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响水县小尖中心小学减轻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督查办法 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切实贯彻实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省教育厅关于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十项规定的有关精神,进一步加大对减轻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的督查力度,切实制止和纠正造成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各类行为,有效解决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存在的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突出问题,现制定本督查办法。 一、督查内容 (一)课程管理情况。 全面实施国家课程计划和标准,严格按课程计划开齐开足规定课程,不得擅自调整教育部或省定课程计划,随意增加课程难度、增减课程和课时、赶超教学进度和提前结束课程,切实保障
2、体育、音乐、美术、小学科学、小学英语和综合类、实践类课程的开设,切实保证学生自主学习、团队活动和社会实践的时间。 (二)在校学习时间。严格执行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在校上课和课外自习时间的规定,学生在校学习时间(不含课间休息、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小学生不宜超过6小时,住校生每天晚自习时间不得超过2课时。(三)作业量情况。 小学一、二年级学生不得留书面家庭作业。小学其他年级学生(以中等水平学生完成作业时间计算)书面家庭作业量每天控制在1小时以内。学校学科教研组必须坚持每周研究一次学生作业布置,年级组每周在会商平衡的基础上,提出学生作业周布置计划,经主管校长签字实施。教师布置作业必须坚持“精选、先做
3、、全批、讲评”原则。坚决杜绝给学生布置机械性、重复性、难度过大的作业。学生和家长有权拒绝完成超过规定时间以上的作业量,不允许学校和教师用增加作业量的方式惩罚学生。 (四)违规补课情况。 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不得利用寒暑假、公休日、课余时间组织或者变相组织小学生进行补课,不得举办各类学科竞赛辅导班,不得组织或者变相组织学生参加校外培训机构举办的文化课补习班。在职教师一律不得组织或者参与学生的有偿家教、有偿补课活动,不得在“奥数班”等校外社会办学机构兼职、兼课。 (五)考试管理情况。 只在每学期末进行一次全校或全年级性记录成绩的学科考试,不得以任何形式公布学生成绩,不得以升学率或考试成绩对班级、教师和
4、学生进行排名。 (六)休息和锻炼时间。 科学安排学生在校作息时间,严格执行学生在校时间的规定,严格实施大课间体育活动和课外集体体育锻炼制度,确保学生在校园内每天至少有一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切实保证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每日有小时以上睡眠时间。 (七)招生秩序。坚决落实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的法律规定。招生期间必须公布招生范围、招生时间、招生程序等重要信息。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不得举行或变相举行与入学相关的考试、测试;不得将各种竞赛成绩、奖励和各类考级证书作为入学的条件和依据。(八)教材和教辅材料管理。 严格按照规定程序和要求选用教材。严禁选用省教育厅颁布的中小学教学用书目录之外的教材;严格按照要求在学
5、生自愿选择的基础上,推荐使用省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中小学教辅公告中的教辅材料。严禁公告外的其他教辅材料进入中小学校内。严禁教育部门和学校统一组织征订教辅材料,或向学生摊派习题集、考试卷及课外读物。 二、督查方式 (一)随机督查。 要不定期随机抽取班级或学生,对学生课业负担情况进行检查。要公布举报电话和信箱,指定专门科室,落实专门人员,受理、查处群众对于学生课业负担过重方面的投诉和举报,对实名举报,要做到凡报必查,有错必纠,严肃处理。同时要面向社会聘请社会监督员,发挥群众的监督作用。任何组织或个人有权对加重学生课业负担的行为向市、县教育行政部门提出检举或控告。 (二)集中督查。 要根据督查内容,
6、在组织开展经常性自查的基础上,以明查和暗访相结合的方式,每学期组织1-2次对全镇小学生课业负担情况的集中督查行动,督查面要达到100%。 要认真落实监管责任,抽调人员,组织力量,定期对学生课业负担进行集中检查。每年对全镇进行2次集中巡查。 三、结果处理 (一)定期通报。 学校及时将督查结果通报,重点通报批评违规现象、典型案例以及责任人。此外,要通过发放问卷、电话采访等方式进行民意调查,征求人民群众对工作的意见。 (二)撤销荣誉。 对于多次出现违规现象的责任人,将按照行政程序,撤销其三年来获得的各种教育工作荣誉称号。 (三)责任追究。学校要切实履行管理职责,结合实际,制定处罚办法,明确责任分工。对违规的相关责任人,给予行政警告、通报批评、责令整改、撤销先进称号、取消评优资格、撤职等处分。 四、工作要求 (一)学校高度重视,切实负起监管责任,严格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主要领导要负总责,主管领导要具体抓,建立起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工作责任制。 (二)学校将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情况列入教学常规检查的重要内容。要根据督查内容的要求,制定督查方案,对学生课业负担情况进行督导、检查、评估。 (三)加大对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工作重要性的宣传力度,赢得人民群众的理解和支持,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