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酸碱盐重难点辨析
一、酸碱盐的溶解性和颜色
1、酸碱盐的溶解性可归纳记忆为:
酸:都溶,只有 不易挥发,其它都易挥发
碱:氨水(NH3·H2O) 可溶, 不存在,
其它都不溶,如
盐:1)硝酸盐NO3-:都溶
2)氯盐Cl-:只有 不溶,其它都溶
3)硫酸盐SO42-: 不溶, 微溶,其它都溶
4)碳酸盐CO32-: 可溶,镁微溶,铝铁铜不存在,
其它一般不溶如
小结:碱盐中常用的八大沉淀
2、酸碱盐的颜色:铜、铁、亚铁形成的碱、盐表现出特殊颜色:(锰除外)
如Cu(OH)2 色沉淀 CuSO4 色溶液〔CuCl2 Cu(NO3)2 蓝绿色溶液)〕
Fe(OH)3 色沉淀 Fe(NO3)3 FeCl3 Fe2(SO4)3 色溶液
Fe(NO3)2 FeCl2 FeSO4 色溶液
其它一般溶液为 色,沉淀为 色
二、酸碱盐的化学性质:可归纳为四个方面。
1、酸碱溶液跟指示剂反应:
紫色石蕊遇酸由紫色变成 色,无色酚酞遇酸 色。
紫色石蕊遇碱溶液由紫色变成 色,无色酚酞遇碱溶液由无色变成 色
注意 ①是石蕊、酚酞变色而不是酸碱,因此应该是:
石蕊、酚酞遇酸、碱溶液变色或者酸、碱溶液使石蕊、酚酞变色
②石蕊溶液遇中性溶液不变色显 色而不是无色
2、酸盐跟金属发生置换反应
(1)金属 + 酸 — + 条件:①金属 ②酸
在镁铝锌铁铜跟酸的反应中,你认为值得注意的有几点:①
② ③
(2)金属 + 盐— +
条件:(1)金属 (2)盐
小结:金属能否跟酸、能否跟盐反应与金属活动性有关,与酸、盐的性质也有关。
思考①把铁投入到硝酸铜与硝酸银的混合溶液中发生的反应及反应的难易顺序:
②把铁、锌投入到硫酸铜溶液中发生的反应及反应的难易顺序:
启示:金属与盐溶液中的金属离子活动性相差越 ,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越容易。
3、酸碱跟氧化物反应
(1)酸 + 氧化物— +
注意:①铜 (能、不能)跟酸反应;氧化铜 (能、不能)跟酸反应。
②写出氧化铁跟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从中可看出铁的化合价在反应前后 。
(2) 碱 + 氧化物 — + 条件:①碱 ②氧化物CO (能、不能)跟碱反应
分析:①以上酸碱跟氧化物的反应反应物相对(金属氧化物跟 、非金属氧化物跟 ),生成物相同(都是 和 ),但都不是中和反应( 和 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才叫中和反应);
②金属氧化物跟酸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可认为是复分解反应。
非金属氧化物跟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属于四种反应类型之一。
③苛性钠、消石灰暴露在空气中发生反应:
1)从反应结果看:二者皆变质;因此苛性钠、消石灰应 保存。
2)从质量上看:二者变质后的剩余物质量与原固体质量相比 (增大、减小、不变)。计算时可利用。
4、酸碱盐之间的复分解反应(写简式):
(1)酸 + 碱 — + 条件:盐酸、硫酸、硝酸三种强酸和所有的碱(可溶与不溶)都能反应
(2)酸 + 盐 — +
条件:生成物满足的条件有二:
①有H2O和CO2 这是 (填化学式下同)分解的产物,反应物是酸与 盐(可溶与不溶都可)
②有沉淀,1)盐酸与 反应,2)硫酸与 或 溶液反应
(3)碱 + 盐 — +
条件:①生成物满足的条件有二:
1)有NH3和H2O ,这是 分解的产物,反应物是碱与 盐
2)有沉淀,碱与盐的反应可能有二种沉淀生成,举一例
②反应物碱与盐都必须
(4)盐 + 盐 — + 条件:①生成物有一种为沉淀 ②反应物盐都必须
小结:在酸碱盐性质的反应中,除酸碱跟指示剂的反应外,其它反应都有 生成。举例:写出五种制备ZnSO4的方法(写化学方程式)
三、酸碱盐的化学性质的比较:
酸:1、酸有共性:如①跟 反应,②跟 反应,③跟 反应,④跟 反应,⑤跟 盐反应。酸有共性是因为它们在水溶液中都能电离出 。
2、常见的酸(HCl、H2SO4 、HNO3 、H2CO3)化学性质有差异:
①H2CO3 除能使紫色石蕊变红外,不具有酸的其它性质。
②HNO3 ,浓H2SO4 跟金属反应生成水而不生成氢气,因此与活泼金属发生置换反应生成盐和氢气的酸只有 和 。
③由于常见的酸所含酸根不同,它们跟盐反应时,不同的酸根离子生成的沉淀不同,如Cl- 跟 生成沉淀 ,SO42- 跟 生成沉淀 ,NO3 - 不能生成沉淀。因此在鉴别HCl与稀HNO3(或Cl-与NO3-)时可用 溶液;在鉴别稀H2SO4与稀HNO3(或SO42-与NO3-)时可用 或 溶液;但在
鉴别HCl与稀H2SO4(或Cl-与SO42-)时只能用 溶液或 溶液,不能用 溶液,是因为AgNO3中Ag+既可跟Cl-生成白色沉淀 ,也可跟SO42-结合成微溶于水的 , 也可看到白色沉淀,因此不能鉴别出HCl或Cl-;
④最常见的两种酸(HCl、稀H2SO4)由于性质不同的应用区别:
a. 盐酸具有挥发性,在制取气体(酸与活泼金属反应制H2 ,酸与碳酸盐反应制CO2)时,会使制
取的气体中混有HCl气体。因此在实验室制取氢气时要选用锌粒和
b. 在实验室制取CO2时为什么要选择盐酸而不选择稀H2SO4 呢?这是由于稀H2SO4与石灰石反应生成
CaSO4 溶于水,阻碍反应继续进行。
⑤从酸的性质学习中我们可以得出酸根离子的转化规律:CO32-→SO42- → Cl-→NO3- 这对物质的转化、
除杂、鉴别、推断等都有重要作用。如物质的转化:Na2CO3→Na2SO4→NaCl→NaNO3可实现,反过来
则不能;物质除杂NaNO3中Na2CO3、Na2SO4、NaCl可除去,反过来则不能;物质鉴别:越前面的酸根离
子越容易鉴别,后面酸根离子的检验则要考虑前面酸根离子的干扰,如某溶液中可能含有CO32-、SO42- 、 Cl-、NO3- ,在检验Cl-时,必然用到AgNO3溶液,而前面的CO32- 、SO42-都有干扰,即都有可能与Cl-反应产生白色沉淀。因此要在滴加AgNO3溶液检验Cl-前先滴加足量 溶液或 溶液、 溶液排除CO32-的干扰;滴加足量 溶液,排除SO42-的干扰。在排除干扰时特别注意不能滴人含 (离子)的物质,否则即使在排除干扰后,滴加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也不能判定某含Cl-的物质是否存在。
碱:1、可溶性碱(强碱)有 、 、 、 (微溶),它们具有碱的四个共性:①跟 反应,②跟 反应,③跟 反应,④跟某些 反应,
可溶性碱具有共性是因为它们在水溶液中都能电离出 。
2、不溶性碱如 , 只能跟酸反应生成水,而不具有碱的其它性质
3、氨水(NH3·H2O)为弱碱,性质类似酸中的碳酸:1)不稳定,易分解,2)做反应物只能跟指示剂反应。
4、常见的碱由于性质差异的应用区别:
①NaOH、Ca(OH)2都能跟CO2反应,但由于NaOH易溶于水而Ca(OH) 2微溶于水,因此在除去CO2气体
时最好而选 浓溶液
②NaOH、Ca(OH)2都能跟CO2反应,但由于NaOH反应前后无明显现象变化而Ca(OH) 2反应后变浑浊,
因此检验CO2气体时通常选用 溶液。
③改良酸性土壤常用 。
盐:1、盐有四个性质:①跟 反应,②跟 反应,③跟 反应,④跟 反应。
2、盐的四个性质中,生成物的种类与反应物的种类相同,因此根据与盐的反应:
可由一种金属制取另一种金属,如Fe→Cu
由一种酸制取另一种酸,如H2SO4→HCl、
由一种碱制取另一种碱,如Ca(OH)2→NaOH
由一种盐制取另一种盐。如Na2CO3→NaCl
3、不同的盐化学性质有很大差异:有些盐有三种性质,如Na2CO3 、CuSO4 (举例如下),而有些盐不具有盐的化学性质,如KNO3既不能跟金属反应(因为化学活动性太强),也不能跟酸、碱、盐反应(因为没有水、气体或沉淀生成,不能满足复分解反应发生条件)
如:Na2CO3有三种性质 如 ①跟酸反应
②跟碱反应 ③跟盐反应
CuSO4有三种性质如 ①跟金属反应
②跟碱反应 ③跟盐反应
四、不溶性碱、盐化学性质比较:
1、不溶性碱较多,如 只能跟酸反应,(因为可生成水,满足了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如(写反应化学方程式)
2、不溶性盐可分二类:
(1)不溶性碳酸盐如 等,只能跟酸反应,(因为可生成水、二氧化碳气体满足了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如:
(2)不溶性氯盐( )、不溶性硫酸盐( )不能发生化学反应
小结:沉淀 、 盐不溶于水但溶于酸;沉淀氯盐( )、硫酸盐( )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
五、变质检验:
(1)检验Ca(OH) 2是否完全变质。
加水,过滤,取滤液实验(或静置,取上层清液实验)。滴加指示剂( 溶液为佳)、或用pH试纸、或滴加 或FeCl3 溶液检验Ca(OH) 2;取滤渣或下层浊液,滴加稀盐酸或 检验CaCO3
注意:不能通过加水后观察是否有白色沉淀来检验CaCO3,因为Ca(OH) 2微溶于水,也会部分沉淀。(2)检验NaOH是否完全变质:
a、不能开始就用酚酞溶液检验,因为NaOH 变质生成Na2CO3仍显碱性;
b、一般先检验Na2CO3,后检验NaOH(因其中Na+相同,其实质是先检验CO32-,后检验OH-)。
先检验Na2CO3 :只能加入足量的BaCl2或 ,CaCl2或 溶液,而不能加入Ca(OH)2、 溶液,避免加入的OH- 对后续OH- 的检验产生干扰;更不能加入稀HNO3或稀HCl,因为它不仅能与 .反应产生气泡,还能把 反应掉,后续无法检验NaOH 。
后检验NaOH :需先过滤,取滤液实验(或静置,向上层清液中滴加试剂实验)。可滴加指示剂( 溶液为佳)、或用pH试纸、滴加 或FeCl3 溶液
小结:以上二种常见碱变质的原理相同,但由于二种的性质及变质后物质的性质不尽相同,所以检验的方法也不尽相同。
六、化学反应的复杂性
1、向含有CuCl2的稀HCl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是否立即观察到有蓝色沉淀产生?为什么?
不能。理解:即使NaOH与CuCl2反应生成Cu(OH)2,也会被 反应溶解掉,
回答:因为NaOH与 发生了反应。
2、向含有Na2CO3的NaOH溶液中滴加稀HCl,是否立即观察到有气泡产生?为什么?
不能。理解:即使Na2CO与稀HCl反应生成CO2,也会被 反应掉,
回答:因为稀HCl与 发生了反应。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