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学中年级语文预习习惯的培养寇欣雯 从教语文将近二十年,我深切感到:预习是课堂的“前奏曲”,它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质量,影响着学生的发展。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是非常必要的,培养学生良好预习习惯是养成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前预习习惯也是教育改革的呼唤和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一教给方法 进行有效的预习 学生开始不会预习,这是很正常的现象,需要教师的指导。虽然预习一般是在课外进行的,但是由于学生开始没有掌握预习的方法,所以教师就应该不拘泥于形式,把预习拿到课堂上来,上几次预习指导课。在预习课上,教师可以就一篇要学的课文为例带着学生一起预习,教给学生预习的方法,等到学生基本掌握预
2、习的方法之后,也就可以布置运用方法回家预习。 1、教给学生一些必要的将段落、生字、重点语句等勾画出来的批注符号。 预习课文不只是读读、想想,同样要注意多动笔。预习时,在课文一些重点地方写写画画,圈圈点点是很有必要的。例如,学会运用字词典,给不认识字标上拼音,不理解的词写上注释,含义深刻的句子画上线,重点的字词加圈加点,有疑难的地方打个问号等。这样的过程,就是读书的过程,这是一个“读、思、记”的组合过程,可促进理解,增强记忆,使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阅读习惯。 2、指导预习的步骤。 第一步:初读感知。将课文读通顺,圈出文中的生字,并划出词语,同时自学生字词语。字词预习的要求是在预习本上给
3、生字注音,运用字典、词典这些无声的老师帮助学习,或运用一定的方法理解词语,扫除语言文字的障碍,牢固地掌握这些字词的读音、意思和用法。同时了解课文大概内容,能说出这篇课文写了什么事,主要人或事是什么,按什么顺序写,为理解课文作好铺垫。 第二步:再读理解。弄清文章结构层次,查找有关资料等,来了解作者和作者的写作思路。找出一些与中心密切相关的句子、段落。具体要求是摘抄课文中的描写精彩的句子,或含义深刻的句子并多朗读。 第三步:细读深究。带着问题细读课文,理解句子深刻含义;抓住关键词语,用圈划批注的方法深入领会课文的中心思想,体会文章的写作特点。具体要求是在所摘抄的句子上圈出关键词语,进行批注,写出自
4、己的理解。同时还有哪些疑问或对课文后的思考题已经进行了思考都记录下来。二注重评价 形成良好的习惯 学生预习后,教师一定要有检查,看看该理解的是否理解了。学生对新教材内容进行预习后,也渴望得到教师的评价。如果教师及时地对学生的预习情况进行检查、反馈给予一定的肯定评价,给予学生激励性的鼓励,从而会让学生获得心理上的满足情感的喜悦,无形中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促进学生的主动参与性,使课前预习任务得以较好的完成,使课堂教学效果大大提高了。所以,对学生的每次预习,我逐一翻阅学生预习笔记本,看看学生生字注音、词语理解是否准确,对所摘录的句子的理解,对问题的思考是否准确,还有哪些问题没有得到解决?然后
5、对质量较高,有自己独特见解的预习给予奖励。学生特别看重我的批改,只要看到预习本上有一颗鲜艳的五角星,就会乐开花。 预习是一个寻疑的过程,预习也是一个解决问题的过程,预习在课堂教学中起着“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做好课前预习,不但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认知能力,培养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使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得到了提高。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改变了教师讲,学生听的被动学习局面,形成了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气氛,加快了教学进度,减低了教学难度,学生掌握了基本的学习方法,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更重要的是:久而久之,能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
6、。关注小学生语文课前预习-一、小学语文课前预习必要性我校处于城乡结合部,学生大多是小商小贩的子女,家庭背景各不相同,学习成绩参差不齐,很多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关注小学语文课前预习已成为我校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小学语文课前预习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这对于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提高预习水平,是大有裨益的。在实际教学中,通过“预习”这一环节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重视预习中的个体差异,强化训练,从而提高阅读教学的课堂效率,不失为一个良策。通过预习,不但可以缩短孩子在学习上的差距,使他在课堂上显得更自信,更有勇气,而且可以让孩子自己摸索出一条学习的路径,积累一些自学的好方法。著名教
7、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学生通过预习,自己阅读课文,动了天君(指大脑),得到理解,当讨论的时候,见到自己的理解与讨论的结果正相吻合,便有独创成功的快感;或者见到自己的理解与讨论结果不相吻合,就作比量短长的思索;并且预习的时候绝不会没有困惑,困惑而没法解决,到讨论的时候就集中了追求解决的注意力。这种快感、思索与注意力,足以鼓动阅读的兴趣,增进阅读的效果,有很高的价值。”这是对预习重要性的精辟阐述。二、小学语文课前预习的内涵1 、预习是一种铺垫 预习是了解课文的阶段。其实质在于把学生引导到一个新的水平线之上,提高他们学习课文的起点,从而改变学习的被动局面,为高质量的教和学打好基础。一方面预习不能是“
8、浮光掠影”的,另一方面又不必都要求“水落石出”,适度是其关键。 2 、预习是一种预测 对于教师而言,预习具有洞察性,它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环节,也应看作备课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类似文章中的“过渡段”,教师应十分重视预习过程中的信息反馈,以便恰当调整教学方案,取得较好效果。而在“明白”学生,通过预习,初知概貌,生出疑问。“测量”出自己知识的深浅,认识到课文难点之所在,然后再去学习课文,其积极意义是很明显的。 3 、预习是一种自练。 预习主要是为学生提供一个阅读和独立思维的机会,一般说来,它是学生根据一定的预习要求进行自己练习的过程。这种自练,从近期目的看,是为学习具体课文作铺垫;从长远目的看,
9、它是在培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独立撷取、驾驶知识等能力因为这种自练本身是在“尝试了解”课文,只要没有忘记启迪心智方面的训练要求,是很有利于培养“会”的能力的。三、小学语文课前预习的方法 很多学生不懂得如何预习,认为预习只是读读生字、课文而已,达不到预习的目的。教师加强课前预习指导,才能实现预期的效果。学生年级不同,预习的方法也不同。先谈一谈低年级如何预习。教师从一年级起就应注意教给小学生自主预习的方法,培养其自主预习的习惯,这个习惯应在课内培养,到中年级再逐步放到课前。在教学中,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指导精神和小学语文教科书课文前对小学生提出的预习要求,结合小学生的实际情况,我校摸索出一种简易、实
10、用的预习方法。这种方法用口诀的形式概括出来。口诀如下: 一画段,二画圈, 三画需认字,四画翘舌音, 五画疑难处,六画好词句。 这个口诀称为“六画读书预习法”。(其中前“四画”在一年级开始学习使用,“五画、六画”在二年级开始学习使用)其含义是:“一画段”即让学生预习一篇课文前,先让学生用笔在课文每个自然段前用阿拉伯数字标出序号。这个小序号的标画看似简单,其实在小学生标画的过程中,对文章就有了一种感性认识,知道一篇文章是由许多个自然段构成,在教学活动中师生便于操作。“二画圈”即学生在完成“一画段”后,对照课后生字表中需要“学会”的生字,在课文中用“O”画出,这样用“O”一画就使学生明确了哪是要求“
11、学会”的,哪是要求“会认”的。“三画需认字”就是画完要求“学会”的生字后,再对照可后要求“会认”的生字,用“V”在课文中画出,以区别要求“学会”的字。“四画翘舌音”,就是在读课文的过程中,把含翘舌音的音节用“”在其下面画出来,以利于正确的读书。“五画疑难处”就是指学生在完成上面画法之后,再读课文的过程中,对不明白的地方用“?”再其右边画出。读完课文后对疑难问题或查字典,或问同学、老师,或交流讨论解决。“学源于思,思源于疑”,学方有所得。长此以往,真正养成了“一边读一边想”的好习惯。“六画好词句”就是指学生再读课文的过程中,可以帮助自己正确、快速的理解课文等。老师就要求教给学生用波浪线“”画出。
12、这为培养学生“自能读书”奠定了坚实的一步!那么中高年级怎么预习呢?(一)读课文要将课文读正确,读流利,了解课文大意。要做到这点,首先要将课文中的生字新词读正确,然后利用工具书,弄清字词的音、形、义。当“一字多意”、“一词多意”的时候,要结合上下文想一想:课文中的这个字词应当选哪一种。(二)搜集资料1、关于作者新课标要求“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有些课文出自于大家之手,预习时可以利用手边的资料,网络工具对作者的生平以及代表作品有个了解。这可以比较好的帮助同学理解课文的有关内容。2、关于背景新课标要求学生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获取资料,解决与学习和生活相关的问题。作为高年级的同学,
13、应当有能力了解一些课文的历史背景,如:金色的鱼钩负荆请罪将相和詹天佑草船借箭等感受经典,只有搜集并查阅相关的图片、数据、光碟、文字资料,才会对课文所涉及到的历史有一个了解,才会在课堂上更易理解老师的讲授。(三)理清脉络到了小学高年级,学生语文知识已有一定积淀,读了课文后需要进行一些思考,可以从这几方面:1、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2、课文是从哪几方面来写的?3、按照文章的写作顺序,我们可以将全文分为哪几段?4、用一句话概括每一段的段意。段意的概括根据文章的写法有这样几种:A、 摘抄法。相关段落如果在写法上采用的是“段首概括”法、“总分总”、“总分”、“分总”的方式,就可以采用这种概括方式。B、取
14、主舍次法。一段中有几层意思,对最重要的一层作为概括段落大意的重点。C、综合法。就是围绕文章的中心进行概括。D、合并法。如桂林山水(四)做批注学习语文主要是品读。品读在预习中是最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品读含义深刻的,优美的句子或段落,从中思考作者写这篇文章赞扬了什么,批评了什么?向我们揭示了什么道理。古人云:不动笔墨不读书。把自己欣赏的字、词、句,哪怕是一个标点的使用好处,都可以用简洁的文字批注在书的空白处。体会作者是怎样运用这些字、词、句、标点来表达中心思想的。最后再综合起来,想想整篇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以及文章的写作特点。这样不仅有助于对课文的理解,而且长期坚持下去,探索能力会逐步提高。(
15、五)做好读书笔记先看清楚要预习的内容,哪里看不懂写到笔记本上,或者把课文中优美的句子摘抄下来。合上书,把记得的东西回想一下,思考不懂的,写下记得的重点。课后,拿出预习笔记,查看原来不懂的问题是否已经解决。 分课型预习(一)讲读课文1、提前查阅课外资料,并进行细致整理,提前浏览,初步掌握。课上,可借此搜集整理的资料与同学、老师一起交流。这样的学习才会使课堂更加丰富多彩。2、解决文章中的生字、新词、重点语句和对文章层次段落作批注。预习一篇阅读课文,字词句篇是基础,课前的预习可以从读、圈、查、划、抄入手,循序渐进。(1)读。反复读课文,了解课文大致内容,体会语言美,品味句式美,把优美的词句储备在自己
16、的口语语库中,丰富自己的词汇。(2)圈。课前预习课文时,找出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句,用醒目的符号圈出来。(3)查。运用字典、词典等工具书,弄清圈出字、词的音、形、义,并将注释写在该字、词的附近,便于在阅读中理解词语,加深印象。(4)划。划出课文的重点词、重点句、重点段,做到重点突出。在理清课文思路之后,可以用“/”试着给课文分段,并对各段的主要内容进行批注。(5)抄。对于课文要求掌握的生字、新词或者优美的语句等抄写在积累本上,巩固记忆。抄写的过程中数量可以自己决定。3、解决课后思考题。这一步是较高层次的要求。要求我们根据课文及练习题进行思考。可以带着问题(课文后面的练习题)进行阅读,看到课文
17、中有问题的答案就直接在书上划出来。这样,当老师在讲解课文的时候,同学们也就容易心领神会了。(二)自读课文每个教学单元均会安排“自读课文”的学习。文章内容浅显易懂,在课堂上,短短的40分钟里,像这样较长篇幅的课文,通读一遍即会占用小半节课,要做好充分地课前预习,才能及时完成教学任务。1、阅读“自读提示”。心中明白文章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带着问题,通读全文,解决字词。2、理清文章的脉络。深入分析文章的重点段落,进行细致研读,在读文的过程中总结并作批注,理清文章表达的主要内容及中心思想。这样的预习已经是比较充分的了。预习是一个重要的学习方法,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是一种人生智慧。真正有质量的预习不仅
18、能极大地提高教学效率,而且能培养学生的学生善于质疑、勤于思考的学习习惯,将使他们终身受益。边远农村小学学生有效预习课文策略研究如何追求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是当前语文教育改革走到一定阶段必然的价值取向。而实际上,一直以来,因诸多因素的影响,当前边远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始终是一个难点,当然,如何使边远农村小学的语文教学取得有效性就更显得困难重重了。一些学校为了把语文教学工作进行下去,把语文教师安排成班主任,以为这样,学生就会因重视班主任而重视班主任所教的科目,从而提起语文学习的兴趣,实现语文课堂的有效性,达到提升语文教学的成绩的目的。不过,通过调查发现,收效甚微。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低效的。如何转变当前
19、边远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低效的局面,很多教师都在探讨,也总结出了一些经验。而我认为低效的主要原因就是教学方法的问题。我们都知道:“教无定法。”当然也知道:“教学有法。”作为教师,把教学作为自己终身从事的职业,如果不认真学习、总结。那么可能一辈子就只是仅仅能够“教书”而已,就有可能不是“教无定法。”而是“教无方法”了。怎样才能找出适合自己的教法呢?在常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要将教学中的困惑收集、归纳、分析,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指导自己的具体教学行为,力争将遇到的困惑通过改革自己的教学方法而解决。并学会总结自己的教学经验,检验自己的教学经验,由一个口述型教师转向科研型教师。只有这样,才能逐步摸索出一些
20、道道,找出一些适合自己的教法,才能实施语文课堂有效性,从而达到会“教”的目的。关于“教”的目的,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老先生有两句经典的名言:“凡为教,目的在达到不需要教。”“最终目的为: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老师之训练必作到此两点,乃为教学之成功。”。“凡为教者必期于达到不须教。教师所务惟在启发导引,使学生逐步增益其知能,展卷而自能通解,执笔而自能合度。”对于语文教学,早在1949年他为当时的华北人民政府草拟的中学语文科课程标准中,对“教学要点”部分的阐述时,就说“要强调预习,预习是自求了解的重要步骤。”“某种书该怎么读,参考些什么,可与哪些实际联系起来,这些项目固然最好
21、由学生自己解决,可是教师总得经他们安排一条探索的道路”。关于阅读,他还说:“所谓训练,第一必须讲求方法。怎样才可以明白通晓,摄其精华”。那么在语文教学中怎样教给学生“一条探索的道路”,指导学生阅读,怎样来使他们能通过“预习”基本做到自求了解呢?换句话说,就是怎样教给学生“预习”的方法呢?对于教给学生如何读书、预习的问题,我通过对身边农村小学近二十个语文教师的教育教学经历和这些教师的二十余个班的语文教学状况调查发现,大部分教师布置预习任务时都会说 “请大家回去预习某某课”;“回去读书,抄写生字”只有极少数的教师会设计一定量的练习题供学生预习时用。而对三间小学三至六年级的近三百余名学生的预习课文方
22、法的随机抽查发现,这些学生受教师的影响,几乎无一列外的对预习课文如何进行感到无从下手,以至于他们普遍不能自学课文。这样笼统地给学生布置预习任务,学生“无法可依”,漫无目的,接受了任务,当然也就只能是泛泛地读一遍课文(大部分可能书都不读)而已。等老师教学新课时,学生就不得要领,不知所以。老师辛辛苦苦的“教”,学生“懵懵懂懂”地学,课堂肯定就低效,教学成绩就不佳。为了进一步探讨语文教学中的预习问题,我将自己在多年的具体的语文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困惑进行归纳,并随时进行分析、反思,逐步探索出点滴经验,姑且把它称之谓“四读导学法”,用以指导小学中年级以上的学生自读、预习课文。 我们知道,目前我国小学语文教
23、材的编排体系基本一致,但凡课文一般都包含了“预习、课文、课后思考”等几个部分,所以,我们在指导学生预习课文时必须紧紧抓住教材的编排特点,引导学生进行预习。“四读导学法”就是针对教材的编排特点,将一篇课文的预习分为四步,学生在课前预习时按照读预习、读课文、读课后思考练习、读课文的四个步骤,逐步解决问题。即:一读,读“预习”,即读课文前的“预习”。课文前的预习提示,一般都会揭示这篇课文的学习要点、重点,学习任务。读好读懂“预习”,学生就会抓住这篇课文的学习重点、方向。所以,学生预习首先就必须学会读“预习”提示,老师在这个环节要教给学生读预习的方法。要求学生通过仔细阅读预习,梳理、归纳出预习中出示的
24、主要问题,并且指导学生学会给这些问题编上序号,明确预习中提出了哪些学习要点、重点。这样通过读预习,让学生明确学习这篇课文的主要任务。二读,读课文。这次是初读课文。这个环节主要是针对预习中提出的问题进行阅读。阅读课文时,要求学生首先要通过浏览或默读,大体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然后结合预习中的问题细读课文,将这些问题逐个解决。要通过读一至二遍课文后,基本解决完预习中提出的问题。这个时候,要要求学生用笔(铅笔)在必要处作上记号或写上自己思考的答案、疑问。三读,读课后思考练习。根据教材的编排意图,课后的思考练习实际上就是学这篇课文的目的,也是这篇课文的训练要点,它体现了这篇文章的学习目标及重、难点。所以
25、读课后思考练习实际就是要让学生明白学习该篇文章的目的。在预习时读懂思考练习尤为重要,要求学生在这个环节中必须认真详细、边读边想,要反复思考,弄明白课后思考联系出示的所有问题。四读,读课文。这一次读课文与初读课文不同,这次的“读”一般有三个梯级的要求,即:一是解决生字新词,通过查阅资料或者询问他人的办法识记、理解生字新词,读通顺句子,扫清字、词、句障碍;二是结合思考练习的问题读,从这个层面讲,可以说是在文中找思考练习的答案,在读课文的时候,要结合课后思考练习一个问题一个问题的解决;三是读文章,发现问题,也就是质疑。要指导学生学会在在课文上做上记号,提出自己的疑问,记录下自己思考过程。通过这个环节
26、,要让学生基本读懂课文。将整个预习过程分解为“四读”,同时要指导学生采用写(写感悟到的、不懂的),画(画出相关语句),标(标上相关记号),注(注上自查资料获取的东西)的办法进行预习,预习过程中要求学生一律用铅笔(以便与同学、老师讨论,更正自己的思考)。用“四读法”指导学生预习,教师还应注意以下这些方面:一、每期初,教师都必须把“四读导学生法”教给学生(哪怕是上一学期已经使用),强调使每一个学生都熟知其操作程序,“必须使种种方法成为学生终身以之的习惯”(叶圣陶)。二、预习,不是教师打一声招呼就了事的,针对每一篇课文,教师都必须介入,形成预习的定势。三、“四读导学法”重的是既是过程又是效果,所以督
27、查必不可少。检查方式以学生复查,教师抽查为主,并且检查必须形成规律,要做到每课必查,坚持不懈。四、针对基础不一,起点不一的班级或学生,要强化训练、区别对待。总之,如果每个学生的课前预习有的放矢、有法可依,那么对于教师完成课堂任务,学生达成学习目标一定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长此以往,学生自然就会预习了,就会学习了。就会达到“凡为教,目的在达到不需要教。”的目的了。小学四年级语文课文预习指南1、 通读课文1-2遍,在生字、生词下面标上标记,标出课文的小节序号。(不动笔墨不读书、我的新发现)2、 把难写的生字在书上描红,在稿纸上写几遍,然后抄字组词和扩词。(抄字组词、部首辨析、比赛扩词、谁的朋友多)
28、3、 再读课文,划出新词,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想一想,把新词的意思写下来,哪些词你以前就会?请你写出它们近义词或反义词。选几个新词造句。(词语解释、辨字组词、近反义词、词语城堡、成语天地、唱反调、造造句子)4、 将课文多读几遍,读通顺。难读的句子,用“/”标出停顿,用“-”划出好词好句。它们好在哪里?为他们写些简单的评语。用“?”划出疑问的地方,写清不明白什么。(好词佳句、好句点评、句子美容院、笔墨一点通、小小问号)5、 课文主要写了什么?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可分几段?试着写段意。看一看课后的练习题,认真读课文,在文中找出有关的答案。(主要内容、分段练习、简要答题、浮想联翩) 6、 课文提到的人
29、物和知识你还了解哪些?能找到有关的资料吗?(小资料、名人名言、科学家的故事)7、 你有哪些新发现?还希望讲解什么?哪些内容不必再讲解了?(留言版、小日记、开心一刻、走进古诗园、画画小屋、漫画世界、万花筒、小礼物) 我认为,读(看)课文、自学字词、初步理解课文内容、初步研究课文的结构特点、摘录好词佳句,提出疑难问题,是预习的主要任务,而“默看查问朗读摘抄思考”,便是预习课文的常规性步骤。一、读课题,我想知道什么?二、读文,画出自然段,画出重点词。三、读文,理解课文。查阅不懂的词语。四、读文正音记生字。(总结识字方法)五、查阅与课文相关资料。六、记录不懂的问题。 一画段儿(用笔在课文每个自然段前用
30、阿拉伯数字标出序号)二画圈儿(对照课后生字表中需要“学会”的生字,在课文中用“O”画出,做到会读会写、会组词造句)三画需认字儿(对照可后要求“会认”的生字,用“V”在课文中画出)四画翘舌音儿(朗读一般可读三遍,第一遍重在巩固生字的读音,要把课文读通读顺;第二遍注意文章内容,思想意义,了解文章写的人、事、物、景和作者想说明的东西;第三遍要注意文章结构,写作方法。把含翘舌音的音节用“”在其下面画出来,以利于正确的读书)五画疑难处,(读课文的过程中,对不明白的地方用“?”再其右边画出。)六画好词句儿。(再读课文的过程中,有些妙词佳句用波浪线“”画出) 一)默读 1、了解课文的大概意思,回答:课文告诉
31、我什么?(譬如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介绍了一个什么人,描摹了一些什么景,告诉我们哪些知识,抒发了怎样的感情等等。) 2、用横线划出生字、词和不理解或不很理解的词语多读一次。 3、用波浪线划出不理解的句子、你喜欢的句子或者你觉得写得好的句子。 4、圈出后鼻音和翘舌音,默记。(能干的可以找出多音字,近反义词等) (二)查问 1、查阅字典、词典,或问别人(包括同学、老师、家长)读准生字字音,口头组词。 2、数笔画、说偏旁、结构,书空或者抄写一遍。 3、用各种办法记住生字字形。(象形、会意、形声,加偏旁、减偏旁、换偏旁,做动作, 猜迷语,奇思妙想) 、理解要掌握词语,口头说说词语的意思。(联系上下文、
32、查工具书) 5、选一些词语口头造句。 (三)朗读 、读课题,思考:我想知道些什么? 2、大声朗读课文三遍: 第一遍重在巩固生字的读音,要把课文读通读顺。重新回答:课文告诉我什么? 第二遍注意文章内容,思想意义,了解文章写的人、事、物、景和作者想说明的东西。回答:读了课文,我知道了(懂得了、明白了)什么? 第三遍要注意文章结构,写作方法。回答:课文从哪些方面来告诉我们的? 、大声朗读你不理解的、你喜欢的词语(句子)或者是你觉得用得好的词语(句子)3次。 (四)摘抄 1、不理解的词语(句子)如果还是不理解就摘抄到本子上,带到学校跟老师同学交流。 2、摘抄喜欢的和觉得写得好的词语(句子),说说你为什
33、么喜欢这些词语(句子)或者 为什么觉得这些词语(句子)写得好并带到学校跟老师同学交流。 (五)思考 1、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么?做个记号,带到学校跟老师同学交流。 (六)拓展 、查找与课文相关的资料,带到学校跟老师同学交流。 、仿写句子或者段落。二、课前预习的具体操作(一)课前预习的方式1、读书式预习读书是学生终身学习所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而课前预习时,所要完成的读书任务则务必要做到:对(字音读正确)、通(语句读顺畅,不加字,不漏字)。课文读熟了,也就扫清了阅读过程中的第一障碍,它是进行阅读教学的重要保证,也是贯穿于小学阶段语文课前预习始终的最基本方式。教学实践中,我经常发现,一篇课文学完了,
34、有的孩子读起书来仍然是结结巴巴,错误一大堆。“读”的功夫如此,又怎能让“书义自现”呢?因此古人所提倡的“书读百遍”在课前预习过程中尤为重要,不容忽视。2、工具式预习工具式预习是以字典、词典为工具的注重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的预习,这一类预习常用于生字、新词的掌握。如预习生字,我曾给学生设计出查字典的表格如下:生字音序音节偏旁除去偏旁有几画字意组词 在“字意”这一栏中,我要求学生选择根据这个生字在课文中所组成的词语中的意思填写,这就遵循了语文学习中借助语言环境学习字、词、句的原则。在“组词”这一栏中,我要求学生组两个词,一个是书上的新词,一个是课外的常用的词。解释词语的预习,词义必须联系上下文解释,
35、这样可避免学生不动脑筋地抄袭词语解释。一开始,教师可根据教学需要规定必须解释哪些词语,然后再逐步过渡到让学生按其所需,自己决定。这不仅给学生留有选择的余地,也照顾了学生的个体差异。3、质疑式预习质疑式预习中的“疑”可以从人教版教材中的“预习”、“思考练习”、“阅读提示”和苏教版教材中的课后习题中寻找。这些学习栏目中出现的问题往往体现了文章的思路和重、难点,教师先教给学生找问题的方法和途径,久而久之,学生便会掌握预习方法,并转化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当然,质疑要少而精,集中目标,突出最重要问题来提问。4、归类式预习归类式预习是指对于同一体裁、篇章结构相似,写作方法相同的文章,教师可先以一篇
36、作为范例指导如何预习,然后再引导学生举一反三,融会贯通,自主预习其他文章。指导预习的范例则起到种子、酵母的作用。归类式预习的形式多种多样,可从课题、文章的开头和结尾、重点段落、中心句和中心词等方面进行归类,再设疑解答,既提高了语文学习的效率,又使学生的自学能力得到锻炼。5、合作式预习合作式预习一方面指对于一些在预习过程中出现的难题、困难,学生之间可互相切磋、交流;另一方面指针对一些有深度、有难度的课文,如节选的古典名著,学生们可小组合作分工,从不同角度,采用不同的预习方式,结合自己的情感体验来共同完成预习任务。合作式预习培养了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6、开放式预习开放式预
37、习是指让学生到不局限于课本、工具书以外的大课堂中去寻访、解疑。如图书馆、展览馆、电影、电视、报刊杂志、网络都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常见的文字、图片、音像资料等都可作为预习的材料使用。学生在预习实践中,培养了自身搜索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二)课前预习的注意事项1、学生要做预习笔记。课前预习的方式多种多样,在灵活合埋、科学有效地使用过程中,做预习笔记是必不可少的。学生在预习中,通过评注、做记号、写感悟等活动,有助于将自己的注意力指向学习内容,养成边读边思边记的习惯,正所谓“不动笔墨不读书”。2、教师阶段性指导必不可少。课前预习从教材本身出发,可划分为每课时预习,每课预习,每单元预习,每册书预习
38、。从学生年级段出发,可划分为低年级预习,中年级预习,高年级预习。针对不同年级段,教师指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的侧重点也是不一样的。对于低年级的学生,课前预习重在“读”,不需布置书面预习作业。如看看图文并茂的课文,读读课文,认认生字等,渗透学生课前看书、读书的意识。中年级,教师重在对学生进行课前预习方法的指导上,学生通过实践进行反复操练。到了高年级,学生已将前一阶段的课前预习感悟内化,形成学习技能和习惯,用其来指导自己今后的学习。3、教师要对预习效果进行有效地检查、评价。当教师的都有这样的体会,光口头布置的作业,而不实施检查,这样的作业等于没布置,学生们十有八九都不会自觉完成。因此,课外完成的预习作
39、业,教师进行有效地检查、评价则必不可少。课前预习可分为书面预习和口头预习两种类型。书面预习作业,教师一定要收上来查看,但不需做细致批改,可盖朵小红花或写个“好”字。到了高年级,可让学生互查。口头预习作业,如读书,一靠家长监督签字,二是课堂教学中检查、评价。教师对学生的课前预习进行认真地考评,交流预习成果,为学生创造了一个分享成果、表现自我、展示个性、体验自己和他人成功的喜悦的舞台,让学生的辛勤劳动得以展现。“默读朗读圈、背质疑-拓展”,是预习课文的常规步骤。(一)默读 1、了解课文的大概意思,知道课文告诉我们什么?(譬如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介绍了一个什么人,描摹了一些什么景,告诉我们哪些知识,
40、抒发了怎样的感情等等。) 2、用横线划出生字、新词和不理解或不太理解的词语。 3、用波浪线划出不理解的句子、你喜欢的句子或者你觉得写得好的句子。 4、圈出多音字,找出课文中一些词语的近反义词) 5、理解要掌握词语,并能联系上下文或运用工具书理解词义。6、会用课文中的一些词语造句。 (二)朗读 、读课题,思考:我想知道些什么或者我知道了些什么? 2、大声朗读课文三遍,说说课文告诉我们什么?了解文章内容,思想意义,了解文章写的人、事、物、景和作者想说明的东西。3、读了课文,我知道了(懂得了、明白了)什么? 4、注意文章结构,写作方法。回答:课文从哪些方面来告诉我们的? 5、大声朗读你不理解的、你喜
41、欢的词语(句子)或者是你觉得用得好的词语(句子)3次。 (三)圈、背 1、不理解的词语、句子带到学校跟老师、同学交流。 2、背诵喜欢或觉得写得好的词语、句子,并跟老师、同学交流。(四)质疑1、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么?做个记号,带到学校跟老师同学交流。 3、质疑式预习(五)拓展 、查找与课文相关的资料,带到学校跟老师同学交流。 、仿写句子或者段落。 3、质疑教材中的“预习”、“思考练习”、“阅读提示”,这些学习栏目中出现的问题往往体现了文章的思路和重、难点,学生要掌握寻找这些问题的方法,并将这种预习的方法转化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边读边思边记的习惯,正所谓“不动笔墨不读书”。四年级语文预
42、习方法1、默读全文,标出自然段。2、把要求认识的字和要求会写的生字在课文中用你喜欢的符号圈出来,读三遍。3、预习一类生字.查字典理解字义。(包括:音序、部首、除部首再查几画、组词两个)用列表形式标在课后生字处。4、用“”划出课文中的新词,(包括本课新出现的成语,不懂的词语)先联系上下文想一想,再查字典对照,最好把词意写在课本的空白处。5大声地将课文读三遍,读通顺。把你认为应该积累的词语、句子和自己认为值得学习、借鉴的词句用“”画出来 ,多读几遍。在不理解的地方用笔标出来,画上问号。6、读完后,想一想,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对你有什么启发? 试着做课后的问题(可用铅笔写在书上)7,结合课文背景,
43、内容查找相关的资料,使学生很容易的理解课文的内容,我们现在学的课文有很多都距离孩子们很远,这就需要背景的查找来辅助学习,加深理解。温馨提示:相信孩子一定能按要求认真完成预习作业,做个爱读书的好学生!预习后,请家长检查,签字。相信家长一定能主动听孩子大声读生字词、放声读课文、大方地说课文的主要内容。请您做个忠实的听众、热情的鼓励者、严格的督查者!四年级语文预习方法(步骤、要求)一、读:1、生字注音,并大声拼读课后生字、生词,要求遇到难读的生字、生词要反复读;2、读通课文(至少四遍),给课文标上段落,有疑问的地方打上问号第一遍读要求把课文字音读准确,把句子读通顺,标上自然段序号;第二遍读时要边读边
44、思考你读懂了什么,读后,请一定要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或者印象最深的是什么,说不出来没关系,只要你认真想了就可以。第三遍把全文读通顺,把你认为应该积累的词语、句子和自己认为值得学习、借鉴的词句用“”画出来 ,多读几遍。在不理解的地方用笔标出来,画上问号。第四遍是默读,边读边思考课后的问题。把答案写在问题的后面。(用铅笔)二、 圈字、划词用圆圈圈出本课的生字,并用直线再划出生字所组成的词语.并反复诵读理解.三、 自学“会写字” 预习要求会写的生字.查字典理解字义。(包括:音序、部首、除部首再查几画、组词两个)用列表形式标在课后生字处,也应在预习本上完成。温馨提示:相信孩子你一定能按要求认真完成
45、预习作业,做个爱读书的好学生!预习本上(课题写中间,每项独立一行)1、生字理解:(生字一个,加拼音,字义3个以上)2、生字组词:(组词三个)3、抄写词语 :(课后词语一遍)4、日积月累:(好词佳句)5、我的发现:(多音字、近义词、反义词等)6、我的疑惑:(提问)一、读:1、生字注音,并大声拼读课后生字、生词,要求遇到难读的生字、生词要反复读;2、读通课文(至少四遍),给课文标上段落,有疑问的地方打上问号第一遍读要求把课文字音读准确,把句子读通顺,标上自然段序号;第二遍读时要边读边思考你读懂了什么,读后,请一定要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或者印象最深的是什么,说不出来没关系,只要你认真想了就可以。
46、第三遍把全文读通顺,把你认为应该积累的词语、句子和自己认为值得学习、借鉴的词句用“”画出来 ,多读几遍。在不理解的地方用笔标出来,画上问号。第四遍是默读,边读边思考课后的问题。把答案写在问题的后面。(用铅笔)二、 圈字、划词用圆圈圈出本课的生字,并用直线再划出生字所组成的词语.并反复诵读理解.三、 自学“会写字” 预习要求会写的生字.查字典理解字义。(包括:音序、部首、除部首再查几画、组词两个)用列表形式标在课后生字处,也应在预习本上完成。温馨提示:相信孩子你一定能按要求认真完成预习作业,做个爱读书的好学生!预习本上(课题写中间,每项独立一行)1、生字理解:(生字一个,加拼音,字义3个以上)2、生字组词:(组词三个)3、抄写词语 :(课后词语一遍)4、日积月累:(好词佳句)5、我的发现:(多音字、近义词、反义词等)6、我的疑惑:(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