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浅谈小学美术新课程改革之感悟.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5601338 上传时间:2024-11-1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小学美术新课程改革之感悟.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浅谈小学美术新课程改革之感悟.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谈小学美术新课程改革之感悟 传统教学中,更多体现的是“教师牵着学生走,学生围绕教师转”,学生学习的主动权掌握在教师手里。以往为了维持课堂纪律,常要求孩子们坐端正,不许讲话,授课的内容也以技能技法为主,其实,太多的限制会使学生对学习失去兴趣。那么,我们的美术教育工作者该如何摆脱以技法传授、技能训练为主线的传统美术教学模式,而适应新课程的要求呢?我认为,在小学阶段,应培养学生良好的艺术素质、丰富的想像力及创造性思维为主,充分发挥美术的审美、认识、教育三者并举的功能。 一、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强化创新意识。 没有观念的更新,就没有创新的行动。美术学习要创新,必须转变旧的传统观念,建立新的现代学习观。以前教学以教师讲授知识为主,现在必须向指导学生自学为主转变,树立“教学生学会学习”的学习观。 传统教学采用填鸭式灌输知识,学生头脑被书本或老师框死,只会模仿,不会思考,不会创新。而现代教学要求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创新勇于创新。如:《我设计的汽车》一课。按照传统的教法是老师先分析讲解汽车的结构,然后讲解画法步骤,学生只是被动的模仿。而课改后,则完全抛弃原来的教法,采用直观启发教学,让学生首先提起兴趣去观察了解汽车,然后拿出自备的玩具汽车,分析汽车的组成部分,学生互相讨论每一部分是有哪些基本图形组成。学生分析透彻后,教师便放手让学生自己动手画,这时,教师只是一个引导者、参与者,目的就是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每个学生都参与进来,通过眼看、手摸、讨论探究等等,学生也就不觉得难了。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师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教会学生学。”因此,教师教学生学习的方法,让学生学会学习,应成为美术学科新课改的主旋律。教师应打破传统的教学观念,提高和强化创新意识。 二、拓展思维,引导动脑动手,培养创新。 传统的美术教学,往往一味地追求绘画技能训练,未能同培养学生个性有机结合。培养出来的是“工匠”式学生,缺乏创造能力。江泽民总书记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民族缺乏独创能力,将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全民族创新素质,已成为新世纪教学的重任。 艺术的创造力就是表现出独特创新,区别与他人已有的内容、形式和方法。通常在儿童作画时,我向他们提出两个“不一样”的要求,这是培养儿童创造力的基本要求:一是自己画的和别人不一样,不临摹别人,不重复自己,这样才能开动脑筋进行创造。 (1)、巧设“生活情境”,激发创造欲望。在教学中,我通过营造“生活环境”,创设适宜的课堂环境和特定的教学情景,从而充分激发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如在教学《五味瓶》时,我设计了一个小游戏:每位同学闻一闻、尝一尝老师发给他们的调味品,体会酸、甜、苦、辣、咸的感觉,尝调味品这一个简简单单的生活体验,帮助学生感知、认识、理解,使抽象的感觉更形象、直观。学生们既欢愉又兴奋,自然而然地切入到“画味道”这一教学内容中。儿童们根据自己数分钟之前的感觉信息,再溶汇自己对线条、色彩的理解进行想象,任意发挥,结果作品中呈现的感觉千姿百态,妙趣横生。这一情境设计,使学生置身于生活的氛围中,在情绪上受到了感染,情感上产生了共鸣,从而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创造欲。 (2)、突破定势,鼓励发散。没有发散就无所谓创新,定势心理制约着人的发散思维。学生刚刚入学我就发现,大部分的孩子接受的学前美术教育基本上以临摹或学习简单绘画技法为主。他们所画的房子就是一个长方形加上三角形或梯形屋顶,再加一个田字形窗户。树画得像蘑菇,甚至连太阳的位置都差不多,存在思维上的定势。如果不打破这些定势,思维就不会活跃,久而久之就丧失了创新意识。所以我在教学中,特别鼓励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一个事物,力求学生从全方面、多角度地去表现它。如:画房子,通过让学生事先观察房子,我带领学生分析房子的结构、外形及不同房顶的变化,再让学生欣赏世界各地的建筑图片。最后让学生自由画一幅有关房子的画,许多同学都大胆创新,画出不同房顶、不同外形的房屋,有的把两座房连在一起,楼房上还有一些装饰性花纹;有的还画出了明亮的大玻璃,说明小作者受到了外国或现代建筑的影响。 (3)、提倡标新立异的创造意识。鼓励大胆创新,让每个孩子的绘画都成为创作作品。在教学中,注意调动学生的主动性,鼓励学生敢于打破常规,敢于创新的精神。例如在线描《动物形象》一课时,学生大胆设想,将鲸鱼的尾巴画成螺旋桨形状。学生说,那样鲸鱼会游得更快。这种创新的前提促使孩子们思维活跃,引导他们大胆想象。不过,由于学生的知识领域和阅历有限,还需要教师的揭示和启发。 三、合作学习创造美。 合作学习是课改的要求,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特点,是提高课堂主体参与效率,拓宽学生情感交流渠道的重要方法。一个群体的成功,应当使每位成员都有展现其所学知识的能力。当学生在团体中被赋予个别角色时,他们能够成为学习过程中的积极参与者,而且也能够承担相应学习任务的责任。 在美术教学中,我们也可以通过合作学习小组进行美术创作,这种学习远比学生单独完成更为有效。我请优秀学生当小组长,大家一起探究问题的所在,各自把自己成功的体验拿出来与同伴分享。学生们合作学习的方式丰富了他们的学习经验,使他们体验到成功感和得到别人承认的荣誉感,每个学生都感到自己需要学习,更需要向别人学习和在别人的帮助下发展自己。如《鱼儿游游》一课,每个学生在自己的纸上画一条鱼,然后把它剪下来,通过四人小组的合作,制作出一幅美丽的海底世界。在整个制作过程中,要考虑每条鱼的摆放位置及他们的关系,怎样摆才能使得画面更加好看,贴完后,还要加上背景。学生的交际智能在合作中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又创作出了一幅幅成功的作品,使他们的创造潜能得以开发。 在这样的活动交流中,学生们不但沟通了心灵,协调了人际关系,更加重要的是利用美术活动的愉悦、熏陶、感染等独特功能,增强了学生的合作意识,使得孩子们都能敞开心扉,展示最美好的自我。 四、多元评价促发展。 依据新课程标准和孩子身心发展的需要,还要树立灵活多样的多元评价观。评价的导向作用或者说“指挥棒”作用是不言而喻的。传统的评价方式往往是看学生对所学内容表现手法和风格特点了解和掌握的程度,评价结果的最终体现就是学生作品的好坏。其结果是评价的方式被过度窄化,评价的目的被扭曲,评价的结果被简单化。根据新课标理念,我们应树立多元化的评价观,重新定位评价。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意识、合作精神、审美情趣、学习态度、创新能力等,使每个学生都能看到自己的进步和闪光点,从而树立起学习信心,并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提高。 于是,在美术课堂上,我便进行了改革,将评价的自由还给学生。做法是每节课作业由组长评价,然后让学生进行自评或者互评。开始有的学生不敢要这样的自由,我就引导他们如何去学会分析、评判一张画,吸取他人画中的优点,避免同样的缺点。渐渐地,每个人的胆子都大起来了,教师只在他们说不下去或者有说错的时候给予帮助。评画的过程,培养了他们的语言概括能力和正确审视自己及他人的能力。在这种“自由”评价的言论氛围中,在每一个小小的成功体验中,学生们学会了学习,学会了与人相处。 加德纳认为:在一般的环境中,没有任何一种发展与别人无关。的确,我们是通过与别人的关系来认识自己的。因此,除了自我评价外,他人的评价同样显得十分的有意义。对于低年级的学生,可能教师评价的权威性倾向较重,而对于高年级学生来说,学生之间的互评是必不可少的,因为同伴的肯定与认可有时会比教师的肯定更有效。教师也可以发表自己的观点,但绝不是权威,评价并不是教师的专利。 五、教师是新课程改革的关键。 没有教师层面的积极行动,任何要落到学生身上的改革都是不可能的。教师首先要具有优秀的职业道德。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要照亮别人,首先自己身上要有光明;要点燃别人,首先自己心中要有火种。教师的劳动目的不仅是传授知识、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做人。其次,教师应树立现代教育思想。作为一名艺术教育工作者,要树立超前的创造意识,自己首先要有创造性,善于鼓励学生思维活跃,并且要善于捕捉儿童创造思维的闪光点,充分鼓励、激发、诱导孩子展示自己的才智,具有新颖的教育观、学生观、艺术观。 美术教师要与时代同步,应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层面,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教育教学水平,要重视开拓学生知识视野,与学生积极配合,统一活动,针对学生采取不同的教育措施,才能真正调动学生对美术学科的热爱,才能最终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只有及时地接受新思想、新观念,把先进的教育教学思想运用到教学中去,才能真正搞好新课程改革下的美术教学。 总之,我认为,美术教育只有从儿童特点出发,真正实现审美、认识、教育三者并举的功能,才能适应课程改革的要求,才会与素质教育相适应。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要进一步更新思想,转变观念,结合本学科的特点,坚持“课程改革”的大方向,努力把学生培养成具有一定审美文化素养,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和各方面综合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