的身材
1.教師利用課本情境,引導學童討論對話框的內容,並發表自己的看法。
2.教師講解每個人的生長發育時間不一樣,如同每個人的臉型、身材不一樣。
3.配合學習活動,請學童找出自己的生長紀錄表,討論生長紀錄表中的數據表示什麼。(長高或體重增加)
4.配合學習活動,請每位學童上台接受大家對自己身材的意見,並比較別人與自己的看法是否一樣。
5.教師利用「優點大轟炸」以及生長紀錄表,讓學童更進一步認識自己並接納自己,除此之外,也要學習發掘別人的優點,接納別人的缺點。
3
仁林版教科書
主題四
歡樂派對
1.觀察紀錄
2.實際操作
3.討論發表
1/2
︱
1/8
分段能力指標:
2-1-1體會食物在生理及心理需求上的重要性。
2-1-4辨識食物的安全性,並選擇健康的營養餐點。
6-1-3展示能增進人際關係、團隊表現及社區意識的行為。
7-1-4察覺不同親疏感的社區生活環境,與健康互動的情形。
六大議題能力指標:
【環境教育】
1-1-1能運用五官觀察來探究環境中的事物。
【生涯發展教育】
3-2-2培養互助合作的工作態度。
【家政教育】
1-2-1認識飲食對個人健康與生長發育的影響。
單元二 合作辦餐會
活動一:布置餐會場地
1.教師鼓勵學童發表衛生、乾淨的飲食環境與個人健康的關係。
2.教師引導學童發表如何布置教室,能讓教室更美觀以及整潔。
3.教師可自行分配或由學童自行分配布置同樂餐會場地的工作。
4.教師帶領學童布置教室以及重新編排課桌椅。
5.當教室布置完成後,教師引導學童回想分工合作的意義與重要性。
6.由學童親身參與教室布置的過程,讓學童體驗父母打掃家庭以及同儕間互肋合作的重要性。
活動二:共享美味的餐點
1.延續上一堂課的教室布置活動,學童拿出由家裡帶來的食物(或自製食物圖卡替代)與同儕分享。
2.按照學號或是座位順序,讓學童發表自己帶來的食物是屬於六大類食物中的哪一類。
3.由其他學童討論哪幾項的點心食品符合少糖、少鹽、少油、多纖維的原則。
4.教師引導學童利用課本附件完成學習活動。
5.從場地布置到點心的選擇,讓學童從真實的生活 情境中,了解環境整潔以及少糖、少鹽、少油、多纖維的食品對人體健康的重要性。
3
仁林版教科書
主題四
歡樂派對
1.口語評量
2.實際操作
3.討論發表
1/9
︱
1/15
分段能力指標:
2-1-1體會食物在生理及心理需求上的重要性。
2-1-4辨識食物的安全性,並選擇健康的營養餐點。
6-1-3展示能增進人際關係、團隊表現及社區意識的行為。
7-1-4察覺不同親疏感的社區生活環境,與健康互動的情形。
六大議題能力指標:
【環境教育】
1-1-1能運用五官觀察來探究環境中的事物。
【生涯發展教育】
3-2-2培養互助合作的工作態度。
【家政教育】
1-2-1認識飲食對個人健康與生長發育的影響。
單元二 合作辦餐會
活動三:選擇健康點心
1.延續上兩堂課的教室布置活動及餐會食物之準備,學童與同儕分享餐會的飲料、點心等各式餐點。
2.按照學號或是座位順序,讓學童發表自己選擇食物的理由和考慮的因素。
3.教師引導學童討論哪幾項飲料、點心食品,不宜多食;哪些是健康點心。
4.從場地布置到點心的選擇,讓學童從真實的生活情境中,了解環境整潔以及少糖、少鹽、少油、多纖維的食品對人體健康的重要性。
(期末評量週)
3
仁林版教科書
主題四
歡樂派對
1.口語評量
2.實際操作
3.討論發表
1/16
︱
1/22
分段能力指標:
2-1-1體會食物在生理及心理需求上的重要性。
2-1-4辨識食物的安全性,並選擇健康的營養餐點。
6-1-3展示能增進人際關係、團隊表現及社區意識的行為。
7-1-4察覺不同親疏感的社區生活環境,與健康互動的情形。
六大議題能力指標:
【環境教育】
1-1-1能運用五官觀察來探究環境中的事物。
【生涯發展教育】
3-2-2培養互助合作的工作態度。
【家政教育】
1-2-1認識飲食對個人健康與生長發育的影響。
單元二 合作辦餐會
活動三:選擇健康點心
1.延續上兩堂課的教室布置活動及餐會食物之準備,學童與同儕分享餐會的飲料、點心等各式餐點。
2.按照學號或是座位順序,讓學童發表自己選擇食物的理由和考慮的因素。
3.教師引導學童討論哪幾項飲料、點心食品,不宜多食;哪些是健康點心。
4.從場地布置到點心的選擇,讓學童從真實的生活情境中,了解環境整潔以及少糖、少鹽、少油、多纖維的食品對人體健康的重要性。
3
仁林版教科書
主題四
歡樂派對
1.口語評量
2.實際操作
3.討論發表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