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口语交际篇 1 一、确立辩论双方 1、读教材中的提示,确立个人辩论观点。2、根据观点异同分组:正方:人人要讲诚信,不能撒谎。反方:生活中可以说些善意的谎言。二、观摩录像,了解辩论特点 1、导语:大家各有各的观点,也各有各的根据。那该怎么辩论呢?是不是像平时争吵那样呢?请看录像大学生电视辩论大赛。2、总结辩论方法,辩论程序,明确注意事项。三、推荐人选,全班辩论 1、全班推选出 6 人,举行辩论,其他人和教师一起作评委。2、点评辩论情况,评出优胜方。3、师生共同总结辩论情况。教师提示小组辩论要求。四、分组辩论,人人参与 1、八个人为一组,三三合作,另外两人作评委,小组内展开
2、辩论。2、各组评委评出优胜方,并给出理由。五、师生总结,明确认识 通过这次辩论,你对讲诚信与善意的谎言有什么新的认识?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口语交际篇 2 一、教材分析:穷人是人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十一册第三组中的课文,作者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课文讲的是渔夫和妻子桑娜,在邻居西蒙死后,主动收养她的两个孩子的故事,真实的反映了沙俄专制制度统治下的社会现实,表现了桑娜和渔夫勤劳、善良,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的美好品质。课文用朴实、准确的语言,恰如其分地表达了真情实感。文章的特色在于通过描写人物的行为和心理活动表现了人物的美好心灵。文章多处出现人物之间的对话及心理活动,是练习朗读的佳作。二、教
3、学目标:、语文基础训练方面: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句,体会句子思想感情。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沙俄时代穷人的悲惨生活和他们美好的心灵。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思想教育方面:使学生感受高尚品格的熏陶,心灵受到净化。增强学生正视困难,克服困难的信心。、技巧能力方面:训练学生合理想象能力,学习如何通过人物内心活动表现人品格的写作方法。三、教学重点、难点:、从桑娜的行为和思想活动中体会穷人的美好心灵。、体会人物行为、思想和品德之间的联系,从而深入体会桑娜内心活动的合理性。四、课前准备:cai 课件。五、教学过程:(一)、导入过程、出示词语、句子:(破帆、黑面包、从早到晚地干活、屋里又潮湿又阴冷)让学生根据这些词
4、语来感受、想象一定的故事情境。、学生畅谈自由想象的故事情境,教师纵深引领:这是怎样的一户人家?怎样的一种生活?从而导入新课,板书课题:穷人。(二)、初步感知课文、你怎样理解这个课题?;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提出质疑:穷人是生活上的.贫穷,他们的精神世界也和物质生活一样的贫穷吗?(在课题旁边板书,有待于课文学过之后再解答。)、列夫托尔斯泰笔下也有一个关于穷人的故事。学生读课文,之后概括课文主要内容。、读过课文之后有什么感受?(学生交流对课文的初步感受。)根据学生的交流,教师适时点拨引导,有选择性地将本文主要人物板书:桑娜、渔夫。(三)、细读课文,理解内容、学习第一段:课件播放小屋内外的样子。文章是怎
5、样写这贫寒的家庭的呢?学生找出与其相应的文字。(一是学生进入当时故事情境,二是通过小屋虽然简陋,但是打扫的干净整洁,体会桑娜家贫穷,体会桑娜能干。)学生画一画有关句子,并读一读,想一想:你想用一个什么词来概括他们的家境?(板书:贫穷)你读到这些句子的时候是什么心情?你能通过朗读把你的心情表达出来吗?(指导朗读)是呀,桑娜家的生活是这样艰难,课文为什么又说是温暖而舒适呢?(引导学生体会:主人能干,家里人员互敬互爱和睦相处。)概括第一段的内容。(桑娜在海风呼啸的夜晚焦急地等待着丈夫出海归来。)过度:在这样风急浪高的夜晚,桑娜会想些什么,做些什么呢?、学习第二段:读课文,想一想这段写了什么。(桑娜出
6、门看丈夫是否回来,顺便去看生病的邻居西蒙,发现西蒙死了,便抱回两个孩子。)自渎课文,哪些句子让我们感动呢?画一画,读一读,想一想,为什么?根据学生的交流,引导学生体会:桑娜是在自己亲人生死未卜的情况下去关心邻居的。说明了桑娜善良、富有同情心。反过来说,正因为桑娜善良、富有同情心,才会去看望邻居西蒙。本文主要通过什么来表现人物的高尚的品质?联系具体内容说一说。(心理活动和行动)、他的心跳的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觉的非做不可。非这样做不可?有人逼他吗?哪是什么促使她非这样做不可?体会:桑娜这种行为没有夹杂任何的私立因素,完全出于内心良心的驱使,因此才会不知道为什么这样做,但觉得非做
7、不可、他忐忑不安的想:他还会说我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抱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恩,揍我一顿也好!(通过理解省略号的作用,体会桑娜的内心活动的内容:因为生活太艰难了,丈夫的担子实在太重了,自己的五个孩子刚刚能填饱肚,再加上两个孩子,这不是闹着玩的,只能使贫困的生活雪上加霜。桑娜这样想是为丈夫担心。桑娜的内心活动再次表现了桑娜高尚的心灵。)你从省略号体会到了什么?a、表示人物内心活动的内容时断时续。桑娜把西蒙的孩子抱回家,面对家庭现实,内心充满矛盾。她的思绪既不连贯,也没了条理。她想到了丈夫抚养自己个
8、孩子的艰辛,现在又多了个孩子,这不是雪上加霜吗?(学生接读:他忐忑不安的想:他会说我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b、可能是有什么声响使桑娜以为丈夫回来了,然后又判断出不是丈夫回来了,桑娜的心呀,七上八下。(学生接读:是他来啦?不,还没来!)c、桑娜对自己的责怪的省略。(学生接读:明明知道丈夫养活 5 个孩子已经够苦的了,为什么还要抱他们回来呢?今后的日子怎么过啊?)d、接着她猜测丈夫会打她,但是她一点也不后悔。(学生接读:谁让我这么做了?既然已经抱回来了,就由他打吧?自己受点皮肉不算什么,只要这两个孩子有了着落,我挨打也值得了,我也心甘情愿了。)再游览课文,你认为作者
9、在表达上还运用了哪些技巧?(语言、动作、神态、标点符号)教师小结:我们在写作文时,要想把人物写活,把文章写生动,注意写好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正确使用标点符号也是非常重要的。同时,我们在阅读过程中,理解语言文字的同时,标点符号也表达人物感情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理解了人物品质、人物感情的基础上指导朗读桑娜抱回孩子后人物内心活动的语句,从中再次深入体会桑娜宁愿自己承担痛苦和劳累,也要把西蒙的两个孩子抚养长大的朴实、善良的思想境界。、学习第三段:通过理解人物的语言,来感受渔夫的美好品质。课文对桑娜的这个人物,主要通过对她什么描写,突出人物品质?(心理)那么,对于渔夫这个人物,主要进行了什么描写呢
10、?(语言)。请画出课文中对渔夫语言的描写,读一读,体会一下。得把他们抱回来,同死人呆在一起怎么行?把这句话改成肯定:得把他们抱回来,同死人呆在一起,是不行的!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什么?(渔夫首先想到的是孩子,孩子同死人呆在一起不利于他们的身体健康,充分体现了渔夫的美好心灵。)快去,别等他们醒来渔夫在说这句话的时候心理是什么想法?(不仅同意把孩子抱来,而且催促桑娜把孩子抱回来,怕孩子醒来看到母亲死去的惨相。渔夫完全为着孩子着想,至于自己生活负担如何,完全没有考虑,看渔夫的心地多么善良。)我们总能熬过去的把这句话换成我们总会过下去的,你同意吗?为什么用熬?(通过这个熬,可以看出渔夫的美好心灵,不管遇
11、到多大困难,也要把两个孩子抚养成人。)六、总结全文,提升中心。再次读课文,你想说什么?根据学生的交流,板书(善良)。同时解决上课之初提出的质疑:穷人是真正的穷吗?不穷。他们虽然物质生活贫穷,但是他们的精神是高尚的,他们勤劳、善良,他们是精神上的富翁!(板书:富有)七、课后作业:选择:1、(以体现不同学习能力的同学,自由选择学习内容的自主性。)穷人渔夫和妻子桑娜决心用自己的勤劳的双手抚养七个孩子成长,他们怎样克服困难的?2、请同学们做一回文学大师,帮助他们把孩子养大,好吗?八、续写练习:一是训练学生的合理想象能力,二是激发学生潜在的道德素质,与渔人夫妇高尚的品格产生共鸣,三是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
12、九、教学反思:教学穷人中,我努力创设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教学气氛,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读出不同的感情色彩。在教学中我充分让学生自说,自读,自评,通过自己的情感体验,说出感受,读出感受。例如教学穷人中桑娜想的这部分时,我先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情感体验,说出桑娜此刻的感受。学生有的说怕丈夫责怪,要读得害怕、担心:有的说因为桑娜担心要读得慢些,而有争议的说桑娜紧张、着急要读得快点。在学生多元解读的基础上,再及时运用多种朗读的方式,个别读、小组读、集体读、男女生赛读、表演读、轻声读、大声读等等,引导学生读得有声有色,读出自己的味道来。教学中,学生能与老师积极互动,课堂气氛活跃,较
13、好地体现了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的参与率比较高,课堂收效明显。最值得欣慰的是,在引导学生想象孩子们怎样;熬过艰难贫穷的日子这一环节时,问题刚一提出,同学们的小手便纷纷举起。有的说:他们会靠着勤劳的双手,一天天长大,去跟着列宁推翻沙皇统治。我立刻评价说:你真了不起!是的,这是一条能彻底改变穷人命运的出路.事实正是这样,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推翻了沙皇的剥削统治,使俄国所有穷人过上了幸福的生活。能结合时代背景,能把社会课上学到的知识与本课内容联系起来想象,实在难得。我心里确实为学生这一合理而富有创造力的想象而高兴。仔细想一想,学生之所以能出现如此精彩的发言,正是因为这一问题触动
14、了学生情感的琴弦,调动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想象的愿望,因此,我深深地感到:只要教师提问开放灵活,学生在课堂上就会有精彩的智慧生成。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口语交际篇 3 教学目标 1.通过辩论会能认识到人要讲诚信,但有时候也需要善意的谎言。2.提高学生搜集资料、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的精神。3.善于用敏锐的双眼发现真情,体会人间处处有真情。4.养成自己修改作文的习惯。课前准备 1.搜集有关诚信与善意的谎言故事 2.搜集生活中人们相互关爱的事情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故事揭题 论语里有这样一个故事,曾子和他的妻子上街之前,小孩哭闹着也要跟着去,他不让小孩去,他妻子就
15、哄着说,我们回来杀猪拿猪肉给你吃,因为小孩贪吃,这样就敷住了小孩跟路的想法。回来之后,曾子说不能欺骗小孩,我要把这只猪杀了给儿子吃。你们同意曾子的做法?意见发生分歧,我们这节课就开一次辩论会:讲诚信与善意的谎言 评:用一个故事抛砖引玉,打开学生话匣子。二、自学学习提示,明确要求,确定自己的观点 正方:人要讲诚信,不能说谎 反方:生活需要善意的谎言 辩论的要求:1.用普通话辩论,语速不宜太快,语言表达要清晰 2.要说清楚自己的观点,注意倾听别人的发言 评:开门见山,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明确正反两个观点以及辩论要求,是很有必要的。三、自由练说或小组交流 按要求进行准备,组内交流 四、全班分成正方、
16、反方两组,临时调整座位进行辩论 辩论的方法和注意事项:1.用事实说话,事实胜于雄辩 2.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以理服人 3.运用反问,增强语气 4.辩论时说话要文明礼貌、得体大方、机智敏捷而又不失诙谐幽默 选定主持人一名,将全班同学分成两组,调整座位 一个找不到母亲的小孩,你肯定会骗他说:妈妈一会就来了.肯定不会说你妈妈不要你了 一个得了绝症的人,家人肯定会骗他:你很快就会好起来的.肯定不会说:你等死吧 我们在丛林里迷路了,我们会互相欺骗:没事。很快就会出去的.肯定不会说:我们完蛋了,等着喂野兽吧 注:教师此时应成为辩论会*,进行调控、指导,辩论中的优点及不足之处。评:辩论中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
17、让学生畅快欲言的同时,注意进行适当的调控和指导,让学生明白辩论不是争吵,而是要用事实说话,使对方心悦诚服才是。五、教师总结,达成共识 诚信是美德,是大前提,社会应该弘扬诚信,时时讲诚信,事事讲诚信,做到诚信从我做起,从身边的每一个人做起,不论大小长幼,进而形成良好的诚信环境,营造强有力的诚信氛围,诚信很重要,但是有些场合还是需要善意的谎言。六、评选三名“辩论小明星”第二、三课时 一、交流谈话,情境导入 生活中,人与人之间需要互相关心,帮助。孩子你曾经帮助过别人?感受到陌生人对你的关爱?请说出来让大家一起分享。这节课我们就将体现人们互相关爱的事情写下来,再修改成为佳作。二、自读提示,明确要求 1
18、.读文中习作提示。2.交流习作要求和注意事项:(1)写体现人们互相关爱的事情。(2)写前先构思。(3)运用环境、心理、语言、动作等描写方法,抒发真情实感。三、挖掘记忆,交流构思 1.指名学生交流。2.学生评议,补充。(如,素不相识的陌生人帮骑车受伤的你看病;未曾谋面的朋友以书信、电子邮件、贺卡等方式成为你学习、生活上的良师益友;)四、回顾本单元课文,小结写作方法 通过事件刻画人物,从而表达真情 注意刻画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和心理活动。恰如其分的环境描写有推波助澜的作用。语言平实,感情真实。五、习作取题,试写初稿 1.学生进行习作,教师巡回指导,并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2.学生完成初稿,
19、进行自我修改。3.找喜欢的伙伴修改。六、朗读赏析,交流评议 1.每小组推荐一至两位同学,朗读赏析。2.学生交流评议。3.教师点评。特别要肯定习作中运用环境、心理、语言、动作等描写方法,抒发真情实感的地方 七、再次修改,誊抄习作 再次修改自己的习作,规范地抄写在作文本上。全课评析:习作的选材是非常重要的,完成习作前通过交流,帮助学生打开思路,我们每个人都肯定与真情相遇过,但学生不一定能忆起,所以互相交流启发这个环节相当有用。确定了有价值的题材,再学习本单元通过事情刻画人物表达美好情的写作方法,完成习作。重视修改习作这个环节,从自改到互改,既是提高学生对语言的驾驭能力,又是一个相互学习欣赏的过程,对最后构成一优秀习作大有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