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城南旧事--导读教学案.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5595586 上传时间:2024-11-1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南旧事--导读教学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城南旧事--导读教学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城南旧事》导读课教案    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自主阅读《城南旧事》的兴趣。   2.指导阅读整本书的常用方法。   3.初步感受名著《城南旧事》中的生动的人物形象。   4.通过各种方式的朗读来体验精彩片段的艺术魅力。   教学重难点   掌握阅读整本书的方法;初步感受名著中的人物形象和精彩片段的艺术魅力。   教学设计   一、播放背景音乐,进入书中情境。   1.(课件出示)骆驼队黑白图片   2.播放《冬阳童年骆驼队》视频片段。(将学生带入到名著的意境中)   3.教师动情朗读:   (课件出示)“我默默地想,慢慢地写,又看见冬阳下的骆驼队走过来,又听见缓缓悦耳的驼铃声,童年又重临于我的心头。”    师说明:这段文字出自42岁的 林海音 女士写作的《城南旧事》一书中的序言,她把自己难忘的童年时光写进了这部小说里。    (课件出示)“我是多么想念童年住在北京城南的哪些景色和人物啊!我对自己说,把它们写下来吧。就这样,我写了一本《城南旧事》。”   (板书:城南旧事——林海音)   师导:就让我们一起走近她吧。   二、简介名著作者   1、(课件出示)林海音女士的中年及童年画像   (字幕简介)   林海音:林海音(1918年-2001年),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原名林含英,小名英子,原籍台湾苗栗县,生于日本大阪,童年在北平长大 。    2、(课件出示图书封面)教师拿出《城南旧事》图书给学生看。   3、(课件出示)指着课件插图给学生看(童年纯真可爱的英子)这就是书中的主人公小英子,她的身上有着林海音童年的影子。   三、读书方法   1.由书名展开想象   师:一看到书名《城南旧事》,谁来大胆预测一下本书将会讲述什么故事?   (预设)生:《城南旧事》一书讲述了林海音小时候住在老北京城南时许多有趣的童年往事。   2.先读序言   师:(指书中序言)《冬阳·童年·骆驼队》是《城南旧事》的序言。   (课件出示)“序言”,又叫“序”、“前言”、“引言”,是放在著作正文之前的文章,内容多说明本书的主要内容,写作缘由,经过和特点。作者自己写的叫“自序”,《冬阳·童年·骆驼队》就是 林海音 女士为本书写的一篇自序。   师强调:只要读懂了序言,我们就好像找到了顺畅通读本书的一把金钥匙。(授法)   3.引导学生看目录   师:(指着图书)《城南旧事》这本书向我们讲述了几个故事?你从哪里知道的?   预设:生:目录上写得很清楚。《城南旧事》中以主人公小英子的成长为线索共讲述了5个故事:《惠安馆》、《我们看海去》、《兰姨娘》、《驴打滚》、《爸爸的花落了》。   (出示课件) 目录   《惠安馆》   《我们看海去》   《兰姨娘》   《驴打滚》   《爸爸的花落了》   师强调:目录的作用在于能让我们在第一时间了解本书的主要章节,便于我们有选择性地阅读。(授法)   四、人物画廊巡游   精彩片段展读(穿插在“人物画廊巡游”部分中)   1.英子(学生自由朗读)——感受她纯真善良的形象。   2.妞儿(同位互读、指两女生读)——感受她悲惨的身世、朋友间的亲密无间的感情。   3.英子和爸爸(《爸爸的花落了》)老师和学生一齐读。——感悟思想(责任、成长)师:还等什么呢,让我们赶快进入书中,感受那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吧!   (一)英子   英子学骆驼咀嚼的片断师:学骆驼咀嚼的小女孩便是文中的主人公小英子,书中是这样写的——   (课件出示)骆驼队来了,停在我家的门前……我站在骆驼的面前,看它们吃草料咀嚼的样子:那样丑的脸,那样长的牙,那样安静的态度,它们咀嚼的时候,上牙和下牙交错地磨来磨去,大鼻孔里冒着热气,白沫子沾满在胡须上。我看得呆了,自己的牙齿也动起来。   师:请大家自己放声读一读。   生:(自由朗读体会)   师:从这段文字中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英子?   (预设)生:天真可爱、纯真无邪、热爱生活的英子。(教师肯定评价并随时板书)   (课件出示)林英子的照片——“我来给英子画幅像”   师:这就是同学们所说的英子,对照图片,你能否用你自己的语言把你已经了解到的英子的形象描摹一下?   生:(在提前下发的白纸上写——给1-2分钟)   指生读自己的描述:   (预设)(英子长着一张可爱的圆脸,双眸透着善良,面庞上永远挂着纯真的微笑的,她热爱生活,对周围的一切都怀有浓厚的兴趣……)(再指生读、补充)   师小结:看得出来,同学们都很喜欢她。在她身上有着 林海音 女士童年的身影——让我们在今后的阅读中继续关注她吧。   (二)妞儿   师:那时的小英子才六岁,那是一个最爱玩耍的年龄,也肯定有在一起玩的伙伴,想知道她的玩伴吗?(生:想……)与他同龄的小伙伴叫妞儿。   (课件出示)妞儿只有一条辫子,又黄又短,像妈在土地庙给我买的小狗的尾巴。第二次看见妞儿,是我在井窝子旁边看打水。她过来了,一声不响地站在我身边,我们俩相对着笑了笑,不知道说什么好。等一会儿,我就忍不住去摸她那条小黄辫子了,她又向我笑了笑,指着后面,低低的声音说:“你家住在那条胡同里?”“恩。”我说。“第几个门?”   我伸出手指头来算了算:“一,二,三,四,第四个门。到我们家来玩。”   她摇摇头说:“你们胡同里有疯子,妈不叫我去。”       “怕什么,她又不吃人。” 她仍然是笑笑的摇摇头。    A、同位两人互读课文   B、指两女生分角色读课文(师生共评价)   师:这段文字是小英子和妞儿第一次见面的情景,读了这段文字,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妞儿?   (预设)生:内向腼腆、寡言少语、乖巧听话的妞儿。(教师肯定评价并随时板书)   (课件出示)妞儿的照片(和英子在一起)   师导:大家看,妞儿脸上显现出凝重的神色,与一旁脸上挂着纯真的笑容英子产生了强烈的对比,大家大胆猜测一下她的身世将会是怎样的呢?   (预设)生:不幸、悲惨、可怜……(教师肯定评价随时板书)   师:想关注她命运的结局吗?请同学们回去自读《惠安馆》这一章节。   师:英子和妞儿平时都玩些什么呢?   吃完饭我到横胡同去接了妞儿来,天气不冷了,我和妞儿到空闲着的西厢房里玩,那里堆着拆下来的炉子、烟筒,不用的桌椅和床铺。一只破藤箱子里,养了最近买的几只刚孵出来的小油鸡,那柔软的小黄绒毛太好玩了,我和妞儿蹲着玩弄箱里的几只小油鸡。看小鸡啄米吃,总是吃,总是吃,怎么不停啊!   小鸡吃不够,我们可是看够了,盖上藤箱,我们站起来玩别的。拿两个制钱穿在一根细绳子上,手提着,我们玩踢制钱,每一踢,两个制钱打在鞋帮上“嗒嗒”地响。妞儿踢时腰一扭一扭的,显得那么娇。    这一下午玩得好快乐,如果不是妞儿又到了她吊嗓子的时候,我们不知要玩到多么久。   生:(自由朗读体会)   师:读了这部分文字,你又有怎样的感受呢?   (预设)生:我感受到了她们亲密无间的友谊,她们两个同龄人在一起的时光是多么幸福啊!(教师肯定评价并随时板书)   (三)其他学生感兴趣的人物   师连接:除了英子和妞儿,书中还有不少令大家特别感兴趣的人物。   1.秀贞(课件展示秀贞的剧照)   师:惠安馆附近的住户都说秀贞是“疯女人”,大家看图片,这个把英子搂在怀里,像搂着自己孩子的女人像是“疯女人”吗?(板书:秀贞:“疯女人”?)同位两人说说看。   同位讨论:(初步断定:精神失常的秀贞有一颗善良的心)(板书)   师小结:虽然心地善良,但为何会精神失常,请大家阅读《惠安馆》这一章节,来了解这个人物吧。   2.小偷(“坏人”?)   师:生活中的小偷给你怎样的印象?   (预设)鬼鬼祟祟、凶神恶煞……   (课件出示)名著中“小偷”的照片   师:蹲在草丛中的厚嘴唇的年轻人是英子的朋友,但是最后被指认为小偷而被警察带走了。   师:你认为他是坏人吗?(生:不像,他和英子是好朋友,应该是个。)   (请大家课后阅读《我们看海去》这一个章节。)   四、关注人物命运归宿   (课件出示)爸爸的图片   师:我们的小英子并不缺乏关爱,除了朝夕相伴的宋妈,还有他的爸爸在始终牵挂着他:   然而,当英子长到13岁时——   1、教师范读   (课件出示)爸爸是多么喜欢花。每天他下班回来,我们在门口等他,他把草帽推到头后面抱起弟弟,经过自来水龙头,拿起灌满了水的喷水壶,唱着歌儿走到后院来。他回家来的第一件事就是浇花。那时太阳快要下去了,院子里吹着凉爽的风,爸爸摘下一朵茉莉插到瘦鸡妹妹的头发上。陈家的伯伯对爸爸说:“老林,你这样喜欢花,所以你太太生了一堆女儿!”   师连接:然而有一天,爸爸的花却落了。下面的部分请同学们 和 老师来一起读吧!   (播放视频)英子在医院里探望处在弥留之际的爸爸。   2、师生互读:   (课件出示)我捡起小青石榴。缺了一根手指头的厨子老高从外面进来了,他说:“大小姐,别说什么告诉你爸爸了,你妈妈刚从医院来了电话,叫你赶快去,你爸爸已经……”他为什么不说下去了?我忽然觉得着急起来,大声喊着说:“你说什么?老高。”   “大小姐,到了医院,好好儿劝劝你妈,这里就数你大了!就数你大了!”   是的,这里就数我大了,我是小小的大人。我对老高说:“老高,我知道是什么事了,我就去医院。”我从来没有过这样的镇定,这样的安静。   我把小学毕业文凭,放到书桌的抽屉里,再出来,老高已经替我雇好了到医院的车子。走过院子,看到那垂落的夹竹桃,我默念着:   爸爸的花儿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    师:这就是《城南旧事》这部小说的大结局。四人为一小组进行探讨,说说你们都有怎样的感受?   生:(四人小组讨论)   若遇冷场,师可鼓励学生谈:俗话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只要你心里有所感触,大可放心大胆地说出来与同学们分享。   (预设)生:我感受到了英子经历了爸爸去世这个不幸的事,突然变懂事了、成熟了,懂得了要照顾弟弟妹妹,明白了要挑起家庭的重担。   师小结:(幻灯播放人物图片)是啊,妞儿、秀贞、小偷……一个个人物都先后离英子而去,最后爸爸也永远地离开了她。经历这个过程,英子似乎一瞬间长大了,其实这说明英子渐渐起来了。照顾弟弟妹妹,挑起家庭的重担,这就是……!   <</SPAN>教师小结>   我们读了《城南旧事》这部小说中许多段落,文章字里行间中流露出来的淡淡的伤感、隽永的回忆,这种语言风格有别于我们读过的很多名著,它是一种这是《城南旧事》的一大特点。   五、总结全课。   1、配乐:李叔同的《送别》(配图)(将学生带回到故事的意境中,在悠扬的乐曲声中结束本课)   2、教师语言渲染总结   小说中的一切都是那样有条不紊——缓缓的流水、缓缓的驼队、缓缓而过的人群、缓缓而逝的岁月……景、物、人、事、情完美结合,如一篇淡雅的散文,似一首含蓄的诗。那种沉沉的相思、淡淡的哀愁深深打动了曾经阅读了这部著作的每一位读者,而英子那总是洋溢着笑意的可爱而稚嫩的脸庞也如一幅娟美清新的画,永远地印在了每一位读者心灵的深处。八十多年前那一个个飘然而逝的人物,那一个个淡然若清风的故事,仿佛化作了一首余韵悠长的曲子萦绕在耳际,久久不绝……   六、推荐阅读林海音《北平忆往》、萧红《呼兰河传》。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