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人教四年级数学上册 解答题应用题试卷
1.某学校四个班级的同学本学期阅读课外书情况如下:
班级
一
二
三
四
合计
阅读本数
50
70
60
75
( )
(1)请把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
(2)本学期( )班阅读课外书本数最多。
(3)二班和三班一共读了( )本。
(4)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2.四年级3位老师带领38名同学去公园游玩。
成人票:40元/人儿童票:20元/人
团体票:30元/人(10人以上含10人)
(1)怎样购票最便宜?至少需要多少元?
(2)如果小明一家和姑姑一家总共4名孩子、6名大人一起去玩,他们拿出300元买门票够吗?应该怎样买?
3.四(2)班50名同学参加实践活动。要给每名同学发一瓶矿泉水。班长去买水,怎样买最省钱?需要多少元?
4.一种苹果,单买1箱要48元,一次买2箱只要84元。青青的妈妈带了230元钱,最多可以买多少箱?还剩多少钱?
5.明明感冒了,吃完药后要赶快休息。他应如何合理安排?(写出算式并计算或画出图)找杯子倒开水2分钟,等开水变温6分钟,找感冒药1分钟,量体温5分钟。
6.四(1)班2名老师带着36名学生一起去公园划船。大船每条10元,最多可坐5人,小船每条8元,最多可坐3人。怎样租船最省钱?需要多少钱?
7.旅行团有22人,早餐给每个人发2个蛋糕。买蛋糕时,怎样购买更合算?
8.如图,已知∠1=40º,求∠2和∠3各是多少度?
9.希望小学的2位老师和56名学生租车去科技馆参观,怎样租车最省钱?需要多少钱?
10.下面是四(2)班参加球类项目情况统计表。
参加项目
乒乓球
羽毛球
篮球
足球
人数/人
21
8
12
13
(1)根据上面的统计表,把统计图补充完整。
(2)图中每格代表( )人。参加( )项目的人数最多,参加( )项目的人数最少,参加羽毛球项目的人数比参加足球项目人数的少( )人。
(3)请你提一个数学问题并解答?
11.下图中,a//b,b//c,量出∠1、∠2和∠3的度数分别是( )、( )、( )。你能发现什么?
12.下面是幼儿园大班小朋友最喜欢的颜色情况。
(1)每格代表( )人。
(2)幼儿园大班小朋友最喜欢什么颜色的人最多?最喜欢什么颜色的人最少?
13.某城市2021年11月份的天气情况如下:
天气
晴
阴
多云
雨
天数
10
2
6
12
(1)请根据统计图完成条形统计图。
(2)图中每小格代表( )天。
(3)( )天气出现最多,有( )天。
14.下面是星光家电电视机一周销售情况统计表。
星光家电电视机一周销售情况统计表
星期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日
销售量/台
15
10
20
25
30
50
45
(1)请你把统计结果在统计图中表示出来。
(2)图中每格代表( )台电视机。这一周销售量最多的一天比最少的多( )台。
(3)你能提出什么建议?
15.下面是琳琳调查本班同学睡眠时间统计表。
睡眠时间
10小时及以上
9小时
8小时
8小时以下
人数
12
16
9
8
(1)将统计图补充完整。
(2)专家建议小学生的睡眠时间应不少于10小时。琳琳班里睡眠时间不足10小时的有______人,你对他们有什么建议:_____。
16.下面是四年级课外小组人数统计表。
小组
合唱
舞蹈
美术
体育
人数
15人
19人
25人
20人
(1)完成下面的统计图。
(2)参加( )课外小组的人最多,参加( )课外小组的人最少。
(3)四年级参加课外小组一共有( )人。
(4)你还能得到哪些信息?
17.下面是四(1)班同学最喜欢吃的一种水果调查统计表。
水果种类
桃子
苹果
香蕉
橘子
人数
12
14
17
5
(1)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你认为在统计图中一格代表( )人比较合适,并将统计图中的括号填写完整。
(2)请在下边的条形图中把上面的数据表示出来。
四(1)班同学最喜欢吃的水果统计图
(3)四(1)班共有( )人。
(4)四(1)班举行元旦联欢活动,需要购买水果,你有什么建议?说说你的理由。
18.佳美电器商店电视机一周销售情况统计表:
星期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日
小数量/台
15
10
20
25
30
50
45
根据上面的统计表绘制条形统计图,并回答下面的问题。
(1)图中每一个小格代表( )台;
(2)星期六卖出的电视机是星期四的( )倍。
(3)哪天卖得最多?哪天卖得最少?
(4)你还能发现什么?你能提出什么建议?
19.下面是小红、小丽、小锋和小军一次数学测试情况统计图。
①把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
②图中每个纵轴小格代表( )分。
③这次数学测试成绩最好的是( ),得了( )分,比最差的成绩多了( )分。
20.如图,两张长方形纸叠放在一起,已知∠1=120°,求∠2和∠3的度数。
21.花园小学四年级师生共299人,准备包车去赏花。包车的价格是28元/人,老师带9000元够吗?
22.王叔叔承包了一个长250米,宽80米的长方形果园。
(1)这个果园的占地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合多少公顷?
(2)如果每5平方米可种1棵果树,那么这个果园一共可以种多少棵果树?
23.小强每天早上跑步31分钟,他的速度是106米/分,小强每天早上大约跑多少米?
24.公园的一头大象一天要吃350千克食物,饲养员准备了50吨食物,够大象吃20天吗?
25.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平均每小时行驶125千米,行驶了18小时,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26.A、B两地相距36千米,甲、乙两人分別从两地同吋出发,相向而行,已知甲每小时比乙少走1千米,4小时相遇,甲、乙两人的速度分别是多少?
27.本学期的学习中,我们在探究积的变化规律时,研究了“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或除以)几,积如何变化”的规律。现在你能不能像课本探究这一规律那样,探究下面规律:
(1)两个因数同时变化时,积( )。(将合适的选项填入括号内,可以多选)
A.会变 B.不变
(2)举例验证你的猜想:
28.李叔叔开货车从A地到B地用了3小时,货车的速度是40千米/时,返回时比去时少用了1小时,李叔叔返回时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29.某超市正在进行干果礼盒促销活动,原价145元的礼盒现在买4盒赠1盒,妈妈买了5盒,相当于每盒少花了多少元?
30.李老师带了3000元钱,要为学校选购15部同样的电话机。想在下面的两款中选择一款,可以买哪款?写出你的思考过程。
31.A牌鼠标每个216元,B牌鼠标每个155元,C牌鼠标每个118元。刘老师要买42个同一类型的鼠标,学校给了她6000元购买经费,她可以买哪一种,还剩多少元?
32.小雅画了一个平行四边形,不小心擦掉了两条边,只剩下一个角(如下图):
(1)这个角的度数为( )。
(2)请把这个平行四边形补充完整。
(3)过点画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高。
(4)画一条线段,把这个平行四边形分割成一个三角形和一个直角梯形。
33.用一根长50厘米的铁丝围成一个等腰梯形,量得上底长8厘米,下底长18厘米。求它的腰长?
34.如图,按要求作答。
(1)新校区到洛神北路的距离是( )米。
(2)计划从新校区铺一条排水管道到洛神南路,怎样铺才能使所用的排水管道长度最短?请在图上画出来。
35.一个平行四边形的一条边长是23厘米,它的邻边比它长6厘米。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36.(1)下面图形的名称是( ),请你画出它的高。
(2)在图形中画一条线段,把它分割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一个三角形。
37.用一根长40厘米的铁丝,正好围成了一个上底6厘米,下底18厘米的等腰梯形。这个等腰梯形的一条腰长多少厘米?
38.如图所示,李大爷沿墙用篱笆围了一个等腰梯形形状的花园,篱笆共长18米,则这个花园的一条腰的长是多少米?
39.一个平行四边形,相邻两条边的长分别是4厘米和5厘米,高是3厘米,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40.A、C两城间有两条公路。一辆汽车从A城出发经B城到C城用了6小时。
①这辆汽车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②现在计划新建一条公路,使B城与公路AC连通,怎样设计路程最短?(作图表示,在图上画出)
41.育苗园里,树苗每棵25元,为了促销,买3棵送1棵,375元最多能买到多少棵树苗?
42.超市某品牌牛奶促销,妈妈用300元购买该品牌牛奶,最多可以购买多少箱?
43.计算下面三组题,计算后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540÷27= 144÷16= 180÷36=
540÷9÷3= 144÷2÷8= 180÷6÷6=
(1)请你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你的发现。
(2)请你再写出一组算式验证你发现的规律。
44.下图中长方形花圃的长增加到54米,宽不变,扩建后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小兰:( )(米)
(平方米)
小慧:( )
(平方米)
小丽:( )(米)
(平方米)
(平方米)
小美:( )
(平方米)
①你认为谁的想法是正确的,请在她名字后面的括号里打“√”。
②你喜欢谁的想法,说说她解决问题的思路。
45.小马虎在计算有余数的除法时,把被除数374看成了734,结果商比原来大24,但余数恰巧相同。请你求出除数和余数分别是多少。
46.某服装店的上衣进行促销活动,有以下两种方案,李叔叔现有288元,最多可以买多少件?还剩多少元?
方案一:39元/件 方案二:59元/两件
47.一条隧道长360米,其中火车从车头入洞到全车进洞共用了8秒,从车头入洞到全车出洞共用了20秒。这列火车长多少米?
48.小华从家到学校,如果以每分钟50米的速度行走,就要迟到4分钟;如果以每分钟60米的速度行走,就可以提前3分钟到学校。他出发时离上学时间还有多少分钟?
49.快车和慢车从甲地开往乙地,快车每小时行60千米,慢车每小时行30千米。如果慢车比快车早出发3小时,当快车追上慢车时,快车行了多远?
50.一辆汽车从甲地到乙地,去时平均每小时行120千米,14小时到达,原路返回时平均速度为80千米/时,求全程的平均速度.
51.秋游活动前,吴老师准备在天天超市为四(1)班50名同学每人买一瓶饮料,最少要用多少元?
52.820元最多能够批发多少件这样的衣服?
53.商场促销。王叔叔有382元最多可以买多少支钢笔?还剩多少元?
54.周末,可可和乐乐一起去爬山。从山脚到山顶共988米。他们爬了14分钟后,距山顶还有260米。他们平均每分钟爬多少米?
55.“六一”儿童节,四年级170名学生到公园划小船,共有5条小船,每条小船限乘5人,四年级170名学生最少几次都能坐上小船?
56.京沪高铁大约长1312千米,动车组列车从北京到上海大约4小时,而普通列车大约8小时,那么动车组列车比普通列车每小时快多少千米?
57.28名老师带着664名同学去春游,每辆大车可坐45人,租金900元,每辆小车可坐18人,租金500元,怎样租车最省钱?
58.王叔叔承运一批货物,去时每小时60千米,4小时到达,运到后返回,只用了3小时,返回时的速度是多少?
59.自行车3小时行45千米,汽车4小时行216千米.汽车平均每小时比自行车平均每小时多行多少千米?
60.一辆长途客车4小时行驶了192千米,照这样的速度,它15小时可以行驶多少千米?
【参考答案】
1.(1)统计表和统计图见详解
(2)四
(3)130
(4)本学期哪个班阅读课外书本数最少?(答案不唯一)
【解析】
(1)把每个班的阅读本数相加,即可求出合计的本数;一班的阅读本数是50本,观察统计图,一班的直条占了5格,50÷5=10本,则每格表示10本,纵轴最下面的括号填0,上面的数字依次加10,据此解答;
(2)从统计图中可知:四班的直条最长,则该班阅读课外书本数最多。
(3)二班的阅读本数加上三班的阅读本数等于这两个班一共阅读的本数。
(4)本学期哪个班阅读课外书本数最少?观察统计图,直条最短的表示该班阅读课外书本数最少。
(1)50+70+60+75
=120+60+75
=180+75
=255(本)
班级
一
二
三
四
合计
阅读本数
50
70
60
75
255
统计图如下:
(2)本学期四班阅读课外书本数最多。
(3)70+60=130(本)
二班和三班一共读了130本。
(4)本学期哪个班阅读课外书本数最少?(答案不唯一)
观察统计图可知:一班阅读课外书本数最少。
【点睛】
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及作用,并且能够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2.(1)买3张成人票和38张儿童票比较便宜
(2)够了,应买10张团体票
【解析】
(1)根据题意可知,一共有三种购票方法。第一种,买3张成人票和38张儿童票。第二种,买3+38=41张团体票。第三种,买10张团体票和3+38-10=31张儿童票。根据总价=单价×数量,分别求出各种购票方法花费的钱数,再比较大小解答。
(2)根据题意可知,他们可以买6张成人票和4张儿童票,或者买10张团体票。分别求出这两种购票方案花费的钱数,再与300元比较大小解答。
(1)第一种,买3张成人票和38张儿童票。
3×40+38×20
=120+760
=880(元)
第二种,买41张团体票。
(3+38)×30
=41×30
=1230(元)
第三种,买10张团体票和31张儿童票。
10×30+(3+38-10)×20
=10×30+31×20
=300+620
=920(元)
880<920<1230
答:买3张成人票和38张儿童票比较便宜。
(2)第一种,买6张成人票和4张儿童票。
6×40+4×20
=240+80
=320(元)
第二种,买10张团体票。
(6+4)×30
=10×30
=300(元)
320>300
答:拿出300元买门票够了,应买10张团体票。
【点睛】
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找出可能的购票方案,再比较花费钱数的大小,找出花费钱数最小的那种方案即可。
3.先买2箱24瓶的水,然后再单独买2瓶2元的最省钱;64元
【解析】
先算出每种方式中每瓶多少元,即1大箱中每瓶多少元,1小箱中每瓶多少元,再将这三种单价进行比较,看哪一种单价最便宜,就尽量按这种方式买,然后看是否刚好可以买这么多,如果不能,则接下来就按第二种便宜的价格去买,依次类推,剩下的就只能按最后一种价格去买;由此解答。
1大箱中每瓶:30÷24=1(元)……6(元)
1小箱中每瓶:12÷8=1(元)……4(元)
单瓶:2元
所以优先按1大箱1大箱地买,
可以买整大箱:50÷24=2(箱)……2(瓶)
剩下2瓶不满足买1小箱,所以只能单独买,
需要:30×2+2×2
=60+4
=64(元)
答:先买2箱24瓶的水,然后再单独买2瓶2元的最省钱;需要64元。
【点睛】
此题考查最优化问题,尽量选择单价便宜地去买,这样花的钱才会最少。
4.5箱;14元
【解析】
根据题意,用84除以2,求出一次买2箱时,每箱的钱数,再与48元进行比较,可知一次购买2箱划算,再看看230元里有几个84元,就可以购买几组2箱,然后看看余下的钱鱼48元进行比较,看看余下的钱够不够单买买1箱,最计算出剩余的钱数即可。
84÷2=42(元)
42<48
230÷84=2(组)……62(元)
62-48=14(元)
2×2+1
=4+1
=5(箱)
答:最多可以买5箱,还剩14元钱。
【点睛】
求出一次买2箱时,每箱的钱数,并找出最优惠的购买方案,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5.见详解
【解析】
要想节约时间,就要找到一些能同时做的事情,据此解答。
明明应先找杯子倒开水,用时2分钟;然后在等开水变温的6分钟里可以找感冒药和量体温。
用的时间为:2+6=8(分钟)
答:明明应先找杯子倒开水,然后等开水变温水,在等开水变温的同时找感冒药和量体温。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优化问题,解题关键是找出可以同时做的事情,节省时间。
6.租7条大船和1条小船最省钱,需要78元
【解析】
根据题意可知,共有2+36=38人去公园划船。大船每条10元,最多可坐5人,每人平均10÷5=2(元)。小船每条8元,最多可坐3人,每人平均8÷3=2(元)……2(元)。则要使租船最省钱,应在保证坐满的前提下尽量多的租大船。用去划船的总人数除以每条大船可乘坐人数,求出需要租大船数量,再结合余数判断是否租小船,据此解答。
10÷5=2(元)
8÷3=2(元)……2(元)
则尽量多的租大船。
(36+2)÷5
=38÷5
=7(条)……3(人)
可以租7条大船,剩下的3人正好租1条小船。
7×10+8×1
=70+8
=78(元)
答:租7条大船和1条小船最省钱,需要78元。
【点睛】
本题关键是明确尽量多的租大船时,租船最省钱。对于解决方案问题,注意题目中蕴含的条件和数据,通过具体的计算,找出最优化的方案。
7.每袋6个的买6袋,每袋4个的买2袋
【解析】
12÷4>15÷6,因此每袋6个的买法最便宜,要使买蛋糕最便宜,那么要多买最便宜的一种买法,并且使买蛋糕的个数没有剩余,即先用旅行社的总人数乘每人发蛋糕的个数计算出需要蛋糕的总个数,然后用蛋糕的总个数除以最便宜的一种买法中每袋的个数即可,再根据所得的商和余数确定出最划算的买法即可。
12÷4>15÷6
22×2=44(个)
44÷6=7(袋)……2(个)
7-1=6(袋)
6+2=8(个)
8÷4=2(袋)
答:每袋6个的买6袋,每袋4个的买2袋更合算。
【点睛】
熟练掌握优化问题的计算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8.50°;130°
【解析】
观察图形可知,∠1与∠2组成一个直角,所以,∠2=90°-40°=50°;∠3与∠2组成一个平角,所以,∠3=180°-50°=130°,据此解题即可。
∠2=90°-40°=50°
∠3=180°-50°=130°
答:∠2是50°、∠3是130°。
【点睛】
熟记:直角是90°、平角是180°,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9.租6辆大车和2辆小车;900元
【解析】
小车每人为90÷5=18(元),大车每人为120÷8=15(元),由此可知,在尽量满坐的情况下,多租大车省钱。2+56=58(人),58÷8=7(辆)……2(人),租7辆大车,剩余2人租小车有空位,由58=8×6+5×2可知,租6辆大车和2辆小车刚好坐满没有空位,这样最省钱。
90÷5=18(元)
120÷8=15(元)
由此可知,在尽量满坐的情况下,多租大车省钱。
2+56=58(人)
58÷8=7(辆)……2(人),租7辆大车,剩余2人租小车有空位。
58=8×6+5×2,租6辆大车和2辆小车刚好坐满没有空位,这样最省钱。
120×6+90×2
=720+180
=900(元)
答:租6辆大车和2辆小车最省钱,需要900元。
【点睛】
通过分析大车与小车的租用成本得出在尽量满载的情况下,多租用大车最省钱是完成本题的关键。
10.(1)见详解
(2)2;乒乓球;羽毛球;5;
(3)见详解
【解析】
(1)根据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并结合统计表中的信息绘制条形统计图即可;
(2)直接观察统计图填空即可;哪一个项目对应的条状最长,则参加这个项目的人数最多;哪一个项目对应的条状最短,则参加这个项目的人数最少;用参加足球项目的人数减去参加羽毛球项目的人数即可。
(3)根据统计图中的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并解答,符合题意即可;例如问题是:参加羽毛球项目和篮球的人数一共有多少人?用参加羽毛球项目的人数加参加篮球项目的人数即可。
(1)四(2)班参加球类项目情况统计图
(2)图中每格代表2人。乒乓球项目对应的条状最长,则参加乒乓球项目的人数最多;羽毛球项目对应的条状最短,则参加羽毛球项目的人数最少;
13-8=5(人),参加羽毛球项目的人数比参加足球项目人数的少5人。
(3)参加羽毛球项目和篮球的人数一共有多少人?
8+12=20(人)
答:参加羽毛球项目和篮球的人数一共有20人。(答案不唯一)
【点睛】
熟练掌握单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1.137°;137°;137°;∠1、∠2和∠3的度数相等
【解析】
同一平面内永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组成平行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量角的步骤是:先把量角器的中心与角的顶点重合,0°刻度线与角的一条边重合,角的另一边所对的量角器上的刻度,就是这个角的度数,依此测量出∠1、∠2和∠3的度数,然后根据测量出的结果写出发现即可。
根据测量可知,∠1、∠2和∠3的度数分别是137°、137°、137°。
我发现∠1、∠2和∠3的度数相等。
【点睛】
熟练掌握用量角器测量角的度数的方法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2.(1)1
(2)蓝色;黄色
【解析】
(1)直接观察条形统计图填空即可;
(2)哪一个颜色对应的条状最高,则喜欢这个颜色的小朋友最多;哪一个颜色对应的条状最低,则喜欢这个颜色的小朋友最少。
(1)2÷2=1(人),即每格代表1人。
(2)蓝色对应的条状最高,则喜欢蓝色的小朋友最多;黄色对应的条状最低,则喜欢黄色的小朋友最少。
【点睛】
熟练掌握单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3.(1)见详解;(2)2;(3)雨;12
【解析】
(1)条形统计图是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根据数量的多少画成长短不同的直条,然后把这些直条按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
(2)根据纵轴天数0、2、4、6、8等数据,可知每小格代表2天;
(3)从条形统计图中很容易看出各种数量的多少,直条越长表示数量越多,直条越短表示数量越少。
(1)作图如下:
(2)图中每小格代表2天。
(3)雨天气出现最多,有12天。
【点睛】
条形统计图的特点是能够使人们一眼看出各个数据的大小,易于比较数据之间的差别,能清楚地表示出数量的多少。
14.(1)见详解;(2)5;40;(3)要在星期六、星期日这两天多备货。
【解析】
(1)条形统计图是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根据数量的多少画成长短不同的直条,然后把这些直条按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
(2)从纵轴销售量0、5、10、15等数据可知,每格代表5台电视机。销售量最多的一天是星期六,50台,销售量最少的一天是星期二,10台,相减即可。
(3)通过观察图可知,星期六、星期日两天的销售量明显增多。建议:要在星期六、星期日这两天多备货。(答案不唯一)
(1)
(2)图中每格代表(5)台电视机。这一周销售量最多的一天比最少的多(40)台。
(3)建议:要在星期六、星期日这两天多备货。(答案不唯一)
【点睛】
条形统计图的特点是能够使人们一眼看出各个数据的大小,易于比较数据之间的差别,能清楚地表示出数量的多少。
15.(1)见详解;(2)33;建议见详解
【解析】
(1)把统计表中的数据在统计图中用方条表示出来,完善统计图。
(2)把睡眠时间在9小时、8小时及8小时以下的人数相加即等于睡眠时间不足10小时的人数;再根据统计数据提出合理建议即可。
(1)
(2)16+9+8
=25+8
=33(人)
琳琳班里大部分同学睡眠时间不足10小时,建议大家早点休息,少看电视和玩手机,保证充足的睡眠,这样有利于身体健康成长,有利于更好的学习。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条形统计图的制作和根据统计数据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6.(1)见详解;
(2)美术;合唱;
(3)79;
(4)见详解
【解析】
(1)把统计表中各个课外小组人数在统计图中用方条表示出来,完善统计图;
(2)根据统计表中各个课外小组的人数可以看出哪个小组的人数最多,哪个小组的人数最少;
(3)把四个课外小组的人数相加即可解答;
(4)根据统计数据,得出合理的结论即可。
(1)
(2)参加美术课外小组的人最多,参加合唱课外小组的人最少。
(3)15+19+25+20
=34+25+20
=59+20
=79(人)
(4)通过统计图表还可以知道美术课外小组比合唱课外小组多10人,体育课外小组比舞蹈课外小组多1人。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条形统计图的制作和根据统计数据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7.(1)2
(2)见详解
(3)48
(4)多购买香蕉少购买橘子,因为喜欢吃香蕉的人数最多,喜欢吃橘子的人数最少
【解析】
(1)根据统计表中数据特点可知,统计图中一格代表2人比较合适,这样可以有更多的数据用整格数表示,且表示的格数适中。
(2)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完善条形统计图即可。
(3)将喜欢吃各种水果的人数相加,求出四(1)班学生总人数。
(4)比较喜欢吃各种水果的人数,喜欢人数最多的水果应多购买,喜欢人数最少的水果应少购买。
(1)在统计图中一格代表2人比较合适。
(2)
(3)12+14+17+5=48(人)
则四(1)班共有48人。
(4)17>14>12>5
则四(1)班举行元旦联欢活动,需要购买水果,应多购买香蕉少购买橘子,因为喜欢吃香蕉的人数最多,喜欢吃橘子的人数最少。
【点睛】
本题考查条形统计图的数据分析和整理。根据统计图找出需要的数据,列式计算即可。
18.图见详解;(1)5;(2)2;(3)星期六;星期二;(4)见详解
【解析】
把统计表中的数据在条形统计图中用直条表示出来,完善统计图。
(1)根据统计图纵轴上的数据可以看出一格表示台;
(2)用星期六卖出的电视机台数除以星期四卖出的台数即可解答;
(3)比较统计表中每天卖出的台数可以知道哪天卖得最多,哪天卖得最少;
(4)根据题目的信息得出合理的结论,提出合理的建议。
(1)图中每一个小格代表5台;
(2)50÷25=2
(3)50>45>30>25>15>10
答:星期六卖得最多,星期二卖得最少。
(4)休息日比工作日卖得多,建议在休息日里增加销售工作人员,工作日减少销售工作人员。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条形统计图的制作,以及根据统计数据解决实际问题。
19.①见详解
②5
③小锋;100;25
【解析】
①、②小军得了75分,因此用75分减去60分后再除以3即可计算出60分往上的每个纵轴小格表示的分数,依此根据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将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即可;
③哪一个人对应的条状最高,则这个人的数学测试成绩最好,用他所得分数减去最差的人的成绩即可。
①75-60=15(分)
15÷3=5(分)
②根据第1小问中计算可知,图中每个纵轴小格代表5分。
③小锋对应的条状最高,则小锋的数学测试成绩最好,是100分;
100-75=25(分),即比最差的成绩多了25分。
【点睛】
熟练掌握单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0.∠2是60°;∠3是30°
【解析】
观察上图可知,∠1和∠2组成一个平角,∠2等于180°减∠1;∠2和∠3组成一个直角,∠3等于90°减∠2;据此即可解答。
∠2=180°-∠1
=180°-120°
=60°
∠3=90°-∠2
=90°-60°
=30°
答:∠2和∠3的度数分别是60°和30°。
【点睛】
根据相邻角之间的关系进行解答。
21.够
【解析】
单价×数量=总价,因此用包车时每人的价钱乘总人数,最后与9000元比较即可。
28×299=8372(元)
8372元<9000元,够
答:老师带9000元,够。
【点睛】
此题考查的是经济问题的计算,熟练掌握三位数与两位数的乘法计算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2.(1)20000平方米;2公顷
(2)4000棵
【解析】
(1)长方形果园的长乘宽等于果园的面积,然后根据“1公顷=10000平方米”换算成公顷即可解答。
(2)用果园的面积除以5即可解答。
(1)250×80=20000(平方米)=2公顷
答:这个果园的占地面积是20000平方米,合2公顷。
(2)20000÷5=4000(棵)
答:这个果园一共可以种4000棵果树。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长方形面积公式和面积单位换算知识的掌握。
23.3000米
【解析】
速度×时间=路程,用小强每天早上跑步的时间乘他的速度,求出小强每天早上大约跑多少米即可。
31×106
≈30×100
=3000(米)
答:小强每天早上大约跑3000米。
【点睛】
此题考查了学生对关系式“速度×时间=路程”的运用以及乘法估算方法的掌握情况。
24.够
【解析】
首先用公园的一头大象一天要吃的食物的重量乘20,求出20天需要多少食物,再和50吨比较大小即可。
350×20=7000(千克)=7(吨)
7<50,
答:饲养员准备了50吨食物,够大象吃20天。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了整数乘法的运算方法,以及整数大小的比较。
25.2250千米
【解析】
用汽车行驶的路程乘行驶的时间,求出汽车行驶的路程,也就是甲乙两地的距离。
125×18=2250(千米)
答:甲乙两地相距2250千米。
【点睛】
本题考查行程问题,关键是熟记数量关系式:路程=速度×时间。
26.A
解析:甲的速度是4千米/时,乙的速度是5千米/时
【解析】
用A、B两地的距离除以从出发到相遇的时间,求出甲、乙两人的速度和。甲每小时比乙少走1千米,则用甲、乙两人的速度和加上1千米/时,求出两个乙的速度,进而求出乙的速度。再用乙的速度减去1千米/时,求出甲的速度。
36÷4=9(千米/时)
(9+1)÷2
=10÷2
=5(千米/时)
5-1=4(千米/时)
答:甲的速度是4千米/时,乙的速度是5千米/时。
【点睛】
本题先根据速度=路程÷时间,求出甲、乙两人的速度和,再根据和差问题的解题方法解答。
27.A
解析:(1)A、B;(2)见详解
【解析】
积的变化规律:如果一个因数乘(或除以)几(0除外),另一个因数不变,那么积也乘(或除以)相同的数。如果一个因数乘几(0除外),另一个因数除以相同数,那么积不变。
(1)两个因数同时变化时,积(A、B)。(将合适的选项填入括号内,可以多选)
A.会变 B.不变
(2)举例验证你的猜想:
20×35=700,(20×5)×(35÷5)=100×7=700,两个因数同时变化,积没变。
20×35=700,(20×5)×(35×2)=100×70=7000,两个因数同时变化,积变了。
【点睛】
熟练掌握积的变化规律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8.A
解析:60千米
【解析】
用40乘3等于A地到B地的路程,再除以返回时行驶的时间即可解答。
40×3÷(3-1)
=120÷2
=60(千米)
答:李叔叔返回时平均每小时行60千米。
【点睛】
本题是行程问题,熟练掌握路程、速度和时间三者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9.29元
【解析】
买4盒赠1盒,即花费4盒的钱数可以得到5盒。用每盒礼盒的原价乘4,求出买5盒花费的钱数,再除以5,求出每盒礼盒的现价。用每盒礼盒的原价减去现价解答。
145×4÷(4+1)
=145×4÷5
=580÷5
=116(元)
145-116=29(元)
答:相当于每盒少花29元。
【点睛】
本题考查经济问题,关键是正确理解“买4盒赠1盒”,进而求出每盒礼盒的现价。
30.A
解析:A款;思考过程见详解
【解析】
分别计算出15部A款电话、15部B款电话需要的钱,然后再与3000元比较即可;单价×数量=总价,依此计算并比较。
15部A款电话需要的钱为:198×15=2970(元)
2970元<3000元,可以买
15部B款电话需要的钱为:210×15=3150(元)
3150元>3000元,钱不够;
答:可以买A款。
【点睛】
此题考查的是经济问题的计算,熟练掌握总价、单价、数量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31.C
解析:C牌;1044元
【解析】
单价×数量=总价,因此分别用每个牌子鼠标的价钱乘42,然后与6000元比较,只要42个同一类型的鼠标的总价钱不超过6000元即可,最后用6000元减去所买的42个同一类型的鼠标的总价钱即可。
A牌鼠标:216×42=9072(元),9072元>6000元,即不可以买
B牌鼠标:155×42=6510(元),6510元>6000元,即不可以买
C牌鼠标:118×42=4956(元),4956元<6000元,可以买;
6000-4956=1044(元)
答:她可以买C牌鼠标,还剩1044元。
【点睛】
此题考查的是经济问题的计算,熟练掌握三位数与两位数的乘法计算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32.A
解析:(1)120°
(2)(3)(4)见详解
【解析】
(1)量角要注意两对齐:量角器的中心和角的顶点对齐,量角器的0刻度线和角的一条边对齐,做到两对齐后看角的另一条边对着刻度线几,这个角就是几度,看刻度要分清内外圈;
(2)根据平行四边形的含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由此即可把平行四边形补充完整;
(3)根据平行四边形高的含义:在平行四边形中,从一条边上的任意一点向对边作垂线,这点与垂足间的距离叫做以这条边为底的平行四边形的高,由此过点A即可画出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高;
(4)沿着平行四边形的一个顶点上的高作线段,即可把平行四边形分成一个三角形和一个直角梯形。
(1)这个角的度数为120°。
(2)(3)(4)如图所示:
【点睛】
本题考查了图形的分割、角的度量、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及高的画法。
33.12厘米
【解析】
用这根铁丝围成一个等腰梯形,等腰梯形的周长等于铁丝长度。等腰梯形中,两条腰相等。用铁丝长度减去上底,再减去下底,即可求出两条腰的长度和。再除以2,即可求出腰长。
(50-8-18)÷2
=24÷2
=12(厘米)
答:它的腰长12厘米。
【点睛】
等腰梯形的周长=上底+下底+2×腰,灵活运用等腰梯形的周长公式解决问题。
34.(1)50;(2)见详解
【解析】
(1)从直线外一点向这条直线作垂直线段,这条垂直线段的长度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据此可知,从新校区这点到洛神北路所作的垂直线段就是新校区到洛神北路的距离。
(2)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线段中,垂直线段最短。据此可知,要使所用的排水管道长度最短,则从新校区这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