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年级下学期课外阅读计划针对农村小学生的课外阅读现状和一年级小学生的年龄特点阅读需求特制定以下阅读计划:一、指导思想: 朱熹曾经指出:“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杜甫也认为“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可见阅读的重要性。低年级是学生学习阅读的起步阶段,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课外阅读是最经常最重要的课外活动。”并对低年级阅读教学提出了如此要求:“ 1、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初步养成爱护图书的习惯。2、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3、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像,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4
2、、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由此可见,激发孩子阅读兴趣,逐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是对一年级孩子的重要工作。班级读书节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而开展的。 二、活动目的: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逐渐爱上阅读。有选择性的阅读,形成看名著、看经典的班级风气。阅读活动的多样化、制度化、长期化、快乐化。营造书香班级,塑造内涵丰富、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三、活动对象:全班学生四、活动口号:静心阅读,快乐享受。五、活动方法、内容:(一)读书节活动准备:营造温馨的阅读环境。(1)在教室南墙壁设置了阅读推荐栏,后墙粘贴班级“读书口号”和“阅读名言”,教室四周粘贴大量形式各异的“书”字体,营造书香氛围。(2)升级、美化班级图书
3、角。每个孩子自愿将自己1-2本课外书放入图书角去,老师自己再筹备一部分书籍,充实了班级书库。选用了制作精美的工艺篮作为图书角的书篮,并编织了五彩的塑料花美化图书角。 2阅读管理的规范化。 (1)设置图书角管理员,对书籍的借出与归还进行记录与管理。并规定借阅时间和制定损坏赔偿道歉制度。(2)阅读时间安排:每天固定阅读时间不少于30分钟,请家长在每天的作业记载本上记录所读书目与阅读时间。(3)阅读成效管理,每本书阅读完后完成一篇短小的心得感受或精彩摘抄,优秀的文章将发布在个人教育博客,和粘贴在教室墙壁。 (4)鼓励规范化,将各项阅读活动的优秀者以班级小奖状荣誉之星的方式鼓励,形成定制。(二)积极开
4、展读书节期间的各项活动。1“读书节开幕暨动员会”:(1)3月底,在读书节开幕暨动员会上,动员孩子们积极阅读。并在读书节期间,老师每天晨读给孩子讲篇故事或精彩书籍短片。激发孩子阅读兴趣。(2)开幕式期间,推荐一些适合一年级孩子阅读的优秀书籍。让孩子们阅读有所选择。主要是寓言、童话、神话传说、成语故事、百科知识、部分名著的拼音版本等。2.每日阅读:(1)动员会后,孩子们每天开始静心阅读。时间分成三部分。一、每天中午的集体阅读时间。二、每次课间和活动课时间,孩子自由在读书角阅读。三、每天晚上在家的阅读时间。一天总阅读时间在一小时左右。(2)阅读完一本书后,可以将自己的心得与同学分享,并记录下来。每周
5、评比一次优秀心得。鼓励孩子们一起读同一本书,共同交流。2“读书交流会”:(1)4月初,在读书节活动进行一周到两周时,开展“读书交流会”活动。活动分成“听故事”、“读名言”、“品名著”、“做推荐”、“共分享”几个环节。共需两课时。(2)每个孩子先完成一份“阅读推荐卡”,上面有老师推荐的两张“班级阅读推荐卡”以及孩子自己完成的两张“个人阅读推荐卡”。(3)将“个人推荐卡”集中到四人一组的阅读小组中去,互相学习。然后推选代表出来做推荐。最终选出班上的“十佳推荐书籍”,推荐全班阅读。(4)通过多媒体课件,聆听名人读书故事、朗诵读书名言、品读名著片段(5)通过本次活动,大大提高了孩子们阅读的兴趣,争相阅
6、读推荐书目。3“课外阅读知识竞赛”(1)在5月中旬,进行课外阅读知识竞赛。题目选自读书节开幕式时推荐的低年级孩子阅读书目。(2)通过多媒体课件,以趣味游戏的方式现场完成竞赛。最终评出一、二、三等奖以及鼓励奖。(3)本次活动的开展,让孩子们的阅读范围更开阔,为了深入了解竞赛题的答案,很多孩子主动去阅读相关书籍。提高了孩子阅读的主动性、积极性、4“小小读后感” :5月下旬,首先开展“小小读后感” 活动,将孩子以往阅读书籍后的感受、心得进行统一评比,选出读书节“十佳读后感”。对于一年级孩子来说,贵在真情实感,文字是否优美不是评选的重要依据。5.“读书小报”: 作为阅读活动的拓展延伸,读书小报活动锻炼了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又进一步提高了阅读的积极性。从搜集资料,设计版面,绘图写字,在父母的协助下,孩子们做得不亦可乎。最终选出了读书节“十佳小报”,其他凡是认真完成的作品都评为“优秀小报”。6.“读书大王”、“阅读进步性”评选: 在6月1日儿童节,进行读书节闭幕式暨表彰活动。在本次读书节期间,阅读书籍较多,且各项活动参与积极,表现优秀的孩子获得“读书大王”称号。其他表现较好,在阅读方面进步较大的被评为“阅读进步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