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学低年级常用的识字方法浅析 四川省广元市利州区宝珠小学 白锐课标要求,第一学段的识字量最大,在小学一、二年级,儿童要识字1600-1800个,超过第二、三学段四年的识字总量1200-1400个,可见,课标把识字教学的重点放在了第一学段。一、二年级小学生如何达成课标规定的识字量要求达标?在两年时间里,如果每学期有效学习时间18周,共有360个学习日(1845=360),平均每天识5个(1800360=5)就能达到课标规定的目标要求。 难点在于“记”,即巩固这1600-1800个字。根据儿童心理发展特征,巩固的办法主要有两条:一是及时复习,多次训练。二是识用结合。即边识边用,用中识记。若教师充分
2、激发学生主动识字兴趣,运用多种识字教学方法,学生每天“记”5个汉字是不成问题的。第一学段的识字问题解决了,第二、三学段的识字压力就不会太大。通过广泛查阅资料,结合多年教学经验,重点浅析以下几种常用识字方法。一、韵语识字法。这是中国传统的识字教学法,它是运用有韵的诗歌在阅读中进行识字教学。它的根据和优点是:1.韵语有利于语感的形成。2.韵语有利于加强记忆。3.韵语有利于培养识字的兴趣。较适用于初期积累阶段。它的局限是:1.由于言语作品与汉字系统难以有效契合,编写韵语的同时又要能适宜汉字难易顺序不易做到,因而,韵语教学不可能贯穿识字教学的全过程。2.由于语音系统与形义系统不一致,一旦韵语编得不好,
3、容易违背口语,诘诎难通。1958年由辽宁省黑山北关实验学校首创,1960年北京景山学校加入,文革后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投入研究。形成“两山”一所的集中识字教学流派。二、集中识字法。集中识字直接承继蒙学识字教育的经验,旨在通过一二年级快速大量识字,使学生尽早做到能大量阅读,来解决识汉字和学汉语的矛盾。基本做法是一二年级的四册教材每册都分作几个部分,在每部分中先归类识字,再读若干篇课文,“识字阅读”不断循环编排。在归类识字中,基本字带字是最主要的识字方法。如,由基本字“青”,带出“清、蜻、情、晴、请、睛”;由基本字“方“带出“房、访、放”。这里的基本字,是指在字形相近的一组字中共同含有的能够独立成字
4、的构字部件。而带出的字,多为形声字。由于在一组字中形、音、义有一定联系,易学易记易掌握。此外,基本字带字还采用部首带字的形式。如“氵”带出“河、滴、洗、游”;“穴”带出“空、窗、穿”。基本字组字,如“禾火秋”“门口问”,会意字、反义词归类等也常采用。集中识字主要依据汉字中占有很大比例的形声字的规律,以字形为中心组织识字。由于带出的形声字具有声旁表音、形旁表义的特点,且大多成串地学习,因此便于掌握。由于字串中有一个共同部件(基本字),所以有利于识字过程的迁移。由于带出生字的基本字大多是熟字,在识字时学生可以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以已经掌握的基本字为支点,因此能够化难为易。采取集中识字的方法,大多都
5、能在两年内识字2000个以上。为了使基本字带字顺利进行,在识字起始阶段先学一批构字率高的基本字,打好汉语拼音、笔画笔顺、偏旁部首、间架结构等识字基础,是十分重要的。集中识字是采用基本字带字的方法,在提高识字量之后,逐步进入读写。它的根据和优点是:1.由于利用了汉字自身的系统,增强了对汉字的科学认识,有利于今后的自学。2.培养了归纳和演绎的思维能力。它的作用要到后期才能明显。局限是:1.基本字不一定是易识字,教学程序难以设计。2.基本字带字必须配合课文,因而最终与分散识字相辅相成。三、分散识字。1958年由江苏南京的斯霞老师实验成功的一种注重音、义联系,以“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为主要特
6、征的识字教学方法。它与集中识字以字形为核心不同,强调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识字,把生字词放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来感知、理解和掌握。后来被称之为“分散识字”“随课文识字”。 分散识字先教学汉语拼音,采取看图识字等方式教学一些独体字,打好识字基础。而后采取“多读课文多识字“的方法,随课文识字,两年学习课文近180篇,识字2000多个。在识字教学时,具体有以下几种处理方式:1依在课文中出现的顺序,边读文边识字;2把课文中的重点字词提出来先学,其他的随课文讲读时再学;3先学字词后读文;4在理解课文以后再学生字词。 这种识字方法从改革识字与阅读的关系入手,寓识字于阅读之中,在识字的同时通过阅读发展儿童的语言。
7、此外,注重激发识字兴趣,强调打好识字基础,教给识字方法,培养识字能力,也是分散识字的主张和实施要点。四、注意识字。1982年在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和一些专家的指导下,黑龙江首创的识字教学方法。这种识字方法一改集中识字、分散识字力求加快识字的做法,旨在从发展语言入手,解决识汉字和学汉语的矛盾,使初入学儿童不至于因为完成繁重的识字任务,而中断了语言的发展。相反使语言和思维得到及时的训练,与此同时学习汉字。具体地说,以学好汉语拼音并发挥其帮助阅读的功能为前提,以寓识汉字于学汉语之中为原则,在儿童未识字或识字不多的情况下,借助汉语拼音,使听说读写同时起步,相互促进,达到发展语言、训练思维和同步识字的目的
8、。儿童入学,首先要学好汉语拼音,借助拼音阅读纯拼音课文继而阅读注音课文。儿童在读注音课文的过程中一目双行,既看上一行汉语拼音,又看下一行汉字,很自然地对汉字边读边识,渐碰渐熟。这所谓是“无师自通”的不定量识字。同时,设写字课,有计划地识字写字,这所谓是“有师指导”的定量识字。实验表明,儿童读书多,识字多。到三年级末,人均认字3000个,会写其中的2400字。儿童说普通话的水平也有较大提高。注音识字是利用拼音提前阅读,在课文中教学汉字。先全文拼读,逐步只拼生字,最后全部取消拼音。根据和优点是:1.有利于将汉字与口语联系,体现汉字第二性的特征。2.有利于在方言区推广普通话和正音正读。它特别适用于初
9、期积累阶段,而且在任何阶段都可用作辅助手段。局限是:1.汉字的形义关系容易被淡化,违背汉字的表意性质。2.识字量增加后,如不加强字形、字理教学,容易产生别字。五、字簇识字。由四川省井研县鄢文俊等1960年开始探索、1980年成型并开始实验的一种识字方法。它在传统识字经验和集中识字等经验的启发下,认为在汉字中有一定数量具有派生能力的“母体字”,“母体字”可以衍生出几乎所有的常用字,称为“子体字“。经过筛选,精选出2500个常用字。把用母体字带出的一批批音形相近的合体字,组成一个个“字类”“家族”,称作“字族“。在2500个常用汉字中,确定母体字220个,字族389个。而后,以一个字族中的字为主,
10、编写出课文,称作“字族文“。利用编就的一篇篇字族文来识字,是字族文识字的主要方式。例如,围绕母体字“青”以及衍生的子体字(合体字)“请、清、情、晴、睛”,编写了课文小青蛙: 河水清清天气晴,小小青蛙大眼睛。 保护禾苗吃害虫,做了不少好事情。 请你保护小青蛙,它是庄稼好哨兵。字族文识字法包含四个逻辑层次:母体字是识字的逻辑起点,字族是识字的单元和方法的载体,字族文是读文识字的载体,字族文识字是识字教学的载体。字族文识字吸收了集中识字重视汉字构字规律的经验,分散识字重视在语言环境中识字的经验,注音识字重视在发展语言、发展思维中识字的经验,融会贯通,自成一家,体现了“字形类联”“字音类聚”“字义类推
11、”的特点,小学生在两年中识字可以达到2200个以上。实验者对字族文识字作了如下概括:组字为族,因族设文,族为文统,族文相生;学文识字,披文见族,族字类推,环环扩展;以读促识,以识促读,文熟字悉,一矢两的。字族文识字是把同声符的字编进各首诗歌中,以便对这些字成批识别。它的根据和优点是:1.它利用汉字的声符系统成批识字。2.它可以取得韵语识字的一切效果。3.它有利于对汉字的形声系统的声符系统产生较强的感受。适用于中期积累阶段。局限是:1.现代汉字的声符表音度不高,字族文难以编写。2.汉字声符系统比较复杂,难以全面把握,不宜为纲,只能辅助。六、字理识字。九十年代初由湖南省岳阳市教育科学研究所贾国均提
12、出的。所谓字理,是指汉字的构字依据和组成规律。字理识字是依据汉字的构字规律,运用汉字形音义的关系进行识字教学的方法,也就是说通过对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等造字法的分析,运用直观、联想等手段识记字形,以达到识字的目的。这种识字方法,揭示和解析字理,以使学生牢固建立字的形音义之间的联系,是核心;启发学生展开想象和联想,是基本和有效的方法。字理识字的大体程序是:读准字音,解析字理,识记字形,指导书写。 采用的基本方法有:1.图示法,如,教“隹”字,出示鸟的图画,教“采”字,出示手在树木上采摘的图画。2.点拨法,如,教“牧”字,点出“牜”是“牛”的变形,“攵”是手拿鞭、棍的意思,而手拿鞭子
13、放牛,正是“牧”的本义。3.联想法,如,教“沙”字,启发学生想象河水少会看到什么水少而沙现。4.演示法,如教“灭”字,可进行火上加盖东西以灭火的演示。5. 歌诀法,如,教“互“字,可引导学生用歌诀“上一下一,倒七正七,互相学习”来帮助记忆。6. 猜谜法,如,教“画”字,老师可说出谜面“空山中间一方田”,让学生猜。字理教学法的两点适应性。首先需要明确的是,汉字构形是发展的,现代汉字经过隶变、楷变和现代简化的过程,出现了一批音粘合、省简、变形、错讹而部分或全部丧失了理据,这些字必须上溯它的形源,才能讲得清楚。例如“春”,篆文从“艹”,从“日”,“屯”声,在隶变中,它的上部逐渐粘合简化,无法讲解了。
14、要想讲它,必须溯源。有人把“春”讲成“三人一起晒太阳”,这就是强以无理为有理了。还有简化字“鸡”,它的左边的“又”是符号替代而简化的,只能看作是区别符号,有人硬讲成“又一种鸟”,也是没有道理的。“又”在“鸡”中代的是示音构件“奚”,不能讲成副词“又”。现代汉字全部或局部丧失理据的字很多,只能通过溯源来理解它的原初理据。因为不主张在基础教育阶段提倡讲古文字,所以,字理教学能够适应的仅仅是一部分字,不是每个汉字都要讲解字理。其次,讲解字理其实是以字讲字,在系统中讲字,在初期积累阶段,学生识字还不多,是很难讲解字理的。讲解字理一般要在学生识字达到一定的量时才适合进行。从这两个适应性来看,字理教学只是
15、识字教学的一种方法,需要和其他方法配合使用,当成一种流派来推出是不合适的。当然,施行字理教学也是需要精心设计的。要讲,就要科学讲解,有程序地系统讲解,不要违背汉字构形规律,不要把汉字系统讲乱,要为学生进一步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并且培养学生科学的汉字观念,所以,这是提高学生文化素养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法字理识字是利用汉字形义统一的原则,加强对字理的讲解,使识字教学逐步理性化。它的根据和优点是:1.它以汉字的义符系统为纲,切合汉字表意文字的性质,易于产生对汉字的正确观念。2.易于培养归纳和演绎的思维能力。较为适用于中后期积累阶段。局限是:1.字理只能在积累达到一定的数量后才能对教学起作用,因而初期
16、难以使用。2.现代汉字并不都有字理,生硬的、编造的讲解反而会扰乱汉字构形的系统性,破坏已经取得的成果。有一种叫做“联想识字”的方法,违背汉字规律,乱编理据,把形声字都讲成会意字,这不是真正的字理教学,危害很大,是不能采用的。总之,小学识字教学应当遵循“理有定则,勿离勿违”和“教无定法,殊途同归”的原则,提倡汉字科学与认知心理科学同时进入课堂,树立教学经验与教学手段必须上升到理性认识。没有上升为理性的个人经验不宜推广,即使是科学有效的方法也不宜作为唯一的方法形成“流派” 让大家去硬性模仿。同时,识字教学还要科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以有规律的思维训练为前提去探索如何生动活泼地教学和减轻学生的学习
17、负担,要用更高的境界去看待汉字教学的意义,规定汉字教学的目标,只有这样,识字教学才可以真正承担起“教育的基石”这个重要的任务。就整个语文学习来说,一方面要看到识字非常重要,因为它是阅读和作文的基础,而汉字本身也是一种文化;另一方面要看到识字不是目的,而是一种手段,尽早突破识字关,才能更早、更顺利地进行阅读,以便能够自由地吸纳有用的信息。另外,识字教学要处理好量与质的关系,既追求一定的量,比如,第一学段识字16001800,使儿童尽早进入利用汉字阅读;又追求一定的质,即靠合理的“序”和科学的“法”,使儿童获得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所谓合理的序,譬如,先识哪些,再识哪些要讲究。特别是初期积累的300
18、字,一定是出现频率高的、和儿童生活联系比较紧密的。所谓科学的法,譬如,要取各家之长,充分发挥汉字形、音、义特有的综合优势;要鼓励儿童在生活中自主识字;要重视在语言环境中识字;要在不同的年级段侧重采用不同的识字方法。1)要重视小学识字教学,努力提升小学生识字写字能力。 (2)学校要开设专门写字课,把字写得好坏计入学业成绩。 (3)要针对小学生易犯的多笔少画、提笔忘字、转眼不识字现象,加强阅读、诵读以及汉字文化教育,促进小学生对汉字的理解和记忆。(4)要努力改善上网条件,鼓励适度上网,但以每天上网时间小于半小时为宜。5)鼓励使用拼音输入法和电脑书写软件输入汉字的同时,鼓励纸笔作业。 虽不仅如此,我
19、国的识字教学目前还存在着以下三方面比较普遍的问题: 1.盲目地竟相提前识字年龄,对小学初始的识字教学产生干扰; 2.单纯追求数量与速度,致使识字教学很多重要的功能与应有的质量无法保证; 3.一些识字教学法以“流派”的方式推出,各自强调某一特色,刻意求别,使一些地区和学校教学方法单一,教学程序固化。 要解决上述问题,必须从理论上明确以下五点: 1.汉字对汉语来说是第二性的,识字教学必然滞后于汉语母语的习得; 2.汉字构形是形义体系,而汉语是音义体系,二者的差异增大了小学识字教学的困难; 3.汉字教学方法和速度要随着不同的阶段而发生变化; 4.要明确几种主要识字教学方法的学理依据和对各阶段的适应性,选择教学方法应当多元化; 5.识字教学的科学学理具有普遮性,方法可以选择,学理不能违背。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