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巧思让历史课堂快乐起来淡汉鸿 枝江市实验中学摘要:一个没有思想支撑的历史课堂是没有生命力的课堂,多年的中学历史教学让我养成了不断思考的习惯。为了解决学生记忆上的难题,我有过一些思考和尝试,比如:在记忆历史时间时,运用了关联记忆法;在理解记忆同一类型问题时,注重寻找共性规律。又比如为了拉近学生与历史的时空距离加深理解,有意设置问题、激发学生的想象等等。关键词:历史记忆 想象 关联 规律。驾驭课堂是一种艺术,如何让枯燥乏味的历史课堂变得生动有趣?如何变生搬硬套、死记硬背的低效记忆为纵横联系、消化理解的高效记忆?是每一个有思想的历史教师常常思考的问题。有时候,在教学进程中教师恰当的穿插某一预设的或灵
2、动的教学环节,似以石激水,往往可以使平静的课堂变得起伏,于起伏中推至高潮。穿插环节的恰当应用会把知识的落实由繁难变得简易,令学生收获到成功记忆的喜悦。这一环节可以是在课前设计时的巧妙预设,也可以是在课堂进程中的瞬间顿悟。多年的历史教学实践,让我在不断的思考中有了一点感悟,收获了一些成功的体验。我把这些精巧的思考和尝试归结为历史课堂上的小智慧,晒出来与各位同仁分享。一、 激发想象,让历史的记忆永恒。世界历史知识的学习让学生有一种比较遥远的感觉,特别是世界古代史更是遥不可及。学生的学习往往是生搬硬套,许多重要的知识点只能是死记硬背。要消除这种时空距离上的遥远感,改变枯燥、被动的学习现状,教师要想方
3、设法拉近历史与现实、历史与学生生活之间的距离,让学生学得轻松、学有兴趣。古希腊学者普罗塔戈说过:“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束需要被点燃的火把。”,有时候教师突发奇想,适时设计一些比较新奇的提问,去“点燃火把”,激发起学生的“跳跃式”思维,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奇效。比如,我在讲授“世界古代史”“亚历山大大帝东征”时,大胆设计了一个提问:亚历山大的大军曾经一度徘徊在喜马拉雅山下,如果他再活十年,中国历史有可能被改写吗?学生当时都很诧异,遥远的亚历山大怎么可能改写中国历史?我顺势引导学生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加以分析,亚历山大所处的时代,恰恰是战国七雄争霸天下最为激烈的时候,这个时候距离秦始皇统
4、一天下还有100多年时间,而这个时候的秦国才刚刚开始商鞅变法,魏国、齐国和楚国还在问鼎中原。单从军事上讲,秦能灭东方六国,而亚历山大举地跨三洲的帝国之力,可不可能灭掉战国七雄呢?学生的思维一下子被激活了,我借势“点火”给了一个课堂讨论,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兴趣上来了,学习的效果当然就提升了。有时候异想天开,还真能收到奇效。二、关联记忆,由善记、巧记到牢记。世界历史中大量的历史时间需要记忆,令学生犯难,老师也着实伤神。心理学告诉我们,机械记忆由于不理解事物的意义,不与已有知识联系,新知识难于纳入个人的认知结构,不易融化为个人的知识。所以记忆效果差,费时多,效率低,遗忘快。要克服学生记忆上的“难关
5、”,老师需要做的就是引导学生学会把历史时间和已有的知识关联起来,融入到自己的认知结构中去。比如,我在教学生记忆三大宗教产生的时间时,先用了一个“234”(字数:佛教-2、基督教-3、伊斯兰教-4)来记忆三大宗教产生的先后顺序,然后用了一个“6+1=7”(佛教-公元前6世纪,基督教-1世纪,伊斯兰教-7世纪)来记忆三大宗教产生的时间,学生至今不忘;又比如,我在教学生记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时间时,我说请大家观察“1640”这个数字有什么特征,聪明的学生告诉我“中间两数之和等于两边的数字(6+4=10)”,为了开启学生的思维,我引导学生说“它和中国近代史上的某一个重要时间只有一个数字之差,而且这
6、个重要的历史事件也与英国有关”,学生马上想到了“1840年”,我借势“点火”,连发两问“大家觉得这两个时间点发生的历史事件是否有某种关联?”“一个敢于挑战东方帝国的西方大国是如何崛起的?”,学生很快将中外历史联系到了一起,在教师的帮助下学生归纳得出结论“1640年走上资本主义道路英国快速发展,仅仅200年的时间他就具备了挑战东方大清帝国的实力”。学生在记住这个历史时间的同时,还认识了资本主义制度的进步性。课后我在想,为了记忆这个历史时间,我是花费了宝贵的课堂时间,可能得不偿失,但是我之所以坚持的理由是,学生在此收获的不仅仅是记住了一个历史时间,更多的是养成了一种良好的思维习惯。诺瓦克雷说得好:
7、“通过死记硬背得到的知识不能同化于已有的知识结构,也不会使已有的命题结构得到调整。”可以说,这样的学习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学习,只是消极的接受。教师要做的就是变消极的接受为积极主动的接受,这应该就是我们常说的教给学生以“渔”。三、趣味联词,化长为短记轻松。文字量大的历史知识诸如:内容、意义(影响)等,学生在记忆时容易混淆或残缺,遇到需要记忆的“长篇大论”,学生往往有种莫名的畏难情绪,感到很是伤神。作为教师,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总是想寻找一些有效的办法来帮助学生度过记忆的“难关”。比如,我在讲授人教版八年级中国历史上册“新文化运动”时,帮助学生记忆新文化运动的内容“提倡民主,反对独裁专制;提倡科学,
8、反对迷信盲从;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我教学生先理解成“四提倡、四反对”,然后从每个短句中提取一个字联成词,“四提倡”就变成了“主学德文”,“四反对”就变成了“专迷德文”。学生在念出这八个字后,脸上都露出了会心的微笑,我顺势给了学生1分钟的时间记忆,效果极佳,记忆成了一件愉悦和轻松的事情。四、寻找共性,加深理解助记忆。心理学告诉我们,模式化对于学习和回忆是很有用的,我们思维中的模式就像绳索一样,不断把我们拖回已知的、熟悉的、安全的环境中。思维模式可以确保人的思维能够经得起考验,让思维不会漫无目的地胡思乱想。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斯洛说过“人类的各门知识都可以分解为有
9、理性的人所能发现的少数简单的、始终如一的定律”,我在想,历史学科相关知识之间也应该有其内在的共性的东西。在多年的历史教学实践中,我一刻也没有停止寻找共性、总结规律,尤其在分析同一类型问题时,引导学生找到其内在的共性规律,可以达到举一反三、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我在讲人教版历史九上“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一课时,教给了学生两个带有规律性的记忆方法:一个是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或改革)爆发的根本原因,可以套用“(*)阻碍了该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这一句式。套用这一句式,学生在记忆英国、法国、美国、中国资产阶级革命(辛亥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就只需要记英国的“斯图亚特王朝”、法国的“波旁王朝”、美国的“英国殖
10、民统治”、中国“满清的封建专制统治”就可以了。另一个记忆方法是“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的历史意义”,我归结为“两段记忆法“,两段即“国内意义”和“世界意义”(有的没有),“国内意义”又分三个层次:第一层“除旧”,“推翻了、或结束了(*)统治”;第二层“布新”,“确立了、或建立了(*)政权”;第三层“共性语言”,“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或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或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上的障碍)”。讲这两个记忆规律,是费了点时间,但学生举一反三,后来记忆美国、法国、俄国、日本包括中国辛亥革命等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的历史意义时,着实轻松了不少。“磨刀”耽误的时间自然在“砍柴”的时候“赚”了回来。著
11、名教育家叶澜教授说过“每一个热爱学生和自己生命、生活的老师,都不应该轻视作为生命实践组成的课堂教学”,作为一名普通的历史教师,只要我们对于课堂充满着爱心和敬畏之心,乐于去探求其中的规律,善于去探求其中的规律,那么课堂一定会精彩纷呈、高潮不断,教学经历也一定会令人回味无穷。课堂教学是一门永无止境的艺术,作为身处其中的教师,应该主动去探寻并创造其内在的美的东西,探索无止境,感受无极限。参考文献:1、斯塔夫里阿斯洛(美国) 全球通史(下)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3年 483页; 2、叶澜 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 教育研究1997年 第9期作者简介:淡汉鸿 男 48周岁 教导主任 中学一级教师 枝江市实验中学 443200 13545749518 dhh326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